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什庫爾干石頭城遺址考古獲重大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艾濤日前向記者透露,2016年他們在對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石頭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中有重大發現:朅盤陀國公共墓地被發現,並發現精緻箱式木棺,體現出這裡與中原文化的一脈相承。

學術界爭議多年的石頭城是否存在南門問題得到證實,南門不僅存在,而且是個突門。

考古發掘工作從石頭城遺址以北約150米的亂石小山上開始。

在這裡,考古隊員發現古墓群並進行了局部發掘。

從發掘的情況來看,此地巨石縱橫,墓葬分布較為雜亂,埋葬深度淺,出土了多具人骨和箱式木棺,部分有被擾亂和破壞現象。

葬式基本為仰身直肢,頭向不一,死者多為嬰幼兒個體。

雖然未見隨葬品,但從其中出土的箱式木棺分析,此處墓地的年代大致為唐代,也就是說這裡應該就是漢唐時期朅盤陀國居民的公共墓地。

出土的四直腿關扇式箱式木棺做工考究,工藝複雜,表明當時的木器工藝達到了相當先進的水平,帶轉軸的關扇式棺蓋更是一項重要的工藝,具有鮮明的地域與時代特色。

「從空間分布上看,類似木棺目前已知的出土地點由若羌縣樓蘭到尉犁縣營盤、民豐縣尼雅、洛浦縣山普拉、和田市布扎克、莎車縣喀群、阿克陶縣庫斯拉甫、塔什庫爾干縣班迪爾,最後到現在發現的石頭城。

呈現由東向西,從沙漠綠洲一直到帕米爾高原,大致沿絲路南線分布的狀況。

從年代上看,從樓蘭到塔什庫爾干,具有明顯的年代早晚關係。

」艾濤介紹。

據了解,在樓蘭、山普拉、布扎克和喀群等地出土的部分木棺上還有複雜的彩繪紋飾,從一些彩繪紋飾上的朱雀、玄武等圖案和木棺的箱式結構上看,此類木棺明顯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

箱式棺的起源可能和北魏、唐代粟特人墓葬中的圍屏石榻相似,可能也是祆教喪葬習俗和床榻在樓蘭地區相結合的產物。

在祆教的喪葬習俗中,水、火、土都是神聖的,為避免污染土壤,必須將屍體和土隔離開,所以粟特人往往採用納骨器盛裝屍骨。

木棺的四足應該是為避免屍體與土壤接觸,而關扇式的木門除方便葬入多個死者外,和床榻上的木門相對應,也是古人視死如生的反映。

艾濤說:「石頭城遺址附近出土的四直腿箱式木棺不僅僅是當時的葬俗葬具,它也反映了中原文化在帕米爾高原地區的傳播,體現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承。

此外,箱式木棺由東向西的傳播路線也為我們探索樓蘭古國消失之謎提供了新線索。

就在考古隊沉浸在發現箱式木棺的喜悅中時,另一個重大發現讓他們無意中破解了一個學術界爭論多年的問題。

在對石頭城內城的南門進行發掘時,他們發現,與保存較好、結構清楚的北門相反,現存的所謂南門僅僅是一個已經坍塌的豁口。

多年來,學術界關於這個南門的爭議很多,甚至是否存在也說法不一。

此處牆體斷面比較規整,部分由土坯整齊地壘成,門柱的痕跡還很清晰,在城內的對應部分有類似瓮城的構造,顯然,這裡的確應該是一個城門。

但探險家斯坦因1900年繪製的石頭城平面圖上,可以清楚看出內城只有一個北門,在斯坦因和差不多同時代的其他探險家留下的照片中也可以清楚地發現沒有南門。

「此次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南門的確存在,但和普通城門不同,這是一個暗門,從城牆外面完全看不出來,古代的正式名稱是『突門』。

因為從內城南門現存的門道牆面和殘存的門柱可以看出,門外牆體預留部分的厚度也是比較薄的,可以在短時間內挖穿並形成供人通行的門道。

」艾濤說道。

「突」在這裡就是突然、突擊的意思,突門就是正式城門以外的秘密出口,以便守軍戰時出其不意地從突門出擊或偷襲敵人。

突門最早見於戰國時期《墨子·備突》對城防設施的記載:「城百步一突門。

」唐代杜佑在《通典》里有具體的描述:「鑿城內為闇門,多少臨事,令五六寸勿穿。

或於中夜,於敵初來,營列未定,精騎從突門躍出,擊其無備,襲其不意。

艾濤說:「除能實現攻擊的突然性外,突門的防禦功能也很強。

從內城突門現存部分可以看出,突門出口距城外地面還有一定高度,在突門通穿後,出去容易,但攀爬進入城內就比較困難,而且進來後四周還是陡坡和牆壁,就如進入一個瓮城,很容易受到攻擊。

同時,此處突門的隱蔽性也很強,除城外完全看不出任何跡象外,城內部分四周也有牆體的遮擋,很難被人發現。

事實上,當年斯坦因不僅派人對石頭城進行了測繪,他本人還專門到城中來過,但他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突門的存在。

塔什庫爾乾的維吾爾語意為「石頭城堡」,這裡原名蒲犁,又名朅盤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

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勢極為險峻,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隔牆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

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

唐朝統一西域後,這裡設有蔥嶺守捉所。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去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豐碩

編者按1月29日至30日,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暨考古歷史文化宣傳創新研討會在烏魯木齊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疆內外...

新疆發現2000前人面像彩棺 乾屍戴花環蒙口罩

新疆和田地區自古以產玉聞名,和田玉更是享譽國內外的寶玉,但多年來新疆的考古發掘卻鮮有和田玉出土。近日,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傳來消息:考古人員在和田地區洛浦縣比孜里墓地發掘時,發現一枚拇指大小的和...

2017年,新疆考古取得這些新突破

2月5日,由自治區文物局主辦、新疆文物考古所承辦,2017年度新疆考古新發現報告會在烏魯木齊召開。報告會回顧了過去一年新疆考古發掘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成員、文物局局長王衛東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