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餘姚井頭山遺址即將揭開神秘面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井頭山遺址位於餘姚市三七市鎮官橋村西側,東距田螺山遺址約1公里。

2013年冬,在寧波舜龍膠管有限公司土建地質鑽探土樣中,採集到碎陶片、殘骨器、動物遺骸等,其中大量蚶、牡蠣、螺等海產貝殼最為引人注目,為浙江史前考古所未見,是一處全新的文化堆積。

2014年4月,進行考古鑽探調查,遺址呈南北向橢圓形分布,總面積約7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深度距自然地表7——8米,厚度在1米左右,年代距今8200——8100.另外發現橡子類植物遺存、石器等人工製作殘器物,陶片和石器顯示其文化面貌不同於河姆渡文化。

井頭山遺址的發現,將對今後中國沿海地區史前考古的探索方向產生獨特的啟示意義: 從埋藏深度看,是已知中國沿海地區最深的一處遺址,突破了對原有的史前遺址在沿海地區分布規律的認識。

從堆積性狀看,是浙江境內迄今發現的唯一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

從年代測定看,明顯早於河姆渡文化,對於河姆渡文化來源的探索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從保持狀況看,對研究中國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環境變遷與人類文化的相互關係提供了殊為難得的案例。

餘姚市政府與企業主經多次商談,於今年2月回購業主土地;4月,國家文物局同意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面積800平方米。

由於井頭山遺址的埋藏深度在7——8米之間,加上企業主已填塘渣土厚約1米,實際深度8——9米,而地質為鬆軟的淤泥土堆積,地下水位又高,在浙江乃至全國未有考古發掘經驗可以借鑑,發掘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較為突出,實施經費花銷又大。

此次,劉斌所長一行來到現場,主要是為了找到遺址的中心堆積,確定發掘布方位置,在確保發掘工作安全進行的前提下,以最少的經費花銷,收到最大的考古效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舊石器考古發掘方法再思考

一般認為,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後崗發現三疊層是考古學史分期的標誌性事件之一,此後我國田野考古逐步推廣按土質、土色區分堆積的方法①。後崗的發掘結束了以往人為的水平層位的發掘,而開闢了以文化層位...

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

2012年3月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海南島開展田野考古調查工作。2012年12月至今,先後發掘了陵水縣橋山、蓮子灣以及三亞英墩三處遺址,並對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