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隨州青銅器王國,探其古老神秘與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下鑒寶》訊:隨州市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漢,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北臨信陽,南達荊門,居「荊豫要衝」,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其「隨」字最早出於西周「漢東之國隨為大」,當時隨國為一諸侯國,附庸在楚國之下,附近有陳國、蔡國、唐國等。

自西周后,「隨」這一古地名得以流傳下來。

隋文帝楊堅曾在此封地,隋朝亦因隨州而命名。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隨州,歷史名人上古有炎帝神農;春秋有季梁、隨侯;戰國有曾侯乙;唐時有胡紫陽等;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編鐘(打擊樂器),更是驚艷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曾侯乙墓的發現和發掘,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多達15404件,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前所為見的珍品。

尤其是青銅器數量眾多、種類齊全、內涵豐富、時代跨度大,而且鑄造精美,在全國屈指可數。

而隨著考古工作和徵集工作的繼續,這些珍貴文物將還會增多,隨州博物館也是名符其實的「青銅器王國」。

博物館建設背靠擂鼓墩,設計主體為一個主館和兩個副館,園林式布局,採用楚國建築"一台"、"殿"、"多台"組成的風格,外形主要體現"楚城"和"編鐘"特色。

同時,它又是一座設備條件較為先進的現代博覽建築。

沿著梯形台階,進入一層主館是一個大序廳和休息廳,往裡走是一個面積為1100多平方米的陳列廳,陳列廳的後面是辦公區和庫房;陳列廳的左右兩邊分別為一個面積600餘平方米的展廳;南、北兩個副館主要設計為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展廳和編鐘演藝廳。

進入博物館大廳,迎面牆上是一幅古代曾國領土地圖,從地圖可以看出,隨國在當時還是一個大國。

走進展示廳,光線暗下來,恍若穿越時光隧道,進入一段被塵封的歷史瞬間。

博物館分為5個展,第一個展廳是「曾國迷蹤」,曾國是周朝早期大臣南宮适的封地,西周早期曾國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隨州。

在隨州出土的很多青銅器文物上都刻有「曾國」和「隨」字的銘文,說明隨是古代就有的說法,而曾是封候的名稱,隨是地名。

西周早期青銅器噩矦方彝,隨州安居羊子山4號墓出土。

器身為母口承蓋,蓋為單脊四坡屋頂狀,上有一對鳥形鈕。

器肩部兩側鑄有對稱的半環獸首銜環耳,前後肩部正中各有一張牙卷鼻的象首。

器腹飾兩層獸面紋,器蓋飾獸面紋,口、部、足部飾龍紋,器底中央懸掛一鈴,鈴內有舌,蓋內鑄有銘文「噩候乍厥寶(阝尊)彝」。

做工精緻的扉棱提梁卣,身子像一張獸面,四周刻有繁雜的花紋,還有一個漂亮的提手。

雙耳方座簋,安居羊子山4號墓出土。

整個青銅器通高27.6、口徑21厘米。

侈口,鼓腹,高圈足下連方座。

獸首半環形雙耳,下有長方形珥,腹正中有兩組對稱的扉棱,圈足對稱分布四個小扉棱。

西周時期造型獨特的觥,既是斟酒器具,也是工藝品。

春秋時期曾仲姬提鏈壺,壺肚上刻有繁縟龍紋飾。

造型美觀的銅瓠壺。

半兩石范,戰國時期鑄造錢幣和母範的祖范。

戰國時期的鐵足銅鼎。

小巧的鑾鈴,仿佛可聽到遠古車馬叮噹聲。

形似地動儀的菱形勾連雲紋敦整體呈球狀,球體表面刻畫細膩精美的花紋,恐怕現在的高科技都難以精準地復原這樣的花紋。

還原曾侯乙墓情形的曾侯乙地宮, 曾侯乙墓系一座呈卜字形的大型岩坑豎穴木槨墓,形似現在的"三室一廳",東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車馬器及竹簡;中廳大約是墓主人的音樂室、禮賓接待廳,內置大量禮樂器;在東室通往中廳的門洞處置放狗棺一具。

地宮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距地表深13米,面積為220平方米。

整個槨室由底板、牆板、蓋板共171根巨型長方木鋪墊壘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達500立方米。

木槨頂面及四周填塞防潮木炭6萬公斤,木炭之上努築青膏泥、白膏泥,上面蓋鋪石板,再努築五花土直達墓口。

曾侯乙青銅架楠木彩繪主棺(分內、外棺)重達7000公斤,另有彩繪陪棺21具。

曾侯乙,男性,年齡45歲左右,約葬於楚惠王56年(公元前433年)深秋。

陪葬者均為13-25歲女性。

如此豪華的陳設布局和這麼多的殉葬者,讓人在驚嘆古人智慧同時,也感慨奴隸社王侯們的奢靡和血腥。

體態修長, 頭上長著兩隻鹿角,引吭高歌,展翅欲飛氣度非凡的「鹿角立鶴」。

通高143.5、鶴高110厘米 鶴長喙上翹呈鉤狀,引頸昂首佇立,兩翅展開作輕拍狀。

拱背,垂尾。

鶴首兩側插有兩支銅質鹿角形枝杈。

鶴的頭、頸和鹿角上有錯金幾何紋飾,其它部位有鑄成和鑲嵌的雲龍紋。

此器造型別致,是一件獨具風格的青銅工藝精品。

鶴和鹿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把鹿角插入鶴頭,將二者置於一身,可稱之為「瑞鶴」。

這也是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出土文物中造型別致絕無僅有的,現在被隨州市定為自己城市的標誌。

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的鎛鍾,是一種古代大型單體打擊樂器,形制如編鐘,只是口緣平,器形巨大,有鈕、可特懸(單獨懸掛)在鍾懸上,又稱'特鍾'。

此鎛鍾高92.5厘米,口徑60.5×46.2厘米,重134.8公斤。

聯禁銅壺 ,兩壺通高99厘米,分別重99公斤和106公斤, 銅禁長117.5、寬53.4、高13.2厘米重35.2公斤 壺為敞口,厚方唇,長頸,圓鼓腹,圈足。

壺蓋有銜環蛇形鈕,蓋外沿套裝勾連紋的鏤孔蓋罩。

壺頸兩側各有一攀附拱屈的龍形耳。

器身飾蟠螭紋和內填蟠螭紋的蕉葉紋等。

兩壺內壁均鑄有「曾侯乙作持用終」銘文。

禁面有兩個並列的中空圓圈,以承放大壺圈足。

禁的長邊各有二獸足。

獸口部和前肢銜托禁板,後足蹬地。

禁面和側面均飾蟠螭等紋飾。

銅禁出土不多,迄今為止國內外僅見4件,在湖北省是首次發現。

雲紋金盞、金漏匙, 盞通高11、口徑15.1厘米 重2156克 匙長13厘米重56.45克 直口,方唇,淺腹,平底。

三個鳳首形矮足。

腹上部有兩個對稱的環耳。

蓋略大於盞口,蓋沿有三個等距離的外卡。

蓋頂有一個圓形捉手。

蓋面和盞口下飾雲紋、綯紋、勾連雷紋、蟠螭紋等。

盞內放置金漏匙一件,方柄圓身,器身鏤空變形龍紋。

至遲到商代時,我國就出現黃金製品,但多為一些片飾。

而此盞是仿銅的金制容器,反映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

龍鳳玉掛飾,掛飾整體為一條大龍。

全器用5塊玉料、1個玉環和一根玉鎖釘雕成可以活動卷折的16節。

採用了透雕、浮雕、陰刻等技雕成37條龍、7隻鳳和10條蛇,並飾有谷紋、雲紋、斜線紋。

出土時這件玉飾置於墓主頭部,可能為冠上的玉纓(帽帶).其特色之表現主要有如下幾例:第二節玉璧上的雲紋,是採用壓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龍,這種形制是到戰國晚期才廣為採用的;第十一節雕成三條蟠龍相連的玉佩狀,龍身為"S"形,是春秋後期在中原開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節玉飾卻巧妙地把它們用在一條大龍身上;第十二及十三節的玉飾,分別由雙首相向和雙首相背的蟠龍構成,每條龍身上各刻有一條龍;第十五節玉飾的兩端,分別刻有立鳳和鳳鳥銜蛇圖案,這種圖案是南方楚藝術品常見的題材,在漆器等繪畫品中屢有發現。

高126厘米,最大的腹徑為100厘米,重327.7公斤的「大尊缶」,為迄今所見我國古代最大、最重的貯酒器,用於祭祀、宴饗等儀式活動。

缶脛部位刻著「曾侯乙持久用終」七字銘文。

曾侯乙銅鑒缶,戰國早期文物。

通高61.5、邊長62厘米,重170公斤,是古代用以冰(溫)酒的器具;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

外部為鑑,鑒內置一尊缶,鑒與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塊,冬天則貯存溫水,尊缶內盛酒,這樣就可以喝到「冬暖夏涼」的酒,因此被譽為我國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保存完好的擂鼓墩二號墓編鐘,被稱之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

編鐘閃亮著青銅光澤的鐘體,均保留著優美迷人的原有音響,至今還能演奏古今中外樂曲。

中國歷史十大青銅器國寶 值得收藏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商代 最重的青銅器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

國家一級文物,1959年開始作為鎮館之寶收藏於國家博物館。

鼎通體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重達832.84公斤,是已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重的單體青銅禮器,它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重達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銅鑄造業的宏大規模。

2.四羊方尊 商代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

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

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3.青銅大立人像 青銅縱目人神像 三星堆出土 商代

三星堆遺址距今3000-5000年,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這兩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銅器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

青銅大立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

重約180公斤,是現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

被譽為「世界銅像之王」。

雕像系採用分段澆鑄法嵌鑄而成,製作之精美細膩,迄今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絕無僅有。

青銅縱目人像,寬138、高66厘米,出自二號祭祀坑,在三星堆出土的眾多青銅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風的要算青銅縱目面具。

4.毛公鼎 西周 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於陝西岐山(今寶雞市岐山縣),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為台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三寶之一。

鼎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

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造型端莊穩重。

鼎內銘文長達499字,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

其書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結體方長。

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5.蓮鶴方壺 東周

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一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一收藏於河南博物院,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后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蓮鶴方壺的製作技藝非常高超,採用了分鑄法、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複雜的技法,工藝精湛,很多技法已經失傳,用現代最先進的科技也無法複製和模仿。

6.越王勾踐劍 春秋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出土於湖北江陵馬山5號楚墓出土。

也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0.1毫米的鉻而千年不銹。

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早在2500年前就有這種防鏽技術,令人驚嘆。

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極其鋒利。

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

1983年又在相距一公里遠的另一處楚墓中,出土吳王夫差矛,其上銘文與此劍如出一轍:「吳王夫差,自作用矛」,如今也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

7.曾侯乙編鐘 戰國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鍾架呈曲尺形,長11.83米,分上中下三層,整套編鐘共65枚,總重量2500千克,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每枚鈕鍾和甬鍾都能發出兩個音節,形成「一鍾雙音」的現象,呈和諧的大小三度關係,在世界音樂史上極為罕見。

它是中國目前出土的40多套編鐘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組,也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歷史上,最為宏偉精美的大型樂器。

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8.秦始皇陵銅車馬 秦代 最大的青銅器

秦始皇陵銅車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銅車馬模型,1980年出土於中國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墳丘西側。

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形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銅鑄車馬。

共兩乘,一前一後排列。

經復原,大小約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由7000多個零部件組成。

製作年代約在陵墓興建時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間。

這兩銅車馬都是事先鑄造而成,後又經過細部加工的,工藝水平非常之高。

銅馬身上纓絡和鏈條用的銅絲直徑僅半個毫米左右,有的則更細。

據推測,銅車馬坑當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組成的一部分。

對研究中國古代車馬制度、雕刻藝術和冶煉技術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是國寶特級文物。

9.長信宮燈 西漢 中華第一燈

西漢長信宮燈,中國漢代青銅器,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西南約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中出土,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跪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

燈體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

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污染,又有審美價值。

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后(劉勝祖母)的長信宮內而得名。

2010年作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展品展出。

10.銅奔馬(馬踏飛燕) 東漢 中國旅遊標誌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

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V信 14947752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些國寶級的青銅器,你見過幾個?

青銅器繁盛於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了1600餘年,體現我國冶鍊金屬技術的精湛。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

中國歷史上的39件鎮國之寶,太精美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綿綿不絕,光耀於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奪天工的文物珍品構成了中國歷史長河中一段段華采樂章。在這些眾多的文物珍品中有不少國之重器、鎮國之寶,它們或為某品類之最,或為某品...

禁止出國展出的國寶級文物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或「檀公簋」,1976年出土,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器內底鑄銘文4行32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圓形兩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