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玉——(新石器時代—夏商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

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具本質性的特徵是陰陽二元文化及其「中和」思想。

而「陰柔」又是它的主要文化內涵。

玉的本質是堅利、厚朴和溫潤;而溫潤(陰柔)是其特質。

因此,玉和玉器的文化內質,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相一致。

玉器的產生、發展,貫穿了中華文化史的全過程。

至今,中國人愛玉、崇玉、佩玉仍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十分突出。

崇玉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中占主導地位。

由於歷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審美情趣和風俗習慣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個時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題風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態,競相爭艷。

中國傳統文化聖殿,由幾棵主要的立柱支撐(如玉器、銅器、書畫等),其中玉器最能代表特有的民族精神;尊禮儀,尚道德,崇美善,重溫良。

新石器時代 刻畫石器

98墓地採集基本為瑪瑙。

尖端有刻劃磨損痕。

新石器時代瑪瑙斧

98M28:21 長19.5厘米刃寬7.2厘米頂寬6厘米厚1厘米孔徑1.5厘米。

玉瑪瑙,絳紫色泛灰白斑紋,半透明。

器長方扁形。

體厚刃薄,弧刃,刃口從兩側延至頂部,刃口磨製規整,三面刃。

近頂有一對鑽孔眼。

孔至頂有摩擦痕。

表面溫潤兩則

新石器時代 瑪瑙鉞

89M20:1 長18.1厘米刃寬8.2厘米厚1.2厘米孔徑1.4厘米。

玉瑪瑙,乳黃泛黑色珊瑚狀斑紋,半透明。

器梯形。

體厚刃薄,弧刃,刃從兩側延至頂部,三面刃。

近頂有一對鑽面孔。

玉龍 

新石器紅山文化 

高26厘米 寬9厘米

新石器時代 石錛

87M6:51、62 左長34厘米,寬5.2厘米,厚1.8厘米,右長36.3厘米,寬16.5厘米,厚1.5厘米。

石灰岩。

器長方扁形,一面刃,平頂。

表面光亮潤滑

紅山文化黃玉蛹

新石器時代

長4.7CM、寬1.7CM、高1.5CM、重27G

黃綠色玉。

蛹為平頂,尾端圓弧,兩側及腹部為鸞凹狀,首端的平面上以雙圈紋飾作蛹目,背部以數道凸弦紋飾作簡化的軀體,腰部有一對穿孔,應為佩飾。

蛹體紋飾簡練,身體肥狀。

紅山文化玉器在製作工藝上的最大特點是:注重自然特性的發揮,通體光素,儘量不留稜角和其他制時的痕跡。

一些淺浮雕技法,觸之有感,視之隨光線照射角度的變化或器體的運動而時隱時現,使器體圓滑光澤的質感得以充分的表現,此蛹正具稱這一風格

新石器時代 水晶耳璫

87M15:34 高1.2厘米,球徑1.5厘米,凹槽寬0.3厘米,深0.2厘米。

玉水晶,白色。

器扁圓球形。

球體下有扁圓平底,球與底之間有凹槽。

表面玻璃光潤。

新石器時代 石鏟

98M20:25 長16.7厘米刃寬10.3厘米厚1.1厘米 孔徑1.9厘米

石黃色泛紫紅斑。

器長方扁形,圓弧刃,平頂,近頂有一對鑽圓孔,表面光亮。

新石器時代 玉壁

98M28.9 外徑6.4厘米,內徑2.3厘米,厚0.3厘米

玉灰白泛黃斑。

器扁圓形,一面平,一面略凸弧,壁面上鑽三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平面上砣旋切痕跡凸面拋光精度高。

光潔潤亮。

新石器時代 玉齒環

87T11②:9 外徑9.9厘米,內徑7.7厘米 寬1.1厘米,厚0.1-0.4厘米

玉灰白泛綠斑紋,半透明。

器圓形。

斷面呈三角形,內壁有對鑽痕跡。

外邊緣薄,內壁厚,外邊緣琢磨87個肯孔(包括兩個半孔)。

表面溫潤光澤。

新石器時代 玉鳳首璜

87M9:18、17 外徑16.5厘米,內徑13.6厘米,寬0.9~1.5厘米,厚0.5厘米。

玉灰白色。

器半圓扁方形。

兩件組成。

璜中間分開,兩端平齊,側面各對鑽一圓孔並有暗槽相連。

兩頭端一琢磨豬龍首形,一琢磨鳳頭形,在豬龍首眼部和鳳眼部各對鑽一孔。

表面潤亮。

新石器時代玉管

98M29:18 高5.5厘米,寬1.8厘米,厚0.7厘米。

玉瑪瑙,乳白半透明。

器長方扁圓形。

一面平,一面圓弧形,中間對鑽圓孔。

湖面及兩側拋光,溫潤晶瑩。

87M4:29、35 長9.4厘米,高4.6厘米,寬7.5厘米厚0.3-0.6厘米。

玉灰白色。

器圓雕,分龜背甲和腹甲兩部分。

背甲(M4:35),圓弧形,北上有脊,龜紋,兩邊各對鑽二圓孔,兩孔之間雕刻凹槽,背甲尾部對鑽四個圓孔。

腹甲(M4:29),中部較平,兩邊側略弧。

腹甲的兩側與背甲鑽對應處也對鑽兩圓孔,腹甲尾部對鑽一圓孔,這些上下對應的孔應是栓繩固定之用。

出土時長方形刻紋玉片夾龜腹背甲之間。

新石器時代 玉環六件

87含征:5 大環外徑7.5厘米,內徑5.6厘米,厚0.6厘米。

小環外徑3.3厘米,內徑1.6厘米,厚0.5厘米

與褐色泛白。

器扁圓形。

小環能套進大環吻合。

環孔均一面鑽,表面潤亮。

新石器時代玉刻圖長方形片

97M4:30 長11厘米,寬8.2厘米,厚0.2-0.4厘米。

玉牙黃色。

器正面呈長方形,反面略內凹。

長方形的兩端略內弧。

玉片由三邊琢磨出凹邊,邊寬約0.4厘米,凹約0.2厘米。

兩端短邊各鑽五個圓孔,上下兩長邊一邊對鑽九個圓孔,一邊在兩端各對鑽兩個圓孔。

玉片中部偏右下雕刻大橢圓形,兩圓間以直線平分八等分,每份雕刻一圭形紋飾。

在大圓外沿圓邊對著長方形玉片的四角各雕刻一圭形紋飾。

表面拋光潤亮。

玉鳥首形璜

87M15:40、106 外徑18厘米,內徑14.8厘米,寬2厘米,厚04厘米。

玉面白泛綠斑。

器扁寬橋形。

兩件組成,中間接合處兩端各對鑽一圓孔和凹槽相接。

璜兩端一端平齊,一端琢磨呈鳥頭形。

表面潤亮。

玉人

98M29:14 高8.1厘米,肩寬2.3厘米,厚0.5厘米

玉灰白色。

器長變形。

浮雕。

長方臉,頭戴圓冠,冠飾方格紋,冠上有一尖頂,頂上飾小圓紐飾,冠後面至經部是橫線垂簾。

濃眉大眼,雙眼皮,寬鼻頭,兩大而下部各飾一孔眼,大嘴微閉,上唇飾八字鬍須。

兩臂彎曲,五指張開置於胸前,比上各飾8個玉環。

腰間飾有五斜條紋的腰帶。

大腿和臀部寬大,腿顯短,腳趾張開,背後是高頸脖服飾和對鑽的隧孔。

玉人表面拋光。

玉丫形器

87M9:62 略殘,殘高4.9厘米,寬1.1厘米,厚0.5厘米。

玉灰白色。

器扁圓一斷呈丫形,一端對鑽圓孔,脖子琢磨成長方形,上琢磨四周凸弦紋。

表面潤亮。

玉鷹

98M29:6 長8.4厘米,高3.5厘米,厚0.3厘米。

玉灰白色。

器寬扁形。

鷹做展翅飛翔狀。

頭和嘴琢磨而成,眼睛用一對鑽的圓孔表示,兩翅各雕一頭豬表現展翅飛翔,腹部規整刻畫一圓圈,直徑1.8厘米內刻八角星紋,八角星紋內又刻一圓圈,直徑0.8厘米。

圓內偏上有對鑽孔眼,尾部雕刻呈扇形齒紋。

鷹兩面雕刻相同,表面拋光潤亮。

玉鐲

87M6.56 外徑8.6厘米 內經6.4厘米厚1厘米

玉灰白色。

器斷面呈三角圓形。

表面潤亮

新石器時代 人面紋玉琮。

1973年江蘇武進寺墩出土。

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

新石器時代 人面獸面組合紋玉琮。

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1984年江蘇武進寺墩出土。

乳百色玉,有灰黃色斑塊,矮方柱體,外方內圓,圓孔由兩頭對鑽而成,孔壁光潔,四角大於90度,分為上下兩節,各琢刻上下不同的紋飾,上節為戴羽冠的人面;下節象徵獸面。

以繁密的捲雲紋作地。

構圖複雜,雕刻精細,為玉琮中的一件精品。

龍山文化晚期 獸面紋玉琮

直徑7、孔徑6、高4.4厘米

陝西省延安市蘆山峁遺址出土,現藏於延安市文物研究所。

青黃色夾有淺褐色斑。

琮體外方內圓,兩端有射,上端射略長,曾斷為四塊,後在斷縫兩側鑽孔連綴。

琮體外表面有五道凸起的橫向直線條,四角雕出兩層獸面紋,獸面眼睛為陰線圓圈,但無眼眶。

從特徵判斷,應屬良渚文化風格玉琮。

石家河文化 神人獸面形玉佩

高5.2、寬4.9厘米

陝西省岐山縣鳳雛村甲組西周宮室(宗廟)基址出土,現藏於寶雞市周原博物館。

白玉,微泛黃。

背為平面,光素無紋。

正面鼓起,神人頭頂雕「介」字形冠,浮雕橄欖形眼和蒜頭狀鼻子,頭部兩側雕出捲曲的翼狀凸飾,下垂兩個環狀飾,面頰上有不甚清晰的陽線花紋,口中雕出兩排牙齒,兩側有對稱的獠牙,脖子較長,下端凸出,從冠端至頸底鑽有一穿孔,並與背面上下兩端的孔相同。

此玉佩雖出自西周遺址,但應屬石家河文化風格玉器。

龍山文化 玉刀

長12.2-14.5、寬3.6、厚0.65厘米

陝西省神木縣新華遺址祭祀坑出土,現藏於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黃褐色,不透明。

器近梯形。

兩長邊平直,短邊略殘,無刃,體扁平,短邊較薄。

在器一端的中部有一個對鑽圓孔,孔徑0.5厘米,器一長邊上靠近圓孔處殘留有一個半圓形孔,該孔周圍有直徑約2厘米的同心漩渦紋,可能系鑽頭磨擦所致。

仰韶文化早期 玉墜

左:長3.8、寬2.9厘米

中:長3.5、寬1.4厘米

右:長2.5、寬0.7厘米

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出土,現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3件。

白色和青綠色。

左件近似菱形,上端雕出一組,下端雕出雙足,中間為蟬形,上端雕出一小圓鈕,靠下兩側刻出雙翼,下端雕出尾部;右件為錐形,上端圓弧,靠下漸次圓尖,上端鑽一圓孔,通體拋磨。

大溪文化 龜形玉佩

長6.1、高2.1、厚0.8厘米

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76號墓出土,現藏於巫山縣文物管理所

黑色,片狀,兩面均琢出龜頭與龜身的形狀,龜嘴微張,以小坑點表示鼻與眼睛,短頸,弓背,腹平,背部頂上有四道鋸齒狀刻槽,以表示龜甲,背與腹間有一窄長形孔,可能為系掛用,其中一面腹部陰刻「△」形和一豎線,另一面鑿有一小圓坑,嘴部底側琢有一長條形凹面

玉斧 寶墩文化晚期

殘長8、寬3.9、厚0.9厘米

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仁勝村8號墓出土,現藏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遺址工作站

蛇紋石,白色,不透明,長條形,雙面平刃,頂部殘缺。

玉刀 新石器時代中期

刃長8、背長7.3、寬3.3、孔徑0.3、厚0.3厘米

四川省茂縣營盤山遺址15號探方出土,現藏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淡綠色,通體磨光,平面略呈長方形,器體較薄,雙穿孔,弧刃,中鋒。

刃部不見使用痕跡,穿孔採用單向管鑽技術作成。

齊家文化 聯璜玉璧

直徑20、孔徑8.1厘米

寧夏回族自治區原州區河川鄉徵集,現藏於固原博物館

黑綠色,中間雜黑色。

由三片組成,每片兩端穿一孔(為穿綴所用),為單面鑽孔法,位置規整。

薄厚均勻,磨製光滑、精細。

齊家文化 綠松石管飾

長4.27、寬1.09、厚0.97、孔徑0.45厘米

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2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受沁略泛白。

圓角四棱形,兩頭略收。

端頭磨平,對鑽一孔。

齊家文化 玉紡輪

直徑4.3-4.5、孔上徑0.95、孔下徑0.57、厚0.9厘米

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17號墓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褐色。

不規則圓形,周邊交錯磨製有稜角。

中孔單鑽,位置偏移,鑽孔內旋轉切割痕跡明顯,周邊及表面磨製痕跡不甚明顯。

素麵拋光

齊家文化 玉料

長9、寬8、厚0.7厘米

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清泉旱台遺址出土,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灰色,邊緣雞骨白沁色。

不規則扁平方形,素麵,雙面拋光,應為待加工玉器半成品。

齊家文化 玉琮芯

上端直徑3.8、下端直徑4.1、厚7.9厘米

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徵集,現藏於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深綠色,夾雜不規則的黑色斑紋,部分位置受沁呈白色。

表面包裹有淺褐色的水銹。

圓柱形。

頂斷略收口,向下逐漸變得粗細勻稱。

上端略凹,有從重心向外旋轉加工的凹槽,槽痕向外逐漸變細,柱形周身布滿極細的旋轉痕跡,下端圓周有斷裂面,中心為玉料粗糙原始面。

馬家窯文化 綠松石

長14、寬6.5、厚1.8厘米

青海省同德縣巴溝鄉宗日遺址出土,現藏於青海省博物館。

不規則扁平長方形,素麵,稍加打磨,一端殘缺一角。

完整一端對角各有一對船小孔,應為朕綴之用,此為組合件之一。

馬家窯文化 水晶墜

長2.1-2.3、寬1.1-1.3、厚0.6厘米

青海省同德縣巴溝鄉宗日遺址出土,現藏於青海省博物館。

4件。

半透明綠色和橙黃色。

貝狀,素麵。

一端略方形,一端渾圓,其中上部單面鑽孔。

通體磨光

四壩文化 玉杖首

直徑7.6、孔徑2、高6.5厘米

甘肅省玉門市火燒溝墓地出土,現藏於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墨玉質。

體呈扁球體,中心有一對穿圓孔,出入時殘留有木柄痕。

通體拋光,光素無紋。

卡若文化 玉斧

長21.5、刃寬5、厚3厘米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拉若遺址出土,現藏於西藏自治區博物館

墨綠色,器身略呈條形,頂部較平,器表瑩潤,除上端外通體磨光,一側邊保留著部分原石料的自然凹痕,另一側邊遺有切割石料的痕跡,為兩面對切而形成。

卑南文化 長方形耳飾玦

上左:長5.6、上寬2、下寬3.1厘米

上中:長5.1、上寬2.2、下寬2.4厘米

上右:長9.6、寬2.2厘米

下左:長5.6、寬3.8厘米

下右:長5.8、寬3.1厘米

台灣台東縣卑南遺址出土,現藏於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共5件。

暗綠色,有白色沁,有窄長條形和長方形兩種。

玦孔位於玦體上端,有兩件窄長條形玦缺口處向外撇,長方形玦體上有對稱的兩個圓孔,細縫玦口直線磨鋸而成,一端的圓孔由兩面對鑽,這種耳環皆出於頭部,都是單件出現,大都與管珠同出。

新石器時代晚期 石芯

直徑5.44厘米

澳門特別行政區路環黑沙遺址出土,現藏於澳門博物館

白色,呈圓餅狀,表面磨平,此石芯可再被利用作鑽出更細小的環玦個體及次石芯。

兩面對鑽,疑為管鑽技術鑽出,石芯外邊上下鑽口的接合部分,有一些連續性細微的打擊痕,估計為修邊痕跡

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時期 玉鐲

直徑8.3、孔徑6.3、高1.6、厚1厘米

廣東省深圳市南頭區西麗水庫出土,現藏於深圳市博物館

青玉,有黃色沁斑,圓環體,素麵。

通體打磨光滑。

新石器時代晚期 瑪瑙玦

左:直徑4.2,玦體寬0.8-1.3、厚1.2、玦口寬0.6厘米

右:直徑4.3,玦體寬0.9-1.2、厚1.3、玦口寬0.4厘米

廣東省珠海市寶鏡灣遺址出土,現藏於珠海市博物館

1對。

灰白色。

外緣直壁,內緣呈正圓形,雙面鑽穿,經加磨內壁作圓弧形,玦口開於玦體最寬處,出土時已斷為兩半。

石家河文化 玉紡輪

直徑3.3,厚0.6厘米

湖南省澧縣孫家崗遺址8號墓出土,現藏於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質受沁後為乳白色,扁平圓形,斜邊,剖面呈梯形,兩面平整。

中有一小穿孔

家河文化 玉璧

直徑16.3,孔徑5.3,厚0.9厘米

湖南省澧縣孫家崗遺址9號墓出土,現藏於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質受沁後為乳白色,扁平圓形,璧面的內外邊均打磨成平直,素麵無紋,製作光滑。

石家河文化 虎面形玉飾

高2.8,寬3.6,厚1.1厘米

湖北省荊州市馬山鎮棗林崗出土,現藏於荊州博物館

淡黃色。

半透明,質地堅硬,裂紋較多。

雕作扁圓方形,虎額頂有三個尖突,冠狀耳,耳廓寬大外張,圓耳窩,圓眼,寬鼻,兩側有對鑽隧孔,左右貫通。

石家河文化 蟬形玉飾

高2.5,寬1.2,厚0.3厘米

湖北省天門市石河鎮羅家柏嶺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青色。

長方形。

正面淺浮雕及陰線雕刻成蟬形,尖首,展翅,上下兩端中間各鑽一孔

良渚文化 半琮形器

高29.3,寬6.2厘米

江蘇省吳縣通安嚴山王陵出土,現藏於蘇州市吳中區文物管理委員會

玉質黑褐色夾帶紫斑,局部有白色沁蝕痕。

良渚文化玉琮,春秋時期吳人視為玉料,將其剖開,殘存半琮,內孔對鑽的痕跡清晰可見,外壁的神人獸面紋雖已模糊不清,仍可看出原為九節大琮。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琮

高22.8厘米

江蘇省武進市寺墩1號墓出土,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青灰玉質,表面沁澤較重,局部有鬆軟脫落現象,形體高大,略呈上大下小形,中間對鑽圓孔,外方內圓,器分八節,每節以四角為中心,琢磨簡化神人獸面紋,花紋簡潔,趨向規範化,程式化。

渚文化 獸面紋玉琮

直徑10,孔徑8.2,高3.5厘米

江蘇省吳縣張陵山4號墓出土,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黃綠色玉質,帶褐紅色斑,玉質潤澤晶瑩,圓筒形,中對鑽圓孔,孔壁留有鑽孔台痕,器外表琢有四塊對稱的長方形突弧面,在每塊突面上陰刻形象生動的獸面紋。

崧澤文化 雙聯玉璧

高5.7厘米

江蘇省海安縣青墩遺址出土,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青黃玉質,上下兩端黃褐色較重,中間部分玉質較為細膩,內含微量雜質,扁平橢圓形,上下對鑽大小基本一致的雙孔,形成雙孔聯環,孔間琢成束腰狀。

北陰陽營文化 瑪瑙璜

長10.2厘米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崗北陰陽營120號墓出土,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白色,一端有天然綹裂,透明度較高,略呈半環狀,兩端有穿掛之用的小孔,表面潤滑。

龍山文化 玉璇璣

直徑14.4、孔徑11.4、厚1.05厘米

山東省海陽市司馬台遺址出土,現藏於海陽市博物館

因受沁呈雞骨白色。

外緣呈齒輪狀分布三個不規側牙突。

中孔較大,孔壁略帶弧形。

內緣最厚,至外緣逐漸變薄。

製作不甚規整。

大汶口文化晚期 玉錐形器

最大者:高11.5、寬0.9、厚0.4厘米

最小者:高6.1、寬0.9、厚0.6厘米

山東省莒縣陵陽河墓地出土。

現藏於莒縣博物館

4件。

綠色和乳白色。

長方體,前尖鋒利,中為方稜體,後部一圓鋌。

後李文化 玉鑿

長3.4、寬1.8-2.9、厚1.2厘米

山東省濰坊市前埠下出土,現藏於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青色,有青灰色沁。

近梯形,兩面微鼓,單面刃,鋒利。

鑲嵌玉片 好川文化

左:高4.3,寬4,厚0.2厘米

中:高6.4,寬4.2,厚0.2厘米

右:高8.4,寬4.3,厚0.2厘米

浙江省遂昌縣好川60號墓出土,現藏於遂昌縣文物管理委員會

3件。

微沁為雞骨白色,帶青綠色結晶斑。

左件上部為介字冠形,下部似基座,飾淺弦紋,側邊出齒牙。

另外兩件為台形,上端三台階狀,下端平,左右微凹,素麵。

三件均為圓弧形,外面拋光如鑒。

冠狀玉梳背 良渚文化

高4.2,上長7,下長3.25,厚0.6厘米

浙江省餘杭市匯觀山4號墓出土,現藏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質沁為黃白色。

整器呈倒梯形,製作規整,兩側斜直內收,頂部做出神徽弓形帽尖

玉牌飾 良渚文化

高3.9,寬7,厚0.42厘米

浙江省餘杭市瑤山7號墓出土,現藏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質沁為黃白色,平面略呈半圓形,頂端略平,底端圓弧,以鏤空加陰刻的方式勾勒出獸面神徽。

冠狀玉梳背 良渚文化

高5.8,長7.7,厚0.35厘米

浙江省餘杭市瑤山2號墓出土,現藏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質沁為花白色,平面略呈神徽羽冠形態,頂端中間凸出帽尖,下部有一扁孔,背面微凸,為素麵,正面味凹,在扁孔之上刻半完整的神人獸面的神徽,左右上角刻腳踏祥雲的鳥紋,扁孔之下刻一條捲雲紋帶,與神人上肢相呼應。

龍首形玉飾 良渚文化

直徑1.8,孔徑0.5,厚0.7厘米

浙江省餘杭市梅圓里遺址8號墓出土,現藏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沁成雞骨白色,整器為圓環形,以外側面為正面,浮雕出一個龍首,龍的眼,鼻,耳正面突出,側面為平面,與圓環的整體造型構成首尾相銜的龍的形態。

玉璜、玉管珠 崧澤文化

玉璜:長6.5,高2.7,厚0.4厘米

玉管(2件):直徑1.3,孔徑0.4-0.5,高1.5-1.6厘米

浙江省海鹽縣仙壇廟遺址114號墓出土,現藏於海鹽縣博物館

均為黃綠色葉臘石質。

出土時璜位於頸部,玉管分別位於左右手腕部。

玉玦、玉管珠半成品 河姆渡文化

玦:直徑3.7,厚約1厘米

管珠:直徑1.5-2.5,長1-3厘米

浙江省餘姚市田螺山遺址出土,現藏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8件,均為螢石質灰白色。

管珠和玦的孔均為實心雙面對鑽,玦口為線切割,管珠多半成品。

璜形玉飾 跨湖橋文化

上:長2.9,截徑0.9厘米

下:長6.2,截徑1.1厘米

浙江省蕭山市跨湖橋遺址出土,現藏於蕭山博物館

2件,綠褐色,葉臘石質。

一件為扁圓形彎管,有一彎曲貫通的穿孔,另一件為窄條弧形,兩端有未完的牛鼻形孔。

璜 西周晚期

長9.7,寬1.9,厚0.6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地2009號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博物館

青玉,呈米黃色,玉質溫潤,半透明。

正背兩面飾陰線雙龍紋。

「臣」字眼,眼角線下彎,雲紋大耳,頭頂上雕出細密平行的曲線作為飄發。

璜兩端各鑽有一個圓形穿孔。

鹿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長6.1,高4.7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地2009號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博物館

青玉,呈青色,鹿後肢微屈作站立狀,無角,葉形大耳,棱形眼,口微張作嘶鳴狀,蹄足,短尾,鹿身體肥碩,胸部有一穿孔,雙面磨光,造型優美,做工精細

牛首形玉佩 西周晚期

高7.45,寬5.5,厚0.7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地2009號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博物館

青玉,玉質溫潤,微透明,正面飾牛首形紋,以中部為軸,兩側紋樣相同,牛首為「臣」字眼,犄角內卷,口部兩邊斜伸出兩根獠牙,嘴部有圓形穿孔,背面為素麵。

龍形玉觽 西周晚期

長8.7,頭寬1.1,尾寬0.3,厚0.3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博物館

青玉,青中泛白色,半透明,弧狀,一端扁平,另一端圓尖,玉觽雕刻成龍狀,背部飾重環紋,中部有穿孔,扁平一端有兩面鑽孔。

玉觽身上有部分沁色

龜形玉飾 西周晚期

長3.3,寬2.8,高2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博物館

青玉,顏色白中泛青,玉質溫潤,透明,圓雕,呈臥姿,龜背四周有迴旋紋,中部有十片龜背紋,龜背與龜腹之間鏤空,沒有龜頭,龜尾,腹部有陰線紋,龜的紋飾均為陰線紋。

魚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長10.4,頭寬1.8,尾寬1.6,厚0.6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博物館

青玉,顏色青白色,玉質潤,半透明,弧狀,雙面雕,魚目較大,嘴微張,魚尾彎曲且尾端有較小分叉,魚肚下部有二小組魚鰭,背部有一較長的魚鰭,身上有兩排魚鱗紋,魚的上唇有一穿孔,魚的上唇及魚腹,魚尾有沁色,魚的雙目用「勾撤」手法雕刻,魚鰭為陰線紋,魚鱗為淺浮雕。

蛇形玉佩 西周晚期

長9.5,頭寬1.8,尾寬1.2,厚0.7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博物館

青玉,顏色淡綠色,玉質溫潤,蛇呈弧狀彎曲,單面雕刻,雙目圓睜,口吐蛇芯(又似口銜魚尾),蛇尾向內彎曲,蛇身上有三豎平行的鱗紋,蛇芯,蛇背中部有兩穿孔,穿孔是單面鑽孔,正面孔小,背面孔大,雙目為淺浮雕,蛇身上的三條豎紋為陰線紋,蛇身上的鱗紋為淺浮雕。

鳳鳥形玉佩 西周晚期

高3.5,上寬2.8,下寬4.1,厚0.4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博物館

青玉,顏色青灰色,喙及身體部分有沁色,雙面雕刻,鳥目圓睜,喙粗壯且向內彎曲,鳥冠碩長曲卷,冠端向上呈花瓣狀,鳥的尾部豐滿向上彎曲,一小部分向下彎曲,似做「足」用。

鳥翼尾部殘。

龍紋玉玦 西周晚期

左:直徑4.15,孔徑1.5,厚0.3厘米

右:直徑4.1,孔徑1.45,厚0.3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地國君夫人墓出土,現藏於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

1對,青玉,冰青色,有少許黃色斑點,潤而透明,兩件紋飾龍紋相背,紋樣基本相同,頭上有菌狀角,方口,直角,「臣」字眼,單爪,魚形尾,一面飾玉尾龍紋,龍身滿飾雙排鱗紋。

鹿形玉飾 西周

高8.5,寬4.5,厚0.4厘米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地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沁成褐色,鹿呈片狀站立形,抬頭前視,耳向後,頭頂角。

角單枝,左側三杈,右側二杈,向上彎曲,鼻上有一圓孔。

齒邊玉璜 薛家崗文化

長16,寬5.2-6.1,厚0.25-0.5厘米

安徽省太湖縣城西鄉金平村遺址出土,現藏於太湖縣文物管理所

白色,含淡綠和褐色斑。

器圓弧扁平,正面微凸,反面平整,中厚邊薄,正面下部邊緣琢磨成台級的弦紋上刻41個齒槽,璜兩端靠內側各鑽一小孔,出土時璜中心放置一不規整的小玉璧,孔心偏於邊緣,孔徑1.45-1.55厘米,單面鑽,通體打磨光潤。

玉管串飾 凌家灘文化

長1-2.1,寬1-1.3,孔徑0.3厘米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灰白色。

由12件圓形管組成,管表面琢磨數周凹槽,管兩端中間對鑽圓孔,表面光亮。

瑪瑙豬形飾 凌家灘文化

長6.9,高2.7,厚1.3厘米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乳白色,含黃色斑紋,利用瑪瑙料自然形態琢磨而成,豬吻部突出,鬃凸起,尾較細小,吻部和尾部有各一對鑽的孔眼,表面光結。

玉勺 凌家灘文化

長16.5,勺匙寬2.7,柄長9.5,柄寬0.7,厚0.1-0.3厘米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青綠色泛白斑紋。

長柄舌形湯勺,柄截面為半圓凹形,勺柄設計微弧形曲線,柄端略扁圓有一對鑽圓孔,勺設計巧妙,製作精緻,表面溫潤亮澤。

喇叭形玉飾 凌家灘文化

高1.3,口徑1.7,口壁厚0.09厘米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灰白色,喇叭形,中心底有一面鑽孔,喇叭形壁有砣切磨痕,表面潤亮。

六孔玉璧 凌家灘文化

直徑6.9,孔徑2.2,厚0.2厘米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灰青泛黃斑,圓形,內壁邊緣有四個對稱的孔,外壁邊有一對稱的孔與內壁一對孔呈一條直線,表面潤亮

箍形玉飾 凌家灘文化

直徑4.6,孔徑3.6,厚1厘米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灰色。

圓形,外壁略凸弧,內壁平直。

表面潤亮。

直立玉人 凌家灘文化

高8.1,肩寬2.3,厚0.5厘米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灰白色。

長片形,半圓雕。

頭戴圓冠,長方臉,冠上有一尖頂,頂上飾三小圓紐飾,冠後面至頸部飾橫線垂簾,濃眉大眼,雙眼皮,寬鼻頭,兩大耳下部各飾一孔眼,兩臂彎曲,五指張開置於胸前,腕上各飾八條線刻象徵手鐲,腰間飾有五斜條紋顯示腰帶,大腿和臀部寬大,短腿呈坐姿狀,腳指張開,背平,飾高頸服飾,有對鑽的隧孔。

表面拋光。

冠形玉飾 凌家灘文化

高3.6,長6.6,厚0.3厘米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遺址出土,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灰白色。

上端透雕成「人」字形,「人」字兩側向上捲成透空圓,底部長方形座,上刻三條槽線,兩端各對鑽一圓孔。

玉璧 高句麗時期(3-7世紀)

直徑8.6、孔徑3.4、厚0.3厘米

吉林省集安市東台子遺址出土,現藏於集安市博物館

淡青色,夾雜黃、白色斑點。

器體平面呈圓形,內緣豎直,略厚,外緣磨薄似刃。

曲面玉牌飾 紅山文化

長8、寬6.2、厚0.3厘米

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第三地點9號墓出土,現藏於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淡綠色。

器體正面弧曲,其上分布有四道規整的瓦溝紋。

上半部呈長方形,兩側面靠近底邊各有二、三個鑽孔;下半部呈半圓形,靠近外緣偏中部有一個鑽孔。

綠松石魚 紅山文化

左:長2.7厘米

右:長2.5厘米

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墓地3號墓出土,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1對。

兩件形制、材質相同。

器體呈薄片狀,一面為綠松石質,另一面為黑色石皮。

圓頭,曲尾,凸鰭,頭部鑽一孔示目。

綠松石鴞 紅山文化

高2.5、寬2.8、厚0.4厘米

遼寧省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出土,現藏於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正面表層為綠松石質,背面底層為黑色石皮。

鴞體扁薄,頭部凸出,雙翅展開,尾翼舒張。

用淺細的陰線刻出雙目、耳、喙,兩翼、尾部的羽毛用豎道淺凹槽表示,頭側透穿一孔,黑石背層上有橫穿洞孔。

玉鴞 紅山文化

高3.8厘米

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淡綠色,表面泛白,局部夾雜褐斑。

頭部呈三角形,雙耳呈圓形,略外凸。

雙翅展開,尾端呈連弧狀,翅、尾部用陰刻線紋表示羽毛,背面橫穿一孔。

新石器時代.青玉玦

石家河文化青玉虎頭

新石器時代

高2.3CM、寬3.5CM、重20克

青黃色玉。

具備石家河文化玉虎頭的基本特徵,但琢制更為簡練,眼、鼻、口的部位僅用屈指可數的幾道陰線紋表示,但額頭的隱起脊凸和雙耳製作絲毫不馬虎,且玉料質地優良,以現代的申美眼光看,仍不失為頗具現代感的優秀作品。

青玉三蟬璧

墨玉錛

新石器時代

長49CM、寬5.1CM、高2.7CM、重1822

墨玉。

體量較大,通體光素無紋,上端留有切割不完全依靠敲擊斷開的凸起的斷口,下端兩面琢磨成刃狀,刃部有使用後留下的崩缺痕跡,該器可能兼具禮儀與實用的雙重作用。

出土器見有西藏昌都卡若文化,故該器定為新石器時期較為可信。

紅山文化青玉雙聯璧

新石器時代

長6.5CM、寬4.1CM、重15克

青玉,淺褐色沁。

兩璧相連,旁緣磨製成鈍刃狀,雖然器體較薄,上部一孔仍雙面對鑽,兩側鑽孔方向則有差別,一面由上向下,另一面由下向上,銜接處形成台痕,製作工藝呈現較原始狀態。

與該器相類似的出土物,在紅山文化多處遺址都有發現。

例如遼寧省通榆縣張儉陀子、建平縣牛河梁、黑龍江省泰來縣東翁根山等地。

故以此為依據確定該器為紅山文化遺物。

二里頭文化青玉鉞 商

長11.9厘米 寬10.1厘米 重90克

青玉,間有灰白色沁。

器體較薄,兩側各有七個齒欄,單面加工琢磨刀刃,刃分三段,內上部一穿,單面鑽孔。

此器與中科院考古所收藏發掘於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的兩件玉鉞型制相似,故定為二里頭文化器。

六邊形玉器 廟底溝二期文化

孔徑6.7,孔深3.8厘米

山西省芮城縣清涼寺墓地146號墓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鈣化嚴重,有深褐斑。

六邊形,中間為大圓孔,三個邊為直邊,三個邊略弧,管鑽穿孔,形狀與高領璧接近。

鴞形玉佩 新石器時代

高1.9,寬2.8厘米

北京市平谷區上宅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現藏於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黑色,整體呈三稜錐形,有一貫孔為雙眼,亦供繫繩佩戴之用,眼上有雞冠狀凸棱,凸棱下有雙耳,兩側有刻劃淺痕,平底,未經精細加工

猴形玉飾 新石器時代

高3.1,寬1.4,厚1.4厘米

北京市平谷區上宅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現藏於北京市市文物研究所

黑色,頭部形狀似一小猴,五官雕刻清晰,體為蟬形,中部偏上有一橫想穿孔。

可推知是垂飾之物,刀法簡潔,構思巧妙。

玉琮 陶寺文化

高1.4,孔徑3.1-6.2,射高0.5厘米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1271號墓出土,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暗綠色,夾雜白色晶體,圓角方形,中孔圓形,只一面出射,或可稱為「半琮」。

聯璜玉璧 陶寺文化

直徑11-12,孔徑6.2,厚0.2厘米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下靳墓地483號墓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泛黃。

由六塊有穿孔的玉片組成,其中五塊玉片為同一塊玉料剖解而成,紋理,色澤,玉斑相近,整體拋光,穿孔為單面鑽孔。

聯璜玉璧 廟底溝二期文化

直徑21.5,孔徑6.8,厚0.4厘米

山西省芮城縣清涼寺墓地155號墓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玉質較好,拋光。

由兩個成形對開的玉璜拼合日成,兩件璜紋理部位相同,結合部的兩邊有穿孔,分單面鑽和雙面鑽兩種。

玉璇璣 廟底溝二期文化

孔徑6.2,中心厚度0.5厘米

山西省芮城縣清涼寺墓地100號墓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玉,周邊有鈣化現象,拋光較好,平面為方形,中間為大孔。

由孔向邊緣逐漸變薄,斷面為楔形,四牙邊刃明顯。

兩面均有線拉切的痕跡。

中心孔為管鑽,兩面對鑽而成。

玉圭 新石器時代

高21,寬4,厚0.1厘米

山西省侯馬市煤炭製品廠東周祭祀遺址132號坑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牙黃色,拋光極好,整體為圭形,上寬下窄,下部有一圓孔,正面的圓孔上為兩組弦紋,寬凹槽相間的紋飾,紋飾以上陰刻一隻昂首挺胸展翅的鷹,背面平整。

人面形玉飾 興隆窪文化

長5.8、短徑4.4、厚0.2-0.6、孔徑0.3厘米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白音長汗遺址27號探方第二居出土,現藏於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黃褐色,葉臘石質。

平面呈橢圓形,表面磨光,厚薄不均。

正面偏上有兩道彎弧形的凹槽,代表雙目。

下側偏中磨出一道橫向凹槽,內嵌長條形蚌殼,左右兩側各有兩道上下對稱的淺凹槽,分別嵌入三角形蚌殼,代表嘴及牙齒。

玉匕形器 興隆窪文化

長6.5、最寬1.2厘米

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大甸子鄉旺興溝遺址出土,現藏於敖漢旗博物館

黃綠色,夾雜紅褐色沁斑。

器體呈長條形,頂端略窄,呈外凸弧形,兩側較直,兩面光平,末端呈外凸弧形。

玉鹿

西周(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

高9厘米

1974年陝西省寶雞市茹家莊1號墓出土

陝西省寶雞市博物館藏

青玉,受沁後呈灰綠色,間有灰褐斑。

鹿體扁平,厚0.4厘米,姿態如在奔跑中倏然止步。

鹿角上指,角根部有一圓孔,用以懸佩。

玉簋

商晚期(公元前14世紀—前11世紀)

高12.5厘米

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料呈綠色,玉質瑩潤。

造型模仿銅器。

平沿方唇,圓腹微鼓,圜底,外底中心部位外凸,略超高圈足。

圈足直矮。

口下飾兩周凸弦紋,腹部均勻分布四條扉棱,雕刻曲折紋和雲紋,圈足飾變形雲紋兼目紋。

上下夾以弦紋。

主紋採用雙線勾徹手法。

舒展醒目。

玉羽人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

通高11.5厘米

1989年江西省新幹縣大洋洲出土

江西省博物館藏

玉質呈赭紅色。

玉雕人作側身蹲坐狀,形象奇特;粗眉,臣字形眼,半環形耳,勾喙,頭戴高羽冠。

冠後連結三個長圓形的活環。

兩手拱於胸前。

這種連結活環的商代玉製品,尚屬首次發現。

玉壁、玉環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壁直徑7.5厘米

環直徑4.7厘米

1986年江蘇省吳縣通安吳國窖藏出土

江蘇省吳縣文物管理委員會藏

玉質青白色,間雜綠斑。

減地陽紋蟠虺紋,花紋繁縟細膩,為春秋時代典型風格。

文獻記載:好(中心圓孔)小於肉(即外圓與中心圓孔的半徑差),謂之壁。

好大於肉,謂之瑗。

好肉相等,謂之環。

按此定義,圖中左為壁,右為環。

龍鳳玉壁

戰國(公元前475年—221年)

直徑14.8厘米

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藏

青白色玉。

壁緣外透雕對稱的雙龍雙鳳,壁面雕雲紋和蟠螭紋,穿內雕蟠龍。

十六節龍鳳玉掛飾

戰國(公元前475年—221年)

長48厘米

1978年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掛飾由五塊玉料雕成十六節,用三個環和一根玉銷釘串聯,採用透雕、平雕、陰刻等技法雕刻龍、鳳、蛇、雲等紋飾。

青玉螳螂

西周

長11.1CM、寬2.7CM、重19克

青綠色玉。

薄片狀,兩面雕,尖喙下色,圓眼,翅膀上翹,飾重環紋;下肢蜷於身下,用細密的陰刻線表現螳螂腿上的毛;尾部刻成斜刃,斜刃由兩面刻成,胸部有一小孔,做穿擊用。

重環紋形如質牌,商代中後期出現,主要是玉龍和動物身上裝飾紋樣。

這一紋飾用於玉器,也用於青銅器。

到了西周,重環紋仍大量使用。

青玉虎

長5.3CM、寬1.4CM、重7克

青玉,土沁。

片狀,虎首較寫實,虎尾過於寬大,做匍匐前行狀。

早在新石器時代,虎就被人們神化了,在仰韶文化的遺址中,發現了用蚌堆砌的龍、虎造型,說明虎和龍一樣成為人們崇拜的神獸。

用玉雕虎應始於商代晚期。

婦好墓中出土八件玉虎,其中一件玉虎造型與這件玉虎相似,但做工更細緻,並雕滿紋飾。

玉壁虎

長4.9CM、寬2CM、重7克

曾入土埋葬,受沁嚴重,呈土黃色。

壁虎四足向前屈伸,做爬行狀,周身無紋飾,只在頭頂部位打一小孔。

如此類型的玉佩飾婦好墓曾出土一件,定名為壁虎形刻刀,為和闐白玉,胸部打一小孔,說明也是佩飾,只有尾部不同,婦好墓這件玉壁虎的尾部磨出斜刃,而這件尾部沒有打磨出斜刃;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也藏有一件,定名為黃玉晰蜴形佩,據傳是河南安陽出土,眼睛和爪子用細陰刻線表現,在下頜處穿一孔,尾部為尖狀,未磨成刃狀,這種尾部處理方法與這件玉壁虎相同。

婦好生活的時代是商代晚期,據此推測,這件玉壁虎形佩也應定為商代晚期的作品。

行氣」銘玉器

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5.2厘米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藏

青玉,有灰黑色暈斑。

十二面稜柱形,徑3.4厘米。

中空但未穿頂,內壁有鑽孔痕跡。

一面下部有一孔與內腹相通。

棱面經拋光。

每面陰刻篆文三字,有時出現重文符號。

此玉器銘文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有關氣功的最早記錄。

玉瑗(二件)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左徑10.6、右徑9.4厘米

1991年河南省淅川縣徐家嶺10號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青玉,受沁後部分呈深褐色。

有廓,刻各式捲雲紋、網紋等。

製作規整,刻工細膩。

無闌玉戈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通長41厘米,闌寬11.2厘米

江西省博物館藏

淡綠色。

扁長微彎,無闌,援內不分。

援向前漸收變窄,三角前鋒,兩邊為刃。

上刃略拱,下刃內凹。

內較寬,上有單面鑽的一孔,以便插銷穿柲固戈。

玉戈為商代玉器出現的新品種,是重要的儀仗器。

新干玉器雖然品種多樣,但實用的工具和用具幾乎沒有,而裝飾品特多,而且每類的數量也少,尤其是禮器和儀仗器等,多數情況下每型每式只一件或兩件。

新干共出土玉戈4件,就分屬於四種不同型式。

這件玉戈屬於透閃石質軟玉類,礦物晶粒極為細小,即使在偏光顯微鏡下,也只能憑光性反映認定礦物已經結晶,但難分辨出礦物的晶體形態及相互關係的隱晶質結構。

這類玉石,質地細潤而透,色澤柔和而絢麗,屬於軟玉材中的中高檔次。

新干玉器的67%都是軟玉石材類。

從玉石的質地、品級和色澤等方面進行類比,新干軟玉石材類的玉器多數特徵更接近於新疆的和田玉,有些玉料完全與和田玉中的脂玉、青玉和白玉相當,而少數也有與陝西的藍田玉相似的特徵。

江西有透閃石岩產出,但都屬顯晶質結構,可作玉材的隱晶質和纖維質結構的透閃石岩在江西尚屬空白。

鄰省也沒有同類玉石的產地。

因此,這類玉石可能出於新疆和田,但不完全排除其中某些部分是來自陝西的藍田。

弦紋玉璧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直徑16.8厘米,孔徑7.2厘米

江西省博物館藏

磷鋁石質。

色呈綠、黃和灰白。

體扁薄而勻稱,中心有對鑽大圓孔,孔徑略大於一側邊,周圍兩邊有凸棱。

兩面拋光,邊上飾有六組同心圓線刻,每組由一條粗線和兩條細線構成。

這種同心圓線刻應該是使用了圓盤砣具,並加入極細的解玉砂,經旋轉旋切時所留下的。

從圓圈紋極勻細的特點看,當時的某些砣輪的運轉是極為平穩的。

整個器物製作精緻,線條規整而流暢,反映了新干玉器製作中高超的線刻工藝。

蟬紋玉琮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通高7厘米,射高0.5厘米,射徑8.4厘米

江西省博物館藏

磷鋁鋰石質。

呈灰黃色,有紫斑和黃褐斑點。

外方內圓,上小下大,兩端面平,體外浮雕四塊對稱的方形凸弧面,中間一淺凹槽將方弧面和琮體分為上下兩節,砣輪切割痕明顯。

方弧面浮雕蟬紋,上下蟬尾相對,蟬大頭圓眼,寬翼尖尾。

上下節的四面中部,各刻陰線兩周。

玉琮器體規範,表、里均經拋光。

這件玉琮上的蟬紋和裝飾位置,均仿效良渚文化的玉琮,且都採用浮雕兼陰線刻的工藝方法。

砣具用於玉器琢制,始於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夏、商時期得到繼承和發展,殷墟婦好墓出土玉器、三星堆出土玉器、金沙出土玉器上均可見到砣制的痕跡,新干玉器的砣制工藝應是對這一傳統的繼承。

戰國 青玉龍形佩

青玉琮

高8.2CM、寬5.3CM、重307克

青白玉,深褐色斑。

不規則的外方內圓,內孔壁略呈拱形,器表無裝飾紋。

商周時期玉琮表面多不加紋樣,而且製作不甚規整,具有古樸自然的本體風格。

一九七八年在陝西西安山門口出土一件西周早期玉琮與該件型制基本一致。

綠松石蛙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長1.7厘米,寬1厘米,厚0.5厘米

江西省博物館藏

綠松石質。

體形細小,製作精緻,蛙作匐伏狀,浮雕,半圓頭,嘴合閉,圓眼睛,四肢彎曲,兩側腹鼓脹,短尾。

腹底平齊,底腹上橫刻有寬2毫米的凹槽,以作鑲嵌用。

有學者認為新干出土的蛙形玉飾與蛙崇拜有關,體現了先民一種古老的原始崇拜,反映了從事稻作農業的民族祈雨禱水,以企盼豐收的美好願望,是遠古神話的具體展現。

綠松石蟬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長4.6厘米,寬2厘米,厚1.5厘米

江西省博物館藏

綠松石質。

浮雕,頭頂兩側突起橢圓形雙目,頸部微束,背有脊棱,雙翼較短且收斂,尾部較長,上刻人字形羽紋。

頭頂前端有一圓孔直穿腹部,可佩帶。

商代動物形玉雕造型多樣,形象生動,風格樸拙且極富藝術感染力。

由於動物造型來源於現實生活,其表現的動物多為高度寫實。

如這件玉蟬,俯視蟬的整體特徵,選取蟬突出的雙眼,強調刻畫了動物的形體特徵。

整體形象簡潔明快,不追求形體的細部刻畫,而強調其具有代表性的某部位的形象美,使動物的形體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形象靈動可愛。

綠松石泡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直徑1.1—1.4厘米,厚0.3—0.5厘米

江西省博物館藏

綠松石質。

扁薄圓片和半圓體,底平。

可能是某些器物上的鑲嵌物或粘貼物。

青銅器上鑲嵌綠松石的工藝始於二里頭文化,新干青銅器上也採用了這種工藝。

以出土的青銅戈、矛為例,23件直內戈中,就有4件的內部鑲嵌的數量不等的綠松石片;5件曲內戈中,有3件虎頭戈的虎首圓睛中鑲嵌有綠松石,真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綠松石是在表生條件下,由含銅的水溶液與含鋁、磷的岩石或礦物相作用後淋積而成,常呈結核狀或腎狀產出,由於銅參與了綠松石的組成,使之變成了妖艷的天藍色和綠色。

但實際製成品並不少,因青銅器上的綠松石嵌物形體小且都已碎裂,故難以確切計數。

湖北的鄖縣、竹山和陝西的白河,都是中國久負盛名的綠松石的主要產地,其中以湖北鄖縣產的質量最佳。

迄今,江西境內沒有發現綠松石石材。

根據出土的綠松石璞料的個體大、色澤艷麗等特點進行類比,可以認定新幹這批綠松石石材來自湖北。

白玉雙龍首珩 戰國

長9.4厘米 寬2.5厘米 重23克

白玉,璜形,兩端雕成龍頭,龍張嘴,露出尖尖的下齒,下顎如斧,杏核眼,雲形耳,帶有典型戰國龍紋的特徵。

璜身布滿乳釘紋,每三個乳釘由一條成直角狀陰刻線相連,紋飾繁而不亂。

璜下部鏤雕花蕾紋,花莖中間打窪,向兩邊伸展到龍頭下。

此珩上部正中有一孔,龍唇上各有一孔。

一九七七年安徽長豐楚墓出土一件雙龍玉璜,除了沒有璜下弦鏤雕的花蕾,與這件白玉龍紋珩如出一轍。

長豐楚墓屬戰國晚期,說明這件珩也應是戰國晚期的作品。

組佩上部橫向的玉佩稱為珩,珩下懸掛其他佩飾,有時用璜做珩,這件珩就是呈上弧懸掛的璜。

上一件

白玉蟬 戰國—西漢

長5厘米 寬2.4厘米 重17克

白玉,褐沁。

蟬體瘦長近似三棱玉柱,底面素平,脊背為突起的折面菱形,上有三角形凹,除雙目為兩條陰刻線,通體光素。

此蟬造型簡明快,具備戰國精整的加工技術和刀法的犀利乾凈,稜角分明的藝術處理手法。

徐州後樓山西漢墓出土的蟬與此近似,故定為戰國至西漢器。

玉鎧甲片 戰國

邊長4.6-7.4,厚0.2-0.7厘米

河北省邯鄲市趙王陵2號陵出土,現藏於邯鄲市博物館

7片。

青灰色。

形狀有長方形,近方形,扁形,扇形等。

每片均有數量不等的小穿孔,尤以6、8、10孔為多數,正面光潔明亮,四邊多有加工的斜面,以便組合穿連。

玉臥馬 西周

長2.7,高2厘米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出土,現藏於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岫巖玉質,玉色青灰,質軟。

不透明。

素麵無紋飾。

以圓雕技法琢刻,體態呈臥狀,回首,嘴,眼,耳清晰可辨,無尾。

馬身底部有一道凹槽,以分出四條腿

玉璜 戰國中期

長4.9,寬1.5厘米

河北省平山縣七汲鄉中山王墓出土,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玉呈黃褐色,質地溫潤,半透明,兩端為龍首形,獨角,菱形眼,閉口,中各鑽一孔,吻部和頸下雕捲雲紋,頸部刻扭絲紋,龍身軀體飾勾連雲紋及細密網格紋,中間靠上之處鑽一孔,以供系佩。

玉版 戰國

長14.8,寬12.5厘米

河北省平山縣七汲村中山國3號墓出土,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玉色發黑,不透明,表面光潔,器呈長方形,對角雕琢獸面紋,雙目圓睜,鬍鬚上翹,雙角平伸,另兩對角雕琢夔龍紋,夔龍回首,獨角上翹,棗核形眼,龍身蜷曲,作伏臥狀。

此器雕琢精細,構思巧妙,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石棋盤 戰國

長45,寬40.2,厚0.8厘米

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王墓出土,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用6塊青石板拼成。

其盤中央為一正方形石板,浮雕出四角對角斜交錯線,劃分為四個等腰三角形框,各角交點處均刻成圓孔形,三角框內浮雕出饕餮紋飾。

玉韘 戰國

長4.2,寬2.7,孔徑2.1厘米

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國3號墓出土,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青玉質,玉質較細膩,器中央有一大孔,便於拇指穿入,以供射箭之用。

玉片 戰國

長6.2,寬4.4,厚0.2厘米

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王墓出土,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青玉質,半透明,有玻璃光。

邊飾方框,框內淺雕二龍糾結紋。

龍軀細長彎曲,相互糾纏,均張口露齒,寬鼻,菱形眼,尖耳上豎,長角上卷,前後各有一足,足下利爪,尾細長並向上捲曲,頭上有捲曲的長角。

玉指甲蓋 戰國

長2.2-3.35,寬1-2.3,厚0.2厘米

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王墓出土,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4對。

長指甲形,缺食指蓋,顏色不一,白色,灰白色,青灰色均有,質細者有玻璃光,上端圓頭,下端平,由拇指至小指蓋依次縮小。

玉覆面 戰國

玉眼蓋(上):長3.3,中寬1.2,厚0.2厘米

玉鼻塞(中):長1.8,最大徑1.1,最小徑0.8厘米

玉口琀(下):長4.6,寬1.3,厚0.2厘米

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王墓出土,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玉眼蓋為青玉質,半透明有光澤。

新月形,無紋飾,玉鼻塞青玉質,有玻璃光,呈八稜柱狀,一端細一端粗,兩頂面平齊;玉口琀為白玉質,磨製光滑,蟬形,體細長,前端平齊,尾部尖。

雙目突出,頸飾凸棱,雙翼窄而長,於尾端交叉。

玉握 西周

高9,頂面直徑2.7,底面直徑2.3厘米

山西省洪洞縣永凝堡西周墓地5號墓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白色,略泛黃。

圓柱形,束腰,柱端面中間有喇叭形孔上下貫通,龍紋自上向下纏繞,線條圓潤流暢,採用西周內細外粗的雕刻手法。

玉觽 商代晚期

長7.2厘米

山西省浮山縣橋北墓地1號墓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白色,橢圓柱狀體,柄首略細,近首處兩面鑽出一橢圓形小穿孔,孔下窄側鋸出一深凹槽,往下為一周寬凹旋紋,下半部略呈彎錐體,尖部也在窄側鋸出一凹槽,另整個玉觽寬側磨出四條淺凹槽。

魚形玉飾、玉玦 西周

魚長11.6,玦徑2厘米

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地92號墓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玉魚4件,青玉,呈墨綠色。

位於墓主人頭下,四魚整齊並列,魚頭朝向腳端。

每兩魚可相合為圓柱體。

魚嘴有小穿,玉玦2件,白色,位於玉魚兩側。

瑪瑙珠串飾 西周

長0.5-0.7厘米

山西省洪洞縣永凝堡西周墓地5號墓出土,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由378顆組成一串,有紅色,黃色,晶瑩剔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內蒙古出土興隆窪文化「玉玦」欣賞

玉玦流行的時間較長,從新石器時期到漢代都有製作。新石器時期玉玦,製作工藝簡單古樸,光素無紋;商代、周代、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玦,製作精細,突出美感,大多裝飾有精美的紋飾。漢代之後慕古之風盛行,玉玦的...

中國傳統多元化禮器玉璧賞析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中國傳統的禮器之一。玉璧是玉器里出現較早並延續不斷的品種。款式造型多變,紋飾種類豐富,使用範圍也是最為廣范。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因技術受限,切割形制不太規整,或者薄厚不...

良渚文化玉器精品欣賞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43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學文化,主要分布於浙江北部、上海西部和江蘇南部等太湖周邊地區,其繁榮程度處於中國大陸同時期史前文化的巔峰。良渚文化玉器以最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