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曹操最強大,原來他拿到了這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歷來爭奪天下,少不了物質上的充實,軍事上的強大。

而三國時期的曹操,正式因為有了強大的經濟基礎,才使得自己的勢力迅速發展起來。

他靠什麼起家的呢?那就是盜墓!

歷史上大規模的盜墓行為都摻雜有官方性質,但設專門盜墓機構的,最早應該是曹操。

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

據說為了籌集軍餉,曹操想到陪葬甚豐的芒碭山王墓,這裡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

曹操盜墓非常狠和徹底,「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隳突」就是破壞的意思,破壞得很徹底,這也是盜墓者的典型性行為之一。

曹操盜墓時不可能不考慮社會的感受,所以他應該是有藉口的。

那麼,曹操以何名義盜掘了劉武(劉武,劉邦孫,漢文帝嫡二子,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六月初六,暴病而亡,諡「孝」,史稱梁孝王,葬於永城芒碭山)的墓?史書上沒有說,我們可以推測一下。

大家都知道,1928年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盜清東陵時,是借軍事演習的名義進去的。

曹操會不會這樣?唐代大文人歐陽詢等編撰的 《藝文類聚·寶玉部上》(卷八十三),轉引《曹操別傳》稱,「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

清末民初的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編《水經註疏》,在轉引《藝文類聚》上段文字時,將「操別入碭」易為「操發兵入碭」。

這句話這麼一改,曹操盜墓的由頭便露出馬腳了,曹操盜墓還真如孫殿英那樣,是以軍事行動為幌子,很可能也說是軍事演習,才開拔進墓區的。

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有北京「十三陵」4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

劉武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墓室總容積達1367立方米,與皇帝享用的規制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武的封地,正處於最富足的中原地區,富可敵國,死時家裡還有黃金四十多萬斤。

過去對貴重金屬的計量單位一般都是「兩」,這裡用「斤」來形容,可見劉武家財富之豐厚程度了。

隨葬品數量應該是很驚人的。

曹操單單選中劉武的墓,就是看上了他墓中大量的隨葬寶物。

曹操親臨現場指揮取寶,僅憑這一次盜掘所得,就養活了手下全軍將士3年。

而讓考古專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是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那時沒有大型起重設備,曹操手下靠什麼打開陵墓的?

1981年,江蘇徐州龜山漢墓發掘時,也發現了用與劉武墓相似的條形巨石,堵塞墓道。

龜山是西漢楚王劉注夫妻墓,是劉武的本家。

劉注夫妻墓也相當豪華,是把整座龜山鑿空了做成的。

用於堵塞墓道的石頭,每塊塞石重達6-7噸。

但如此嚴密的反盜墓手段,也讓盜墓者破解了。

當年的盜墓者,在塞石上打了「牛鼻眼」,中間穿進繩子將塞石一塊一塊拉了出來,由此得以順利進入墓室。

但這裡又有一個疑問了,這伙盜墓賊是用什麼方法將這麼重的塞石拉出來的?曹操的手下是不是用了同樣的手段,將劉武墓盜開的?沒有人能說得清,這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曹操到底盜取了哪些寶物?史書上也沒有交代,說得太籠統。

但有一樣東西極有可能是曹操盜走了劉武穿的金縷玉衣。

玉衣,是中國漢代皇帝和貴族的殮服,又稱「玉匣」,當時迷信認為,穿了玉衣可保屍身不腐。

玉衣是用許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編綴而成,一件玉衣,一個工匠需要花費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做出來,因此相當珍貴。

而因為串起玉衣所用絲線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

金絲、銀絲或銅絲編綴起來的,分別稱為 「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對應的等級分別是帝王、諸侯王、公侯。

而在實際葬事使用中,並非這麼嚴格。

劉武的財富實力超強,殮服自然不會是銀縷玉衣或銅縷玉衣,而應該是金縷玉衣。

這件在今天看來價值連城的衣服哪兒去了?從《藝文類聚》上看,劉武的葬具棺材都讓曹操給撬開了,那身金縷玉衣不是他拿走了,會是何人?

還有一種可能,如果沒有盜走,就是讓曹操破壞了。

或許那個時候並不把金縷玉衣當成什麼寶物,在考古中曾發現,古代盜墓賊干過抽出玉衣的金縷而扔掉玉片的事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縷玉衣傳說:一代楚王永生夢想的破滅

大約在2000多年前的王莽當政時期,也就是一代楚王在徐州獅子山下葬100多年後,一群盜墓賊闖進了他的地下宮殿,野蠻地打開玉棺,發現了裡面的金縷玉衣。接下來發生的,是楚王生前想想都會顫慄的一幕:他...

盜墓攻防術:古代盜墓需要啥技術?

隨著《盜墓筆記》和《鬼吹燈》這兩大挖墳小說相繼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人們再次燃起了對「挖墳」話題的興趣。在古代,不管是中國,還是地球另一端的埃及,有錢有權的人都傾向於「厚葬」,即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