直播地下「戰狼Ⅱ」|古墓中的刀光血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徜徉於博物館展廳中的觀眾往往並不滿足於僅僅欣賞文物珍品本身,他們可能同樣好奇文物的其他背景信息。

文物出自哪裡?文物出土前後發生了哪些有趣或驚險的故事?出土文物的現場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現象?如何解釋這些現象?下文將以河南殷墟一座險遭盜掘的商代大墓為主線,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

圖一 「青銅的對話——黃河與長江流域青銅文明展」展廳現場

去年7月,四川三星堆博物館舉辦的大型展覽「青銅的對話——黃河與長江流域青銅文明展」,首次以黃河、長江流域兩大青銅文明的對話為主線,展現出兩大流域青銅文明間的接納、融合、創新及反哺的歷程。

河南殷墟作為黃河流域青銅文明的典型代表,共有54件文物參展,其中即有出自殷墟花園莊東地編號M54的商代大墓中的珍貴文物,如方斝和牛尊等(圖一)。

圖二 殷墟商代遺址分布圖

花園莊位於殷墟宮殿宗廟區內(圖二),往西北約500米即著名的婦好墓,東距洹河約100米,西邊緊鄰民宅。

村東是一片麥地,1992-2002年間,為配合當地的的宅基地建設,安陽工作隊在此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一批重要的殷商時期文化遺存。

其中一座編號為M54的墓葬,是此次發掘中最為重要的發現之一。

Part One

考古站來了一位氣喘吁吁的花農

2000年12月17日清晨,冷風瑟瑟,細雪紛飛。

花園莊村東的一位花農氣喘吁吁地跑到安陽工作站,稱有人夜間在村東地里活動,形跡可疑,很可能是想盜掘古墓。

而早在10月,安陽隊已在此地進行了鑽探,原計劃是等次年春天土地解凍後再行發掘。

接到舉報後,安陽隊隨即派員到現場仔細查看,果然在原來鑽探到的一座編號M54的墓葬上面,又發現了新的鑽孔。

新鑽孔分兩種,一種較大,直接打在原來考古隊的探孔上,若不留意較難發現。

打這種孔一是為了查看打上來的樣土,判斷墓中器物是否完好,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安裝炸藥便利,留待後期爆破盜墓。

另一類鑽孔如普通鋼筋般粗細,非常密集地成排分布。

這種小孔可直接打到7米多深,密集的鑽孔基本可以確保地下文物不會漏過。

顯然,考古隊面對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職業盜墓團伙。

↑ ↑ ↑

考古人身先士卒要與盜墓賊鬥智鬥勇!

Part Two

等不到土地解凍了

由於該墓此前已被考古隊確認為發掘重點,現又出現被盜風險,考古隊當即決定進行搶救性發掘。

當晚即在現場搭建工棚,輪流值守。

果不其然,當天後半夜,有人潛入墓地周圍不停遊走,氣氛一度十分緊張。

所幸當晚考古隊已經戒備森嚴,盜墓團伙無機可乘,最後悻悻離去。

從後來的情況來看,正是這次村民及時的舉報和考古隊當機立斷的決定,使這座古墓免遭盜掘厄運。

這座墓葬是繼1976年小屯婦好墓、1990年郭家莊M160之後,殷墟發現的第三座保存完好的高等級貴族墓(圖三),為我們解讀商代文化提供了諸多極富學術價值的信息。

圖三 M54發掘現場

↑ ↑ ↑

看到了嗎?當年的考古人常常需要以身為尺!

考古發掘自17日下午至次年2月16日,除去中間的春節7天假,共持續50餘天。

Part Three

房屋基址下面的文物珍寶庫

在發掘過程中,發現在墓葬正上方還疊壓著一層夯土構成的房屋基址,基址上有橫七豎八的盜洞及盜溝,考古現場的工作人員憂心忡忡,擔心墓葬難逃「十室九空」的被盜厄運。

萬幸的是,隨著清理的逐步進行,在墓口全部顯露出來後,盜洞及盜溝也並未再向下延伸。

無獨有偶,這種墓葬上方疊壓房屋基址的現象,早在1976年發掘的婦好墓中也有發現。

保存較好的房屋基址,可能混淆了盜墓者對房基夯土與墓葬夯土的判斷,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墓葬。

墓葬共出土577件隨葬品。

其中,銅器265件,容器有鼎、甗、簋、方斝(圖四)、方尊、觚與爵(9套)、罍、彝、牛尊(圖五)等,另有兵器、工具、車馬器等物。

圖四 銅方斝

圖五 銅牛尊

圖五(1) 湖南省博物館豕尊

圖五(2) 上海博物館犧尊

圖五(3) 佛利爾美術館象尊 /衡陽市博物館象尊 /湖南省博物館象尊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象尊(從左至右,從上至下)

玉器222件,分禮器、兵器、工具、裝飾品等類(圖六~八);陶器21件,石器6件,骨器60件,象牙2件,竹器1件。

另有殉人15個,殉狗15條。

圖六 玉獸頭

圖七 玉鹿

圖八 玉刀

根據墓葬的地層關係、出土器物的綜合分析,M54年代為殷墟二期偏晚階段,絕對年代約相當於祖庚、祖甲時期。

↑ ↑ ↑

理解了嗎?「挖寶」是為了判定遺址具體年代!

Part Four

戎馬一生,戰功赫赫

墓葬的面積大小通常與墓主身份、地位的高低正相關,M54墓口面積約16.6平方米,在目前殷墟已發掘且未被盜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中,僅次於王后級別的婦好墓22.4平方米。

墓葬出土了豐富的殉人、殉狗和青銅容禮器、玉器,還有7件銅鉞(圖九),而以驍勇善戰著稱的婦好墓中出土也僅出土4件銅鉞。

圖九 銅鉞

鉞作為古代軍事權力的象徵,暗示墓主擁有極高的軍事權力。

通過骨骼鑑定(見下文),可知墓主生前應多次征戰,最終可能戰死疆場。

從銅器銘文來看,種類極為單一,絕大多數均為「亞長」或「長」,「亞」在商代多為武職官名,墓主當為「長」姓高級貴族。

長姓家族的相關線索可見於甲骨金文:

如廩辛、康丁(祖庚、祖甲之後的兩位商王)時期甲骨文中有關於長姓家族向商王貢龜的記載:「其侑長子,惠龜至,王受佑」;河南鹿邑太清宮長子口墓,被認為是商末周初殷遺民微子啟之墓;湖北黃陂魯台山M30圓鼎銘有「長子狗作父乙尊彝」;陝西長安長甶墓銅器上銘「長甶作寶尊敦」。

長姓在商周時期具有較高的身份地位,墓主亞長戎馬一生,為商王征戰沙場。

亞長很可能與另一位驍勇女將婦好一樣,在當時被奉為戰神,得到商王的特別禮遇,落葬於都城殷墟宗廟區附近,死後仍在守護殷商社稷。

戰功顯赫,可能是並非正宗商朝子姓的亞長卻能入葬殷墟宮殿宗廟區附近的主要原因。

殷墟婦好墓外景

↑ ↑ ↑

這些有銘文記載的人物,使歷史變得鮮活。

Part Five

將軍百戰死

M54的骨架殘存有頭骨殘片及肱骨殘段,根據體質人類學的分析鑑定,可綜合判定墓主為男性,從牙齒磨損和耳狀關節面判斷,年齡為35歲左右。

從骨骼上殘留的創傷痕跡來看,墓主身前曾多處受傷。

其中左側肱骨上就有3處銳器砍痕(圖十),最長者13.2毫米,最深者4毫米,而且這3處砍痕未見骨骼自我修復痕跡,表明從砍痕形成到墓主死亡,時間相隔甚短,骨骼還來不及自我修復墓主即已身亡。

但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真正使墓主致死的,可能是左側股骨上的一處銳器傷痕,創傷平行於地面,前短後粗,略成三角形,受力方向來自墓主左後方,應為鉤兵或砍兵所致,其位置極易傷及股動脈,造成流血不止致死。

圖十 肱骨上的創傷

除這幾處兵器類損傷外,墓主右側第一排跗骨(腳掌骨)前部有明顯長期跪姿形成的痕跡,俗稱「跪踞面」,即腳部置於臀部以下,腳趾向前而跪。

這應是商代的生活習性。

婦好墓出土的一件玉人像,足部表現的即為這種姿勢(圖十一)。

圖十一 婦好墓玉跪人像

↑ ↑ ↑

當保存完好的考古信息串聯,文物得以重獲新生。

Part Six

肱骨上的花椒

值得注意的是,墓主左側肱骨上留有干化的肌肉組織,這在北方特殊的氣候和埋藏環境下是極難保存的,組織中粘附有炭化的植物種子(圖十二)。

圖十二 肱骨上的花椒

據發掘者介紹,墓主人身下鋪有一層圓球形的果實,後通過對墓主周圍的土樣進行浮選,發現了大量與肌肉組織中植物種子相同的種子,經鑑定為芳香科花椒的蓇葖果,即現在常用的食用花椒

↑ ↑ ↑

沒錯,就是它!吃貨寶寶們咽下你的口水,因為...

大量花椒的存在,被部分學者認為與墓主生前多次受傷及死後的防腐措施有關。

花椒果皮中含有芳香的揮髮油和味麻的蠟狀物,是良好的食物調味料,亦可入藥。

亞長墓主生前多次受傷,隨葬的花椒很可能具有止血、生肌的藥效。

商周時期絕大部分大中型墓和隨葬物豐富的墓葬,骨骼保存狀況都不理想。

亞長墓的銅器及骨骼鏽蝕及腐朽現象十分嚴重,絕大多數骨骼保存狀況極差。

保存較好的肱骨上留存有干化的肌肉組織,恰恰粘附有花椒,可能是它們起到了某種防腐驅蟲的作用。

這種特殊的葬俗是在北方的商文化圈中首次發現,是年代最早、緯度最高的重要發現。

自然界中的花椒樹

枝葉茂密,籽實纍纍,芳香鬱郁——花椒具有繁衍盛大的神秘力量。

在先秦兩漢時期是非常重要的釀酒原料,以花椒釀成的酒稱為椒酒或椒漿。

《後漢書·文苑列傳·邊讓》:「 蘭餚山竦,椒酒淵流」中之椒酒即指此。

祭祀在古代社會政治中屬國之大事,椒酒常是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獻祭品。

隨葬花椒的20餘座墓葬上迄商周,下至兩漢,傳承近兩千年,且隨葬花椒數量較多。

從先秦兩漢時期重視喪葬的習俗來看,墓葬中隨葬花椒應具有特殊的功用。

從花椒出土形式來看,除有4座墓是與其他植物果實伴出外,其餘均是單出,或與硃砂伴出。

花椒放置的位置基本一致,集中在棺蓋之上、棺內底、棺內貼身四周或棺外底。

墓葬年代越早,這種規律越明晰。

墓葬中隨葬硃砂已被確認為具有驅邪避凶的作用,部分墓葬中花椒與硃砂混合而出,表明花椒在墓葬中有與硃砂共同發揮著驅邪避凶的作用。

如前所述,花椒可交通神靈,墓葬中隨葬花椒也有與神靈溝通、導引靈魂升天的目的。

此外,花椒的栽培馴化約始於南北朝時期,野生花椒的產量極低,屬於短缺資源。

魏晉時期以富甲天下著名的石崇,在另一位富豪王愷鬥富的過程中,就使用了花椒,說明花椒在當時確屬珍稀之物。

這一點在《世說新語》中被明確記錄:「石以椒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

已知的花椒墓中,多為級別較高的貴族墓,除等級森嚴的制度原因外,資源的稀缺可能是主要的原因。

·END·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殷墟花園莊東地商代墓葬》,科學出版社,2007年.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花園莊54號商代墓葬》,《考古》2004年1期.

3、姚智遠、徐嬋菲:《先秦兩漢花椒的用途及文化意義》,《農業考古》2008年1期.

4、楊俊峰:《殷墟「亞長」墓隨葬花椒葬俗淺議》,《農業考古》2012年4期.

5、蘇媛:《中原考古大發現:殷墟之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6、翟勝利:《殷墟婦好墓、亞長墓的位置及功能芻議》,《四川文物》2013年4期.

部分資料、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小白楊

編輯:周天啊

最後相信聰明的讀者已經發現,本文不僅為介紹亞長——這位深藏於殷墟大墓中的戰狼;還希望更多人能認識到,考古學不是盜墓,為保護地下的精彩不被破壞,考古學家長期在野外調查勘探,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陽殷墟花園莊東地商代墓葬

《安陽殷墟花園莊東地商代墓葬》詳細報導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92年至2002年在河南省安陽市花園莊東地發掘的商代墓葬及其研究成果。花園莊東地發掘區位於殷墟宮殿區南部、大灰溝北...

安陽發現商代晚期大型鑄銅遺址

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孔德銘說商周時期精美的青銅器是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代表著當時的生產力與科技水平,還凝聚著歷史的秘密。2月27日,記者從省文物部門獲悉,安陽市文物考古研...

考古學家為何對3000年前的那個女人如此痴迷

1976年發掘婦好墓時,對於墓主人的具體身份基本不抱希望。學考古的人大都知道,史前考古和三代考古與漢唐考古並不相同。唐宋時期,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死者由於有墓誌隨葬,墓主人的生平和事功常常一目了然...

河南安陽殷墟新發現商代晚期大型鑄銅遺址

近日,考古人員在著名的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最南部,新發現一處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大型鑄銅遺址,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塊,對於研究商代晚期青銅鑄造技術和社會面貌等具有重要價值。新發現的任家莊南地鑄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