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丁橋織機修復 準備申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丁橋織機「躡」(左),丁橋織機「綜」(右)。

毛豆 攝

王君平(中)正在講解丁橋織機的構造。

作為古蜀錦製造的「大功臣」,丁橋織機一直作為「傳說」存在於文獻中,直到上世紀70年代,蜀錦專家們才在華陽找到了實物。

從去年開始,華陽的丁橋織機古蜀錦傳承人嘗試修復和改進這種織機,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修復完成,並於今年8月25日仿造漢錦複製了一段,讓這種古法工藝重現。

目前,天府新區華陽街道辦已經開始指導和幫助織機傳承人申遺。

織機修復,古法工藝重現

蜀錦位居我國四大名錦之首,較之於宋元時期的蘇州宋錦、南京雲錦和廣西壯錦,要早1000多年。

它興於戰國盛於漢唐,因產於蜀地而得名,「六十日成匹,匹值萬錢」。

蜀錦專家王君平介紹說,雖然蜀錦保留下來的很多,但製作這些珍品的紡織工具就不見得能保留下來了。

漢唐時期的彩條經錦都是使用多綜多躡織機的工藝製造出來的,「文獻里有很多記載,但一直不知道實物是什麼樣子。

」王君平說道。

在絲綢之路沿途的漢唐墓葬中,先後發掘出大批「經錦」,考古專家認定這些文物產地在川蜀地區。

「經錦」緯線只用一色,經線用多種色,花紋由經線織出。

這種錦的圖案是同一紋同一色彩,形成直線排列。

在日本正倉院等處收藏的國寶級文物,隋唐時代的日本皇室御用過的「蜀江錦」,其織物結構與工藝條件與這種丁橋織機的上機工藝相吻合。

同時也證實了《三國志》有關當時廣泛使用的「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的多綜多躡織機的記載是真實可靠的。

1978年,蜀錦專家王君平先生及其課題組在成都雙流縣華陽鎮發現了這種舉世罕見的「丁橋織機」。

當時村民廣泛用來織造一種叫做「花邊」的彩條經線提花的絲織品,經有關考古與文物研究證明,在新疆絲綢之路沿線多次出土的漢唐時代的蜀錦(彩條經錦)就是運用這種多綜多躡的提花工藝織造的。

在對新疆博物館的一幅漢代「經錦」進行復原時,王君平利用後來的織機沒能實現復原,不過,近日在華陽修復的丁橋織機已經完成了這段「經錦」的十分之一。

紡織技藝的「活化石」

據介紹,丁橋織機古稱「綾機」,是我國最古老的綜片提花織機,是華陽地區流傳下來的一種原始的多綜多躡織機。

源於先秦戰國時期,流行於漢唐時代,是古代四川織錦藝人用來織造古蜀錦(彩條經錦)的專用提花絲織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因為這種織機的腳踏板上布滿了竹釘,狀如農村河面上依次排列的過河石墩「丁橋」,所以這種織機在當地被稱為「丁橋織機」,是我國早已失傳的極為珍貴的科學文化遺產。

這種織機在近代仍用於生產花綾、花錦、花邊等織品。

丁橋織機全用竹木製作,看似簡陋,但功能已相當完善,它具有完整結實的機架和開口提花,引緯打緯以及送經卷取等功能。

提花用的綜片(花綜),織地組織用的綜片(素綜)與腳躡(俗稱腳踏板)是一一對應的,織機有多少片綜,就有多少個躡。

織工用腳踩踏腳躡來控制綜片與經線的升降,以形成梭口,便於拋梭引緯,編織產品,在織物上顯現出各種花紋圖案。

丁橋織機上,花蹤的數量就是一個花紋循環中所包含的緯線的根數,即腳數,踩多少腳即織成一個花紋循環單位。

申遺讓古代技藝傳承

2015年6月始,在華陽街道指導下,丁橋織機古蜀錦傳承人著手開展華陽傳統丁橋織機修復創新及織錦文化傳承工作。

2016年8月25日,為期一年時間,華陽丁橋織機織造技藝取得重大突破:根據傳統丁橋織機製作原理,創新研製完成一百二十棕、一躡提多棕大型古蜀經織機;同時利用丁橋織機多棕多躡經線提花的織造技藝,上新機成功試織新疆絲綢之路出土文物——人物禽獸漢錦(部分),由1200餘根經線構成,精美絕倫。

1978年發現華陽丁橋織機的蜀錦專家王君平親到現場,專業論證試織漢錦產品,由此證明古蜀錦織造技術得以傳承,蜀錦修復創新指日可待,這將為中國絲綢發展史打開新篇章。

現華陽丁橋織機及經線提花織造技藝正在申遺過程中。

據了解,在申遺方面,天府新區和華陽街道辦也對相關工作進行了指導,「目前還處於前期準備階段,有了實物之後將收集準備更多資料。

」華陽街道城市相關人士介紹,丁橋織機傳承人的下一步規劃是在華陽建立丁橋織機紡織試點,政府將給予大力支持。

汪利娟 華西社區報記者 邱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絲綢工藝—— 3 織造

說到織造二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江寧織造。好像這四個字早就僅僅的連在一起,就像是織成的絲綢那樣緊密。古代各朝代的江寧織造都是個萬人渴望的好差事,就因為監管皇商富可敵國啊。

漢代蜀錦織機工匠有男有女 男織工畫柳條眉

內容摘要:天回老官山織機的出土,吸引了全世界相關領域專家的目光,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大學等單位均受邀參與了織機技術的復原研究。而天回老官山發掘出土的西漢提花織機模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

老官山漢墓織機見證先進織造術

本報記者 吳曉鈴2012年,成都天回鎮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織機模型一舉轟動全國。這批精巧的織機模型究竟有何價值?4月8日,中國絲綢博物館研究館員羅群在論壇中表示,它以實物的形式,讓今人見到了當時最先...

從新疆出土實物看漢晉經錦所使用的織機類型

摘要:在收集整理20 世紀初以來新疆出土的漢晉時期的傳統經錦以及實物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它們的技術特徵來考察漢晉時期傳統經錦所使用的織機類型。早期的傳統經錦織造很可能以低花本機為主,到東漢魏晉時期...

漢機織出漢錦 重現千年華美

走進位於浙江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一台織機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在一塊織就的錦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誅南羌四夷服單于降與天無極」文字及一些動物花草圖案十分醒目,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國寶級文物「五星出...

中國四大名錦之蜀錦|西行探寶

原創 西行 蜀錦,專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區)生產的絲織提花織錦。蜀錦多用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用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用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錦是「織彩為文」的彩色提花絲織品...

丁橋織機在成都復原 揭開古蜀錦製作奧秘

蜀錦的工藝水平被認為位居我國四大名錦之首,興於戰國盛於漢唐,因產於蜀地而得名,古代稱其為「寸錦寸金」。據《華陽縣誌》等文獻記載,三國時期,諸葛亮曾將蜀錦看作蜀漢軍事實力發展的後盾。在歷史文獻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