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出土戰國精美玉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西高祭祀遺址被發現。
遺址遺址東西長400米,南北寬約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東距台神古城約1000米,東南距虒祁遺址約2000米,西北為汾河谷地。
遺址內共清理祭祀坑733座。
這些用來瘞埋祭品的祭祀坑均為土坑豎穴,四壁光滑平整。
祭祀坑大小不一,深者達8米,淺者僅0.5米。
祭祀坑均較窄,難以容身,當時是如何挖8米之深的,目前還是一個謎。
這些祭祀坑除部分零散分布外,大多成片密集分布,每片祭祀坑排列有一定規律,東西成排,南北成行,說明這裡的祭祀活動是有組織、有規劃的。
20餘組祭祀坑間的相互打破,說明這裡的祭祀活動經歷了很長時間,由於記錄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後來的人已經不能夠準確地辨別以前的祭祀坑的位置了。
西高祭祀遺址共出土玉器256件,其中成形玉器有龍、璧、瑗、璜、環、劍飾、管、柱、韘(扳指)、帶鉤、玉人、合頁形器等,器物造型富於變化,形態各異。
特別是玉龍就出土了30餘件,其造型多樣,紋飾精美,製作工藝高超,極盡雕琢之能事。
龍的頭、身、尾清楚,或有足,或無足。
龍首上角、眼、嘴、鼻雕琢完整,龍首或低或昂或回或轉等呈現出各種姿態。
龍體基本形態是「S」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侯馬市西高祭祀遺址730號坑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侯馬市西高祭祀遺址730號坑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青綠色,雙面浮雕谷紋。
侯馬市西高祭祀遺址730號坑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侯馬市西高祭祀遺址730號坑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侯馬市西高祭祀遺址730號坑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侯馬市西高祭祀遺址730號坑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新絳縣柳泉墓地302號墓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灰色扭絲紋。
侯馬市西高祭祀遺址730號坑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新絳縣柳泉墓地302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新絳縣柳泉墓地301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新絳縣柳泉墓地302號墓出土,現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潞城縣潞河墓地7號出土,現藏長治市博物館。
潞城縣潞河墓地7號出土,現藏長治市博物館。
行唐故郡考古有新發現
本報訊(記者龔正龍)6月4日,由省文物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家莊市文物研究所、行唐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主辦的河北行唐故郡考古發掘現場工作會在行唐縣舉行,來自省文物局、北京大學、中國社會...
山西晉中貓兒嶺墓葬群新發現古墓葬27座
光明日報太原6月24日電 記者李建斌日前從山西省晉中市考古研究所獲悉:經過兩個月的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在該市榆次區貓兒嶺墓葬群新發現了戰國至西漢初及明清古墓葬27座,墓葬形制有豎穴土坑墓、豎穴偏...
中國傳統多元化禮器玉璧賞析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中國傳統的禮器之一。玉璧是玉器里出現較早並延續不斷的品種。款式造型多變,紋飾種類豐富,使用範圍也是最為廣范。新石器時代的玉璧因技術受限,切割形制不太規整,或者薄厚不...
收藏見證歷史(7-9)戰國早期侯馬地區晉國玉器精品,寫意表達
接上文《收藏見證歷史》(7-8) 春秋、戰國,這是後人根據歷史背景的演化,做出的分期,這期間,傳統文化並未發生突變,仍然在平穩的進化中,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奴隸制社會為根本的社會體制下的貴族文化...
山西絳州州署遺址發現唐至明清生活用器
新華網太原3月7日電(記者王學濤)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獲悉,山西省新絳縣絳州州署遺址考古有了新發現,在現存州署大堂的前面區域出土了大量唐、宋、元、明清時期的碗、盤等近20種日常生活用器。 據山...
山西侯馬虒祁遺址發現822座祭祀坑和漢至宋元墓葬
內容摘要:本次發掘以祭祀坑為主,集中於南區西南部、東南部和北區中東部,部分祭祀坑幾個或十幾個成組東西排列。在該祭祀地點發掘的祭祀坑中發現了大量的玉石器、少量陶器,未發現銅器。從上世紀50年代開...
山西省出土春秋古玉清晰圖欣賞
山西省出土春秋古玉主要從聞喜縣上郭墓地55號出土春秋早期玉器和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出土春秋晚期玉器做代表。1988年5月,在太原金勝村發掘的一座迄今保存最好,獲得資料最為豐富的大型春秋晚期墓葬和一...
「遼報獨家」遼西發現第二個「牛河梁」,入選2016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附《正午微播》)
遼報君遼寧日報新媒體中心1月10日,從北京傳來好消息,遼寧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入選2016年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這是紅山文化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這也是我省獨立主持的考古發掘項目首次入選。這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