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隆德新石器遺址出土大量四千年前生活實用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銀川11月30日電(記者艾福梅)四千多年前的古人類怎麼縫製衣物?剛剛結束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沙塘北塬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回答了這個問題——骨針,針身保存完好,針孔依然可見,刮磨得很光滑。

骨針僅僅是此次歷時近半年的考古發掘的收穫之一。

據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塬遺址考古執行領隊王曉陽介紹,今年北塬遺址發掘面積約800平方米,清理房址11座,灰坑151個,窯址3座,墓葬1座,出土史前人類各類陶、石、骨質實用器等300余件。

沙塘北塬遺址是寧夏境內的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

此次清理髮現的11座房址中,僅有一座為窯洞式,其餘均為半地穴式,而半地穴式房屋多為圓角方形,房址中間有一圓形灶,底部和壁面鋪抹白灰皮。

清理的3座窯址則很是簡陋,可分為窯室和操作間兩個部分。

帶有針眼的骨針則發現於唯一一座墓葬的填土中。

出土的實用器中,陶製品包括陶罐、陶盆、陶刀等;石器主要為石刀、石斧、石鑿等;骨器主要為骨錐、骨匕、骨針、骨鏃等;另外還發現有穿孔蚌殼等,可能是用於裝飾。

此次發掘的總領隊樊軍說,該遺址的發現、發掘和相關問題研究,對探討寧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譜系及演變規律,認識和了解與周邊地區的文化淵源,具有重要意義。

考古專家認為,沙塘遺址所處的渝河流域分布有大量的新石器文化遺存,此次發掘對遺址的範圍、地層堆積情況以及文化面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通過對整個遺址遺蹟現象和出土遺物的分析,並與隆德頁河子遺存和甘肅天水師趙村七期遺址進行對比,小口罐、雙耳罐、單耳罐、盆、器蓋等均有相似之處,北塬遺址、頁河子遺址、師趙村七期遺存三者整體文化面貌基本上類同,文化內涵也比較接近,都屬於齊家文化早期文化遺存。

齊家文化形成於距今4000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是新石器時代向青銅器時代過渡的一種文化遺存。

齊家文化以陶器為主,此外還包括石器、骨器、銅器和玉器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禹州市前後屯遺址龍山文化遺存發掘簡報

內容摘要: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調文物保護辦公室【摘要】2010年,山東大學考古與博物館學系對河南省禹州市前屯村北的前後屯遺址進行了發掘,其中的龍山文化遺蹟有房址、灰坑、溝和墓葬,出土遺物有陶器、石...

「鄉村記憶」濰坊市>寒亭區 前埠下村

朱里鎮前埠下村,位於朱里鎮南部。明洪武年間,孫姓由山西洪洞縣遷居於鎮內周家莊西南廈埠。隆慶二年,由廈埠遷此定居。因在一埠下立村,故取名埠下。後逐漸形成兩個村落,此村在前稱前埠下村。前埠下村西面有...

重慶:磐石城遺址發現新石器和商周時期遺存

新華社重慶8月15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獲悉,重慶磐石城遺址項目取得階段性考古成果,最新發掘出土了漢至六朝、商周時期及新石器時代的各類陶、石器物,遺址歷史跨度進一步增大。磐石城位於三峽庫區的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