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連平民衣服也要扒掉換錢,有類價值連城的珍寶為何不敢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寶瑞先生有段長篇單口相聲,叫《官場斗》,裡面最精彩的一段就是「參皇上」,說的劉羅鍋把乾隆給彈劾了,罪名就是「盜皇陵」——乾隆為了修建乾清宮,把明皇陵的上好木料給盜回京城,修了自兒的宮殿,按《大清律》,掘墳盜者,斬。
為此,君臣之間展開了鬥智鬥勇,結果是乾隆輸了,得以下江南的名義變相流放自己,劉羅鍋呢,則把頂子給混沒了。
這雖是個笑話,但是,從一個側面也告訴人們一事實,歷朝歷代都不乏盜墓者,而歷朝歷代對盜墓者都是重刑侍候的。
然而,盜墓之風卻代代不絕,雖然有許多人為此丟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原因何在?當然只有一個字——「錢」。
有利益驅動,就有鋌而走險。
這「利」來自何處?緣於古人的厚葬之風。
如果人人都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光著身子就給埋了,哪還有盜墓賊展示才幹的舞台呢?只是,有楊王孫如此覺悟的人畢竟少之又少,所以,厚葬之風一直延續至今也難有大的改觀,這就給一代又一代的盜墓工作者提供了健康成長的條件。
1/都是厚葬惹的禍
上古時代,中國人有個固執地認識,人死不滅,死後也會像生時一樣生活,所以,大多奉行人死「厚葬」——生前享受什麼樣的生活,死後也得把這待遇帶到「陰間」,所以,才有那麼多的帝王墓里珍寶無數。
帝王死後,陪葬多少,基本上是以死者生前財富擁有量和地位來決定。
生前撈得多,死後葬得多;生前權力大,死後葬得豐,這在帝王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如中國歷史上的實際女皇慈禧,掌管大清江山那麼多年,是歷史上有名的奢侈女人,生前酷愛珍珠、瑪瑙、寶石、玉器、金銀器皿等寶物,在她死後全陪葬了,市價高達億兩白銀。
當全部寶物殮葬完畢後,送葬的人發現棺內還有孔隙,就又倒進了4升珍珠和2200塊紅、藍、祖母綠寶石,光這些用來填空的珠寶,就值223萬兩白銀。
只是,到了1928年夏,慈禧墓就遭軍閥孫殿英盜挖,死後的財富沒保住,還遭到毀屍之辱,這是她生前所難預料到的。
正是因為人死後把許多寶貝都帶到了「地下」,才催生了一個古老且生命力又頑強的職業——盜墓者(賊)。
雖然歷朝歷代都將盜墓定為重罪,逮住了多會被砍頭的,但是,由於有著巨大的利益驅動,從事這種職業的人卻從未消失。
「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無不發之墓。
」正是因為墓葬當中有著豐厚的隨葬品,所以才刺激了盜墓者們斂取財富的貪婪慾望,使得他們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之下,無視法律的嚴厲制裁以及傳統道德的無情唾棄,仍然是走上了發掘他們古墓的罪惡之路。
2/平民墓也難倖免
不僅僅是帝王、貴族大墓,有時即使是平民小墓,也難逃盜墓賊之手。
在那些個盜墓瘋狂盛行的年代裡,所有的已知的大墓全部都被盜一空,而小型的,甚至是平民的墓葬也難逃此劫,就算是沒有金銀財寶等隨葬品,只有隨身衣物,也照樣會被盜墓者們席捲一空。
東漢時期的王充在《論衡》當中就曾提到過「掘丘墓取衣物者以千萬數」,由此可以看出,盜挖平民墓葬以此來獲取衣物的事情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也是司空見慣的。
到了東漢末年,軍閥李堪率軍攻入長安城內。
但是,軍士們全部都缺少衣衫,李堪沒有辦法,於是便縱兵發掘平民家的墳墓,將死人身上那些個還沒有腐爛的衣服全部都剝了下來。
3/盜墓賊不敢盜玉
上個世紀90年代那會兒,徐州發掘了著名的獅子山漢墓。
墓主人是劉邦後代漢景帝的堂兄弟,屬於漢王室分封的諸侯王等級,有皇親國戚之尊,地位顯赫得沒話講。
可哪成想,考古學家們清理到墓里才發現,這個漢墓早已令人遺憾地被盜了。
盜是盜了,可沒盜空,盜墓賊們卻沒偷墓里那些精美絕倫的玉器,像玉壁、玉璜、玉沖牙、玉蓋杯等,都幾近完好地放在墓里沒動。
最叫人納悶的是,裝殮遺體棺槨上鑲嵌的各種形狀的墨綠色玉片,特別是收斂遺體用的金縷玉衣,盜墓賊只是抽走了玉片上面的金絲,卻沒有把玉片盜走。
按說這些玉片也好,玉器也罷,在當時都是名貴的寶物,為什麼那些貪得無厭的盜墓賊會不屑一顧呢?原來,這些玉器都是皇室標誌性器物,絕非一般人用的起的平常凡品,盜墓賊膽子再大心再黑,他們不敢盜出見世。
假使真的盜出去,也沒有任何用處,你一出手,別人就知道你是盜掘皇室墓葬所獲,不但無法換成金錢,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不是不想盜,實在是不敢盜,盜了往哪兒銷,哪個又敢接盤啊,都是掉腦袋的事!
可見,盜墓賊也不是什麼珍寶都敢盜的,只要社會上有相應的措施和法則,並且執行得力,盜墓賊的賊膽再大,貪心再重,也不得不夾著尾巴,收斂著點。
現在最令人憤恨的一點就是,一幫有錢人把古玩市場「搞活」了,無論什麼級別的贓物都有人敢要,這就給盜墓賊銷贓提供了便利,從而也刺激了盜墓者的貪心。
就像姚明曾做過的一個廣告中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盜墓賊連平民衣服也要扒掉換錢,有類價值連城的珍寶為何不敢盜?
劉寶瑞先生有段長篇單口相聲,叫《官場斗》,裡面最精彩的一段就是「參皇上」,說的劉羅鍋把乾隆給彈劾了,罪名就是「盜皇陵」——乾隆為了修建乾清宮,把明皇陵的上好木料給盜回京城,修了自兒的宮殿,按《大...
盜墓賊連平民的衣服都要扒掉換錢,為何這皇親國戚的玉卻不敢偷?
劉寶瑞先生有段長篇單口相聲,叫《官場斗》,裡面最精彩的一段就是「參皇上」,說的劉羅鍋把乾隆給彈劾了,罪名就是「盜皇陵」——乾隆為了修建乾清宮,把明皇陵的上好木料給盜回京城,修了自兒的宮殿,按《大...
河南農民發明一個農具,如今卻成為盜墓標配,沒有它盜不到的墓
上古時代,中國人有個固執地認識,人死不滅,死後也會像生時一樣生活,所以,大多奉行人死「厚葬」——生前享受什麼樣的生活,死後也得把這待遇帶到「陰間」,所以,才有那麼多的帝王墓里珍寶無數。帝王死後,...
洛陽鏟最初並不是盜墓賊的標配,現在已成為考古發掘神器
上古時代,中國人有個固執地認識,人死不滅,死後也會像生時一樣生活,所以,大多奉行人死「厚葬」——生前享受什麼樣的生活,死後也得把這待遇帶到「陰間」,所以,才有那麼多的帝王墓里珍寶無數。帝王死後,...
犯罪行為盜墓,獲利甚多,自古就沒停止過
厚葬習俗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時期,於秦漢時期達到全盛。比如漢代制度規定,天子即位一年,就以天下貢賦的三分之一「充山陵」。盜墓,是進入他人墳墓不問自取的。這樣的現象,自古就沒停止過。即使史稱...
大墓誰先知系列:探密「鬼吹燈」
文/白頭翁郭沫若三生有幸。他是現代中國人中第一位親眼目睹二千四百多年前「完整版」金縷玉衣之人。公元1968年5月一支解放軍工程兵在河北滿城陵山打山洞作戰備工程時,正巧打在西漢王朝中山國靖王劉勝陵...
此人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不要挖我!盜墓賊:有沒有挖了再說
中國人向來注重禮儀,尤其是對待死者。一般人死之後都講究入土為安、死者為大。所以扒墳、盜墓這些事在民間一直被認為是傷天害理的缺德事。由於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響,很多人認為人死之後可以把墓中的珍寶帶到...
墓口面積不過20平,出土寶物610件,這才是盜墓者的終極目標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對死者進行厚葬的習俗,似乎也只有用價值豐厚的隨葬品才能夠寄託著那些生者對死者的哀悼之情,也正是這些隨葬品才能顯示出死者生前身後的尊榮,歷史上的很多人都是劬勞一世,為的只是在自己死...
價值連城的金縷玉衣,為何盜墓賊卻不屑一顧?
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殮服,但用於連接玉片的絲線卻有嚴格的規定,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銅線綴編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漢朝最值錢的陪葬品,價值24個億,盜墓者卻不敢偷
中國歷史悠久,盜墓的歷史也源遠流長,自從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之後,厚葬之風興起,盜墓作為一個行業也跟著興盛起來。在眾多的隨葬品中,有一種堪稱國之重器,可與兵馬俑、三星堆文物媲美,這就是漢朝出土的...
三國中,曹操最強大,原來他拿到了這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歷來爭奪天下,少不了物質上的充實,軍事上的強大。而三國時期的曹操,正式因為有了強大的經濟基礎,才使得自己的勢力迅速發展起來。他靠什麼起家的呢?那就是盜墓!
被盜墓中有兩件傳得神乎其神,掃蕩一空,竟被考古家撿了個漏
陪葬品,一直都是中國古代所樂此不疲的。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往往都熱衷於此,更別說是王侯將相了,所以往往出現一個大官的墓葬都會引起一時的轟動。作為擁有九州之地,皇權高度集中的帝王陵墓,那就更是世人矚目了。
此寶有一神秘傳說,專家估值24億,陵墓多次被盜,但此寶無人敢拿
考古界有句話說中國的歷史有多長,中國的盜墓史就有多長,可見盜墓的活動由來已久。雖然古代官府曾命令禁止盜墓活動,更是施以犯者死刑的重罪,但是由於我國自古就有厚葬的習慣,尤其是帝王將相的陵墓,更是有...
一次爆破引出的絕世寶藏——金縷玉衣
《史記》記載,漢代的皇帝和貴族死後會穿上一種特殊的衣物,古人稱之為玉匣。據說,身穿玉匣可以凝聚精氣,使靈魂附著在不朽的軀體上,來世可得永生。但史書也未曾記載玉衣的形狀,兩千多年來人們並不知道玉衣...
你從盜墓筆記里看到的盜墓知識,基本都是錯的
我們現代人對盜墓所有的認知,可能都是來自於幾本網絡小說。無論是《鬼吹燈》還是《盜墓筆記》系列,都給人們造成了這樣的錯覺:盜墓賊神通廣大,不僅可以從古書藏寶圖中拿到信源,還可以手持羅盤和洛陽鏟,分...
死人埋葬以後為什麼要在地面上堆出一個墳頭?古人有一種說法
「哭窮」,一種簡單的反盜墓手段本文作者 倪方六近來,盜墓話題又熱了。根據一些流行盜墓小說改編的電視好幾個平台都在熱播,我隨便看了幾眼,覺得挺好玩的。為什麼覺得好玩?因為看這種電視,就像看趙本山的...
《盜墓筆記》中描寫的「玉俑」,歷史上確有其物
看過小說《盜墓筆記》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在第一部七星魯王宮的篇章內,無邪和三叔一群人在魯殤王的陵墓地宮內發現了一幅「玉俑」。這件東西就穿在魯殤王的身上,由無數塊玉片組成。它還有一個神奇的功能...
盜墓者連平民的衣物都不放過,他們到底本著什麼?走進盜墓者內心
讀過《盜墓筆記》的朋友,肯定對其中故事的跌宕起伏記憶猶新,可是自古以來,中國都將盜挖他人墳墓的行為列為「大惡」,古代很多朝代制定的法律當中都將盜墓罪定為了死罪,就算是最輕微的處罰也是要被流配到...
詳解:古代的盜墓賊是如何盜墓的?
在史書中,被記載的盜墓者多是聲名顯赫的人物。無論是在古代還是近代,大凡盜墓者,都可以分為官盜和民盜。像項羽、董卓、曹操,還有那個臭名昭著的東陵大盜孫殿英,都是動用大批士兵明刀明槍地大肆挖掘古墓。...
古墓中最珍貴的物品,一件估值24億,但盜墓賊看見也不敢偷
中華民族是很重視喪葬的,這主要是輪迴的思想下,認為人死之後還會在地下生活,而且未來還要再次投胎。因此,達官貴人、貴族皇帝死後都會精心設計自己的陵墓,精挑細選自己的陪葬品,想的是將人間的繁華帶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