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一文字之前戰國文字都長什麼樣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採用李斯建議,建立中央集權,統一文字、度量衡、錢幣,連車輪走的路都統一規格,這就是著名的「車同軌,書同文」。
其實春秋戰國在周代金文的基礎上,各國都發展出了自己特色的一些文字,按李學勤先生的研究,現在比較通行的認識是,秦統一前的戰國文字大致可以分為晉系文字、楚系文字、燕系文字、齊系文字和秦系文字等5種,各系文字又存在很多異體字。
那麼,秦統一文字之前戰國文字都是什麼樣子呢?從出土的文物里我們可以領略這些風格迥異的古文字之美。
一、晉系文字
晉系文字指三晉、中山、鄭、衛等國文字。
最為著名的就是侯馬盟書和中山王鐵足銅鼎。
1965年,在山西省侯馬市秦村出土了5000餘片有毛筆字書寫文字的圭形玉片。
這些文字是春秋晉國的官方文字,主要記載著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訂盟誓約時所記載的言詞,因此被稱叫「侯馬盟書」。
這些玉圭最大的長32厘米,寬近4厘米,小的長18厘米,寬不到2厘米。
這是現在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毛筆字,被稱為建國後十大考古成果之一。
中山國由北方白狄始建於公元前414年,至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所滅,存續118年,橫跨春秋、戰國時期。
與燕、齊、趙接壤,向來被各國看作腹心必爭之地。
1977年中山國墓地挖掘出不少刻有文字的銅鼎、方壺等器物118件,所刻的文字2458個。
其中一件中山王鐵足銅鼎,所銘文字長度僅次於毛公鼎。
內容主要是斥責燕王噲讓位相邦子之,遭致國破身亡,頌揚自己的相邦司馬,輔佐少君謙恭忠信,以及率師征燕,奪城數十座,擴大疆土數百里的功績。
告誡後代儲君吸取吳國吞併越國、越國覆滅吳國的教訓,要警惕周圍敵國等。
二、楚系文字
楚系文字包括吳、楚、越、徐、蔡、宋、曾等許多南方、西南方國家的文字,因字特點多被稱為「鳥篆」。
公元前1115年,早在西周時期,羋姓熊氏創建楚國,直到公元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
幅員最闊時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
楚系文字的代表是楚簡,著名的楚簡包括曾侯乙墓竹簡、信陽楚簡、郭店楚簡、包山楚簡等。
1978年湖北隨州市擂鼓墩出土了楚國附庸國曾國國君的大墓,被稱為曾侯乙墓,出長70-75厘米,寬約1厘米的有字竹簡240枚,共6696字,主要內容為車馬裝備的描寫。
1993年,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發掘出有字竹簡730枚,共計13000多個楚國文字,內容包含多種古籍,其中三種是道家學派的著作(如《老子》、《太一生水》),其餘多為儒家學派(如《魯穆公問子思》)的著作,所記載的文獻大多為首次發現,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978年,河南省淅川縣下寺楚墓中出土的王子午鼎,是楚莊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國宰相的王子午的器物。
鼎的蓋、頸、腹內壁均鑄銘文,腹銘84字,記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歌頌自己的功德,這些文字集中體現了「鳥篆」的特點。
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的越王勾踐劍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
三、燕系文字
燕系文字主要在燕國地區使用,按載體可以分為銅器銘文、兵器銘文、璽印文字、貨幣文字及陶文等。
文字不如其他系別為多。
2007年,山西翼城大河口1號墓中出土了多件與燕國有關的青銅器,其中有一件青銅卣的蓋內和器內底鑄造有相同的銘文「燕侯旨作姑妹寶尊彝」。
燕侯旨是燕國的第二任國君,這件器物應是他為他的小姑姑作的青銅寶卣。
是很少見的燕系青銅銘文。
四、齊系文字
齊系文字包括齊、魯等大國和邾、滕、薛、莒、杞、紀等等周邊小國的文字。
戰國早期齊國器陳曼簠,又稱齊陳曼乍皇考獻叔簠,是祭祀或宴客時盛飯的器皿,銘四行二十二字 。
出土於清代的戰國早期齊國量器陳純釜,刻有銘文7行34字。
戰國早期齊國禾簋,刻有銘文16字。
「唯正月己亥,禾肈作皇母룦龏懿恭孟姬( )彝」。
五、秦系文字
公元前771年,當時還只是西垂大夫的秦襄公,聯同晉文侯、鄭武公保護那個烽火戲諸侯的西周末代周幽王的太子宜臼逃到洛陽,開啟了東周時代。
從此,秦國也從西垂小方,躋身公國之位,以崛起姿態入主中原,並最終剿滅六國。
秦系文字主要在秦國使用,直接繼續了西周金文遺風,也是後來秦國統一各國文字的小篆文字的基礎,現在的漢字也基本是以此為脈發展而來。
著名的石鼓文、秦公鍾、秦公鎛、秦公簋金文是其代表。
秦石鼓文,最先發現於唐代,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刻文字。
因挺籀文刻於鼓形石得名。
春秋時期秦景公作的祭器秦公簋,銘於器身及蓋上104字。
戰國時期的4件文物,皆為稀世珍寶,尤其最後一件,打臉外國專家
東周后期,由於周天子逐漸失去了權力和威嚴,各諸侯國為了稱雄,陷入了混戰狀態,在歷史上稱之為「戰國時期」。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才結束了這種局面,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在持續近兩百年的戰國,雖...
一個活在文字里的王國
在中山國王陵文物陳列館,2458個特殊的文字整齊地排列在青銅器上,如長空列陣。戰國中山國曾經消失的歷史畫面,通過鮮活的文字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轟鳴著歷史的迴響。那個神秘王國興衰的慷慨悲歌,正通過...
春秋戰國時的文字長的啥樣?請欣賞先秦書法
中國書法是在漢字發展到成熟階段時產生的。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古漢字從起源到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商、西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筆、結體和章法等書法藝術所必備的三個方面的要素,書法在這時已初步形...
孫人傑|晉系銘文點滴說
晉系銘文點滴說孫人傑晉國是中原的強國,春秋五霸之一。三家分晉之後,趙、魏、韓三國又都躋身戰國七雄之列。在文化上影響著周邊鄭、衛、鄲、芮、蘇、虢、中山等國。晉系文字內涵相當廣泛,出土的器物數量大,...
最美平山之古中山國中山國的神秘面紗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摘要:在古中山國墓葬的考古挖掘中,出土發文物十分豐富,達19000餘件,其中有大量孤品、珍品出土,令世人震驚。其中有「鐵足銅鼎」、「夔龍紋銅方壺」、「銅圓壺」等...
中山王三器,戰國晚期金文書法的代表
戰國時期的中山,即春秋時期的鮮虞,本是戎狄部落的一支,過去有關的史籍記載很少。1974年以來,在河北省平山縣發掘出中山國重要遺址,遺址座落在平山縣三汲公社東靈山和西靈山的南麓。出土了大量青銅器,...
書法簡史——先秦(5、春秋、戰國簡牘帛書墨跡)
前已述及,殷商時代應該已有簡冊的存在,但由於材質的關係,在這些材料上書寫的字跡,至今沒有發現,商和西周的墨跡資料極少。但春秋戰國之後,墨跡存留逐漸多了起來,主要書寫在三類載體上:玉或石、絲織物和...
楚簡書法《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欣賞
簡帛書法選:《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荊門市博物館編著,文物出版社。郭店楚簡的文字是典型的楚國文字,具有楚系文字的特點,而且字體典雅、秀麗,是當時的書法精品。
啾!大家都不愛看的 理論性書法常識
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可以堅持到底的人不多。文化並非競賽,與能力大小無關。能力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生活的關鍵要在於給自己準確的定位,文化也是如此。只有你明白了趨勢及知行合...
甲骨文、侯馬盟書、秦簡和漢簡,這位老爺子全都會寫張守中:讓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文字活起來
「甲骨文、侯馬盟書、秦簡和漢簡,這位老爺子全都會寫,他怎麼這麼有才呢」、「看晚報報導說老先生今年80歲,從事文物考古60年,他的人生肯定有故事」……「乙未迎春——張守中師生書法展」正在河北博物院...
人淡如菊 落筆成珍|中山篆參展名家風采錄(二)走近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張守中先生
中山國編者按:被稱為「中山三先生」之一的張守中先生自20世紀70年代中山國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開始時,便與中山國結下不解之緣。他編寫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