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古蹟;徐州名勝古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徐州,有著一個四千多年歷史的歷史,而且在彭城中也有著很多歷史上的文物和估計在,對此徐州名勝古蹟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徐州名勝古蹟大全

徐州古稱彭城

具有4000多年的光輝歷史,這裡歷來就是鍾靈毓秀、藏龍臥虎之地。

中華意經和養生學的鼻祖彭祖,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人傑鬼雄項羽,一代文豪蘇東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們的痕跡。

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蹟不勝枚舉,其中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極具藝術欣賞和考古價值。

以雲龍山水、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風光怡人,美若西子,秀比江南,兼有北雄南秀之美。

名勝古蹟掩映其中,與之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兩漢四百年間,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個彭城王,應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實還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在的徐州行政區域內還分封過一個下邳國,有四位下邳王嬗遞。

這些國王的陵墓猶如地下宮殿般的華麗,國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國庫的積蓄,盡都填充於墓室中。

徐州漢墓中的王陵墓葬,構成了徐州兩漢文化的「三絕」之一。

徐州漢代十八陵經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獅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馱藍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龜山第六代楚王墓、東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東漢彭城王陵等。

徐州西漢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北洞山楚王陵、龜山楚王陵和獅子山楚王陵。

以「精」「奇」「雄」各領風騷被譽為徐州文化三絕之一的獅子山兵馬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顯示出豐富的內容: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衛士俑、執長器械的髮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餘種。

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性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著同樣的價值。

西漢時期徐州地區流行的是崖洞墓,東漢時期,墓葬形制發生了變化,盛行的是漢畫像石墓。

漢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禮堂里的雕刻壁畫。

漢畫像石雕刻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區出土漢畫像石700餘塊,收藏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的畫像石500餘塊。

徐漢畫像石同蘇州園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並稱為「江蘇文物三寶」。

除漢墓、漢俑、漢畫之外,徐州的兩漢文物精品,在中國的兩漢文化中也是獨領風騷,引人囑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餘件彩俑;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鐵鎧甲、玉棺、玉豹;小龜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帶釣、劉注銀、火山漢墓出土的銀縷玉衣;土山漢墓出土的鎏金獸形硯;睢寧劉樓漢墓出土的銅牛燈等珍貴文物,皆屬國寶。

「佳處未易識,當有來者知」,徐州兩漢文化景觀中還有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勝跡,諸如戲馬台、泗水亭、霸王樓、歌風台、拔劍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處景點,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使人聯想到的是楚漢戰爭的硝煙風雲。

戲馬台的高台秋風,可使你概見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雄風;歌風台的大風歌古碑,能讓你領略漢高祖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千古絕唱;子房祠的晨鐘暮鼓,會令你對「張良吹簫散楚兵」的傳說浮想聯翩。

所有這些,又為徐州的兩漢文化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一位歷史學家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研討會上這樣說:「象徐州這樣的城市,薈萃兩漢文化如此豐盛的內容,在中國的歷史名城中是絕無僅有的。

」「兩漢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實。

徐州的工藝技術歷史悠久,著名產品如柳琴、皮毛畫、玉雕已贏得國內外聲譽。

徐州地方風味名菜歷史悠久,如沛縣狗肉,東坡回贈肉、八大錘清燒魚丸、糖醋四孔鯉魚、珍珠鴨子等傳統名菜名揚海內外。

徐州名勝古蹟有哪些

獅子山楚王陵

楚王陵現建在徐州漢文化景區,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位於徐州東郊南麓,是模仿地面宮殿的建築群體,結構複雜,形制奇特。

整座陵墓呈南北中軸線對稱式建築布局,設施結構一應俱全,再現了西楚漢王奢侈的生活場景,也印證了漢代盛行的「視死如生」的喪葬觀

楚王陵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它位於中國東部江蘇省的徐州市三環路獅子山,四千餘件兵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發現於1984年,時隔十年後,發掘了主人墓——楚王陵。

楚王陵位於徐州東郊南麓,鑿石為室,穿山為藏,墓室嵌入山腹內深達百餘米。

其龐大的規模、恢宏的氣勢、奇特的結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

楚王陵,經考證就是兵馬俑主人楚王劉戊之墓(尚不能定論)。

當年,劉戊參與「七國之亂」謀反未果,楚王家族為保自身利益,權衡利弊,勸其自縊,以死謝罪贏得中央王朝的諒解。

他自殺後,楚國宮廷考慮到其是反國之王,一旦朝廷下詔書,必然不能享受王者之禮,於是匆忙將劉戊下葬,給中央政府一個「即成事實」,結果漢朝廷接受了這一事實。

陵墓雖歷經十九年修築,但當劉戊下葬時,尚未修完,

楚王陵

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一次倉促的葬禮,楚王陵因此把諸多的迷留給了千年之後的人們。

楚王陵結構楚王陵主人的死因頗有懸念,而楚王陵地形制也出人意料。

它坐北朝南,「依山為陵,鑿山為葬」,陵墓直接開鑿于山體之中。

南北總長 117 米,寬 13.2 米,深入山下 20 余米,總面積 851 平方米,開鑿石方量 5100 余立方米。

宏大的地下玄宮幾乎把山體掏空,工程浩大,氣勢磅礴,全國罕見,它應該是徐州地區所有漢代陵墓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內涵最豐富、歷史及文物考古價值最高的一處特大型西漢楚王陵墓

楚王陵墓是模仿地面宮殿的建築群體,結構複雜,形制奇特。

整座陵墓呈南北中軸線對稱式建築布局,從外到內依次為三層露天垂直墓道,天井、耳室、墓門、甬道、側室、前堂和後堂等。

其中包括庖廚件、浴洗室、御府庫、禦敵庫、錢庫、印庫、前廳堂、棺室、禮樂房以及楚王嬪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 12 間,其設施結構一應俱全,再現了西楚漢王奢侈的生活場景,也印證了漢代盛行的「視死如生」的喪葬觀。

置身其中,古代陵墓所固有的陰騭氣息,些許在心中漂移過一絲寒冷,但更多是感嘆這一浩大工程竟是二千多年前古人靠鐵鑿、鐵斧等簡陋的工具,一鑿一鑿開山而成的!陵墓也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遺存的載體,楚王陵還是一座地下文物寶庫。

雖墓主室曾遭盜掘,但墓中依然出土各類隨葬器物二千多件(套),約萬件。

比如國內最精美的金縷玉衣,它所用玉片多達 4000 多片,而通常的玉衣用玉片約在 2100 片左右,而且這件玉衣所用玉片均為質量上乘的和田白玉,晶瑩剔透,溫和潤澤,堪稱絕品。

另外,顯示王者風範的赤金帶扣、「月如水,聲如磬,萬里無雲」的玉耳杯、「滄海月明珠有淚」的走盤珠;以及數百件青銅和鐵制兵器……這批隨葬品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外墓道的主體部分。

兩側的牆壁都是兩千多年前的原始形制,是完全靠人工把整整一座山掏空形成的,這一段的平均深度達14米。

在前面墓道接口處,考古工作者清理了一座陪葬墓。

這種在直墓葬入口發現陪葬墓的情況,在全國還是首次。

在其中所出土死者佩帶的印章上刻有「食官監印」四個字,說明此人是負責墓主人膳食方面的一個官員。

主墓室。

四塊塞石一組,一共四組、十六塊塞石,呈「田」字形把墓道封堵了整整十米。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盜墓者們從天井東側向西北方向挖盜洞,一直挖到墓門口,定位之准,比今天的考古斟探隊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把右上角的這一組塞石打上牛鼻眼,用繩系住,像牽牛一樣平拖出來,然後從這裡直接爬進了主墓,因此沒有發現後面的三間墓室。

盜墓的時期很早,是在王莽篡位的時候—公元8年左右。

當時的生產力十分低下,而這些塞石每一塊都重達五、六噸,這樣浩大的工作量,絕不是一兩個毛賊、十天八天能幹得了的。

因此推測,這肯定是一次大規模的官盜。

在塞石的內側有一塊硃砂印文,寫的是「第乙下陽,東方二,簡道,廣三尺九寸,高四尺半寸,寰丈五寸」。

上面這段文字說明的是這塊塞石所處的位置既它的尺寸大小,通過對這段文字的解讀我們可以知道塞石是由內向外共分甲、乙、丙、丁四組,這一塊就是位於第二組下面自東起的第二塊塞石。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當時墓葬的設計者對每一塊塞石的位置和尺寸都有準確的標註,可見西漢時期墓葬建設水平之高。

墓內出土了大量的銅錢,一共十七萬六千多枚,墓室出土文物就很少。

主要原因就是被盜墓者捷足先登,大件的金銀器都已被盜,只剩下一些銅鏡的殘片以及鐵甲片、銅箭頭等。

墓室出土了三件非常漂亮的金飾。

左邊是鑲有祖母綠的金帶鉤,中間是金獅頭,右邊是金鵜鴣。

它們不但金質純凈,雕工也十分精美。

但「黃金有價玉無價」,對面這對玉龍更有價值。

可是為什麼盜墓者沒有拿呢?因為當時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之說,而且玉龍象徵著王權,把它盜出去,買也沒人敢買,留著還容易招來殺身之禍,所以盜墓者沒敢拿走。

這座墓葬修得虎頭蛇尾,外觀十分宏偉,內部修鑿卻比較粗糙。

在東面的地方,可看到明顯的、正在打鑿的痕跡,沒有來得及完工。

一般來說,棺材都應放在後室正中的地方,壽終正寢嘛。

既然沒有完工,只好移到了甬道東面的棺床上去了。

徐州名勝古蹟盤點

龜山漢墓

龜山漢墓,是徐州龜山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位於江蘇徐州市鼓樓區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龜山漢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的夫妻合葬墓。

墓葬東西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幾乎將整個山體掏空。

共有15間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臥室、客廳、馬廄、廚房一應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宮殿。

南北兩條平行的甬道各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每條甬道有26塊重達6-7噸的塞石封堵。

龜山漢墓有許多不解之謎,因此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南甬道為楚王襄王劉注墓,北甬道為其夫人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

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麓,呈喇叭形狀,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由人工開鑿而成。

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開鑿。

該墓於一九八一年二月被當地群眾開山採石首次發現,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南京博物院會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後對北墓道及整個墓葬進行發掘清理。

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徵集了該墓出土的劉注龜鈕銀印,從而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

一九九二年七月籌建,龜山漢墓第一期保護工程已於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徐州名勝古蹟

在徐州,有著一個四千多年歷史的歷史,而且在彭城中也有著很多歷史上的文物和估計在,對此徐州名勝古蹟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游徐州漢墓賞楚風漢韻

徐州,古稱彭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國第一個布衣皇帝——漢高祖劉邦,就生於徐州。這裡匯聚了濃縮了數千年文明精髓的名勝古蹟,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構造各異的漢墓、栩栩如生的漢畫石像、...

徐州旅遊日記:有點尷尬的獅子山楚王陵

有人說,漢墓、漢畫像石和漢兵馬俑是漢代三絕。其實,漢代文明,又豈止這三點?其餘如建築、飲食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等,漢代也獨領風騷。比如建築。漢代房子的屋脊,與唐代及以後建築的「飛檐」不同,而是呈直線...

金縷玉衣傳說:一代楚王永生夢想的破滅

大約在2000多年前的王莽當政時期,也就是一代楚王在徐州獅子山下葬100多年後,一群盜墓賊闖進了他的地下宮殿,野蠻地打開玉棺,發現了裡面的金縷玉衣。接下來發生的,是楚王生前想想都會顫慄的一幕:他...

相約徐州,怦然心動 楚漢文化游(一)

中國第一個布衣皇帝—漢高祖劉邦,生於徐州。劉邦稱帝後,冊封他的弟弟劉交為楚王,定都在彭城徐州。數百年間,以徐州為中心的西漢楚國成為劉氏子孫的世襲封地,免交賦稅,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留下了豐富而寶...

徐州彭城:漢家英魂鎮九州

自古彭城位列九州,兵家必爭之地。古彭城徐州地處江蘇省西北部,有2500多年建城史、6000餘年絢爛文明。帝堯時建彭氏國,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即九州之一,是江蘇境內最早呈現的城邑。...

永生夢想幻滅——楚王和他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玉衣的一種,用金縷編成,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

江蘇 徐州

徐州位於江蘇省西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古稱彭城,為華夏九州之一。徐州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歷史上有11位徐州籍...

江蘇現特大漢代古墓,轟動世界考古圈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採納晁錯的《削蕃策》,對藩王勢力進行了一系列重點打擊。藩王中資歷最老的吳王劉濞,仗著自己是漢高祖劉邦封的王,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反抗漢景帝,聯合其餘六國反抗漢朝削蕃,史稱七...

徐州城市名片——文化

歷史文化名城徐州,古稱彭城,為華夏九州之一。徐州歷來風土清嘉,物阜民豐,人才蔚然,英豪輩出,更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漢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之譽。 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與發跡...

探秘地下漢朝——地下宮殿里的神秘世界

古城徐州,地下掩埋著一個個規模宏大的漢代宮殿。在2000多年的時光流轉中,它們或被盜掘,或默守自己的秘密,靜等著考古學家的發現。當這些陵墓終於呈現在世人面前,一個神秘的世界便陡然打開了……

漢時風韻——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實拍

獅子山楚王陵位於徐州東郊南麓,是西漢早期被分封在徐州的楚王的陵墓,墓主人是誰尚無定論,據考證可能是第三代楚王劉戊。當年他參加七國之亂失敗後被迫自殺,楚國宮廷必然不可能按正常程序將其安葬,這也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