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 一波三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a

文物差點沉水底

楊價墓,位於遵義市新蒲新區。

它的正前方,是水位快速上升的中橋水庫。

對於楊價墓的尋找和發掘,正是源於中橋水庫的建設。

2011年,遵義市宣布開工建設中橋水庫。

之前,當地兩個部門向水庫的規劃設計單位出具函件,稱經調查確認,水庫淹沒區內沒有一切地上地下文物。

因此,在業主方的搬遷、保護方案中,並沒有楊價墓。

但事實上,該區域內除楊價墓外,還有兩處已知的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部門隨後立即採取保護措施,並報請貴州省文物局保護。

2013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進入中橋水庫庫區,開展調查和搶救性發掘。

最初,在水庫邊的一處山坡上,考古隊找到了一個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古遺址群落,還有部分明代瓷片,懷疑其系播州土司屯兵之所,也可能是播州上百個土司莊園之一。

2013年6月底,考古隊在清理一座名為「挨河墓」的市級保護古墓時,在被盜嚴重的墓室內發掘出陶俑、玉器、銀器、銅器等文物,並在墓前發現了墓志銘,上面載明了這座曾被忽略的古墓,是比旁邊省級保護的楊烈墓等級更高的楊鏗墓。

楊鏗的墓志銘除了記載其生平外,還記錄了「威靈英烈侯」楊價墓所在。

而此前,《遵義府志》記載,楊價墓安葬在桐梓縣城郊。

這個重大發現,足以校正存世古代文獻的錯誤之處。

b

考古隊內的爭論

考古隊決定尋找楊價墓。

大家將附近的一處半圓形小山包,視為楊價墓可能存在的區域。

從去年7月初到今年3月,在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山包上,考古隊打下去的探測探孔達1000多個,最深的有8米多。

但這些探孔未能確定楊價墓所在,反倒是發現一處初步確定為明代時期的古建築遺址,在裡面發現貴州目前單體最大的陶制垂獸——螭吻。

難道是楊鏗的墓志銘記載有誤?還是楊價墓已毀?一時間,對楊價墓是放棄還是尋找?考古隊內部出現了激烈的爭論。

主張放棄者認為,楊價死於宋代,也是播州楊氏土司最興旺的時期,其墓葬規格一定極高。

但從勘測情況看,除了一圈包圍著小山包的石牆外,卻並沒有這樣的跡象。

而且,這道上面壓著明代石牆的宋代牆體,一度並未被認可。

而堅持者則認為,這道石牆的建築形式、用材等,與海龍屯早期城牆建築風格一致,完全可能是宋代遺蹟,可為尋找楊價墓提供依據。

但另一方則質疑:如果下面的石牆是楊價墓的圍牆,上面則是楊烈墓的圍牆。

楊家的後人,怎麼會把毀掉祖宗的東西?

c

小小漆皮顯神通

爭論在繼續,調查和尋找也在繼續。

今年4月,考古隊員有了新發現:在石牆中部後側,發現一處類似門房的遺址,出土了不少宋代瓦礫。

他們推測,這可能是在中軸線上的楊價墓園的入口。

後來,考古隊員說服位於中軸線上的一戶農家,允許緊鄰他家後牆探孔。

這一次,隊員打到一個可疑的探孔:在地下8米多深處,發現各層顏色不同的混合土,但並未遇到石頭等硬物。

當時的多數人都認為,楊價的墓應該跟其它幾座已發現的土司墓葬一樣,也是石室墓葬。

還有人認為,這可能是被廢棄不用的墓坑;也有人認為,或許會如同播州土司楊輝墓一樣,存在著疑冢現象。

爭論仍在繼續,但此次轉機讓大家統一觀點:無論最終能否在這找到楊價墓,一定要把發現的線索追查清楚。

5月下旬,因為中橋水庫即將下閘蓄水,淹沒區內所有民居將被拆除。

考古隊趁機請來挖掘機在可疑區域開挖。

下挖4米多深後,幾段立著的木樁引起考古隊員的警覺。

「這麼深的地下,怎麼會突然出現木樁?」考古隊員說,這些木樁雖年代久遠,但材質仍很好。

會不會是遇到了墓道?難道這一帶真的有古墓密道?

當地村民傳說,在此區域有一座龐大的古墓,地下機關重重,暗道一直通到幾百米外的河邊。

村民建房時,也曾陸續挖出過一些砂石鑿的石槽,後被懷疑是通往古墓神道兩側的物品。

考古隊隨後改為傳統的人工挖掘。

此時,中橋水庫下閘蓄水,水位上漲逼近楊鏗墓遺址。

6月10日,一個工人在右側清理土層時,發現幾塊很小的灰褐色物品。

這些小東西只有如指甲般厚薄,很脆,輕碰都會折斷。

考古隊員欣喜若狂:這是漆皮,有漆皮存在,就說明有墓葬存在。

隨著清理繼續,一具木製的棺槨呈現在人們面前。

不僅如此,在上半部分還發現了一些銀器,之前發現的木樁,則是棺槨立柱的殘件。

至此,楊價墓在地下沉睡700多年後,終於得以重見天日。

本報記者黃黔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橋楊價墓保存完好

■記者王文娟楊先康作為統治播州700多年的楊氏土司,共在播州的土地上傳承了27代30世,成功找到楊價墓,對貴州省考古界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喜事。然而,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專家...

楊烈墓旁又挖出一古墓

■記者王文娟楊先康7月30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經過一年多的查找,在遵義市城郊的楊烈夫婦墓旁,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的考古隊又找到一處古墓,根據目前所找到的證據,該處古墓極有可能也是楊氏家族...

遵義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

遵義舊屬播州, 9 ~ 17 世紀為楊氏所據,從楊端入播至末代土司楊應龍時傳 27 代 30 世,即 30 人先後出任播州統領。經過幾代考古人的努力, 30 位土司中已有 7 位已經找到墓葬,分...

遵義新蒲村楊氏「土司」墓地

內容摘要:一、背景由於貴州遵義市中橋水庫工程建設, 2012年 8月,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中橋水庫工程淹沒區進行了文物調查和勘探工作,確認有8處文物點處在水庫水淹區內,其中楊烈墓和挨河墓最為重...

新蒲新區全面啟動楊氏土司墓修復保護工作

海龍囤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貴州首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除了播州海龍囤遺址,遵義土司遺址還有位於新區中橋的播州楊氏土司墓群,在此次海龍囤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楊氏土司墓出土的大量文...

楊價墓採用土坑木槨反而未遭盜掘

光明網11-23 09:17顯示圖片孫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考古學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的研究。楊價晚年,大概有感於連年征戰,枯骨遍野,故開始專注於佛教。他...

遵義擬斥資5000萬 建播州楊氏墓群遺址公園

3月7日,記者在遵義市文物局獲悉,該市擬在中橋水庫附近修建播州楊氏墓群遺址公園,通過原地抬升保護、原地原位地表復原保護、異地搬遷陳列保護等展示播州楊氏墓群。據了解,2014年,為配合中橋水庫建設...

貴州遵義新蒲播州楊氏墓地

新蒲楊氏土司墓地位於遵義市東北側約20公里的新蒲新區新蒲村官堰組,地處烏江支流湘江上游的仁江(亦稱洪江)西岸,其中楊烈墓(第29世)發現較早,1982年即被公布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正在建...

實驗室考古大顯神通

內容摘要:鑒於木質棺槨嚴重腐爛朽蝕只保留部分髹漆層以及器物情況複雜,經考古專家多次協商,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決定將該墓實施整體套箱起取,運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保中心進行實驗室考古。實驗...

懸而未決的貴州土司墓之謎終於解開 原來如此

楊氏據播725年,楊輝為楊氏第25世土司,活躍於明中期,自楊輝之後,楊氏內鬥不斷,家道逐漸中落,至楊應龍時期終於為明廷所滅。楊輝墓為青石砌築的三室石室墓葬,墓葬與墓園、墓上建築遺存、墓祠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