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包拯、秦檜們的後人玩的都是建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包拯之孫到秦檜之後,從福建到陝西,從青年到老年,從女性到男性,

墓葬出土文物證明建盞在宋代確實是全民追捧。

本文將介紹直觀的分布圖和詳細資料。

一、墓葬出土建盞,宋人留下的珍貴史料

古建窯持續的時間跨度較大,在兩宋尤為興盛,于海內外都留下不少實物考古資料。

除之前介紹的新安沉船上海青龍鎮等遺址之外,墓葬也是很重要的資料來源。

尤其是紀年墓,能明確入葬時間,也多數能明確墓主身份,為建盞的斷代和文化研究都帶來豐富翔實的證據。

對於陶瓷史的意義也很重大。

筆者搜集了19座出土建盞墓葬資料,含紀年和非紀年,墓主人有包拯之孫、黃庭堅外甥之孫、陸遊好友、秦檜之後等,涵蓋不同性別年齡和地區,可一窺建盞在宋代的地位。

19座墓葬分布位置如下▼

二、墓葬出土建盞繁多,擇有代表性者介紹

1、避免大家誤會出土建盞的宋墓只有19座,提前說明:其實墓葬出土建盞每年都有,而且不少,但因種種原因,公開資料的較少。

本文僅選取有公開報告且範圍在中國大陸內的墓葬介紹。

宋元時期實際以建盞隨葬的墓葬數量遠超19座

2、 為便於感受墓葬年代早晚,提前列出宋代君主列表↓

北宋(960-1127):太祖 → 太宗 → 真宗 → 仁宗 → 英宗 → 神宗 → 哲宗 → 徽宗 → 欽宗

南宋(1127-1279):高宗 → 孝宗 → 光宗 → 寧宗 → 理宗 → 度宗 → 恭帝 → 端宗 → 帝昺

(詳細世系表列於文末)

3、下表中的地券,是一種隨葬明器。

古時認為,替死者造墓,先要向地下神明「買地」,確認死者墓地的使用權,隨葬的墓券,就是與神靈交易的憑證。

地券上會刻有相應的銘文。

宋代許多墓葬都有地券(如下圖▼),券文同墓誌一起成為考證墓主身份年代的重要證據。

三、墓葬出土建盞資料簡表(詳解見四)

請單擊圖片查看原圖

表中深藍色為紀年墓

四、表中重要墓葬介紹

1、北宋陝西藍田呂大臨家族墓

統計出土建盞的墓葬多分布於長江以南。

圖中一枝獨秀位於陝西的墓葬,就是北宋著名金石學家、考古學先驅呂大臨的家族墓葬群。

該墓群保存非常完整,且墓室多達29座,排列嚴格按照輩分長幼,對於研究北宋士族的喪葬習俗、衣食住行有重要價值。

其發掘成果入選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下圖的建盞出土於呂氏墓群M5墓室,該墓室雖無金石銘記出土,但可根據排列規律推出墓主為呂大臨之子呂省山

關於呂氏墓的詳細介紹之後的文章會單獨說明。

2、北宋安徽合肥包拯家族墓

包拯(999 ~1062年)不僅是宋代名臣,在後世經過戲曲加工之後,成為民間盛傳的「包青天」。

到現代也有很多衍生影視作品,群眾基礎強大,其家族墓群的發掘也非常有歷史文化價值。

▼90後的童年回憶,包青天電視劇中的包拯形象

發現建盞的墓室為包拯嗣孫包永年(1070~1120年)之墓。

包拯長子包繶婚後2年就早逝,唯一的遺腹子也早夭。

包永年是從旁支過繼來的嗣子。

雖然是過繼的孩子,依然和包拯夫婦、包拯長子長媳、次子次媳葬在一起。

包永年為人頗有包拯遺風,為官時受到好評,生前清廉無累產,喪葬費用還是包拯次子包綬的兩個孩子,永年堂弟出資的。

而永年墓室中出土的這隻建盞,雖然是宋代最頂級的茶器,不過釉色很樸素低調,可以說很符合墓主的清廉風格。

有意思的是,南宋南京江寧秦檜家族墓中也有出土建盞。

還是罕見的帶「三五」數字款的建盞,顯然是華貴之選,形成鮮明對比。

▼秦檜家族墓出土建盞的「三五」款盞示意圖,是墓葬出土盞中難得的帶款盞。

五、墓葬中的建盞歷史,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古墓修繕良好,能保留至今者,墓主身份通常非富即貴,且隨葬品多為墓主生前喜愛之物。

墓葬出土展現的社會風貌僅僅是冰山一角,但已能管中窺豹。

表中還有一些重要的墓葬,墓主身份貴重,背後有值得一談的故事。

限於篇幅,放在之後的文章再和大家分享。

最後附送一張宋代皇帝世系圖,方便大家直觀感受年代區別。

吐槽一句,從世系圖可以明顯看出,北宋除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外,歷任皇帝皆為其三弟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

而南宋除首任皇帝宋高宗趙構為趙光義後代外,歷任皇帝則均為趙匡胤的後代(高宗絕嗣,太宗一脈多被金人俘虜,遂過繼太祖七世孫趙眘為太子,即孝宗)。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交流建盞問題,購買精選建盞,可加建盞君助理微信號1809415511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北宋墓葬出土的宋代兔毫盞

建盞在建州建窯燒制而成,然而距離福建約1500公里的陝西,竟然出土了藏著建盞的北宋墓葬。究竟古墓的主人是何許人也?又怎麼會帶著建盞?其中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包拯家族墓出土的幾件瓷器

1973年春,合肥二鋼廠擴建,需徵用合肥東郊大興集包公墓等處土地,當時正處「文革」時期,雖然早就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包公墓,也不得不為鋼廠擴建讓道。幸好省博物館得知消息後,向上級打報告申請...

鑑賞|考古學視角下的巴蜀印章研究

學界一般認為船棺葬也是巴蜀文化的特徵。那麼巴蜀印章與船棺葬關係如何?究竟何人可使用巴蜀印章?它與使用者的等級、身份有無關係?代表怎樣的社會人群?性質、功用如何?這些都是以往較少關注的問題。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