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報獨家」遼西發現第二個「牛河梁」,入選2016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附《正午微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遼報君

遼寧日報新媒體中心

1月10日,從北京傳來好消息,遼寧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入選2016年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

這是紅山文化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這也是我省獨立主持的考古發掘項目首次入選。

這個新發現為啥這麼厲害,在發掘過程中都發現了哪些寶貝?請看遼報獨家揭秘!

何謂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創辦於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被稱為我國重大考古發現的展示舞台和考古新進展的學術講台,每年根據全國各地的考古情況,經過專家的嚴格評審後,選入六大入選項目。

之後,由報告人在論壇主講發掘項目、過程、發現等內容,相關專家進行評議後再進行討論。

墓葬里出土了哪些寶貝

每一次的考古發現,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墓葬里藏了哪些寶貝?今天遼報君就為您揭秘這次出土的寶貝都有啥?

2014年至2016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朝陽市龍城區博物館對朝陽市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發掘取得了重大收穫。

通過三年發掘,共清理墓葬78座、祭壇1座、祭祀坑29座,出土遺物共計200餘件,主要有陶器、玉器、石器等,其中玉器140餘件。

首次發現半成品玉料

以往在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都是成品,半成品還是第一次發現。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樊聖英說,根據半成品玉料上的加工痕跡,考古工作者復原了紅山人製作環形玉器的工藝過程。

新發現的半成品玉料只有體表經過了簡單打磨,較大的自然疤痕尚未磨平,保留了原石的整體形狀。

不過,在玉料的頂面中心處,有一個高出頂面兩三厘米的圓柱玉芯,玉芯貼近頂面的位置環繞著一周凹槽,端面有切割留下的疤痕。

首次發現環形三耳璧

在對半拉山墓地出土物進行清理時,考古人員發現玉璧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制特別豐富,有單孔玉璧、雙孔的雙聯璧、三孔的三聯璧,單孔玉璧中還有一些外形比較特殊,比如圓角長方形玉璧、圓角方形玉璧等。

其中一件外形極為特殊的環形三耳璧,是在紅山文化遺址中首次發現。

斜口筒形器首現祭祀坑

斜口筒形器(又叫玉箍)是眾多紅山文化玉器中最具特色的一類,此前只在墓葬中發現。

但在半拉山墓地,考古工作者卻在祭祀坑中發現了它的身影。

斜口筒形器為什麼會出現在祭祀坑內,目前尚不清楚。

考古學家表示,這個新發現至少為研究玉斜口筒形器的功能提供了新線索。

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次組合出現

玉豬龍、玉璧、石鉞這三種遺物,單拿出來哪一樣都算不得新發現。

在已發掘的紅山文化遺址中,玉璧的出土數量非常多,幾乎每個紅山文化遺址都有,玉豬龍和石鉞雖然罕見,但在紅山文化墓葬中也都曾發現數件。

可是,當這三種遺物以組合形式一起出現時,則別具深意。

半拉山墓地M12墓主人的腹部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組合——玉璧、玉豬龍和石鉞在一起,並且個頭都比較大。

石雕像面部特徵近似西方人

此次半拉山墓地出土了14件人像,既有陶像又有石雕像。

僅就數量而言,石雕人像占有絕對的優勢,共出土了12件,可以說是紅山文化遺址一次性出土石像最多的一次。

半拉山墓地出土的石雕像不僅在數量上占有優勢,而且其中一件石雕人頭像屬於孤品。

考古學家郭大順認為,該石雕人頭像的面孔並非傳統的東亞人長相,高鼻樑、高額頭、高顴骨,更近似於西方人。

半拉山墓地的功能是啥?

專家認為半拉山墓地分為早晚期,兼具埋葬與祭祀功能。

從地層堆積角度看,半拉山墓地文化內涵較為明了,未發現其他時期的文化堆積層,但墓地的冢體存在著較為複雜的疊壓打破關係。

從上至下可分為三層,根據墓地冢體地層堆積結構情況,反映出該墓地在營建和使用時間上經歷了兩次較大規模的變化,據此,考古工作者將墓地分為早、晚兩期。

從墓地結構與布局來看,該墓地經過了精心的規劃和營建,以石界牆為界,南部為墓葬區,北部為祭祀區。

在冢體上進行的兩項活動產生了兩種遺蹟現象,即墓葬和祭祀遺蹟。

在清理的78座墓葬中,大多數人骨保存較差,少數保存較好,一些人骨上撒有一層紅褐色礦物質。

墓室內只隨葬玉器,器形以玉璧和玉環為組合。

共發現早期墓葬15座,未發現明顯分區。

共發現晚期墓葬63座,主要位於墓地南部,在北部祭壇外圍也有零散分布。

半拉山墓地發掘的意義

將中國墓祭禮制的出現時間推至5000多年前

此次半拉山墓地發掘中最重大的發現莫過於建築址。

「在此之前,紅山文化積石冢上一直沒有發現過建築痕跡。

位於牛河梁第一地點的女神廟雖是建築,但並未建在積石冢上。

可以肯定地說,這是首次在紅山文化積石冢上發現建築址。

」樊聖英說。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先生在對建築址本身及其周邊的環境進行詳細分析後發現,建築址附近還有不少祭祀坑,因此他更傾向於該建築為祭祀場所這一說法。

「半拉山墓地祭祀建築址的發現意義重大。

漢代學者曾有『古不墓祭』的說法,認為漢以前是不在陵墓上搞祭祀的。

但在後代的考古發掘中,發現在戰國甚至更早的商代就已出現在墓上修祭祀的建築。

如今,紅山文化墓地也發現了建築址,說明5000年前紅山先人就在墓地搞祭祀了,這是一個關乎古代陵寢制度以至中華禮制起源的大發現,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考證。

」郭大順如是表示。

半拉山墓地多項研究已啟動

朝陽半拉山墓地的發掘成果一經公布,立刻在考古界引發了震動。

有專家稱,遼寧考古人在遼西找到了第二個「牛河梁」。

眼下,半拉山墓地的學術價值和意義已經引起了學界的極大興趣,多位考古專家開始對出土文物展開研究。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全超,從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張全超及其科研團隊先後三次來到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對該墓地出土的古代人類骨骼遺存進行了現場鑑定和信息提取,並採集了一些用於穩定同位素和古代DNA分析的樣本。

未來,張全超及其科研團隊將重點對半拉山墓地出土人類骨骼開展穩定同位素分析和古代DNA研究,嘗試復原紅山文化時期先民的食物結構。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所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全家2016年11月,他應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之邀,到朝陽半拉山墓地考察,祭祀區內發現的兩副動物骨架引起了他的注意。

經過仔細辨認,陳全家確認這些動物骨頭為兩頭驢的完整個體。

「這還是首次在紅山文化遺址內發現驢的骨架,對於研究驢的馴養和進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陳全家正在對驢骨架進行穩定同位素和DNA檢測,試圖弄清楚這兩頭驢到底是野生的還是家養的。

接下來,陳全家還將通過對驢骨架進行年代測試,進一步確定其所屬年代。

陳全家表示,雖然兩副驢骨發現於半拉山墓地祭祀坑內,但不能就此確認其和墓地年代一致。

一旦確認,就可以說早在5000年前,紅山人就開始馴養驢。

遼報今日精彩

1、明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5%,基本消除露天焚燒現象

2、瀋陽與「一帶一路」沿線66個國家建立經貿往來

3、大連懲治惡意欠農民工薪水行為,106家施工企業被限制投標資格

本報記者/王臻青 王敏娜 楊競

新媒體編輯:張穎 張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朝陽半拉山墓地首次發現冢上建築址

將墓祭禮制推至5000年前 破解玉器的製作過程 軍權與神權或已分離經過三年的艱苦發掘,遼寧考古人又一次交出了令學界矚目的成績單:首次在積石冢上發現建築址,首次發現半成品玉料,玉豬龍、玉璧和石鉞首...

梁海燕:「北玉南下」,玉龍說話

一,玉器時代起源於興隆窪的泛紅山文化新石器時期玉器的演變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各地區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傳承的關係。中國史前文化期存在一個以玉獨尊的「玉器時代」,其起源在距今8000年的北方興...

斜口筒形器首現祭祀坑

發現地點特殊,為研究其功能提供了新線索斜口筒形器(又叫玉箍)是眾多紅山文化玉器中最具特色的一類,此前只在墓葬中發現。但在半拉山墓地,考古工作者卻在祭祀坑中發現了它的身影。去年夏天,半拉山墓地考古...

2016年,中國6大考古新發現,又有新旅遊地點了

考古,不管是人文、歷史還是物質都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精神財富。古代的先祖們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物質文化遺產,秦始皇兵馬俑、長城、故宮等讓我們已經很為之驚嘆又引以為豪。殊不知,中國現有的發現也不過是漫漫...

遼寧發掘出5000年前半拉山紅山文化遺址

中新網瀋陽1月11日電 (記者 朱明宇)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發布消息稱,該所已完成遼寧朝陽半拉山紅山文化遺址發掘,成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發現。紅山文化代表中國北方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

紅山文化的高古玉器

根據目前公開發表的考古資料:經過正式科學發掘,且出有玉器的紅山文化遺存皆位於遼寧省西部,主要有阜新縣胡頭溝3號墓,喀左縣東山嘴遺址,及建平縣牛河梁遺址第二、三、五、十六地點內的24座墓葬。由於...

紅山文化中的典型玉器簡介

(1)玉龍 紅山玉龍呈勾曲形,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並排兩個鼻孔,頸上有長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體捲曲,平面形狀如一「C」字,龍體橫截面為橢圓形。龍...

「2016六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貴州牛坡洞遺址、遼寧半拉山紅山文化墓地等上榜光明日報北京1月10日電(記者李韻)10日,「2016六大考古新發現」在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上揭曉,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