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考古走出「象牙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共考古·讓考古走進大眾】
作者:韓業庭 陳童
編者按
從「丹東一號」沉船到海昏侯墓,再到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近年來藉助媒體的傳播,曾經十分冷僻的考古漸成公眾關注的熱點。
考古工作也開始走出「象牙塔」,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
考古不再是專業考古人員的事情,積極開展公共考古工作——尊重公眾擁有了解、接觸和利用考古遺產的權利,讓考古研究成果儘快轉化為社會共識,理應成為考古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王濤是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的教師,其專業是考古學。
10年前,他的「考古工作」可能除了上課、考古發掘,就是寫寫論文——簡單而純粹。
10年後,他的身影出現在了考古講座、考古主題宣傳活動現場,向公眾普及考古知識以便讓考古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共識。
王濤也由此多了一層身份: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負責人。
王濤的經歷是近年來公共考古興起的一個縮影。
從無到有,從零星到普遍,近年來公共考古發展勢頭迅猛。
然而,從事公共考古工作的人大多依靠的是興趣和激情,缺乏規劃、沒有保障等問題日益顯現,在努力工作之餘,「王濤們」也在心底思考:公共考古如何能夠走得更遠。
浙江省杭州市,小觀眾在杭州博物館裡進行虛擬考古。
龍巍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打牢學科基礎
儘管公共考古實踐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在一些看似很基礎的問題上,業界和學界都尚存在爭議和分歧,比如該叫「公共考古」還是「公眾考古」的問題。
另外,存不存在公共考古學?公共考古是否應成為一門學科?對此,學界也一直爭論不休。
公共考古學術體系不健全,缺乏理論支撐,導致對一些問題的認識缺乏統一性,也讓公共考古實踐缺乏系統性、規範性。
王濤介紹說,公共考古學在英、美等國家,早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因此我們在繼續進行公共考古實踐的同時,要加快學科建設的步伐。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長期從事公共考古工作。
他曾公開解釋,開展公共考古的目的,是使考古與社會或公眾之間結成利益一致的社會關係共同體或聯合體。
「因此,公共考古關注的遠不止考古本身,還包括考古與政治、經濟、旅遊、遺產等因素之間的關係。
」王濤說,「只有從理念上把這些捋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
在王濤看來,公共考古工作得以開展的一個前提是,首先得讓公眾明白考古學是一門科學而非一場好玩有趣的活動。
所以,在進行公共考古傳播的時候,不能只為滿足公眾的獵奇心,而應讓他們明白考古工作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高蒙河在近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公共考古·李莊論壇」上談到我國大學的通識考古教育問題時說,考古教育是公共考古實踐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大學通識考古教育又是考古教育形態的重要內容。
同時,他也建議面對非專業群體,要將考古學的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結合起來。
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市民在觀看展品。
李三弦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加強頂層設計
公共考古主題微信公眾號「挖啥呢」的創始人奚牧涼,是北大文博學院首位以「公眾考古」為研究方向入學並畢業的研究生。
「非專業人士不明白這個專業到底是幹啥的,專業人士則認為選擇這個專業是不務正業。
」奚牧涼曾經遭遇的尷尬也是目前公共考古尷尬處境的一個真實寫照。
「這些年做公共考古工作,靠的主要是自己的興趣,也占用了大量的業餘時間。
」王濤說,「但這些工作往往跟科研關係不大,出不了什麼研究成果,所以對平時校內考評等也沒有多大幫助。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共考古中心主任劉志岩指出,當前的公共考古工作缺乏保障機制。
雖然從高校到科研院所,很多單位都設立了專門的公共考古部門,但公共考古無論在人力還是經費方面都缺乏保障。
相較於人和錢這些比較實際的問題,公共考古在大方向上到底該如何走、往哪裡走,仍然缺乏理論指導。
劉志岩說,大多數公共考古工作都是個體在單打獨鬥,隨機性強,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這影響了公共考古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王濤呼籲加快公共考古工作的制度化建設,比如呼籲專業的考古人員更多地把研究成果拿出來與社會分享,更多高校加入公共考古的隊伍中來,強化高校的考古通識教育。
遊人在觀看考古工作人員挖掘圓明園西洋樓遺址。
趙思衡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創新活動形式
在劉志岩看來,公共考古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很多活動仍然局限在考古圈內。
今後,公共考古要進一步走進民眾,走進不同的階層,走進不同的群體。
「公共考古不僅僅是向中小學生之類的群體進行考古和文化遺產知識的普及,而應是面向全社會、分層次分對象開展,比如政府官員就應是公共考古傳播的一個重要對象,因為他們掌握著政策的制定權,如果能夠增加他們的考古文博知識,提高他們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那就能幫助他們提升決策的科學性。
」王濤說。
從對「丹東一號」沉船的水下考古到對「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的發掘,近年來公共考古實踐影響力的大小,都跟考古本身的受關注度緊密相關。
因此,劉志岩建議公共考古要善於借勢,充分利用考古大事件開展公共考古工作。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發掘出的銀錠。
王勤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在江口沉銀考古發掘期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願者,志願者在江口沉銀遺址參加了多種多樣的田野考古實踐。
「這種形式的公共考古活動已成為社會公眾與專業考古人員互動的橋樑,成為公眾了解科學考古工作的窗口。
」劉志岩說。
日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選取圓明園內的西洋樓遺址作為北京市第一處公共考古場所,面向社會開放,遊客可近距離觀看考古人員發掘西洋樓養雀籠的全過程,相關網絡直播更是有10餘萬的觀看量。
業內人士認為,西洋樓遺址邊發掘邊展示的形式值得學習和借鑑,因為這種方式能充分發揮考古遺址公園的優勢,使之成為公共考古大放異彩的舞台。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江口沉銀考古發掘現場。
王勤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此外,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以及VR、AR、全息等媒體技術的日漸成熟,專家們建議公共考古人員應大膽使用新技術,從而讓公共考古活動更多樣、更活潑。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09日 05版)
省考古院發招募令 請你來彭山發掘「張獻忠的寶貝」
想知道考古人員是如何工作的嗎?想不想親眼見證張獻忠寶貝被發掘出來的第一場景嗎?1月1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出「招募令」,在全國範圍內招募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的志願者。這意味著,如果...
江口萬件出水文物僅冰山一角?
民間傳說,明末清初張獻忠兵敗四川,曾「江中沉銀」。「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這首世世代代在四川彭山岷江流域流傳的歌謠,是對這個巨額寶藏最形象的描述。但「江口沉銀」是否真...
共享這份刻骨銘心的歷史——圓明園公共考古的啟示
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這次我們在考古發掘中的意外收穫是:在如園遺址發現了大面積過火證據。這更直觀地喚起了公眾的歷史記憶。」提起圓明園考古發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的張利芳博士首先想到的是考...
關注|這一次,歷史的謎底或許真的要被揭開了……
「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很多老成都人可能都聽過這首民謠。它說的是明末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的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數以千萬計的金銀財寶以「千船沉銀」的方式秘密隱藏。300多年來,清政府、民...
江口沉銀地開啟發掘 「千船沉銀」謎團將解開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因「千船沉銀」的傳說而備受關注。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從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新聞通報會上獲悉,經過1個多月的前期準備,目前發掘項目正式啟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