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出土的獸面紋象牙杯殘片(左)和玉鳳(右)。

新華社發

    

4月10日16時30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成功上榜。

這是寧夏第三個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遺址,寧夏考古項目連續兩年入選。

1990年,銀川宏佛塔天宮西夏文物被評為「首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6年,青銅峽市鴿子山遺址位列「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榜首。

4月8日至10日,在全國考古終評會上,專家給予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的總結評價為: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國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諸侯級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發現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鑄銅作坊遺址,最特殊的葬制葬俗。

在全國已發掘的西周遺址中,城牆、諸侯級別大墓、鑄銅作坊、甲骨文四要素俱全的諸侯國遺址,只有彭陽姚河塬遺址這一個地點。

2017年6月,姚河塬遺址開始發掘。

遺址內出土了較多的劉家文化類遺存及含先周、殷商、寺窪等文化因素的遺物,反映了商周之際寧夏南部地區複雜的人群轉換及文化變遷,為西周時期的繁榮奠定了歷史基礎。

細緻的區域系統調查與大遺址作業方法揭露出西周時期這一功能結構複雜的聚落形態圖景。

與會專家認為,像這樣既有遺址又有墓葬的發現,是非常罕見的,其中高規格墓葬,跟中原地區比,既有相像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點,基本上可以看出西周早期到東周早期的傳承脈絡,從中能看出周人向西北地區發展的情況。

彭陽姚河塬遺址提供了探索西周王朝管理西部疆域模式的新線索,進一步證明西周時期中央王朝確已對這一地區實施了有效的統治和管理,為商周考古的研究鋪陳出更為廣闊的空間圖景。

 (記者 王玉平)

相關新聞:  

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五個最西北」

4月10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榜上有名。

專家給予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的總結評價為「五個最西北」,即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國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諸侯級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發現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鑄銅作坊遺址。

姚河塬遺址為研究西周國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與西北邊陲地區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新資料,西周王朝對西部疆域的管理與東方地區一樣,採用的也是「分封諸侯,藩屏王室」模式,清楚表明了西周文化傳播的路線,顛覆了學界周人文化未過隴山的論斷。

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國都邑城址

姚河塬遺址位於彭陽縣新集鄉,面積約62萬多平方米,遺址四周除西北一隅外,其餘方位均處在臨水台地斷崖。

遺址中西部的南北向壕溝與連接北端東西向壕溝將遺址人為分隔為東大西小的兩區。

分為晚商、西周、東周三個時期。

以西周為主,遍布整個遺址;東周其次,集中在遺址東部;晚商遺存最少,僅在遺址東南部有零星發現。

遺址分居址區、作坊區和墓葬區。

在居址區內發現水網、路網、壕溝、牆體、灰坑等,水網系統位於遺址中部,包括蓄水池、輸水渠、出水渠和引水渠四部分。

與會專家認為,這些重要的遺蹟、遺物發現,進一步顯示了姚河塬遺址等級和地位不一般,可能與關中的周公廟、孔頭溝,北京房山董家林等遺址一樣,屬於西周大臣的采邑或分封諸侯國所在,即為一個西周封國的都邑遺址。

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諸侯級墓葬

姚河塬遺址墓葬區位於東北部,面積約5萬平方米,共鑽探出墓葬、馬坑、車馬坑、祭祀坑50餘座。

已發掘清理13座,有甲字形大墓2座,豎穴土坑中型墓6座,小型墓5座,馬坑5座,車馬坑1座,祭祀坑1座。

墓葬出土的文物種類非常豐富,有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骨器等。

其中一座甲字形大墓墓道口有殉人。

最大的M13墓口長7米、寬6米、深13米,墓道長16米、寬4米。

另一座甲字形大墓墓室二層台及槨頂板放置被拆卸的車輛,出土青銅車器有軛、衡末飾、軸、軎、轂、伏兔、泡飾等,另有玉璧、骨梳、蚌器、甲骨文等。

中型墓葬有棺槨、腰坑殉狗,出土鼎、觶、泡等青銅器,瓿、豆罐等原始瓷器,柄形器、魚、蟬、螳螂等玉器。

骨簪、骨梳、骨珠,費昂斯珠、綠松石、瑪瑙珠等。

小型墓僅有一棺,腰坑殉狗,隨葬陶器鬲、罐等。

馬坑5座,均為豎穴土坑,埋馬分兩層或多層,上層馬骨散亂,下層埋馬完整。

大型馬坑2座,埋葬6匹至12匹馬,小型馬坑2座,埋馬有2匹。

車馬坑1座,馬匹在最底層,其上放置4輛車,均拆卸放置,車輪、車輿等置於坑壁下,出土軛、鑾鈴、泡、軎等銅車馬器。

「較為特殊的是有刀把形馬坑,埋葬12匹馬。

祭祀坑2處,呈直筒井狀,目前發掘1處。

祭祀坑直徑1米,深8.5米,在下部清理出分層埋入的犧牲。

最底部為一頭部著地倒立狀的人,系從上部扔下埋入。

其上為兩個個體散亂的牛骨,骨頭有砍砸肢解痕跡,再上有一完整蜷曲的綿羊,蹄骨有綁縛跡象。

「規模如此龐大的西周墓葬群,必是諸侯級別的墓葬。

」專家論斷。

最西北的甲骨文發現地

姚河塬遺址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計7塊,其中有文字的2塊,總計發現文字約50餘字。

卜骨均圓鑽,卜甲為方形鑽,皆有灼痕。

二者皆長方形鑿,呈「V」字形。

其中甲字形大墓墓道填土中出土的刻字卜甲,質地為牛的肩胛骨,正反面均經刮治上光,背面左側有墨書文字,總計34字,合文2,計36字,大意為:有2個人分別率領了30個人到夜、宕、隻等地,可能是巡查、巡視,刻辭涉及2個人名和5個地名。

另外一塊卜甲屬微雕作品,顯微鏡下可見刻辭20字左右。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知西周甲骨文發現地4個省12個地點,主要集中在陝西和北京,姚河塬西周遺址是第13個發現地,也是目前最西北的發現地。

西周甲骨文總字數不到3000字,姚河塬遺址出土的甲骨文完整刻辭36字,是繼周公廟單片刻辭37字之後發現的第二長刻辭甲骨。

卜骨、卜甲兩塊加起來大約55字以上,並且出土多個原先不曾出土的目前尚未釋讀的文字,增加了西周甲骨文的單字數量。

微雕甲骨文在周原遺址發現後,一直是中國古代微型工藝方面的珍品。

商代尚未發現微雕甲骨文,姚河塬遺址是目前所知第二處具有微雕工藝的甲骨文發現地。

姚河塬遺址是截至目前所知甲骨文發現最西北的邊地,以及中原商周文字和占卜文化的覆蓋區。

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 最西北的鑄銅作坊遺址

作坊區位於墓葬區西南側,已勘探出道路、窯址、灰坑、水渠、蓄水池等,其中灰坑多為圓形和橢圓形,灰坑中出土有陶片、動物骨骼、陶范、銅工具、玉石器等。

「鑄銅作坊區內出土的車馬器范、工具范及容器范,表明此地生產規模不小,能鑄造不同類型的青銅器。

」考古專家認為,在遺址東北部和西南部分別發現道路,西南部已勘探出兩條,一條呈南北走向,一條呈西北-東南走向,說明該遺址生產生活功能齊全。

(記者 王玉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央視新聞重磅報導,寧夏彭陽縣開創新歷史!

12月1日,參加寧夏彭陽縣姚河塬商周遺址專家論證會的商周考古專家們實地考察後認為,姚河塬遺址的發現和發掘,是近年來我國商周考古的重大發現之一。對研究探討先周文化的起源和形成、西周王朝建立後對西部...

彭陽縣發現大型西周諸侯王墓葬群!

經過7個多月的考古發掘,自治區考古研究所在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發現了一處占地60萬多平方米的大型西周墓葬群,目前探明的墓葬達50多座。從已經發掘的10座墓葬中,出土了數量眾多的青銅馬車陪葬品,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