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試掘明定陵後,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
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
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
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
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終於獲得了批准。
最初郭沫若提議要挖掘永樂皇帝的長陵,因為他覺得傳說中的原版《永樂大典》很可能就在朱棣的墓中(存世的永樂大典已經所剩無幾,丟失的,被列強搶走的占很大一部分)。
雖然得到了挖掘的許可,但由於長陵太大無法找到墓室入口而作罷,最後拿萬曆皇帝的定陵下手了。
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與他妻妾的合葬陵,1956年5月,郭沫若正式開始挖掘定陵。
挖掘工作非常順利,考古人員很快找到了陵墓的入口,進入陵墓後發現了三個棺槨,三口棺槨中,中間的那一口是神宗朱翊鈞的,左邊的那口是孝端皇后的,右邊的是孝靖皇后的。
棺材是用的上等楠木製造的,除了棺槨裡面的寶物之外,定陵有29個朱漆木箱,箱內裝滿了金銀器、冠、帶、佩、飾、銅錫明器、武器、諡冊、諡寶和木俑等物,共計2648件,其中有一個金絲翼善冠,全部用金絲製成的,上面還鑲嵌了珠寶,價值連城舉世罕見。
由於當時考古技術落後,當空氣進入這個封閉近300年的空間後,字畫綢緞內的文物迅速腐化,其他文物也有相當大的損失。
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國寶級的金絲楠木棺材居然被考古人員當垃圾扔了。
後來陵墓遭到破壞,皇帝三人屍骨無存。
定陵之後郭沫若還提出挖掘乾陵和秦始皇陵,但大量文物的損失讓領導及考古界非常痛心。
鄭振鐸等考古學家上書,國家終於痛定思痛作出了不主動發掘帝王陵的規定。
這份報告很快得到周恩來的批准,國務院迅速下發了「停止對一切帝王陵墓發掘」的文件。
一場劫難才沒有降臨。
此後,不主動挖掘帝王陵成為一項中央政策延續至今。
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死後幾百年陵墓被人當做練手對象挖開了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整個明朝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萬曆可能是明成祖朱棣的忠實粉絲,就連陵墓,也要修的和朱棣的長陵一般模樣。當然,為了表示對朱棣的崇敬之前,規模上是要小很多的。
北京有座明代古墓,棺蓋打開後洗刷墓主百年污點,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
當初挖掘定陵時到底造成了多少損失?之後就嚴禁帝陵發掘
1958年在郭沫若建議發掘一座明代皇陵用來進行歷史研究,最初郭沫若力薦挖掘永樂皇帝的墓,因為他認為發掘永樂地宮極有可能發現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但是長陵規模實在是過於龐大,經過多方勘探一直沒有...
為何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墓?明定陵的教訓太深刻了,定陵一口棺材害死七條人命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為什麼國家明文規定不讓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
國務院曾在1987年和1997年兩次正式發文,強調暫不發掘帝王陵。由此,不挖帝陵成了文博界的「鐵律」。眾所周知,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是中國主動發掘的唯一一座帝王陵。雖然這座帝王陵的發掘給我...
60年前挖掘定陵現場照,教訓慘痛,從此國家決定再也不做一件事
我國目前對於考古的政策是, 能不動土就不動土,能推後挖掘就推後挖掘。為什麼這麼做呢?這是基於60年前挖掘明朝的一個帝王陵的悲劇得出的慘痛教訓。這個陵墓就是定陵。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發掘了的陵...
明定陵發掘中發生什麼?令中國考古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
郭沫若想打開這個墓,周總理說了一句話,斷了他10年的念想
郭沫若是現代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由於他早年留學日本,回到中國後不僅擔任文學藝術會主席,也是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所以歷史上對郭沫若的褒貶總是不絕於耳。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郭沫若發掘這座皇陵,結果文物一件也沒保存下來
大家都知道,我們想了解歷史,除了可以觀閱歷史遺留下來的史書外,還可以去現在博物館裡面存放文物中進行觀閱,說到文物,那我們就得提到帝王古墓。現在很多文物曾經都是從一些帝王墓葬裡面發掘出來的,這得奈...
考古史上匪夷所思的一幕 墓門剛打開一陣黑煙飛出 所有人無一倖免
說起郭沫若,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僅次於魯迅的文豪,他博學多才,他精通五國語言,是新詩的奠定人,有是中國當時為數不多的甲骨文研究大家之一。考古是個冷門的學科,但意義非常重大,一不小心還能發...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結果造成了我國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劇
說起郭沫若,大家對他的評價一般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魯迅之後中國最厲害的文學大家,也有人說他是文壇「變色龍」。不過郭沫若的一大癖好至今是坊間熱議的焦點,他本人非常喜歡挖墓,結果還釀成了我國考古史上...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
兵馬俑在美展出時手指被盜 然而最讓中國人心痛的是這個事件
去年9月底,一批秦兵馬俑被運往美國費城,在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舉辦特展,一名24歲的美國男子掰下一根兵馬俑手指並偷走。目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已找回被盜拇指,涉案男子面臨審判,可能面臨最高10年的刑期...
他是明朝最懶皇帝,陵墓發掘時怪事不斷,參與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
為什麼周總理禁止挖掘帝王陵墓?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朝定陵吧
中華歷史五千年,很多真相都淹沒在煙塵之中,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通過挖掘古代皇帝的陵墓來了解歷史真相一直是考古界的習慣,但是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挖掘皇帝陵墓,這是為什麼呢?
明定陵發掘中發生什麼?為什麼我們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了
在60年前,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重大的消息轟動世界:中國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公元1563-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明定陵發掘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帝王陵...
郭沫若挖朱棣的墓所為何物?結果卻挖了萬曆的定陵怪事連連!
對於中國歷史上最遺憾的一次考古發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對象就是萬曆皇帝的定陵。事實上,當時選定要挖掘的對象是明永樂皇帝的長陵,並不是定陵,結果卻因為無法找到長陵的地宮入口而只得該換對象,作為歷史...
作為考古學家,郭沫若發掘帝王陵墓錯了嗎?
對於郭沫若考古挖掘帝王陵墓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作為一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他對此痴迷無可厚非,但老想著動別人的陵墓也不是什麼好事兒。那麼他都想過去動哪些陵墓?結果又如何呢?
為何國家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其實原因很簡單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
史上最離奇的一次考古,參與人員全部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謎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郭沫若打開萬曆皇帝的陵墓後發生了一件事,現場人員都驚慌失措!
定陵的發掘可以說是我國考古史上最為悲摧的一件事情,當時由郭沫若等人主持發掘,在這過程中的確驚喜不斷,但是當真正打開墓葬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現場的所有人員都目瞪口呆。
明定陵事件——萬千珍寶毀於一旦,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
1955年10月4日,由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范文瀾、張蘇等幾位在中國文學界頗有地位的人發起了對於明朝十三陵的考古活動,但另專家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的這次考古卻被後人稱之為「最失敗的考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