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發掘保護古代墓葬3000餘座 考古勘探規模創歷史紀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紫碧山房遺址發掘現場。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記者今天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2017年北京共開展了183個考古勘探項目,勘探總面積達2206萬平方米,相當於3090個足球場。

考古發掘67項,發掘面積66000平方米,相當於9個足球場。

北京市文物局新聞發言人於平表示,今年是北京有史以來開展考古勘探項目最多、面積最大的年份。

各項考古發掘保護了古代墓葬3000座、窯址140座、灰坑905座、房址30座、井140口、道路16條。

出土文物共計1萬餘件(套),包括陶器、瓷器、銅器、銀器、金器、玉器等。

路縣古城、世園會項目均發掘千座墓葬

今年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位於路縣古城。

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2017年考古勘探人員勘探了259萬平方米,發掘面積3萬多平方米,保護戰國至清代墓葬1023座、窯址81座、水井20口、灰坑25餘座。

較重要的遺蹟有戰國墓葬、唐代潞縣縣丞艾演墓、遼代仿木結構墓等。

在路縣古城城址南部,為配合高壓線塔的遷移,考古人員發掘出漢代灰坑、水井、漢代道路、遼金時期窯址、唐代墓葬,出土的完整器物有捲雲紋瓦當、陶罐、陶瓶、陶豆、陶釜、陶紡輪、陶璧、銅鏃等。

遺址考古負責人孫勐表示,此次發掘對整體研究古城和周圍地區兩漢時期社會歷史狀況有重要支撐作用。

為配合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建設,考古人員在延慶區發掘西漢至清代墓葬1146座,出土各類文物2000餘件套。

其中,兩處保存較為完整的魏晉時期家族墓,形制和規模在北京考古史上罕見。

墓葬中出土的銘文磚及銀質龜鈕「偏將軍印章」等文物,對於研究此地軍事建制和北京歷史地理提供了寶貴資料。

圓明園紫碧山房發掘彌補文獻資料不足

今年,圓明園考古也得到重大收穫。

作為圓明園首個考古發掘的仿江南園林,如園遺址出土了嘉慶御筆石刻、金磚、粉彩瓷磚、玉器、葫蘆范等上千件文物,確定了多處「如園十景」所在地。

此外,圓明園西北隅紫碧山房遺址多處遺蹟「重見天日」,考古人員還發現了早期牆基及其散水、山體攔土牆及基礎、半圓形碼頭、排水道、石板路等不見於文獻的遺蹟,彌補了文獻資料的不足。

在房山區河北鎮棚戶區改造項目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4座清代地宮,分析判斷應屬清代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莊親王家族園寢群。

在大興區榆垡鎮新機場南航基地機務維修設施項目中,考古人員發掘清代墓葬228座,為研究北京地區清代墓葬的形制特點、喪葬習俗及其所反映的社會狀況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於平表示,這些考古新發現是建設「一城三帶」的重要文化內容,後續將繼續以「三個文化帶」建設為主題,開展考古勘探和地下文物保護工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 考古有了新發現

本報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王昊男)記者從24日上午召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考古資料表明,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區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

考古擦亮北京歷史金名片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對外發布了今年上半年考古工作成果:2017年上半年,北京完成考古發掘項目20餘項,發掘和保護各時期古墓葬1300餘座,窯址35座、房址10餘處,出土文物共計...

膠州古村落挖出商代青銅器

昨天,記者從膠州博物館獲悉,歷經50多天的膠東國際機場周王莊遺址搶救性發掘項目現已全部結束。從此次出土石器、陶器、釉陶器和各類銅器等器物來看,這個古村落遺址主要集中在商晚期至漢代,這對研究膠東半...

千餘古墓現身通州 數說考古發現大陣容

千餘古墓現身北京通州,考古成果頗為豐富。發掘結果證明通州區在戰國時便有大量人口居住,通州歷史上推千年;漢代古城城址被發現;路縣故城內發現了一條遼金時期的路面遺存;142個足球場大的文物勘探面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