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豐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

1月29日至30日,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暨考古歷史文化宣傳創新研討會在烏魯木齊召開。

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疆內外知名高校和考古科研單位的12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展示新疆考古新發現,關注新動態,探討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

疆內外學者合力、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將去年新疆文物考古工作推向了一個新水平。

亞心網訊(記者 張迎春)經濟報今日推出新疆文物考古最新的成果,與讀者分享,以便更好地梳理新疆歷史的發展脈絡,理解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為徹底肅清「三股勢力」的荒謬史觀提供理論支撐。

在1月29日至30日舉行的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暨考古歷史文化宣傳創新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展示了去年新疆文物考古的新發現,其中很多新發現都非常有價值。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員在輪台縣進行考古調查。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發現中國最西端軍事設施

去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艾濤多次赴喀什地區、克州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

其中,他在烏恰縣烏魯克卡其鄉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了兩處卡倫。

「這兩處卡倫都是方形的,城牆保存著,四周有角樓,根據它的建築結構,我認為年代是清代。

」艾濤說,卡倫是一種古代軍事設施,從廣義上講,它和目前新疆遺存下來的烽隧、烽火台等都屬於長城資源,在新疆,清代的卡倫在哈密地區、伊犁州遺存多一些,南疆地區很少,烏恰縣位於中國的最西端,而這兩處卡倫的位置,離邊境只有幾十公里,應該說,這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最西端的古代軍事設施。

「在這裡發現卡倫,說明清代時期中原王朝十分重視新疆地區邊境的管理,其線路從新疆的最東端一直到最西端,都修建了軍事設施,來維護祖國領土的完整。

」艾濤說。

發現青銅時代的古城遺址

在此次會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艾濤的《莎車縣蘭干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關註:去年6月,為配合當地水利工程建設,他在莎車縣喀群鄉恰木薩勒村對蘭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驚訝地發現,這裡可能是一座青銅時代的古城遺址。

「很大範圍內,這座古城遺址的城牆雖說坍塌比較嚴重,但主體結構基本是完整的,地上有大量的灰坑、柱洞以及石器,還有不少陶片,特別是那些石頭,很多都是用來砍砸的打制石器。

根據古城遺址的主體結構和周圍大量的石器,我初步判斷,這座古城遺址應該屬於青銅時代。

」艾濤說。

艾濤告訴記者,目前新疆發現年代最早的古城遺址是漢代,比如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圓沙古城等,而這座古城遺址的發現,不但將新疆古城遺址發現最早的年代從漢代推到了青銅時代,而且對研究新疆古城遺址具有很高價值。

首次發現了阿凡納謝沃文化

去年8月,哈巴河縣邀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一行5人,對縣境內阿舍勒銅礦附近的阿依託汗一號墓群的27座墓葬進行搶救性挖掘,其間,首次發現了阿凡納謝沃文化。

據考古隊領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胡興軍介紹,他們對墓葬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這些墓葬是圓形的石錐,墓坑被多次反覆使用過,且墓中死者是仰臥屈肢的姿勢,身上撒著紅色的赤鐵礦粉。

同時,出土了蛋形陶件和橄欖形陶器以及陶豆等。

從墓葬形式和死者姿勢以及出土的文物來分析,他們確認,這是阿凡納謝沃文化的形態。

胡興軍認為,阿凡納謝沃文化的形成,大約距今4500年至5200年,其範圍主要在俄羅斯,新疆也有,但不是其中心,這次在新疆境內發現的阿凡納謝沃文化,應該是從外面傳入的。

首次發現了雙虎鹿石

去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於建軍和考古人員在布爾津縣境內的喀納斯景區圖瓦新村一個石堆墓的封堆上,發現了一塊長方形的石條,上面刻著兩隻老虎。

「之前,新疆發現過不少鹿石,上面刻的都是鹿或類似太陽等圖案,但從來沒有發現刻虎的,這究竟代表什麼?」於建軍既感到興奮,又在苦苦思索。

他查閱了很多新疆考古資料,沒有找到相關歷史記載和實物發現,他認為,這是新疆首次發現的鹿石。

於是,他給這塊鹿石命名為雙虎鹿石。

「很早以前,新疆地區就有西伯利亞虎等各種類的虎在生存,這個雙虎鹿石的發現,說明生活在古代新疆的人,不但對狼、鷹等各種動物崇拜,可能對老虎也有一種崇拜,把充滿了勇猛的老虎刻在石頭上,然後放在墓葬的土堆上,可能是把它當作是鎮墓獸一樣,防止其他妖魔鬼怪的侵擾。

」於建軍認為。

3500多年前新疆人會紡織染色

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新疆境內出土的史前時期的毛織物較多且保存完好,時間為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

但因缺少相關文字記載,新疆考古工作者無法僅憑肉眼或簡單方法進行判斷,通過這次中國絲綢博物館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史前時期古代新疆人的紡織染色研究有了新突破。

30日,在本次會上,中國絲綢博物館劉劍博士在他的《新疆史前紡織染料初探》報告中提出,從小河墓地出土的各種顏色的毛織物中,有一種紅色的毛織物,是用一種叫西茜草染成的,這說明,3500多年前,新疆人就會紡織染色。

劉劍說,從2013年開始,中國絲綢博物館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合作,對新疆境內的小河墓地、哈密五堡墓地、鄯善蘇貝希墓地、且末扎滾魯克墓地等墓地出土的毛織物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諸多毛織物都經過了染色,而染料來自於當地樹木或植物。

比如哈密五堡墓地出土的紅地三角紋刺繡上面的黃色,是用灰胡楊樹葉染成的。

還有不少毛織物上面的藍色,是用一種叫菘藍的葉子染的。

最有意思的是來自於且末扎滾魯克墓地出土的毛絛裙殘片,上面的粉紅色染料來自於一種介殼動物,叫胭脂蟲。

隨葬馬首次被確認「身份」

新疆不少的墓葬都出土過馬,但因種種原因,對馬的年齡和性別等不能確認。

現在,這個問題首次有了一個重要突破。

記者了解到,去年,於建軍率領的考古隊對位於哈巴河縣境內喀拉蘇墓地的53座墓進行了考古發掘和清理,發掘出土了13匹馬,首都師範大學考古學博士、講師尤悅一行受邀到現場進行了考古發掘。

之後,經過雙方合作,運用多學科研究,首次對其中發掘出土馬的「身份」進行了研究和確認。

「經過我們研究,發現這些馬的年齡集中在9歲至13歲,大多數是雄性,可能是因為當時馬從10歲至13歲開始衰老,成為殯葬的首選對象。

」尤悅分析說。

不僅如此,這些馬的脊椎骨發生了病變,可能與人類經常騎乘或用馬來馱物有很大關係。

另外,這些馬的下頜牙齒磨損程度比較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類對馬的馴養方式。

新科技

航空遙感技術助力天山東部考古新發現

一直以來,我區田野考古工作以實地人力調查為主,因人的精力和調查技術有限,對大範圍地區的普查比較難,尤其是對山脈、沙漠、草原等特殊環境的考古調查,更是難看清楚全貌。

過去的兩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運用國內先進的衛星遙感技術,對哈密地區、昌吉州為主的天山東部地區進行了航空遙感考古調查,以較少的人力、範圍更廣的光譜技術以及較高的航空圖像解析度,使他們看到了以往看不清楚的遺蹟,新發現了20多處古遺址。

1月30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於志勇在會上向與會專家介紹,在哈密市七角井鎮,他們發現了兩處古城遺址,暫定名為七角井古城遺址,可能是唐代「羅護守捉」城遺址。

在巴里坤縣城周圍,他們發現了12處古城遺址和2處烽燧,還有清代廟宇1座。

根據實地調查和採集遺物分析,他們認為這些古城應當是清代雍正至乾隆時期,中原王朝在巴里坤縣境內設置的兵營、營塘等。

「在昌吉州,我們也用航空遙感考古技術,在木壘縣大石頭鄉發現了3處圓形古城遺址和4處方形古城遺址,與我們在巴里坤縣發現的古遺址關係密切,應是清朝前期所建營塘等遺址。

而在這個縣白楊河右岸,我們發現的另一處古遺址,好像經過了兩次營建,可能與唐代的「獨山守捉」關係密切,年代下限可能至清代。

」於志勇說,「在奇台縣,我們也發現了兩處清代的古城遺址。

「漢代至清朝,天山東部一直被歷代中原王朝視為西域的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這些新發現的古遺址將對歷史時期這個地域軍政建置歷史、軍事史、絲綢之路歷史等研究,有著重要價值。

」於志勇最後說。

新研究

小河人如何在沙漠中生活?

距今3500年至4000年時,神秘的小河人是怎樣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生活的?近年來,國內眾多專家學者將關注的目光投向這個問題,並展開了多學科分析和研究。

特別是2013年至2014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小河墓地出土的動植物製品以及人體組織、顏料和珠飾等遺物開展了科技分析,目前已經取了新的成果。

世界上最早的奶酪

小河墓地曾發掘出土了奶酪。

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楊益民在他的現場報告《新疆有機殘留物分析的新進展》中提出,去年,他們用紅外、元素分析和蛋白質組學等多種方法,對這些奶酪實物進行了鑑定,對古代奶酪的製作過程有了一個全面了解。

他們認為,這些奶酪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早的奶酪,它們並沒有使用常見的凝乳酶,而是由開菲爾乳酸菌和酵母乳酸菌發酵成的牛奶,再經過脫脂處理和乳清分離,最後形成了開菲爾奶酪。

「這種開菲爾奶酪蛋白質多,乳糖含量比較低,更加適合有乳糖不耐症的成年人食用,同時,它的保質期也比較長,便於攜帶,特別適合流動性比較強的遊牧人生活。

」楊益民說,這個研究結果,再次證明當年的小河人已經會自製奶酪,食用營養豐富的奶製品了。

中國最早的牛膠

小河墓地還出土了一枚法杖,上面的黏合劑是明膠,也叫牛膠。

楊益民和他的研究團隊通過紅外光譜、蛋白質組學分析等科技方式,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次發現的牛膠,是目前中國已發現的動物膠中最早的,時間可追溯到3600年前。

「在此之前,國內公認最早的明膠使用是在漢代,戰國時期也有使用蜂蠟做黏合劑的。

」楊益民興奮地說。

「不僅是牛膠,在小河墓地發掘出土的很多東西再次證明了,牛在當時的小河人生活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當時的小河人早已懂得了對牛如何綜合利用,生活中完全離不開牛。

比如,他們可吃牛肉,可以製作奶酪、牛筋繩、牛膠,還可以把一頭活牛當場宰殺、剝皮,用新鮮的牛皮包裹在棺材上等。

特別是牛膠,把牛的骨頭、皮膚和筋腱放入鍋中,慢火熬制,最後浮在上面的就是膠。

這種熬制方法比較方便,但其中的膠原蛋白含量較高。

在楊益民看來,古代人使用的牛膠或明膠,因成分是有機物,長期埋藏於地下,很多被降解殆盡。

因此,對它的科技分析,始終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而處在羅布泊地區的小河墓地,因乾旱少雨風大的獨特的自然條件,使牛膠埋於沙漠之下千年而沒有被降解,對研究古代明膠提供非常珍貴的資料。

善於利用野生植物

楊益民和他的團隊還對小河墓地出土的植物遺存進行了形態學及解剖學鑑定,發現了有小麥和畫眉草等。

特別是畫眉草屬於植物,但被小河人當作牲畜飼料。

「處在羅布泊地區的小河墓地周圍,當時有很多野生植物,比如胡楊、檉柳、麻黃、李屬、花花柴、蘆葦、白麻、駱駝刺等,小河人非常善於利用周圍的這些野生植物。

他們用胡楊加工成了船棺,用檉柳做箭杆和木棍,用李屬做成木梳、木別針,把麻黃當成一種藥用植物。

」楊益民說。

小河人為何這麼喜歡用野生植物?楊益民從考古學和植物考古學的角度認為,首先表明當時的小河墓地及周邊地區的自然環境,與現在乾旱少雨的沙漠地區完全不同,沼澤濕地,野生植物多而小河人與自然環境相處和諧,生存能力頑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7年,新疆考古取得這些新突破

2月5日,由自治區文物局主辦、新疆文物考古所承辦,2017年度新疆考古新發現報告會在烏魯木齊召開。報告會回顧了過去一年新疆考古發掘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成員、文物局局長王衛東說,2...

新疆塔什庫爾干石頭城遺址考古獲重大發現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艾濤日前向記者透露,2016年他們在對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石頭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中有重大發現:朅盤陀國公共墓地被發現,並發現精緻箱式木棺,體現出這裡與中原...

新疆考古首現羊脂玉

近日,據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消息,考古人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比孜里墓地發掘時,發現了一枚拇指大小的和田羊脂玉掛件。「最初我也不敢相信。」比孜里墓地領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胡興軍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