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見證歷史(6-15)高古玉篇,春秋楚式玉器風格的形成基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接上文《收藏見證歷史》(6-14)

中華大地,地大物博,傳統文化極其深厚。

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即形成多個強盛的文化中心,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西北地區,山東地區,長江流域的下游地區,中游地區及中上游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東南地區等等。

進入奴隸制社會後,夏、商兩代一千多年,資源、財富、權力高度集中,祖先崇拜的新興貴族階層壟斷了這個時期的高端文化,商晚期,更廣泛區域內也出現了較多擁有自身特色的方國文化,也包含作為商諸侯國的周,以及相當發達且極具特色的古蜀國文化,顯示了文化多元化發展的強大生命力以及文化交融的必然趨勢。


周代商,大封諸侯國,西周時期前後有五百多之眾,至春秋尚存一百四十多國。

這些諸侯國統治者或為皇族姬姓貴族,或為周初重臣貴族,或為商皇族的高等級貴族,或為商時期即受封方國的貴族,奴隸制社會的根基,祖先崇拜的傳統貴族世襲權力地位,文化的傳承和再交融,尤其是商、周文化的傳承和交融,是這個時期的主題。

兩周相交,周王室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力,春秋各國紛紛爭霸,大量弱國被淘汰,天時、地利、人和的影響下,春秋時期漸漸形成四個勢力範圍,也就是四個文化圈,即中原文化圈、關中文化圈、楚地文化圈和長江下游吳、越文化圈。

這些不同文化圈的文化主元素仍然是西周文化的傳承,但同時也受自身氏族文化的影響,周邊其他諸侯國文化影響,及所在地區風俗文化的影響,例如上文所出現的匏壺等。

但毫無疑問,這些數量眾多的新興貴族文化內容整體趨同,個性化差異主要體現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其文化內涵的核心在於逐步淡化祖宗崇拜,炫耀自身的榮耀、財富,滿足貴族階層所獨有的優越感。

楚地文化,春秋早期,玉器出土較少。

---虎形玉佩,春秋早期,湖北當陽前春3號墓出土,宜昌博物館收藏。

高2.3,長3.8,厚0.8公分

此器為一臥虎形,初看器型,有商器的風格,方折銳角時有表現,但缺商器的力量體現;紋飾用雙陰線就形飾虎紋,以圓孔表現虎嘴,虎眼圓角方形。

此器應該是權國遺存,權國為商王武丁後裔創立的商方國,西周時期續封當地,春秋早期,被楚武王所滅。

---龍形玉佩,春秋早期,湖北棗陽郭家廟出土,襄陽市博物館館藏,長3.6,寬3.4,厚0.5公分

龍佩成C形,卷鼻吐舌,耳勾卷,有微額突,身就形飾龍骨體紋,尾有尖突。

此器為春秋早期曾侯遺存。

曾國,又名隨國,周武王封於建國重臣南公適的諸侯國,姬姓。

曾國為西周時期楚地大國,春秋、戰國時期,漢東諸國抗楚的主要力量。

楚武王三次伐曾,第三次竟然死於軍中。

這件曾國的龍形玉佩,從器型到紋飾,明顯體現西周傳統文化的傳承,龍高卷鼻,吐舌,變形臣字目,以及勾卷的耳等,所有線條體現一種靜態的曲線美。

---虎形玉佩,春秋早期,湖北棗陽郭家廟出土,襄陽市博物館館藏,長4.5,高3.4,厚0.4公分。

此件虎形玉佩也是曾侯墓出土,器型簡潔,光素無紋,虎弓身狀。

可以和權國虎形玉佩比較,線條的表達,兩種風格。

---合體玉佩,春秋早期,湖北棗陽郭家廟出土,襄陽市博物館館藏,高11.9,寬4.4,厚0.3公分

這件玉佩是一件人、龍、鳳合體玉佩。

人首,眼、耳、鼻、嘴清晰;身體為鳥形,翅膀後攏;冠或者發成龍體形,有飛翼。

人、龍、鳳合體是西周玉器祭祀文化的重要元素(收藏見證歷史(5-9)西周文化,玉之先導,理解關鍵概念,鑑賞西周玉器並不複雜),商代亦有出現,都為高規格器物。

這件玉器設計極巧妙,運用各種弧形線條,多種誇張表達方式,且做工極精緻,是春秋早期玉器精品。

特別提示:由於一些朋友沒有深刻理解商周玉器的文化內涵,在鑑賞這件器物時,將其旋轉橫置看待,認為這是一隻奔跑的怪獸,從而又衍生出很多所謂的神話傳說。

脫離了歷史背景,錯誤認知文化內涵,必然帶來鑑賞的偏差,這是實例!

未完,待續,下一篇繼續春秋楚式玉器鑑賞

隨時收看原創歷史文化收藏系列文章,請關注作者「存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國迄今最早琴瑟組合出土

湖北棗陽郭家廟考古日前又有驚人發現:考古工作人員在清理一座春秋早期的曾國墓葬時,發現了較為完整的琴和瑟,這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琴瑟組合,而琴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琴。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瑟多琴...

棗陽發現春秋早期大型樂舞遺存

光明網01-06 07:10顯示圖片本報訊(記者鐘磬如通訊員胡剛張翔黃文新連紅)記者昨天從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獲悉,正在發掘中的棗陽郭家廟墓地考古成果頗豐,墓葬群中發現了歷史上最早的編鐘木架以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