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弘揚歷史文化 打造中華文明會客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陽陵博物館外景。

圖片來源:陝西日報

文化之城秦漢新城文物分布圖。

圖片來源:陝西日報

五陵原帝陵風光帶。

圖片來源:陝西日報

大漠孤煙,駝鈴聲聲。

古絲綢之路就如同一條閃耀著歷史光芒的時空隧道,橫貫東西、連接歐亞,搭建起東西方友好往來、文明交流的重要橋樑。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

今天,站在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上,在剛剛閉幕的「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系列活動「行進一帶一路·對話中華文明」國際論壇上,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提出打造中華文明會客廳,讓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共同發展的倡議,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強烈響應和一致認可。

9月26日—27日,由國新辦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在西安成功舉辦。

來自絲綢之路沿線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相聚中國古都西安,展開國際對話交流。

與此同時,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承辦的研討會系列活動「行進一帶一路·對話中華文明」國際論壇及國際美術邀請展給嘉賓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既是秦漢新城文化軟實力迸發的集中體現,也是新城建設「文化之城」的重要方式。

秦漢新城作為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的重要組團之一,區域內秦咸陽城遺址和9座西漢帝陵綿延雄沉,擁有豐富燦爛的秦漢歷史文化故得名秦漢新城。

秦漢文明是中華文明中極為濃墨重彩的華章,因此,這座新城自2011年成立之日起,就把弘揚歷史文化作為重要使命。

依託區內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新城以建設「文化之城」為己任,在保護好文物遺存的基礎上不斷深入發掘與創新,探索出一條「保護+傳承+利用」的文化之城建設創新路徑。

如今,這座文化資源豐富、底蘊深厚、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新城,正在致力於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為打造「中華文明會客廳」作出貢獻。

發掘文化內涵 彰顯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這表明:我們今天堅定文化自信,應走入歷史縱深,深入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和文化土壤。

而發掘文化,重新梳理中華文明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

秦漢新城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大秦帝國在這裡統一華夏,漢承秦制,中華文明不斷發展。

歷史的車輪來到今天,秦咸陽城遺址默默矗立,西漢帝陵群自西向東綿延雄沉,形成了一座碩大的天然歷史博物館。

走在秦漢新城渭河北岸,背倚悠悠古原,遠眺莽莽秦嶺,俯瞰湯湯渭水,回望曾經輝煌的赫赫王朝,似乎還能感受到往昔恢弘浩蕩的秦風漢韻。

秦漢文明歷經數千年時光長河依然源遠流長。

如何將秦漢文化傳承發揚並創新發展,是秦漢新城建設「文化之城」的重要支撐,是提振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以「敬畏」之心對待歷史 從頂層設計全新定義文化發展

秦漢新城面積302平方公里,其中104平方公里為遺址保護區,共有各類文物點300餘處,其中古遺址11處、古墓葬200餘處。

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34處,1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秦漢新城數量眾多的文物古蹟中,不僅有大秦帝國都城遺址,還有被譽為「中國金字塔」群的九座西漢帝陵廊道綿延雄陳。

西漢11位皇帝中的9位葬於五陵原上,又以漢帝劉邦長陵、劉徹茂陵、劉啟陽陵最負盛名。

五陵原西漢帝陵數量之眾多,規模之宏大,內涵之豐富,時代序列之完整,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極高的保護利用價值。

「秦漢新城文化之城建設就是要關注人的精神享受,發掘歷史資源,依託文物,做強文化,弘揚文明。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管委會主任楊占文表示。

秦漢新城組建以來,在儘快打開局面的同時集思廣益,提出了「打造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園之城、健康之城」的戰略目標。

其中「民生之都」是總覽,是新城發展的最高目標。

文化之城、田園之城、健康之城是產業發展方向。

在保護和利用文物的過程中,秦漢新城一方面儘可能保留歷史原貌,進行合理的保護與利用,同時加大投入,安排資金,用於對歷史文物的保護、修復。

劉家溝村是位於五陵原下的一個村莊,城鎮化過程中,充分考慮保持歷史原貌,投入資金修繕房屋,完善配套服務,對村民進行培訓等,將劉家溝村打造成為優美小鎮旅遊景點,並獲批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秦漢新城同樣重視,大秦戰鼓源自於秦朝軍隊的軍事鼓,秦朝以後在秦漢新城掌旗寨村傳承了下來,至今已延續了兩千多年,是秦漢新城區域內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已成為新城又一文化品牌。

事實上,在「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園之城、健康之城」戰略發展定位下,秦漢新城的使命遠不止傳承,更要讓文化傳播出去,將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通過論壇、畫展等多種文化溝通方式,是提升文化競爭力、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不可或缺的形式。

作為「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的系列活動,「行進一帶一路·對話中華文明」國際論壇及國際美術邀請展是展現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多彩平台。

此次論壇,秦漢新城攜手西北大學、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依託「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致力於通過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區域文化、文明形態進行梳理、整合、研討,實現推動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

擁有獨一無二的秦漢歷史文化資源,聚集著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秦漢歷史文明,秦漢新城獨具的秦漢文化所蘊含的開放、創新、共存、和美的文化內涵和文化氣質,使其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代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最佳媒介。

如何肩負起弘揚當代中華文化的重任?在西咸新區城市功能中,作為幾何中心的秦漢新城承載著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秦漢歷史文明集中彰顯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的重要任務,是西咸新區乃至陝西省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板塊。

完善歷史文脈格局 彰顯大西安文化特色標杆

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任何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昌盛,最終都是通過文化自信展示的文化符號而表達出來。

從藍圖到落地,秦漢新城五年來的「文化之城」建設將歷史與現代結合,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延續文化根脈,通過文化產業的建設,致力於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秦漢歷史文明集中彰顯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

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先後編撰了秦咸陽城、西漢帝陵大遺址規劃。

在此基礎上,又編撰了秦咸陽宮、秦制陶作坊、西漢長陵等8項遺址保護展示利用規劃,為文物遺址的保護利用提供了依據。

為了保護遺址,秦漢新城自2010年啟動大遺址綠化工程。

到目前為止,先後通過征地、租地的方式,收回遺址核心區農田2200畝,對長陵、安陵、趙王如意墓周邊進行退耕還林,栽種松樹、柏樹150萬平方米。

站在長陵眺望,這裡宛如一座鬱鬱蔥蔥的都市森林。

未來秦漢新城還將對五陵原上其他陵墓遺址進行綠化,建成大西安三條綠化帶中最具文化特色的一條生態廊道。

帝陵周邊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不僅對陵園封土、現存文物、地下墓葬起到了有效的保護作用,而且提升了區域景觀品質,為歷史厚重的五陵原增添了雄渾、蒼涼的大氣之美。

與此同時,秦漢新城以秦咸陽城遺址及西漢帝陵文物保護與展示利用為主的歷史文化旅遊項目,打造集考古遺址展示、視覺光影秀、休閒購物於一體的一站式旅遊休閒體。

大秦文明園區是秦漢新城重要的文化產業項目,也是樹立以城鄉統籌、智慧旅遊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範例。

項目是集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展示、民族精神的繼承與發揚、遊客的深度參與和體驗、現代休閒度假與商務服務於一體的國際化、市場化、生態化、人文化特徵的大型歷史文化旅遊園區。

園區由秦咸陽宮遺址保護區、咸陽博物院區、秦文明廣場區三大板塊組成。

項目已被列入陝西省重點項目。

其中,咸陽博物院區由建築大師張錦秋主持設計,總體布局象徵「象天法地」的浪漫主義規劃思想,映射北斗七星的布局,是一座功能完善、技術先進且具有濃郁傳統風格的現代建築。

總建築面積39800平方米,目前項目已經基本完工。

秦漢新城作為咸陽博物院慎重甄選的新址,將完成咸陽博物舊館的優化升級,向數字博物館方向建設。

同時全面完善藏品的保護與研究,提升藏品的利用效率;還將運用多媒體技術,以VR、VRP、互動懸浮投影等現代科技為手段實現陳列的數字化。

此外,秦漢新城還將規劃建設戲曲小鎮,將根據特有的地域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引進戲曲文化,傳承關中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小鎮的規劃建設是增強秦漢新城文化軟實力、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平台。

開發文博產品也列在了秦漢新城的「文化大盤子」,將借鑑全球文創商品開發經驗,創新開發獨特文化元素衍生產品和旅遊文教用品市場,採用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科技,實施文物博物館的數字化保護與開發,建立具有一定區域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推動藝術品金融、藝術衍生品等行業的發展,開展在線藝術品版權交易,形成一條藝術品全產業鏈。

下一步,秦漢新城將繼續通過建立數字文化產業基地,加強與絲路沿線國家地區知名企業、知名文化品牌的合作,攜手梳理秦漢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數字文化產業集群。

通過講好中國故事,講好秦漢故事,為其他文明在中華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也為中華文明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做出積極探索和努力。

在文化軟實力提升方面,相繼編纂了《秦漢賦》、《秦漢新城歷史文化遺存概覽》、《歷代詠關中陵墓詩箋注》等書籍資料;拍攝上映微電影《愛上一座城》、《守陵人》,大型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及專題片《渭水河畔尋秦跡》登陸央視,拍攝製作由歌手韓磊演唱的新城形象宣傳MV《秦漢夢》。

「秦的雄偉,漢的盛強。

滄桑鑄就,民族脊樑」,渾厚的歌聲響徹秦漢上空。

2014年秦漢新城主辦的「秦風漢韻」杯中國畫名家四條屏展吸引了國內120名實力派畫家參與,在為藝術愛好者送上文化藝術大餐的同時,也引起國內書畫界的關注;2015年舉辦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新絲路青年影像大賽,促進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青年文化交流合作,為中國影視產業培育了新生力量;今年邀請中國名家走進秦漢新城採風,肖雲儒、高建群等知名作家在此實地寫生、書寫激揚文字;「對話秦漢·其命維新」2016(第二屆)西部創新發展論壇在今年6月成功舉辦,在新絲綢之路的起點,揚起西部創新發展的思想風帆。

用「與時俱進」的精神激活當下,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豐裕的「秦漢故事」素材進行充實和改造,創作生產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精品力作。

2014年底,由秦漢新城和中國惠普共同投資打造的秦漢新絲路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在秦漢新城正式啟動,秦漢新城「文化之城」建設進入新階段。

該基地將聚集文化創意、傳媒影視、數字創作企業300家,形成總產值超過100億元,打造中國最先進的數字文化、媒體產業孵化和傳播基地,基地將共享惠普領先的雲存儲與雲處理技術,為需要大型信息處理的影視後期製作企業提供核心技術支持,引入惠普國際領先的非結構化大數據存儲與分析技術。

對文物進行修復還原,讓人們接觸原始文化形態。

此外,結合該基地的大數據、雲平台的優勢力量,秦漢新城也在今年6月啟動了陝西省「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及大數據平台建設項目,將高效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今年3月份,秦漢渲染雲平台的正式上線為秦漢新城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強大基石,同樣是秦漢新城建設文化之城的又一重要舉措。

在秦漢新城以秦咸陽城遺址為中心的大秦文明園區項目中,將匯聚中華文明各分支的主要精神標識和符號,通過建築、創意文化作品、文化交流活動和相關衍生業態布局,運用最新科技成果,著力從瞻仰、警示、教育、交流、孵化等功能層面,打造形神兼備、虛實結合的中華文明會客廳。

以渭河北岸九座西漢帝陵為核心,在104平方公里的遺址保護區內,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通過建設歐洲城、波斯城、中亞風情小鎮等,打造人類文明的展示中心、交流中心、研究中心,最終實現共建人類文明會客廳的目標。

在「網際網路+中華文明」行動計劃的指引下,秦漢新城將吸納全球範圍內的智慧資源,運用包括虛擬現實、全息影像等在內的前沿科技手法,呈現、展示人類各主要文明的優秀成果。

通過中華文明會客廳、人類文明會客廳的打造,推動形成基於文明交流互鑒,基於遺產保護和價值兌現的「人類文明價值共同體」。

所有為中華文明作出突出貢獻,為推動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文明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們,他們的傳奇事跡和人文精神,都將在這裡得到傳承和發揚。

(陝西日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守護一座文物之城

本報記者 王睿 劉曌瓊巍巍秦漢,源遠流長。歷史賦予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302平方公里的區域範圍內,104平方公里屬於遺址保護區,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不折不扣的文物之城。作為國家級...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中華文明會客廳

公元前202年二月,劉邦稱帝,定都初選洛陽。洛陽是東周古都,居天下之中,四方通達。但是有人提醒劉邦,項羽雖然新敗,但天下大勢還未定,洛陽在軍事安全比地險城固的關中差遠了。西漢最終遷都關中,也就有...

大秦文明園裡的中華文明會客廳

本報記者 王睿6月,作為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文化產業的重大項目,大秦文明園裡7萬多棵喬木讓中央景觀帶綠意蔥蔥。未來,6個湖泊組成的水系將連通整個秦文明廣場,與青翠的樹林共同營造出靈動的空間。這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