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大英博物館哪些好東西沒來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北京到上海,從國博到上博,人們對來自大英博物館的100件文物的熱情絲毫沒有衰減。
很多觀眾都想要一睹這些漂洋過海的珍貴物件。
如果你對這次上海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展覽感興趣,那一定對本次展覽中亮相的文物有了一些了解。
比如,佘盆梅海特內棺!
還有羅賽塔石碑的朋友——迪蒂莫斯墓碑!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大英博物館的珍貴藏品並沒有能夠來到中國和大家見面。
所以只能待人們親自走進大英博物館去一探究竟了。
埃及文物——彼岸世界的藝術
絕大多數的埃及文物出於墓葬之中。
木乃伊及其棺材、黃金玉飾、壁畫紙草、雕塑器物等形形色色的埃及藝術,幾乎都不是描繪給活人看,而是為死者所準備的,傳遞的都是「事死如事生」的觀念。
有學者將古埃及藝術稱為「彼岸世界的藝術」,古埃及人為他們的來生打造了一個瑰麗的彼岸世界,卻讓此岸的我們為之激動不已。
大英博物館所藏的這類埃及文物中,堪稱鎮館之寶的《亞尼的死者之書》,就是古埃及生死觀的明白表現。
死者之書是古埃及常見的隨葬物品。
篤信來世的古埃及人用水生植物紙莎草芯製成長長的紙卷,在上面記載死者為獲永生所必經的各種磨練、審判、所需的咒文等等並配以插圖,以求死者逢凶化吉,安然到達極樂世界。
收藏家佛里斯班士於1887年在尼羅河中游克索西岸的墓室中發現了 《亞尼的死者之書》,墓主亞尼是距今約3200年前的真實人物。
這一死者之書可謂迄今已知以草紙記錄的死者之書中保存最完善、描繪最精美的。
其中,最有名的段落是「秤心儀式」:天平上,死者的心臟與正義女神翅膀上的一根羽毛加以比較,心臟若不重於羽毛,則說明死者生前積德,可享永生,否則,心臟便會被畫面右邊的怪物所吞噬,死者沒法進入來世。
畫中,有的神在調整天平的精確度,有的神準備記錄測量,有的神在擔任陪審,一個神與人共存的世界躍然紙上,反映出古埃及人對神靈的虔誠信仰。
一尊稍顯另類的銅製貓神貝斯特雕像,則揭示出古埃及的貓神崇拜。
這座雕像以身材苗條高挑的埃及貓為藍本,坐姿與神情充分體現了貓的本色,筆直坐立,眼神機靈,脖子上佩戴著刻有「荷露斯之眼」的銅飾板,前胸繪有一隻頭頂日盤展翅欲飛的聖甲蟲。
公元前2000年的尼羅河三角洲就有貓神崇拜了,人們不僅給貓神貝斯特造像,在貓去世以後也為它們製作木乃伊,這樣的「貓乃伊」在大英博物館同樣可以看到。
希臘文物雕塑——展現的生命之美
最為典型的希臘藝術之美,得從希臘雕塑中尋找。
大英博物館珍藏的一大批帕特農神廟雕塑,可謂古希臘藝術的頂點。
這帕特農神廟,修建在雅典衛城山,為雅典娜女神而建,距今約2500年。
它代表著人類文明童年時代理性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晶。
其中很多雕刻就保存在大英博物館。
那些由巨石塑造出來的神的形象全然是在參照人的形象製造,藝術家賦予他們更為理想的藝術形式,用外在的形式表現內在的力量。
人們從中能夠讀出的,是生命體的飽滿、深刻內涵。
大英博物館珍藏的帕特農神廟雕塑中,最為攝人心魄的,當屬《命運三女神》。
命運三女神是希臘神話中宇宙混沌之初最早產生的神,也是能量最為強大的神。
她們分別名為克羅索、拉克西絲和阿特洛波斯,都是眾神之王宙斯與女神忒彌斯的女兒,負責掌控整個歐洲神話系統中所有神的命運,也支配每一位凡人的命運。
在帕特農神廟的東側山牆上,古希臘最負盛名的藝術家菲狄亞斯主持製作命運三女神雕像。
當時,他面臨著兩道難題,一是怎樣在山牆橫向長條三角形的空間限制下創作雕刻群,二是通過什麼樣的造型來傳遞神的形象。
對於第一道題,藝術家的作答是,巧妙安排眾神的姿勢,最終一位女神高高端坐,一位蜷腿席地而坐,一位斜倚著,這樣的組合自然而生動,各自的姿態顯得隨意與放鬆。
藝術家給第二道題的答案則是,塑造三位豐滿動人的女性形象,她們身上纖細而又繁複的濕衣褶,隨著人體的結構而起伏,盡現女性人體優美的輪廓,她們仿佛不是神,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今天人們在大英博物館看到的《命運三女神》其實早已失去頭部與四肢,但那些僅存的飛揚衣衫、豐盈身軀、瀟洒姿態通過鬼斧神工般的雕刻加以呈現時,已足夠令人驚艷。
撲面而來的是一種生命之美。
中國文物——登峰造極的東方風雅
遠古時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的陶器,新石器時期的玉器,商周的青銅器,秦漢的漆器,魏晉的石佛經卷,唐宋的書畫,明清的瓷器……標刻中國各個歷史時期文化登峰造極的器物在大英博物館都能看到,其間蘊含的是含蓄秀美的東方風雅。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唐摹本算得上大英博物館珍藏的最重要的東方文物。
儘管入藏大英博物館百餘年,這幅長卷能從庫房走進展廳為人們親睹的機會依然十分有限,只因歷經歲月沖刷的它極其脆弱。
這是已知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集高水準的繪畫、書法、詩文於一身,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意義非凡。
長卷依西晉張華集各代先賢聖女事跡寫成的《女史箴》而畫,原文12節,所畫亦為12段,每段畫一個故事,各有箴文與之相匹配。
畫家採用如春蠶吐絲的遊絲描手法,線條循環婉轉,均勻優美,每一根都仿佛充滿生命,筆下女史們下擺寬大的衣裙修長飄逸,形象生動。
這幅《女史箴圖》曾是乾隆皇帝的心頭好,長卷上乾隆皇帝蓋的收藏章就多達37個。
大英博物館藏有的一對元至正青花龍紋大瓶,不僅是中國陶瓷史上至關重要的里程碑,也幾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這對瓷瓶在今天看來其實均有傷殘,且器型略有歪斜,但至少有這樣幾點奠定了它的「瓷王」地位。
一來,瓷瓶的確切紀年直接書寫在瓶頸上,一目了然,那是元至正十一年,也即1351年。
二來,瓷瓶幾乎囊括除人物外元青花繪畫的全部元素,如龍紋、海水、蕉葉、扁菊、雲紋、雜寶等,且繪製精良,難有與之比肩者,尤其龍紋的繪製,形象兇猛,騰雲駕霧,生動之極。
三來,它是公認的元青花斷代標準器,沒有這對瓷瓶,藏家與學者還不知道世界上存在元青花。
在上個世紀,包括這對瓷瓶在內的千餘件中國古陶瓷都是英國大維德爵士的私人收藏,2007年,這些中國陶瓷精品由大英博物館託管,兩年後被陳列於展廳永久向公眾展出。
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原文題目《這一次,大英博物館哪些好東西沒來》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編輯:大橙子
巧取豪奪與一擲千金:大英博物館兩個半世紀的收藏史
日前,《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游世界,逛大英博物館!」這是大英博物館的口號。從大英博物館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100件(組)展品,向世界觀眾講述人類文明的歷程,令...
那些年流失海外博物館的十件藝術珍品
近代中國遭受了列強的侵略,無數英雄的中華兒女奮起抵抗,譜寫了壯烈的愛國詩篇,國破山河在,前些年圓明園的獸首在海外拍賣,牽動眾多國人的心,最後在多方努力下,國寶回歸,流失海外百年的國寶再次失而復...
心碎盤點 流失海外的國寶級文物有哪些?
這是筆者寫過最痛心的一篇文章,其中羅列的每一件藏品,都足以支撐起一座高規格博物館,絕非金錢所能衡量。根據中國文物學會的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走私、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超過1000...
請閱讀這份大英博物館的遊記
大英博物館,又稱大不列顛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最著名的綜合性博物館,與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巴黎羅浮宮並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博物館現有100多個陳列室、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展出...
一步一世界,一眼一風景,在大英博物館裡看世界文化
來到英國不可不來的便是大英博物館。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大英博物館,包羅了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歷史文物。在異國他鄉看自己故土的寶貝多少有些心酸和唏噓,但也不得不感嘆正是這樣一座歷史悠久、規模龐...
這座世界最大博物館,藏著好多國家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並拒絕歸還
這座博物館擁有800萬件館藏,所有藏品如果每天不重樣的輪番擺出來展覽一次,要耗時100年的時間!這個肚量驚人的博物館,就是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