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將打造考古遺址公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度,北京市共開展183項考古勘探,勘探總面積達2206萬平方米,相當於3090個足球場。

考古發掘67項,發掘面積66000平方米,相當於9個足球場。

」北京市文物局新聞發言人於平14日對外公布本年度考古及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與此同時,這張文保事業的答卷還包括保護各時期古代墓葬3000座、窯址140座、灰坑905座、房址30座、井140口、道路16條,出土文物共計1萬餘件套,包含陶器、瓷器、銅器、銀器、金器、玉器等等。

於平透露,這是有史以來開展考古勘探項目最多、面積最大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文物界的累累碩果體現了北京將文物保護融入建設,使歷史文化與現代元素交相輝映的精神。

比如隨著考古勘探的不斷深入,圓明園的氣韻逐漸重現,也使其由歷史景點的定位調整為更具意義的考古遺址公園和博物館。

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攜手同行

地下文物的逐漸揭秘使得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愈加深厚。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北京市考古發掘成果中,有七項重大發現,包括在城市副中心考古工作中發掘出的大量戰國至清代墓葬,潞縣故城西南部發掘了大量而密集的漢代灰坑、水井、房址、墓葬,大興區榆垡鎮新機場南航基地機務維修設施項目發掘出清代墓葬,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考古發現魏晉家族墓,圓明園如園遺址發現清代皇家園林建築基址,圓明園紫碧山房遺址發現清代建築基址,房山區河北鎮發現清代莊親王園寢群。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考古工作者完成勘探259萬平方米,發掘面積33951平方米;保護戰國至清代墓葬1023座、窯址81座、水井20口、灰坑25餘座,其中較為重要的有戰國墓葬、唐代潞縣(後改稱「路縣」)縣丞艾演墓、遼代仿木結構墓等。

城市副中心建設中,1號能源站地塊出土的東漢墓葬出土器物組合

在路縣故城城址南部,為配合高壓線塔的遷移,發掘出大量漢代灰坑、水井、漢代道路、遼金時期窯址、唐代墓葬,出土的完整器物有捲雲紋瓦當、陶罐、陶瓶、陶豆、陶釜、陶紡輪、陶璧、銅鏃等。

此外,在路縣故城的西南,為配合京唐高鐵及城際聯絡線建設,發掘了大量密集的漢代灰坑、水井、房址、墓葬,特別是水井的形制多樣,在以往北京的考古發現中較為少見,由此可推斷這裡是兩漢時期路縣城外的生活和手工業生產區,與古城本身密切相關。

在新機場項目建設中,考古工作者發掘清代墓葬228座。

這些墓葬分布十分密集,從埋葬形式和排列方式來看,該批墓葬中相鄰集中的墓葬可能屬於家族墓葬,整個墓區應為不同家族的分區墓地。

其發現為研究北京地區清代墓葬的形制特點、喪葬習俗及其反映的社會狀況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圓明園考古填補史料空白

以「萬園之園」著稱的圓明園,喚醒沉睡於地下的未知記憶、恢復其昔日氣韻也成為本年度北京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

繼今年下半年如園遺址二期考古項目成功收官後,圓明園紫碧山房遺址的考古發掘也取得重大成就,不僅發現了清代建築基址,通過與「樣式雷」圖檔的對比互證更填補了相關史料空白。

如園遺址景群,體現出顯著的乾嘉時期造園特點

14日,記者再次跟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來到位於圓明園西北隅的紫碧山房遺址。

「根據圓明園的設計理念,紫碧山房象徵了崑崙山。

」張中華介紹,紫碧山房始建於雍正時期,乾隆二十五年前後進行了大規模改建。

但如今目之所及,全無當年風姿。

經過考古發掘,張中華和同事們在此發掘出值房、宮門、紫碧山房、含余清、澄素樓等建築遺蹟及碼頭、石橋、圍牆、道路系統、河道、山體、排水道等附屬設施,確認了紫碧山房現存遺蹟布局與乾隆全盛時期基本吻合。

紫碧山房遺址

張中華告訴記者,紫碧山房的建築面積雖小,但細節處均體現了清代皇家建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比如近2米深的地基、三合土夯築的「滿堂紅基礎」等等。

此外,根據考古發掘推測,曾有至少三撥老百姓在此處生活過。

有意思的是,考古亦可彌補文獻資料的不足。

張中華說,根據「樣式雷」圖檔,宮門南側、東側均臨水,但從發掘情況看,宮門東側為陸地,未發現河道堆積。

「此外還發現了早期牆基及其散水、半圓形碼頭、排水道、石板路等不見於文獻的遺蹟現象,豐富了圓明園遺址的歷史文化內涵。

」他說道。

「現在人們對圓明園的認識多是大水法,可這隻占圓明園2%,通過考古,我們希望向世人完整展現其全貌,圓明園周邊遺址遺蹟也正逐步回收,未來圓明園定位將調整為考古遺址公園和博物館。

」 圓明園管理處主任李博告訴記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江蘇省崑山市綽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周

綽墩遺址位於江蘇省崑山市巴城鎮正儀綽墩村,發現於1961年1月。是太湖地區發現的文化序列最為完整、文化遺存極為豐富的一處重要史前文化遺址。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800米,中心區面積29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