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錚錚郭沫若,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1956年,郭沫若和吳晗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定陵,剛開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主要當時國家文物保護技術很不成熟,難以對陵墓出土的文物進行妥善的保護,可是當時反對者人微言輕,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最終獲得了國家的同意。
起初郭沫若和吳晗登歷史學家想發掘的是明朝十三陵中的長陵,也就是永樂皇帝朱棣的陵墓,但是由於長陵的挖掘難度很大,最終郭沫若決定先拿定陵練手,如果成功再繼續挖掘長陵,萬曆皇帝就這樣躺了槍,而朱棣幸運的逃過此劫數
各類珍貴的文物因為挖掘準備工作失誤被破壞,當時讓社會各界認識痛心疾首,都紛紛請求停止對明十三陵的發掘,但是郭沫若和吳晗並沒有吸取教訓,他們隨後又要求挖掘長陵,遭到了周恩來總理的立即否決。
想像當時定陵的挖掘已經失敗,以悲劇收場,如果按照郭沫若的挖掘計劃,加上當時國家文物保護技術的落後,何談挖掘乾陵,以及更複雜的秦始皇陵。
好在國家吸取了定陵教訓,中止了對帝王陵墓的發掘,從那時起,不主動發掘,成為了我國考古事業的基本決策。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郭沫若力主發掘定陵,製造了史上最大考古悲劇,參與人員離奇死亡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
為什麼周總理禁止挖掘帝王陵墓?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朝定陵吧
中華歷史五千年,很多真相都淹沒在煙塵之中,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陵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通過挖掘古代皇帝的陵墓來了解歷史真相一直是考古界的習慣,但是現在國家已經明令禁止挖掘皇帝陵墓,這是為什麼呢?
明朝在位最長的皇帝,死後幾百年陵墓被人當做練手對象挖開了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整個明朝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萬曆可能是明成祖朱棣的忠實粉絲,就連陵墓,也要修的和朱棣的長陵一般模樣。當然,為了表示對朱棣的崇敬之前,規模上是要小很多的。
郭沫若一意孤行發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郭沫若...
既不幸又幸運的明代陵墓,考古隊發掘3天被迫撤離,結局影響深遠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在距離北京昌平城區十餘公里處,有一座天壽山,大名鼎鼎的明十三陵就坐落於此。自明成祖朱棣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修建長陵起,直至崇禎皇帝朱由檢下葬為止,這座...
挖墓狂人郭沫若狂挖皇帝陵墓,幸得總理:十年內不開帝王陵
提起郭沫若,不得不感嘆他 的文武雙全,他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造詣,有著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等等多重頭銜。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建國之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熱衷於開挖先...
當初挖掘定陵時到底造成了多少損失?之後就嚴禁帝陵發掘
1958年在郭沫若建議發掘一座明代皇陵用來進行歷史研究,最初郭沫若力薦挖掘永樂皇帝的墓,因為他認為發掘永樂地宮極有可能發現失傳已久的《永樂大典》,但是長陵規模實在是過於龐大,經過多方勘探一直沒有...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結果造成了我國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劇
說起郭沫若,大家對他的評價一般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魯迅之後中國最厲害的文學大家,也有人說他是文壇「變色龍」。不過郭沫若的一大癖好至今是坊間熱議的焦點,他本人非常喜歡挖墓,結果還釀成了我國考古史上...
史上最離奇詭異的一次皇陵發掘,挖掘人員全部神秘死亡,至今成謎
公元1955年,以歷史學家吳晗、郭沫若等為首的寫了一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最後在最高領導層批示下決定先發掘定陵。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墓。可惜...
這麼多寶貝都毀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下葬之所,這裡埋葬了十三位明朝皇帝,還有皇后,皇子,妃子等百餘人。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墓群,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清朝東陵幾乎已被毀於一旦,現存的中國各代皇帝陵墓中,...
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吧
觀今亦見古、無古不成今,歡迎來到歷史觀古易今。在中國考古界,有一種難以忘記的傷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1955年,郭沫若以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歷史為由,提出了發掘明朝皇陵的計劃。
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墓門打開,一陣黑煙飛出,所有人慘遭不測
說起郭沫若,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僅次於魯迅的文豪,他博學多才,他精通五國語言,是新詩的奠定人,有是中國當時為數不多的甲骨文研究大家之一。考古是個冷門的學科,但意義非常重大,一不小心還能發...
20世紀令人痛心的考古發掘,郭沫若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1955年,考古隊挖掘朱棣的陵墓,挖了三天之後,匆忙撤離
摘要:1955年,考古隊經過國家批准,對明十三陵中的長陵進行考古挖掘。工作人員在長陵進行了三天的挖掘之後,卻匆忙撤離了現場,直到今天朱棣的陵墓依舊完好無損!
國家為何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等人力主挖掘的明定陵的後果!
中國的考古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歷史了,在考古中,我們發掘出了大量的古代文物。但是有一場發掘活動很失敗,具體的說是非常失敗,堪稱我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敗筆,那就是明十三陵的發掘活動。
1955年,考古專家挖掘朱棣陵墓,但挖了三天,被緊急叫停
中國五千年歷史,產生多少帝王將相,英雄人物,每一個人身上都充滿了故事,每一個人身上都是傳奇。當時間荏苒,留下的是巨大的地下寶庫,陵墓,而這成為無數考古專家的嚮往。郭沫若曾上書挖掘武則天,秦始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