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我要是自殺了,我就和顧城一樣有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世道那麼難,做點喜歡的事情很不簡單。

白頭難到老,常嚼宿命的調調暗自神傷。

可馬未都就偏要躥出那一套。

1981年,他從機銑工變成了小說作家。

1996年,他從作家變成了古玩收藏家。

2008年,他登上了第三屆中國作家富豪榜。

如果說,傳奇是尋常人的趣談,那麼先鋒就是盡力取悅自己。

在馬未都的江湖裡,寧當先鋒,不做傳奇。

01

那一股子加了調料味兒的京腔,歡脫如土生土長的胡同老炮兒。

馬未都雖成長於北京,但祖上都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

1944年,一顆突然爆炸的水雷奪去了半個村子人的性命,馬未都的父親也因此決定離家當兵,這個頗具冒險意義的人生計劃,也影響了馬未都的人生。

他出生於北京的部隊大院,從小面對著緊張嚴肅的生活氛圍,反倒助長了與生俱來的反叛氣質。

上小學四年級時,恰逢亂世,一時無學可上,馬未都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江湖人」。

三年後,父親帶著他們兄妹三人踏上了北往的列車,進了空軍五七幹校。

當時條件艱苦,住處擁擠又食不果腹,一家四口常常一起挨餓,堅挺的父親為此惆悵不已,幾度哀嘆和自責。

這是馬未都畢生難忘的記憶。

後來,他加入了文工團,扮演的第一個角色是《紅燈記》里的一條狗。

台上唱:「睏倦時留神門戶防野狗,煩悶時等候喜鵲唱枝頭。

那時人人都在盼革命曙光,馬未都也有了暗藏的夢想。

02

在計劃幹校的日子,馬未都向鄰居借來的《紅樓夢》,填補了他困苦又無聊的日常。

那一回,林妹妹駕鶴西去,寶玉含淚出家,紅消香斷,天人永隔。

讀過此處的馬未都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窗外寒風凜冽,冰天雪地,但馬未都的心裡,卻開出了一朵不敗的花。

從此以後,好書,破書,殘書,是書他都讀,好句,難句,生句,每句他都品。

他在書中找到了樂趣,學會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練就了一身的文字本領。

那些黯淡無光的日子裡,讀書是孤獨的快樂,也是觸碰不及的慰藉。

1975年,馬未都返城,被分配到一家工廠做工具機銑工。

但他並未安於被時代裹挾的命運,在80年代文學熱潮的感召之下,他和很多青年一樣,也愛上文學。

當時的他瘦瘦高高,是大家眼裡的「機靈鬼」,常常泡在圖書館裡寫東西,還給自己取了個有趣的筆名,叫「瘦馬」。

26歲那年,他的小說《今夜月兒圓》在中國青年報發表,寫一個車工被車間女神愛上的故事。

此時,國內正逢思想解放,文學的春意正濃。

許多人都被小說中愛情的萌動感和青澀感所深深感染,馬未都也因《今夜月兒圓》所形成的文化現象,在當時一炮而紅。

突然間,讀者的來信堆滿整輛卡車,連《青年文學》的主編也主動上門詢問,馬未都從一個混跡市井的工人,一躍成為雜誌編輯,身邊大咖雲集。

但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位半路出家,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的特殊編輯,不僅才華橫溢,而且眼光獨到,慧眼識得一批出色的作家。

莫言、余華、蘇童、劉震雲的書稿皆經過他手,就連世人眼中最放蕩不羈的王朔,都視他為伯樂。

馬未都與王朔

馬未都曾開玩笑說:「中青社為我和顧城舉行過大型座談會,我是小說,他是詩歌。

只不過就是我沒自殺,我要是自殺了,我就和顧城一樣有名。

03

1990年,正值文壇繁盛之際,馬未都竟然銷聲匿跡。

很久以後才聽他說:「我從小喜歡文學,文學也幫了我很大的忙。

我一度以為自己一生都要為文學事業奮鬥了,但沒想到只10年我就逃開了。

那時的馬未都,對虛假的文學作品和攀親附禮之風極度失望,也看穿了文壇衰落的兆頭,決定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之下,進軍影視行業。

他與王朔、劉震雲等人共同組建了「海馬影視創作室」,吸引了當時國內大批優秀中青年作家,堪稱國內最早的編劇工會。

創作室接連推出的《編輯部的故事》、《渴望》等電視劇,在國內屢破收視紀錄,成為電視劇史上的傳奇之作。

電視劇《渴望》劇照

後來,馬未都又與海岩一起開辦「海馬歌舞廳」,卻因經營不善而倒閉。

他們就乾脆以此為題材,創作了一部《海馬歌舞廳》的電視劇。

當時的編劇團隊集合了王朔、海岩、劉震雲、莫言都等20位作家,無疑成就了電視劇史上的「盛世」。

《海馬歌舞廳》劇照

但《海馬歌舞廳》還沒拍完,馬未都又突然告別影視圈,成了別人眼裡十足的「怪胎」。

他說:「我從文學跑到影視,又從影視跑出來,我是從來不回頭的。

為什麼呢?

「文物像雪茄,文學像香菸,吸了雪茄之後就覺得香菸沒味。

04

其實早在70年代末,馬未都就迷上了古玩。

他常在下班後去逛舊貨攤兒,淘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時不時地還會買一兩件瓷器放在家裡擺著。

那個年代,大家還沒有文物意識,馬未都卻對這些東西特別著迷,每一件「老寶貝」背後的故事,他都想弄個明白。

後來在古玩界還出了個流傳甚廣的段子,說他擅自挪用家裡買彩電的錢,用1600塊淘了個「四扇鈞瓷掛屏」,把媳婦兒氣的沒招!

馬未都身邊的很多人都不明白,收藏這些古物能有什麼用。

家中與日俱增的古物藏品,能有多少把玩不盡的樂趣?還是說他能坐擁奇珍,成為名耀世界的大收藏家,享受艷羨的眼光?

都不是。

在馬未都看來,古物里蘊藏的歷史文化,浩瀚偉大,哪怕是滿腹經綸的人在它們面前,都會變得渺小而微不足道,它們留存著古老的國家和民族中,跳動著的生機。

就這樣,他成了故宮陶瓷館的常客。

當時的展覽條件有限,館內的燈光晦暗,燈管的影子惹他直煩。

於是,他就買了個最大號的手電筒,每每都拎著進去參觀,也因此練就了一副好眼力價,很多古玩藏品的年代真假,他都能迅速識出。

05

1996年,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獲准成立了。

這是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且館內的所有藏品和支出,皆憑馬未都一己之力。

博物館得名於老子的《道德經》。

老子所言「萬物並坐,無以觀復」,是說萬物皆動,輪迴有道。

馬未都以此為靈感,將博物館命名為「觀復」,他覺得,在反覆觀摩和研究這些文物的同時,也會增加喜愛之感。

漸漸地,觀復博物館在全國開了很多家分館,館內的喵星人也成了古玩兒界的「網紅」。

馬未都稱它們為「觀復貓」。

當貓在文物中遊走的時候,本就像一幅跨時代的繪畫,這是馬未都最理想的樣子。

多年過去,馬未都身上也多了很多響噹噹的標籤,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網》專欄作家,古玩收藏大家……

還有人說:「只要是馬未都玩兒過的東西,就會立馬漲價!」

他頻繁轉換了幾次人生角色,每一次都張弛有度,最終換來了今天的功成名就。

2010年,他公開宣稱:「要將所有的文物全部捐贈,一件不留。

這番言論,驚呆世人。

馬未都說:「人一輩子不是為了掙多少錢,走多少路,而是為了活得明白,活得通透。

求的是內心安定,趨的是解決靈魂的困惑和坦然。

他這輩子,

做了很多「最好的事」,

也成就了很多美滿的故事,

若說他愛好藏物不假,

贊他淡泊修心也是真。

他克服了時代的孤獨,又創造了自己的江湖。

- END -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