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論辯——郭沫若的質疑,是否合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現在也不能夠對大家都有所苛求,說凡是你和郭沫若當時一個腔調,我們今天就加以斥責或者是如何如何,我們覺得也大可不必。

本節圖文來自田蘊章系列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84集:「郭沫若與蘭亭論辯(一)」與「觀」字。

主持人:田老師,在今天的《每日一題》當中,我們想跟您一起聊一聊有關郭沫若與「蘭亭論辯」。

那麼在這個節目開始之前,希望您能夠對郭沫若這位老先生有一個總體的評述。

田蘊章:咱們今天談的這個題目很大,至於單談一談郭沫若先生的學識、書法等等方面,這倒比較簡單,但是一涉及到蘭亭論辯,這就是書法界的一個大題目。

早在50年前,也就是上個世紀1965年左右的時間,就開始了一場在書法界的一場軒然大波,就是「蘭亭論辯」。

那麼我們知道蘭亭論辯的挑起者是郭沫若,因此我們對郭沫若先生,大家應該說都是很熟知的,因為這個人故去的時間比較晚,是在上個世紀1978年他才故去的。

他的一生生平著作非常之多,他留下的墨跡也非常之多。

所以我們對他的介紹不用向大家介紹更多,簡單地評述幾句。

因為我們是搞得書法講座,就先談一談郭沫若先生的書法問題。

郭沫若先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他的書法水平應該說在全國處於一流水平狀態,我們應該肯定郭沫若先生的書法水平是相當之好,他在書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們曾經講過,書法家必須應該是學問家,應該是學者,但是學者不一定都是書法家。

那麼郭沫若先生就是又是一個學問家,又是個書法家,他的學問應該在當時也處在頂尖水平,是世界級的文豪。

儘管說和他同年齡的,一個時代的,像陳寅恪、胡適,最早比他年長一點的魯迅這些人,應該說在學識方面或者說能夠勝他一籌,但是在書法方面卻遠不及他。

即使在文學方面,他們幾乎都是重量級的人物,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非常高的一個估價。

但是郭沫若先生的問題在於,他因為探討學術問題的時候,都是從政治立場出發,因此他的學術問題上常常帶有偏激的東西,他寫的很多文章也都帶有某種極左的東西。

我們知道他在早年寫的《甲申三百年祭》那是相當的好,到了後來就完全從政治角度出發,對學術的問題有時候就偏左偏右,出現很多問題。

特別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前後,由於當時的政治鬥爭非常的激烈,郭沫若也就是在政治立場上走向了一個極端化,因此他很多的學術觀點到如今我們都值得重新再商榷,這是我們今天要談到蘭亭論辯的一個前提思想。

說到郭沫若先生,我們還應該提到一個問題,他儘管書法好,文學也好,詩詞也好,但是他也像乾隆那個皇帝一樣,到處題詩,到處寫字,因此也有多則濫的這種嫌疑。

所以我們到任何一個名勝古蹟的地方,都能見到郭沫若的題詞和郭沫若的碑文,等等等等,我們覺得也不無張揚之嫌,所以這種做法也給後人對他帶來某種反感。

由於他在政治這個角度出發,談到了很多學術問題,也引起了一些學者們的不滿,但是當時處於一種政治上的壓力,有些人也委曲求全,甚至跟著他跑,這也是當時的一個政治背景。

我們現在也不能夠對大家都有所苛求,說凡是你和郭沫若當時一個腔調,我們今天就加以斥責或者是如何如何,我們覺得也大可不必。

譬如說,在蘭亭論辯這個問題上,啟功先生就是支持郭沫若的,也在1965年的時候發表文章,並且對以前自己對蘭亭序的那些正確認識也都改變了觀點。

在這方面,我們雖然表示遺憾,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理解,啟功先生當時的處境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談到郭沫若之前,我們無妨先把啟功先生當年和郭沫若處於一個腔調的一篇文章拿來給大家看一看,裡邊有幾句話讓大家了解一下。

請大家看,這是1965年的時候啟功先生寫的一篇文章,叫《蘭亭的迷信應該破除》,下面小標題是,他說「第一,我對蘭亭認識的過程」。

一開始他就說,他說

「在《文物》和《光明日報》上連續讀到郭沫若同志論《蘭亭》的文章,從書法風格,佛家或道家思想兩方面來證明《蘭亭》不出於王羲之之手,證據分明,這裡無需重述,給我的啟發是很大的。

主持人:表明啟功贊同郭沫若先生的觀點。

田蘊章:但是到了文革過去之後,啟功先生又在某些觀點上加以修正,又和郭沫若又持有兩種態度。

在這之前,啟功先生曾經批駁過李文田的文章,那就和郭沫若先生的觀點是對立的。

到了1965年的時候,郭沫若在《文物》上、《光明日報》上連續發表文章,說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假的。

所以後來,啟功先生處於這種政治壓力,又和郭沫若走到了一起來,論調是一致的。

那麼我們不詳細的跟大家談這種東西,我們現在談一談郭沫若與蘭亭論辯究竟是怎麼回事。

雖然這是個老題目,但是我們仍然有新的解釋。

大家請看,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的時候,首先在《文物》這個雜誌上邊發表了一篇驚世駭俗的文章,叫做《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就是這個題目。

這個王謝不是指的王羲之和謝安,是指的王興之和謝鯤這兩個墓誌。

在這兩個墓誌上所出現的文字形體和王羲之的《蘭亭序》大不相同,因此郭沫若就對於王羲之的《蘭亭序》產生質疑,發表了洋洋萬字以上的文章,來說明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假的,同時也用了清代末年的一位書法家,叫李文田的文章,來批駁《蘭亭序》。

我們來看一看他引用的主要方面是哪些。

李文田當年看到了王羲之的第五《蘭亭》以後,據說是歐陽詢臨摹的摹本,那麼他就在後邊加了一段長跋,實際上是一個短篇的文章。

他在上邊是這樣的,有重要的幾句話,他說:

「文尚難信,何有於字?」

這是一句重要的話。

他說,王羲之的《蘭亭序》和《世說新語》里的《臨河序》,文章內容不同,文字內容不同,他說連文章我們都不可相信,那麼後邊這個字是王羲之寫的,就更談不到了。

後邊他又說,他說,

「故世無右軍書則已。

苟或有之,必其與《爨寶子》、《爨龍顏》相近而後可」。

他說,世上現在王羲之的字跡都值得懷疑的,他說如果真的有王羲之的字跡,必須像《爨寶子》、《爨龍顏》那個形體接近而後可,才可以的。

也就是說,現在傳世的王羲之的這些字跡,應該說都是假的。

那麼郭沫若就根據這兩點,予其發揮,擴大,又加了很多的引證來說明李文田的這兩個論斷是對的。

那麼就是說,第一,文章就是假的,第二,文字更不要談,那肯定是假的,就是書法肯定是假的。

那麼我們就讓大家來看一看當時這個《爨寶子》、《爨龍顏》出土以後的這個形體是什麼樣的,大家看一看。

主持人:田老師,這兩篇就是《爨寶子》和《爨龍顏》的拓片嗎?

田蘊章:對,左邊這是《爨寶子》,右邊是《爨龍顏》,這是兩個拓片的影印件。

他們認為,郭沫若和李文田是一個腔調的,認為如果有王羲之的字跡,必須和這兩種字跡很相近,具體地說,那麼郭沫若就認為應該有隸書的筆意,就我們今天所說的隸書的筆意,才能證實是王羲之的字跡。

所以用這種書體來要求王羲之的字體傳世之後必須相近,這就是他們的觀點。

對於文章加以駁斥,對於書法家以否定,這是當時蘭亭論辯的主要的兩個傾向。

我們現在談一談,說這個郭沫若所談的這些問題,有合理性嗎?我們覺得,應該說某方面有它的合理性。

主持人:那在哪些方面有合理性呢?

田蘊章:最近我們知道又出土了一個高崧墓誌,高崧,東晉時期的墓誌,高崧墓誌。

不是東晉時期,是東晉,出土的是東晉時期的墓誌,叫高崧墓誌,高崧墓誌。

因為最近出土了高崧墓誌以後,高崧墓誌基本上是和唐代的楷書差不多的一種書體,所以就被證實了郭沫若的看法是不對的。

因為郭沫若強調的那個《爨寶子》、《爨龍顏》或者是強調有隸書筆意的東西,在這篇楷書墓誌當中,表現得和郭沫若的意見正好是相左的。

因此,大家認為蘭亭論辯應該結束了,應該徹底否定郭沫若。

其實並不盡然,郭沫若當時的蘭亭論辯也是在某種程度上給我們增加了很多的知識和學問,我們應該在某些方面承認郭沫若在蘭亭論辯當中是有貢獻的,是有知識,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合理性的一面。

我們現在先談一談郭沫若在蘭亭論辯當中的一些合理方面的東西。

郭沫若懷疑《蘭亭序》是智永偽托的,其實後邊沒有落上王羲之的名字,也談不上是委託,但是他懷疑作者就是智永。

我覺得懷疑的也有道理,為什麼呢?因為智永的字跡和《蘭亭序》太相似了,王羲之其他的字跡都非常的爽快、明朗、乾脆利索,而在《蘭亭序》的字體當中稍稍顯得筆墨發圓、發粘,而且有的字跡顯得力度不夠,強度不夠,這也是郭沫若懷疑的重點,不妨我們拿來當時和郭沫若他們觀點相近的一些人舉出的字例給大家看一看。

好,請大家看一看,當時他們把王羲之的字跡和智永的字跡加以對照來看一看,確實是十分接近。

因此說,郭沫若懷疑《蘭亭序》是這個智永寫的,我想,也不是說強詞奪理,是有一定根據的。

看看這些字跡,他引證的「和」、「蘭」、「群」、「映」、「流」這些字,上邊是王羲之的,下邊是智永的,這麼對照起來看一看,確實是像如出一人之手。

主持人:田老師,我想可能很多網友朋友對智永這個人,他的一些生平的一些背景並不是很清楚,希望您能夠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

田蘊章:智永呢,是應該說準確的說是隋智永,就是隋朝的,他主要活動時間在隋朝,成名也在隋朝,到了唐太宗登基坐殿的時候,智永已經死了。

但是智永的弟子辯才手裡有老師智永留下來的《蘭亭序》,後來被史書上所傳紀的,是被唐太宗騙走了,所以叫「智賺蘭亭」。

那麼辯才就主要生活在唐太宗年代,智永主要生活在隋朝,但是也有人跟他叫陳智永,因為在陳朝的時候,智永比歐陽詢、虞世南他們年齡大,所有在陳朝的時候,智永的活動也很頻繁,所以陳智永、隋智永都是對的。

那麼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孫子,嫡孫第七代,所以智永從小的時候就苦學王羲之,他們書體相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們來看一看,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蘭亭序》的那個原本,這就是神龍本,因為上邊有神龍年號,所以叫神龍本的《蘭亭序》。

這當中有人就是懷疑說是馮承素的摹本,史傳就是這樣說的。

因為這個版本經常見到,我們就不特意再向大家介紹,隨時到書店裡都能買到馮承素的摹本,《神龍蘭亭序》,後來大家也認為是最有說服力的,還有就是一個石刻的拓片後來的影印本,叫第五蘭亭,這兩個是最權威的。

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字跡,顯然是不像王羲之留下的其他的字跡那麼的爽快,那麼的乾脆、那麼利索,所以顯得字體越發黏了一點,筆畫用的圓筆也多了一點,因此非常像智永。

因此郭沫若懷疑說是智永寫的,也不無根據。

那麼再看一看,郭沫若懷疑就是其中談到了,這裡邊的字跡,說是當初的向拓,或者是用勾摹,郭沫若拿出來很多的論據,說明這是原作而不是複製之作,說的也是有根據的。

因此說,郭沫若所談到的蘭亭論辯當中某些地方是有合理的部分的。

現在,我們為了說明一下郭沫若的某些觀點是正確的,向大家來看一看,蘭亭序和王羲之的其他的書作的字跡,有哪些區別,大家看一看。

這是也是同樣蘭亭論辯當中,他們把另外王羲之的字跡拿出來作為對照的。

你看一看,王羲之這些自己就非常的爽朗、乾脆,用的方筆也比較多,因此和蘭亭序的那些字跡有明顯的區別。

大家仔細再看一看,寫得是何等之好。

我真的覺得比《蘭亭序》要精彩。

我們為了說明一下,《蘭亭序》確實在某些方面過於近似智永,而和王羲之更多的字跡有所區別,從字體上,從風格上,從運筆上,都有某種程度的區別。

儘管《蘭亭序》的字跡也非常的高妙,但是卻感到和其他的東西在字體上,在用筆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差異。

那麼好,我們現在就把《淳化閣帖》,宋代宣和年間搞的這個《淳化閣帖》拿出來,大家請看。

從這一也開始,就是王羲之流傳下來的字跡,大家看一看,這是草書,但是不乏裡邊也有個別的一些行書字,他總是行行草草。

我這樣粗略給大家翻一翻,因為時間的關係,大家看一看。

這裡邊雖然有一些個行書字,大家看一看,用筆和形體方面卻與《蘭亭序》迥然有別。

再看一看後邊,這些都是行書和草書的相摻。

大家看,這些前後都是一致的。

可是《蘭亭序》卻和這些筆法大相逕庭。

應該說郭沫若在某種懷疑上也不無道理,因此我們今天不應該完全用高崧墓誌的出土,就完全否定郭沫若的一些合理性的看法。

大家看,就這些字跡前後都是一致的。

結果這裡邊行書多一點,你看,行書裡邊不斷地加草字,而在《蘭亭序》裡邊,卻一個草字幾乎都沒有,這實在是令人感到奇怪的。

大家仔細看,因為正式成為行書獨立的一種寫法,主要是從隋唐以後來開始的,王羲之那個年代的時候,行書草書都是相摻在一起的。

我們剛才給大家翻閱了這一百多篇王羲之的其他字跡,看來和這個《蘭亭序》的這個寫法上確實有差異,這當然其中有我的意見。

但是總體來說,郭沫若認為蘭亭序確實有神秘的東西,值得再探討,這些神秘的、奇異的東西,郭沫若提到的不無道理,有些東西是值得注意的。

一個是和智永的字體過於相近,和王羲之的其他字體有所區別,同時又談到了這個《蘭亭序》文章也有某些問題,像這些問題也可以再做推敲。

所以關於郭沫若對於蘭亭論辯當中的一些合理方面的東西,我們再重申一下,也不應該因為高崧墓誌的出土,徹底否定郭沫若。

但是郭沫若的基調不能夠成立,是因為他整體否定東晉人的書法,整體否定了王羲之,因此我們留作下集再談。

(未完待續,接下來講解示範「觀」字楷行草技法。

相關內容參閱:

啟功的「盲目崇拜論」 001

近代史上著名的「蘭亭論辯」 001

啟功談「蘭亭論辨」——啟功口述歷史 001

「學者型書法家」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037

名人題字,要向朱鎔基看齊 049

(回復紅色數字,即可閱讀當集詳文。

講座視頻

文字編輯/彭澎

動圖製作/彬子

最通俗的講述,最正統的書法

「書法入門」(微信號:shufarumen):

獨家刊發田蘊章老師系列書法講座圖文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胡謅002.蘭亭論辯,重溫經典(上)

雖然已經過去50年,但這場關於王羲之《蘭亭序》真偽的大論戰,仍被不少人津津樂道。然而,真正參與過那場論戰的人許多已經作古,現在許多人知道的只是高二適的文人鐵骨,毛澤東的「筆墨官司,有比無好」,...

「《蘭亭》論辨」是怎麼引發的?

1958年以後,在南京、鎮江等地出土了不少墓誌,其中有五塊墓誌屬東晉明帝太寧元年(三二三年)至穆帝昇平元年(三五八年),正當王羲之的壯年和暮年。這些墓誌的出土引起了考古界、史學界的廣泛注意,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