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

——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宣漢舉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齊澤垚 楊陽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齊澤垚 楊陽)中國四川有巴山蜀水之稱,古代巴文明是四川地區區域文明的重要標識。

經過學術界長期的探索研究,四川省宣漢縣羅家壩遺址被確定為巴文明的重要遺址之一。

為更好的研究、傳承、弘揚巴文化,11月24日—25日,四川宣漢舉辦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

與會專家學者聚焦四川宣漢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研究,圍繞羅家壩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羅家壩出土文物與巴文化的關係、巴文化歷史源流與演化、羅家壩遺址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等話題展開學術研討。

會場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通過兩天的實地考察、會議研討,與會專家在羅家壩遺址的文化屬性、價值定位、遺產保護等諸多領域達成廣泛共識,會議閉幕式上發布了關於羅家壩遺址的《宣漢共識》。

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與遺址博物館建設啟動大會在學術研討會期間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河南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孫英民,北京大學教授夏正楷、李水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子今、魏堅,西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趙叢蒼,四川大學教授彭邦本、江玉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葉茂林、劉國祥、趙志軍、徐良高、施勁松、嚴志斌等專家學者參加學術研討會。

四川省文化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副局長王瓊,達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胥健,達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鄧瑜華,中共宣漢縣委書記唐廷教,宣漢縣縣長馮永剛等省市縣領導出席學術研討會開幕式。

羅家壩遺址承載了巴文化研究的新希望

羅家壩遺址位於四川省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距宣漢縣城約30公里,地處古秦、楚、巴、蜀交界地,年代距今約3000——5300年,是我國二十世紀末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巴文化遺址之一。

羅家壩遺址先後進行四次考古發掘,發現大量的青銅文化遺存,出土各類文物1400 余件。

尤其是33號大墓出土青銅禮器、兵器、彩繪陶器和印章等珍貴文物200餘件,名震海內外考古文博界。

1999年、2003年、2007年和201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達州市文管所和宣漢縣文管所先後對羅家壩遺址實施了四次聯合考古發掘。

多年的艱辛考古發掘與學術研究,最終鑄就了《宣漢羅家壩》考古發掘報告的出版,與以往考古報告不同的是,《宣漢羅家壩》配套發行光碟一套,為人們全景式認識宣漢羅家壩遺址提供了嶄新的學術體驗。

《宣漢羅家壩》考古發掘報告的出版奠定了羅家壩遺址在巴文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在發言中回顧了巴文化的研究歷程,並對羅家壩遺址在巴文化研究中的突出地位予以了充分的認定。

他指出,關於巴文化的研究早在上世紀40年代已經開始,50至80年代,一批重要的地下文物被不斷地發現,有關巴文化的研究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90年代,隨著三峽工程的建設,峽江地區的巴文化遺存逐漸被揭露,並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他進一步分析認為,羅家壩遺址出土的豐富文化遺存為我們全面了解巴國、巴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李水城教授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李水城教授認為,羅家壩遺址的考古發現對於整合、認識整個嘉陵江流域的史前考古學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羅家壩遺址出土的遺物證明,在距今約4500年前整個嘉陵江流域的文化已經呈現出極大的共性,這種共性甚至延伸到了整個三峽地區。

研究羅家壩遺物對於研究這種共性文化的內涵、來源、走向等都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大倫研究員主持會議開幕式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研究員以《讀<宣漢羅家壩>札記》做了會議發言。

他充滿深情地說,四川宣漢羅家壩遺址,其主要地層堆積為戰國早中期巴文化遺存。

作為四川盆地先秦時期的巴蜀兩個諸侯國,因古蜀的較多和較重要的發現,其文化面貌已比較清楚,但與蜀同屬一隅的巴文化面貌就一直不是很清楚。

上世紀九十年代,專家們曾寄希望於三峽考古的文物搶救保護工程能發先發掘出大批巴文化遺址,三峽文物搶救保護考古發掘早已基本結束,雖也有不少巴文化遺存的考古發掘,但總的說與大家的期望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正當大家以為巴文化的廬山面目將永沉庫區水底,成為考古的一大遺憾時,在離庫區不遠的羅家壩和城壩遺址的發現,又讓巴文化研究者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多視角的研究正逐步揭開巴文化的神秘面紗

羅家壩遺址地理區位特殊,出土文化遺存豐富,石器、陶器、青銅器、特殊的水陸攻戰紋飾、羅家壩遺址的古地貌與古環境、羅家壩與巴地王侯等都成為巴文化學術研究關注的焦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員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從中國古代有一種樂器「錞於」談起,分析了「錞於」的形制、使用、流布等情況。

「錞於」創自春秋齊魯之地,傳入江淮又傳入西南巴人聚居區,巴族結合崇虎傳統鑄成「虎紐錞於」。

他認為,有理由認為「虎鈕錞於」是晚期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不僅是虎鈕體現了巴人的虎崇拜,錞於上鑄刻的一些圖案與符號,也與巴式青銅兵器有不少相通之處,這些圖案和符號就是研究者稱述的「巴蜀符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施勁松研究員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施勁松研究員從羅家壩遺址出土的器物出發,分析認為羅家壩遺址提供了研究成都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及中原關係的重要節點。

他強調,羅家壩墓葬出土兩類遺物,分別屬於四川當地文化和楚文化及中原文化。

這批材料不僅反映了文化交流與人群遷移,更重要的是這可能是我們認識和理解東周時期成都平原文化和社會的關鍵。

成都平原的墓葬從春秋晚期開始出現一系列完全不同於早期墓葬的新特點,反映出當時文化與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

羅家壩墓葬作為聯繫成都平原與長江中游及中原地區文化的重要節點,正是探究上述變化的重要線索。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員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員從考古資料和文獻資料入手分析了巴國發展演進的歷史進程。

他指出,從考古學發現來看,巴政權中心也確實存在由北向南轉移的現象。

巴國向南發展與遷徙將國家政體、巴文化帶到後來的巴地,當地文化由此獲稱「巴文化」。

隨著在新地區巴國政權統治的穩固與當地原有政權的滅亡,巴國又漸漸在巴地強盛起來,與國家政權和複雜社會相關的考古遺存由此紛紛出現。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陳衛東對羅家壩遺址新石器時代考古新發現進行了匯報說明,他分析認為羅家壩遺址新石器遺存中從早到晚均有細石器出土,其技術工藝一脈傳承;中河流域的考古調查表明羅家壩遺址細石器的石料資源應來自本地;羅家壩遺址與廣元、巴中等地的新石器遺址群一起,正在逐步構建川東北地區嘉陵江流域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考古學文化序列,同時也為探索盆地新石器文化的來源提供了新的方向。

達州市博物館館長王平強調,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就有一支土著文化勢力在川東北的達州繁衍生息,到周代,受鄂西巴文化強烈影響,羅家壩遺址文化特徵是由新石器晚期土著文化和晚期巴文化兩部分構成。

羅家壩遺存為研究嘉陵江流域巴地文化的序列提供了重要的考古線索。

對探討川東北龍山時代考古學文化面貌、結構以及互動關係等諸問題有重要意義。

北京聯合大學考古學研究中心張俊娜對羅家壩遺址地貌與古環境進行了考察研究。

她認為,羅家壩遺址新石器晚期遺存的發現對研究川東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過對羅家壩遺址地貌與古環境的考察,結合沉積物孢粉、磁化率、色度、化學元素、土壤微結構的分析,初步弄清楚了羅家壩遺址古人類生活的地貌位置,以及古氣候、古植被等古代環境特徵,這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羅家壩新石器晚期古人類生活的環境背景提供了基礎,有助於加深對羅家壩遺址新石器晚期文化的理解。

學術研究與保護利用並舉,走好羅家壩遺址未來之路

羅家壩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還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去完成。

比如,如何多學科共同發力促進羅家壩遺址研究,如何做好羅家壩保護工作,如何將羅家壩遺址文化研究的學術成果進行有益的轉化等。

與會專家學者在學術報告和自由研討環節也貢獻了相關的智慧。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子今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子今在發言中,通過秦漢時期相關史料的記載,著重分析了巴地的交通歷史演進歷程。

他認為,在古代文化的開發利用中對於古代交通的文化遺存應該予以重視,這是巴山地區文化的重要特色。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志軍研究員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志軍研究員強調,古代文化中的衣食住行是標識一種文化的重要標誌,透過相關的研究來進一步探究當時人群的生業模式是考古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在羅家壩遺址未來的考古學發掘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強科技考古的工作,從而為該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河南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孫英民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河南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孫英民研究員指出,通過考察考古現場和參加學術會議研討,感覺巴文化的研究很多工作值得期待。

羅家壩遺址的考古發掘面積雖然很小,但是出土了信息量很大的物品。

在未來的巴文化研究中要著重加強中心遺址的尋找和研究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魏堅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魏堅建議,羅家壩遺址的主要文化遺存集中在戰國時期,這已經得到了學界的基本認同。

在今後的考古研究工作中應該抓住羅家壩遺址這一巴文化研究的重要節點,加大對周邊考古學文化的調查和發掘研究工作,從而建立起該區域的考古學編年文化體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劉國祥研究員發言 本網記者 齊澤垚/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劉國祥研究員發言認為,羅家壩遺址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羅家壩遺址33號大墓出土了大型的青銅器、紅瑪瑙珠,以及製作精良的匙,這些隨葬品都說明該墓葬的規格很高,進而印證了該遺址的重要地位。

未來應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在博物館建設、大遺址公園建設工作上做好文章,為未來的考古研究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宣漢縣委、縣人民政府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在推進考古遺址公園與遺址博物館建設等方面做出了艱辛的努力,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與遺址博物館建設在學術研討會期間正式啟動,與會專家學者對此予以高度評價。

與會專家認為,羅家壩遺址的考古發現有助於揭示巴的文化與社會,反映長江中上游各區域及其與中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族群遷移,由此突顯了羅家壩遺址在中國西南乃至南方地區青銅時代文明圖景中的重要地位。

今後應依託羅家壩遺址的考古發掘,深化巴文化的綜合研究,加強遺址的保護與利用,應努力建設成為研究、展示和傳承巴文化的高地,以推動宣漢地區文化、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巴文化起源有了新證據

巴文化是巴國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創造的全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會結構的總和。完整意義的巴文化為:戰國初,巴國溯江進入川東,始將青銅文化與當地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融合起來,也將巴國文化與巴地文化融...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紀要

10月14-15日,在為期兩天的「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上共有近50名專家學者發言,其中10位進行大會主題報告。主題報告會和三組分組討論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何駑、葉...

社科院在港辦考古圖片展重現中國古都文明

新華社香港9月19日電(記者 丁梓懿)由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承辦的「文明·古都——中華文明起源與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圖片展」正在香港中環舉行。這次展覽分為「滄桑巨變——舊...

「順山集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江蘇泗洪召開

2016年4月26至28日,由中國考古學會新石器時代考古專業委會、南京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中心、泗洪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順山集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江蘇泗洪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倫敦大學學院...

「錢山漾文化」命名昨正式公布

光明網11-17 08:45顯示圖片記者昌銀銀本報訊「錢山漾文化」成為湖州這座城市擁有的首張「考古學文化」名片。歷經多個階段的考古發掘和嚴謹的學術研討,「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暨錢山漾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