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村莊藏著中華民族重大秘密:最早的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社鄭州8月12日電 題:走進最早的「紫禁城」 發現「最早的中國」

新華社記者桂娟、史林靜、施雨岑

你知道「最早的中國」在哪裡嗎?——河南偃師二里頭。

洛河南岸一個普通的村莊,看似與中原大地上的千村萬落一樣平淡無奇,卻埋藏著中華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間,這裡曾有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上演過夏的繁華和夏商王朝更替的壯闊史劇。

這裡還擁有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最早的鑄銅作坊、最早的製作綠松石器的作坊、最早的雙輪車的車轍。

二里頭遺址豐富的內涵不斷給世人以驚喜,隨著「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興建,眾多中國乃至東亞「之最」在這裡浮出水面。

新華社發

你知道「最早的中國」在哪裡嗎?——河南偃師二里頭。

洛河南岸一個普通的村莊,看似與中原大地上的千村萬落一樣平淡無奇,卻埋藏著中華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間,這裡曾有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上演過夏的繁華和夏商王朝更替的壯闊史劇。

這裡還擁有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最早的鑄銅作坊、最早的製作綠松石器的作坊、最早的雙輪車的車轍。

二里頭遺址豐富的內涵不斷給世人以驚喜,隨著「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興建,眾多中國乃至東亞「之最」在這裡浮出水面。

在二里頭,感受中國最早的繁華

中國發端於何時?最早的中國究竟在哪裡?

1959年,著名古史學家徐旭生以71歲高齡率隊赴河南調查「夏墟」,大約也是帶著這些問題出發的。

此後,便掘開了二里頭遺址發掘的第一鏟。

出河南偃師城區往南,沿洛河向西不遠,就是二里頭村。

村南,一座有些老舊的樓院便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駐地。

從院內樓頂四望,二里頭、圪壋頭、四角樓三個自然村形成一個三角,將一片高地包圍,這裡便是二里頭遺址。

正值盛夏,二里頭遺址發掘工地暫時回填,地面上的玉米已經開始拔節,長出一人多高。

誰也不曾想,這塊3500多年前留下的無字地書,讓三代考古人,歷經58年持續發掘、不斷破譯。

「多數考古大發現出於偶然,比如秦始皇陵、鄭州商城,但偃師二里頭是個例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說。

1959年,徐旭生在豫西調查「夏墟」時,在偃師二里頭村的麥田裡看到隨處可見的陶片,且遺址頗為廣大,他推測這裡可能有一處古代都邑的遺址。

當年秋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當時隸屬中國科學院)的小分隊進駐二里頭。

58年來,中國三代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進行了持續不斷的考古發掘。

二里頭遺址猶如一個體量巨大又深不可測的寶庫,歷經數十次發掘而屢有重大發現。

「二里頭是一個不斷改寫中國之最的地方!」許宏津津樂道於一個又一個牽動人心的發現。

二里頭宮殿區東邊的大路,上個世紀70年代曾鑽探出100多米,因麥田澆水中斷,一放就是幾十年。

1999年,許宏扛起了二里頭考古工作隊的大旗,拿起前輩記錄,他「發掘」到了這條線索,繼續追探。

聽到一個老鄉抱怨他家地里的麥子一直長不好,許宏很興奮,「這很有可能是沉埋地下的大型基址夯土引起滲水不暢導致的!」一鑽探,居然發現了宮殿區北邊的大道。

「中國最早的十字路口」被發現了!隨後,考古隊追探出「井」字形大道,發現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大路最寬處幾達20米,相當於現代公路四車道。

就這樣,串糖葫蘆似的有了一系列新發現,原本星星點點的遺蹟分布圖上,畫上井字形大道、宮城城圈後,這座3500多年前的大型都邑的布局清晰起來。

這是一座精密、複雜又繁華的大都城——坐落於古伊洛河北岸的高地,中心區是坐南朝北、中軸對稱的宮殿建築群,由宮城城牆圍起,雖然面積只有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卻是後世3000多年中國古代宮城的鼻祖。

四周是井字形大路,宮殿院內地面下埋有一節一節陶質水管組裝連接起來的下水道系統,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海綿城市」吧。

北面是祭祀區,南邊有一個被牆垣圍起、由重兵把守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這裡是王國的「高科技產業基地」,裡面有中國最早的鑄造青銅禮器的作坊和生產綠松石器的作坊。

「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

許多制度層面的建樹史無前例,代表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發達程度的宮廷禮制已經形成,對於探索中國文明的淵源具有重大的標尺性意義。

」許宏說,「這裡就是『最早的中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個小村莊,有人稱它是「最早的中國」

你知道「最早的中國」在哪裡嗎?——河南偃師二里頭。洛河南岸一個普通的村莊,看似與中原大地上的千村萬落一樣平淡無奇,卻埋藏著中華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800年至前1500年間,這裡曾有中國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