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挖掘定陵時到底造成了多少損失?之後就嚴禁帝陵發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8年在郭沫若建議發掘一座明代皇陵用來進行歷史研究,最初郭沫若力薦挖掘永樂皇帝的墓,因為他認為發掘永樂地宮極有可能發現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但是長陵規模實在是過於龐大,經過多方勘探一直沒有找到長陵入口,最終只能退而且其次挖掘大明朝最「富」的皇帝,萬曆皇帝的定陵。

定陵地宮入口經過多方考證終於被發現,因為這是新中國第一次發掘皇帝陵墓因此歷史界格外重視,從古至今傳說中皇帝陵墓機關重重,明槍暗弩,毒氣流石殺人於一瞬間。

為此考古人員打開地宮入口後格外小心,先放了幾隻雞進去,經過幾天的測試雞仍然活蹦亂跳,於是考古人員放下了心開始專心發掘,一共發掘出了三千多件珍貴文物,但由於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原因包括萬曆龍袍在內的一大部分文物遭受到氧化,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但這些損失還不是最嚴重的,十年動亂時期「破四舊」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萬曆皇帝作為能找到的最大的「反動派」自然受到衝擊,負責管理定陵文物的文物保護人員被拉去批鬥,文物看管鬆懈,一個附近的農民響應號召,萬曆皇帝的棺槨連同萬曆年皇帝和皇后的屍骨被一把火燒毀,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定陵發掘之後弊端明顯大於利端,文物界大佬紛紛上書中央要求嚴禁帝陵發掘,周總理批准了這一申請,自此之後再無帝陵發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