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襄陽宋代墓葬群 湖北首例墓內有通氣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湖北日報訊 10日,在襄陽市某建築工地發現墓葬40餘座,當天清理出4座高規格仿木結構磚石宋代墓葬。

在墓葬內發現有朱書墓誌、陶盞、銅鏡等,特別是朱書墓誌的發現,為研究宋代襄陽地區的歷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文獻資料。

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這樣高規格的宋代墓葬在省內很少見,特別是帶煙道的宋代墓葬為我省首次發現。

(本報視界網 安富斌 攝)

襄陽高新區古墓群落髮掘4座宋代古墓

古墓內竟有通氣孔 湖北省首例

昨日,考古人員在高新區團山鎮鄧城遺址東側發掘出了4座宋朝古墓,墓室保存完好,並有墓志銘等重要文物出土。

據悉,此次發掘的宋墓,將對北宋時期和古鄧城的歷史研究提供重要幫助。

百畝地下400座古墓

此次發掘的宋墓位於高新區團山鎮卞營村南部,該地現為某房產公司的建築工地。

建築工地位於鄧城遺址東側附近,而遺址周圍曾發掘出不少文物。

今年7月,該工地的施工方在施工前,邀請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工地進行了探查。

探查結果顯示,工地下存在古代墓葬群落。

經專家研究,該墓葬群落占地約100畝,群落內共有墓葬400餘座。

墓葬的年代跨度非常大,從春秋、戰國時期,西漢、東漢時期,一直到北宋時期。

8月初,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偕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該處的墓葬群落進行發掘。

兩個多月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們發掘出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等各個時期的文物。

北宋古墓僅在地下1米

本月4日,考古人員開始對墓葬群內的4座宋朝古墓進行發掘。

經過6天的發掘,昨日,這4座在地下沉睡了1000多年的宋墓呈現在世人眼前。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發掘工地,考古人員正在對剛發掘的4座宋墓進行測繪和數據記錄等工作。

記者發現,這4座宋墓在地下約1米處。

彼此相距5米左右,其中較大的3座為圓頂結構,高約3米,墓室面積約4平米;較小的一座為方形結構,高約3米。

市考古所考古隊王隊長介紹,這4座宋墓為北宋晚期的仿木結構磚室墓,保存非常完好。

其中一座圓頂墓出土了一個陶盞,並且有通氣孔直達地上;另一座合葬圓頂墓中則出土了一個銅鏡。

這座合葬墓中的一塊磚上,有硃砂書寫的墓志銘。

4座宋墓中的屍骨擺放的較為凌亂,參與本次發掘工作的武漢大學考古系碩士易珊珊認為,並不是由於盜墓所致,而是因為這幾座墓可能屬於遷葬墓。

首現通氣孔具重要意義

本次發掘工作的總領隊,湖北省博物館、考古所研究院朱俊英教授介紹,此次發掘的宋墓是仿照死者生前所住的建築模式來建造,這種仿造生前建築的墓室在湖北少有發現。

墓中出土了稀少的北宋時期墓志銘,對北宋晚期的歷史研究工作將提供有力幫助。

朱教授介紹,仿木結構磚室墓是北宋時期北方人常用的墓室結構,在湖北境內少有出土,此次發現是襄陽作為北宋的南北文化交融地的有力佐證。

其中圓頂宋墓中存在的通氣孔,是首次出現在湖北境內所發掘的墓室之中,對湖北的考古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昨日,考古人員已經在該墓葬群落內發掘了350多座古墓,還將繼續發掘剩下的約100座古墓。

整個墓葬群落位於鄧城遺址附近,對於鄧城2000餘年的歷史變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精彩文章:最大的蛇 瑪雅人預言世界末日 試管嬰兒過程 豹房縱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徽桐城發現宋墓 展現千年前「小康生活」

近日,桐城市文物管理所接到來自經濟開發區東城指揮部的報告:東部新城桐城師範專科學校新址工地上發現了疑似古墓。接到報告後,市文管所立即組成考古發掘小組,帶著保護歷史文化信息,搶救文物的使命擔當,奔...

常熟發現一處明代古墓 出土黃金髮簪一枚

昨天是新年上班第一天,在常熟季家山市政工地,工人們施工中發現了一塊石碑,立即向公安部門報告。隨後文物部門來到現場——發現這塊碑為明代墓志銘,而施工處即為明代古墓,文物部門隨後對該區域進行搶救性發...

襄陽發現北宋帶「通氣管道」古墓

正在發掘的湖北省襄陽市卞營古墓群近日又有新發現,考古人員在清理4座北宋晚期古墓時,意外發現一座古墓帶有從墓門伸向地面的「通氣管道」。專家稱這一管道的秘密有待考證。記者在現場看到,4座宋代古墓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