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說話 讓歷史發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網評論員

新疆網訊 3月22日上午,自治區召開全區文物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全疆文物工作。

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作出批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歷史是不能割裂的記憶,我們雖無法回到過去,但可以通過古人遺留下來的碎片來還原歷史文化,從而知興衰榮辱,用優秀傳統文化厚植道德沃土。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的中樞要地,長期以來,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中,留存了許多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每當我們親眼目睹這些「活化石」時,內心總會激發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更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要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打贏全區脫貧攻堅戰、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兌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需要全疆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力,需要在凝聚共識的過程中,激發各族人民的自豪感、榮譽感、歸屬感,不斷增進「五個認同」,夯實「五觀」教育和「三史」教育的理論基石。

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國故事的講述者。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伏羲女媧圖、樓蘭美女、《彌勒會見記》劇本殘頁、青銅武士俑等一批珍貴歷史文物,對每個普通參觀者來說,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既是寶貴的財富,也是闡明歷史文化底蘊、反對宗教極端思想的鮮活教材。

因此,我們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同時,要發揮好文物的史證價值,並藉助於它們,讓各族群眾了解,新疆是眾多民族共同的家園,新疆各民族發展是血肉相連、休戚與共、牢不可破的內在關係。

我們還要把多種宗教在新疆的演變和發展歷史,把新疆多種宗教並存的歷史事實,用文物生動地展現出來,把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的歷史傳統,充分挖掘出來,不斷增進和鞏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需要依靠創新的方式和科技手段,讓更多的人接受文化洗禮。

只有充分了解歷史,才能讓更多的人正確面對現實。

文物是一個民族發展與變遷歷程的見證,承載著記錄歷史、傳承文化、教育後人的功能。

現在,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觀點:文物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曲高和寡」甚至「乏人問津」。

然而,故宮特展的蜿蜒長隊、首博特展的觀展熱情、樓蘭美女巡展時一次比一次的火爆,以及《我在故宮修文物》讓不少90後「爭著報文物修復專業」,又提醒著我們,當歷史文化與現代相遇,不僅能讓文物「活」起來,也能讓今天的人們「燃」起來。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需要我們通過各種高科技手段、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

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有助於促進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建設。

文物從來都不只是見證歷史的「藏品」,更是滋養未來的「甘泉」。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推進,以及自治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五大中心」建設提速,加深了沿線國家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和溝通,也讓古老的絲綢之路面臨著新的機遇。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持續深入,新疆在中國向西開放和沿邊開放的區位優勢、人文優勢、資源優勢再度凸顯,並逐漸推動形成我國「陸上開放」和「沿海開放」並進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做好文物保護這篇大文章,是一項爭取民心、贏得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鬥爭勝利的重要舉措。

行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讓文物滋養心靈,讓歷史照亮現實,我們未來的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年瀋陽故宮11萬餘件文物南遷

瀋陽故宮又稱盛京宮殿,是我國僅存的兩座帝王宮殿建築群之一,是享譽世界的人類文化遺產。在清代,曾有近20萬件清宮御用物品和內府秘籍從北京移送瀋陽故宮貯藏。1914年,11萬多件藏品從這裡被遷往北...

新疆讓寶貴文物世代傳承煥發新光彩

編者按 3月22日,我區召開了全區文物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區文物工作。文物工作,對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

把歷史文物當作精品文化來傳承

一個是2000多年前西漢的海昏侯劉賀,一個是3000多年前殷商時期的王后婦好;一個是自2011年起挖掘至今的考古進行時,一個是40年前的重大考古發現……正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這兩個精品特展。儘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