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穿著金縷玉衣入葬的王,後來怎麼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葬玉

中國人一向對喪葬形式講究,考古資料證明,隨葬玉器是最引人注日的東西,因為玉器從一開始便是身份的象徵,葬玉應屬高規格的禮遇。

在葬玉習俗中,最早隨葬的是玉工具和玉裝飾。

隨著後來鬼神思想的產生,體現迷信觀念的禮儀用玉和體現王權政治的儀仗兵器之類才逐步出現。

玉璧——置於棺槨內時,緊接人體上下

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傳說能夠起死回生的「金縷玉衣」。

我們先看看當時轟動國內外考古界的河北滿城一號墓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出土時的情況。

1968年,根據考古專家推斷,河北滿城陵山墓葬的主人是西漢時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在劉勝墓葬的旁邊還有他的妻子竇綰的墓葬。

倆人所穿的就是傳說中如同鎧甲,用金線穿成的「金縷玉衣」。

人們第一次親眼目睹了歷史典籍中一再提到的金縷玉衣的真面目。

劉勝的玉衣全長188厘米,由青色或白色玉片縷織成人形。

共用玉片2498塊,玉片分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多邊形等多種形狀,每片近角處均穿圓孔,以金線編綴,所用金線共1100克。

空格竇綰的玉衣比較短小,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沒有做出腹部和臀部的形狀,可能是出於對女性形體造型的避諱。

中山王劉勝的金縷玉衣現存於河北博物館

玉衣能保人起死回生的的傳說來自漢代。

漢代,人們認為玉是「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泄,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用於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劉勝夫婦的屍身如今是否安好?在醫學上他們真的有再生的可能嗎?

答案是否定的!

當考古學家打開金縷玉衣時,裡面空無一物。

由於隨葬品豐富,動物殘骸和大量的酒增加了墓室中得有機物含量,使屍體容易腐爛,再加上地下水和石灰岩溶解的作用,屍骨早已變成了灰褐色的粉末,只在頭顱內尚殘留有一部分牙齒的琺瑯外殼。

原本為了顯示中山王顯赫地位的陪葬品,反而成為了銷毀屍骨的元兇。

這一切,不禁令人為之感嘆。

於是,傳說停留在了傳說的程度,而我們能從這個故事裡知道什麼呢?歡迎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縷玉衣」隱藏的這些秘密,你知道嗎?

在漢代,除皇帝和高檔貴族外,任何人運用金縷玉衣都是犯上作亂,漢桓帝時,冀州官吏趙忠在掩埋他的父親時,私自運用仿造的玉衣,被人上告後,以僭越的罪名,將其父的墓掘開,陳屍於棺外,趙忠一家也被拘禁起來。

金縷玉衣真的可以讓屍體保持不腐嗎?

玉衣(也稱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殮服,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體現了穿戴者的身份和等級。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

趣說玉衣:漢代斂葬風俗管窺之二

之前與大家分享過,在漢代的喪葬習俗中,存在著運用大量精美玉器隨葬的現象,亦被稱為玉斂葬。君子生前佩玉,死後葬玉,是當時的一大特點。在高級墓葬中,具有一整套以玉衣為核心的等級森嚴的葬玉體系。玉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