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星堆祭祀坑發掘30周年:讓普通人看懂古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修復後的三星堆殘堆。
(資料圖) 鍾欣 攝
中新網廣漢7月8日電 (徐楊禕 王鵬)「一般人看不懂古遺址,也不願意去古遺址。
」時值三星堆兩大祭祀坑發掘30周年之際,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闕顯鳳8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遺址並不是高深的,博物館也不是在神台上高不可攀的,這麼多年,三星堆一直致力於遺址保護工作,並讓大家通過自己的方式近距離地感受和了解遺址。
」
談及三星堆文明,世人多為出土近7000件各類遺物的兩個祭祀坑所震撼。
30年前,1986年7月至9月間,考古人員在地處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三星村的一號祭祀坑、二號祭祀坑內,發掘了金器、玉石、青銅器、象牙等大量文物,其中包括青銅縱目面具、金杖、金面銅人頭像等國寶。
自此,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三星堆文明正式走進世人眼中。
三星堆古遺址也成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據悉,三星堆古遺址分布面積12平方公里,核心區4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中國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
闕顯鳳說,為了改變一般人看不懂也不大願意去古遺址的尷尬局面,三星堆博物館一方面努力打造古遺址的自然環境,另一方面營造出一種淺顯易懂的氛圍,讓大家在感受優美環境的同時,看懂古遺址。
30年前祭祀坑發掘現場。
(資料圖) 鍾欣 攝
比如,三星堆博物館將兩個當初發現大批量珍貴文物的祭祀坑在原址基礎上進行了場景還原,並在地面加建了玻璃罩子。
「大家可以很直觀地看到,當時就是在這個地方,就這麼大點地方,挖出了那麼多東西。
」闕顯鳳告訴記者,以古遺址西城牆為例,普通民眾能直觀地看到殘留的城牆,看到城牆有多高,就能想像出30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去建造的。
近年來,三星堆博物館還積極創新工作方式,為古老的歷史文化注入年輕的活力,以加大其作為文博單位對普通民眾的宣傳教育作用。
「我們與很多其他部門合作,做酷跑三星堆、數字遺產中國行、青少年夏令營等活動,就是要把靜態的歷史遺址變成更加生動的文化遺產,讓大家都來這裡看自然、看文化。
」闕顯鳳如是說。
當然,作為一個距離廣漢市區僅7公里、離省會成都也不過一小時車程的遺址公園,三星堆文明的保護和傳承也面臨著許多困難。
首當其衝的正是遺址管理。
正因為距離城區近,交通便利,前來參觀的民眾很多,「我們必須承認,對遺址最大的破壞肯定是人的影響。
」闕顯鳳說,遺址區內至今仍住著1000多戶、3000多人,這些老百姓在這裡土生土長,很難搬遷,「他們的生活也受到遺址保護的限制,比如耕作方式、房屋擴建等。
」
闕顯鳳強調,怎樣平衡古遺址保護與本土居民物質生活需求間的矛盾,將成為三星堆博物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重點和難點。
此外,三星堆古遺址四周並未合圍,四面八方都能進,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遺址。
闕顯鳳說,怎樣防止遺址被人為損害,讓其依然以比較原始的面貌存在,也極具挑戰性。
(完)
三十而立 三星堆文明之光愈發璀璨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1986年7月18日、8月14日,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南面先後發現的兩個商代祭祀坑是遺址考古半個多世紀以來最為重要的發現。兩坑大宗精品文物的橫空出世,轟動世界,確鑿無疑地...
三星堆 從一鋤頭到兩個坑再到一座城
1986年7月18日,廣漢南興鎮第二磚瓦廠的民工楊運洪和劉光才為了廠里最後一窯磚的土,在考古隊指定的範圍取土。兩人在一個台地上折騰了一兩個小時,也沒找到土層厚的地方。汗流浹背的他倆準備放棄時,鋤...
濟南唯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城子崖啟動二期建設
山東省濟南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將實施城子崖考古遺址公園等20個項目。該遺址公園於2015年8月20日完成一期工程後反響良好,其二期工程也將儘快適時啟動。屆時,作為濟南唯一一處國家考古遺址公...
重探三星堆文明的「天書」
1986年7月18日,三星堆祭祀坑的發現是20世紀中國考古史上的大事。整整三十年後,7月18—19日,來自海內外的學者相聚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參加「三星堆與世界上古文明暨紀念三星堆祭祀坑發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