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故宮修繕」是可貴的對歷史負責意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光明網評論員:據報導,2002年,故宮啟動「百年大修」規劃,計劃持續到2020年,但2014年至2015年間,這一修繕工程卻中止了一年多的時間。

日前,在「近現代建築遺產與當代城市更新發展」高峰論壇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了當初叫停修繕工程的原委:原來政府採購材料都要貨比三家,主要比便宜,而不是優質;招投標中,中標單位中標後才開始找包工頭,包工頭又以最便宜價格找農民工;還有項目制主抓「執行率」,一年數度「催著大家趕緊花錢」,到年底沒花掉就收回。

  迎接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的「世紀大修」,也是自1911年以來的一百餘年間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一次故宮古建築修繕,原來還被中途叫停過。

這段從故宮博物館館長嘴裡披露出來的「秘史」,甫一曝出就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

  這不只是因為故宮的「自帶熱搜體質」——作為中國博物院中的龍頭老大、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近幾年動作迭出,總能吸引輿論聚焦;也因為它在文物修繕根本訴求層面的定位與考量,極具啟示意義。

  叫停文物修繕,乍聽上去,或許讓人有些不解:文物修繕,指向的是對文物的保護,通常也是有問題才修,將其叫停確定不是跟文物保護作對?

  但事實上,當所謂修繕被不專業的方案、人員鼓搗成了修繕性破壞,叫停或許才是種保護。

而從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的情況看,起初的修繕工程著實問題不小:比如受限於「招投標」制度,故宮「八大作(瓦作、土作、石作、木作、彩畫作、油漆作、搭材作、裱糊作)」卻一度瀕臨「人去藝亡」,施工難有專業性;因「項目招標」和「政府採購」方式比的是便宜,所以找的人、買的材料都找便宜的,施工質量也沒保證,有些剛修好的古建築又得復修,古建築或將「修一棟壞一棟」;還有財政撥款也總急著花完,跟故宮修繕應有的節奏周期不搭。

  這類粗糙而又無專業性可言的文物修繕,跟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的厚重感顯然不匹配。

若修的質量不過關,很有可能變成破壞文物。

正如單霽翔所說:「這個歷史責任我們沒辦法負。

」而叫停故宮修繕,且一停就是挺久,著眼的就是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寧願暫停也毋濫,讓故宮文物免遭那些難以修復的破壞。

  而最終事情也迎來轉機,在「特事特辦」的批示下,故宮的修復開始重新運作,不再視為工程,而是研究性的保護項目;修繕前,故宮邀請各個部門學者先花兩年時間進行研究,在展開「沒有追兵」的科研後,找到每個文物的病害,再開始修繕。

這顯然更能體現對文物的敬畏和責任感。

  故宮從修繕到叫停修繕,再到修復重新運作,也是個面向尊重文物保護規律的糾偏過程,其走向也熨貼人心。

但這類對不專業修繕的叫停,不能止於故宮,而應成為文保方面的「標準動作」。

畢竟,文物是有「魂」的,是歷史遺存,容不得任何理由的損毀。

  得看到,在文物保護的屬地管理與財政撥款常規下,文物修繕受到招投標制度與「突擊花錢」預算之弊影響的,遠不止故宮。

而很多文物遭了破壞又是難以修復的,這就要求其修繕必須尊重文物保護倫理與規律,而不可貿然和隨性。

  例如,今年9月份遼寧綏中「最美野長城」遭水泥抹平,讓人痛心。

它暴露的修繕非專業問題,就跟那種基於對歷史負責意識的叫停和科學化修繕,是背道而馳的。

遺憾的是,這種很「野」的修繕帶來的破壞效果很難再得以修復。

  文物修繕,不能像很多道路施工那樣隨意「拉拉鏈」,謹小慎微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同時,也有賴於用專業精神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去托起修繕的「保護」本意,而切忌用非專業修繕製造破壞。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故宮博物院院長:故宮未來不再進行落架大修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丁旭):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16日表示,未來故宮古建築將以預防性修繕為主,沒有特殊情況將不再進行落架大修。落架大修是指當木建築構架中主要承重構件殘損,有待徹底整修或更換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