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通州故城西牆外挖出一大堆寶貝!漢代「通州人」原來這樣生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空中鳥瞰漢代通州路縣故城遺址。

圖中數字1標註區域為單邊長度接近600米的古城牆。

數字2標註區域為當年的護城河河道。

數字3標註區域為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城外漢代遺址區。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獲悉:

上周,伴隨著112口漢代水井、4條漢路、30餘處房址重見天日,通州路縣故城西城牆外約1.6萬平方米的考古發掘告一段落。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發掘,這裡被初步鑑定為路縣居民的生活區,榨油作坊、制陶作坊、民居、道路……一處處遺蹟解鎖著漢代「生活密碼」。

漢井四壁裝「擋泥板」

約1.6萬平方米發掘區,被分割為約10米×10米的大坑,學名探方。

站在一處探方的樑上,順著市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員孫勐手指的方向,一口古井映入眼帘。

古井為七邊形,壁上有保存完好的木板。

「這是漢代的水井,距離現在地表約7米,當時估計也有兩三米深。

」孫勐說。

▲在古城西南城牆外,考古人員使用改良後的洛陽鏟等設備對新發現的古人生活遺蹟進行詳細的定位和文物勘探。

留存千年,井壁木板保存如此完整,得益於漢人的「嫌棄」。

不知為何,漢代人將這口井廢棄,並在井上造房。

至今井旁還可以看到當年漢灶的遺蹟。

「因禍得福,井被蓋住了,形成了相對密閉、濕潤的環境,木板也得到保護。

」孫勐介紹,這層木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土質鬆軟塌陷,保證井水不混入泥沙,確保清亮。

今年,考古人員累計發現了112口古井,絕大部分都是漢代的。

漢代榨油「配方」出土

當年路縣人以何為生?此次出土的30處房址透露出一些秘密。

「一些房址出土了整齊排列的大缸,裡面有一些碳化植物種子。

經過初步檢測,裡面有少量小米,並含有麻等成分,這裡很可能是漢代的榨油作坊。

」孫勐說,「還有一些缸壁上有比較黑的線,這是密集存放糧食碳化後留下的。

制陶作坊也被找到。

「主要出土的是一些工具,遺憾的是後代的灰坑破壞了遺蹟,並沒有生產器物出土。

所以還無法辨別去年大規模出土的瓮棺,是否是這裡生產的。

孫勐說的灰坑,是考古學術語,指的是古人類留下來的遺蹟,但現代人尚不清楚當時古人的目的。

「有可能是取土,有可能是儲物,也有可能是垃圾坑。

此次出土的800餘個灰坑都被提取了樣本,送到實驗室繼續分析,以獲取更多的歷史信息。

路縣人進屋先下台

發掘現場,4條寬約五六米的漢代道路兩兩平行,十字路口處已經出現車轍痕跡。

30餘處房址,並未呈現出橫平豎直的格局,屋內更看不出臥室、廚房和客廳的格局,只殘存下了一些不規則的隔離牆。

「有些是被灰坑破壞了。

」孫勐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房子多是半地下的,比當時地面低三四十公分。

在《漢代北方農耕地區普通民宅初探》中提到,半地穴式建築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風格,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築出現在半坡遺址。

北方地區寒冷乾燥,這種建築有利於防寒保暖,與現在的窯洞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漢代,這裡算是邊疆,因此住房相對簡陋。

比如當時人們還不流行鋪地磚,從考古現場看,房屋地面就是堅硬的土地。

孫勐說,「但地面上的建築什麼樣子,還待考證。

京唐鐵路入地躲故城

▲前期對古城周邊地區進行的考古發掘中,清理出大批不同時期古人的生活遺蹟和日常用品。

目前,這些出土的文物已經分門別類進行清理和保存,為接下來的考古研究做準備。

去年,全國千餘名文物工作者合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找到一座漢代城池——路縣故城。

政府部門隨即決定修改規劃,在這裡興建一座遺址公園。

一系列規劃隨之調整,第一步是嚴控架橋修路。

原計劃建設的京唐鐵路和城際聯絡線鐵路改變規劃——西南貫向東北方向的鐵路「鑽」入地下19米,繞過故城。

為了不影響鐵路建設,2017年考古工作就圈定在路縣故城西城牆外的區域。

明年,路縣故城考古仍將繼續,路縣城門的尋找也被提上日程。

這裡不僅將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進一步追本溯源提供有力的史實依據,同時也將作為遺址公園向更多人講述北京故事。

內容來自北京日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發現大量戰國遺存

「要動土,先考古。」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文物部門從全國挑選了2000餘人參與此次考古勘探,共完成100多萬平方米的勘探任務,相當於142個足球場。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文物...

文物局今年將開展漢代路縣故城考古發掘

京華時報訊 (記者聶輝)2月11日,北京市文物局在2016年市級行政機關和區政府績效考評會議上表示,2017年將對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啟動遺址公園建設的前期工作。北京市文物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