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民無意間炸開一古墓,洗刷了一民族英雄三百年的冤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9年,一位金門島上的農民炸開一道山石後發現一座再平常不過的古墓,古墓被發掘後,清政府旋即被打臉,而那位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終於得以獲得清白。

這位採石農民發現古墓後便報告給了有關部門,隨後,考古人員匆匆趕至。

在對古墓進行考察時,本來十分興奮的考古人員只從墓中發現了幾隻瓷碗,還有幾枚明朝的銅錢。

然而,正當略顯失望的考古人員欲將此古墓定性為普通古墓時,他們卻在墓中發現了一塊石碑,石碑上清楚的寫著「皇明監國魯王壙志」八個大字 ,考古人員頓時興奮不已,因為這說明鄭成功的冤屈自此將被洗刷。

那麼,這位魯王到底是何人,他又與鄭成功有什麼關係呢?翻閱相關資料後,小編還真發現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我們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不顧大臣的反對,將他的幾個兒子們封為藩王以鎮守邊疆。

其中,他的一個叫朱檀的兒子被封為魯王,封地就是今天的山東兗州。

此後,這朱檀的兒子孫子們便一代代的世襲他的魯王爵位。

那麼,考古學家們發現的這位魯王怎麼會到了金門島呢?原來,這位叫朱以海的魯王在1644年清軍攻占兗州時被迫開始流亡到南方。

此後,這位魯王被明朝遺民擁立為監國,繼續領導人們反抗清朝。

浙東被清軍攻陷後,魯王退守到了金門並依附了鄭成功,此後,這位魯王朱以海便再無任何音訊。

清朝坐穩江山後,其《清史稿》中記載了魯王的最終結局:「久之,居金門,鄭成功禮待頗恭。

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魯王最終被鄭成功於海上殺害。

自此,人們對《清史稿》中魯王朱以海被鄭成功殺害這一說法深信不疑,民族英雄鄭成功也因此背上了背叛明朝皇室的罵名。

然而,此座古墓被發現後,當年的魯王朱以海的最終結局便水落石出,而且這也與 《皇明監國魯王壙志》中記載的魯王是自然病逝不謀而合。

至此,《清史稿》中的魯王被鄭成功於海上殺害的說法便不攻自破,民族英雄鄭成功也終於得以獲得清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