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下水道現身重慶釣魚城 設沉砂井有專人負責疏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中方形石坑處為此次新發現的宋代沉沙池

圖為范家堰遺址

新華網重慶頻道5月28日電(記者 趙紫東)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自2013年開始對合川釣魚城范家堰遺址進行主動發掘後,近期又在遺址所在地出土器物200餘件,新發現遺蹟28處。

作為2015年重慶市文化遺產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今日組織十餘名網友實地探訪范家堰遺址。

范家堰遺址考古工地負責人向網友介紹,目前工地正在進行遺址二期2000平方的主動發掘。

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房址、城牆、水溝、墓葬等28處遺蹟以及陶瓷、鐵器、銅錢等200餘件器物。

考古專家徐進表示,考古隊預計范家堰遺址面積有4萬平米。

在目前進行的2次各2000平方的主動發掘中,發現了兩座宋代大型高台建築基址。

根據基址以及兩側城牆的建築風格判斷,這兩座高台建築基址很有可能就是當時的合川署衙遺蹟。

據此,學界結合《宋史》記載以及現場考古結果推測范家堰應該是當時合川州治所在地,屬於合川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在這個當時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一處始建於宋代的排水設施吸引了網友們的關注。

范家堰遺址由於背靠薄刀嶺,下臨水洞門段城牆。

在雨季,雨水易從山上匯流而下,如果不及時排水易形成災害,所以古人在營造房屋時建造了大量暗溝用於排水。

「這是一個沉砂池。

」徐進指著考古工地下方的一個四方形的石質水缸表示,這個沉砂池就好比現代城市下水道的留泥井。

由於薄刀嶺土質稀鬆,在大雨時,土壤易隨雨水沖入暗溝中形成沉積堵塞。

鑒於此,古人在暗溝中間設置了一沉沙池,專門用來沉積從山上衝擊下來的泥土,以保障暗溝的暢通。

據介紹,沉沙池滿後還會有專人負責疏通,工作職能類似於現代的市政管道清掏工。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時10餘年 考古專家確認釣魚城戰時指揮中心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發布消息稱,隨著合川釣魚城范家堰遺址考古發掘接近尾聲,釣魚城戰時指揮中心也逐漸浮出水面。  范家堰遺址揭秘抗蒙指揮中心釣魚城曾創造了守城抗戰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