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契丹風遇上揚州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內蒙古奈曼旗一處山脈的地底下(青龍山鎮斯布格圖村西),這裡就是被列為「七五」期間國家重大考古發現的遼代陳國公主與附馬合葬墓。

遼代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是迄今為止,在出土遼墓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墓葬,是我國首次發現的、未經盜擾的遼代皇族墓,被稱為解讀神秘契丹文化的奇蹟。

古墓里有歷經千年歲月卻不褪色的巨幅壁畫,展現著濃郁的草原風情。

同時,出土了大量的契丹文物珍品,大小將近3227件。

黃色的金、白色的銀、紅色的琥珀、潔白的玉,琳琅滿目的珍寶布滿了墓室。

墓主人陳國公主(楊家將故事中赫赫有名的遼國蕭太后的孫女——陳國公主耶律氏)和駙馬,平臥於棺面,頭枕著金花銀枕,身著銀絲網絡葬衣,臉覆蓋金面具,腳穿金花銀靴。

目前,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部分珍藏於奈曼王府博物館。

遼公主鎏金銀冠

遼公主雲鳳紋鎏金鏨花銀靴

西漢玉琀、塞組合

西漢蟬形玉琀

漢彩繪雲獸紋漆枕

遼公主對鳳紋金花銀枕

西漢串飾

遼公主琥珀瓔珞

遼蟠龍紋琥珀握手

宗蘇琴

電影《尋龍訣》中華麗的古墓葬場景為遼國葬制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1月26日至4月25日,由揚州博物館與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推出的《神秘的契丹——遼代文物精華展》在揚州博物館二樓書畫廳展出。

本次文物展以「前世今生」、「草原帝國」、「生命遐思」為主題,通過遼墓出土的文物為觀眾揭開了大遼帝國的層層面紗。

從展出的107件遼代文物中,觀眾可以領略到千年以前契丹工匠的精湛技藝與巧思,以及一種別樣的民族風情。

遼代(公元907-1125年),是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草原帝國,也是草原絲路上的傳奇,疆域廣闊、實力雄厚,縱橫歐亞草原,與北宋、西夏三分對峙、鼎足而立二百餘年。

儘管遼代的內蒙地區和漢代的揚州地區時隔千年、相距千里,但通過對比,我們依然發現遼代的一些生活習俗與漢代的還有著些許相似之處。

在此,筆者以本次展出的遼代文物和揚州博物館藏的漢代文物做個簡單對比,為您解讀漢、遼習俗以及這些文物物件製作工藝上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從中也可看到漢文化的持久性和感染力,以及契丹民族的文化包容性和創造力。

1

銅縷琉璃衣VS銀絲網絡

銅縷琉璃衣

反映了漢代揚州琉璃製作的超高水平

此件銅縷琉璃衣是玉衣的一種,用琉璃代替玉片,以銅縷連綴而成,既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等級,又反映了漢代揚州超高的琉璃製作水平。

玉衣是供皇帝和貴族死後穿的葬服,又稱玉柙或玉匣,是用許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並以金絲、銀絲或銅絲相連而製成的,分別稱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和銅縷玉衣。

玉衣一般按部位可分為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子6個部分。

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和金、銀、銅絲縷織而成。

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份的高下不同。

銀絲網絡

一種比較奇特的契丹葬具

網絡,是契丹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具。

此件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銀絲網絡是用直徑0.05厘米細銀絲編織的特製葬衣。

它根據人體的各部位,先分編成頭網、臂網、手網、胸背網、腹網、腿網7部分,各部位編織完後,穿套於死者內衣之外,用細銀絲將各部位銜接成一整體。

銀絲網絡之外再穿外衣、束腰帶、戴面具、套銀靴、佩首飾等。

這種風俗與契丹人意識中的祖靈崇拜和靈魂觀念相聯繫,是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則神不離」的結果。

2

漆溫明VS金面具?用途,宋·周密《癸辛雜識》曰:「世大斂後,用鏡懸棺,蓋以照屍取光明破暗之義。

」故「溫明」內多嵌置或放置銅鏡,即為此意。

考古發現的漆面罩與《漢書》所載的「溫明」形制完全一致。

其基本造型如方漆桶,頂部呈覆斗狀,下部為扁方體,前面缺板,蓋頂前伸出一葉,能覆及前胸。

內多鑲嵌銅鏡或琉璃璧,外部施以彩繪、漆畫,有的局部鏤雕,或輔以鎏金銅飾,精工製作。

揚州地區是我國出土「漆溫明」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整個面罩工藝精細、裝飾彩繪複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體現了漢代揚州漆器製作的高水平。

除了「漆溫明」外,漢代「溫明」還有玉質和紡織品質的。

其中,以玉質等級最高,在漢代為王侯專用。

而「漆溫明」出現於西漢晚期,級別較低。

遼代駙馬金面具銀絲頭網

以金屬材質為主,刻畫惟妙惟肖

這件出土於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遼代陳國公主(駙馬)墓的面具為純金製成,長21.7厘米,寬18.8厘米。

頭網為銀絲打造,罩於銀絲網絡之外。

面具呈半浮雕狀,面部五官根據死者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為陳國公主駙馬所戴。

契丹金屬面具在不同階層中都比較流行,因身份等級的不同,分為金銀銅鐵等質地,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據已出土的面具看,其覆蓋面部的深淺不同,大體可以分為三種樣式,即扁平浮雕式、半浮雕式和高浮雕式。

3

豬形玉握VS琥珀握手

西漢豬形玉握

「漢八刀」的經典之作

玉握為死者手中握著的器物,玉葬器之一。

古人認為死時不能空手而去,要握著財富和權力。

漢代,在長條圓柱上加琢單線條,也就是漢代最常用的漢八刀雕法,雕成一隻玉豬。

玉豬是漢代最流行的玉握。

此對玉豬握,高2.8厘米、長11.4厘米、寬2.6厘米,1984年邗江楊壽鎮李崗村寶女墩新莽墓出土。

其玉質晶瑩,造型圓潤豐滿,用「漢八刀」技法雕出幾道寬陰線,簡練地表現豬的雙耳、四肢等各部位輪廊,形態生動,線條簡潔流暢。

遼代雙鳳紋琥珀握手、蟠龍紋琥珀握手

製作精細、工藝精巧,彰顯公主的尊崇地位

雙鳳紋琥珀握手握於公主左手。

橘紅色,浮雕,橢圓形,正面雕刻長尾上翹的對鳳。

蟠龍紋握手握於公主右手,紅色,浮雕,橢圓形。

龍紋握手正面雕刻一條首尾相接的行龍,龍尾外側刻一顆火焰寶珠。

文獻記載,握手是古代斂衣的一種,以布帛縫合如囊,套於兩手,故名握手。

遼代公主地位特別尊崇,不僅生前待遇優厚,死後一切喪葬所需,皆系朝廷承攬。

陳國公主墓出土的各種隨葬物品均為公主、駙馬舉行婚禮時朝廷賜予之物,製作精細,工藝精巧。

4

漆枕VS對鳳紋金花銀枕(公主)

漢代彩繪雲獸紋漆枕

漢代揚州漆器中極為罕見的藝術精品

漆枕高11.9厘米、長18.4厘米、寬7.1厘米,木胎,長方體,側面呈倒錨狀,枕面弧形。

枕表滿髹朱褐漆地,以墨、黃二色漆勾繪幾何紋邊;枕體兩面繪幾 何紋邊,主體為大幅雲氣紋,雲氣間飾禽鳥;枕一側面開一長方形豎門,門側漆繪兩條騰龍守門,另一側繪雲氣禽鳥,所繪紋飾均有引導靈魂升天之意。

此枕造型別致,裝飾華麗,是漢代揚州漆器中極為罕見的藝術精品。

遼代公主對鳳紋金花銀枕

鳳紋也是契丹人喜愛的紋樣

銀枕前高4.4厘米,後高13.2厘米,枕面寬40.8厘米,長30厘米,由枕面和底座用薄銀片分體打制焊接而成。

枕面鏨刻昂首振翅、長尾上翹的對鳳紋,鳳首間鏨刻火焰寶珠,下飾如意雲紋,花紋鎏金。

鳳紋本是中原文化常見的紋樣,伴隨著契丹與中原之間頻繁的交往而滲透到契丹人的日常生活中,為研究遼代契丹族生活習俗及其與漢文化交融提供了重要史料。

5

串飾VS琥珀瓔珞

西漢串飾

體現了漢代揚州金銀器製作的精湛

1996年出土於揚州市郊區西湖胡場14號墓的西漢串飾,共28件組為一套,為墓主人生前配飾項鍊。

由金、玉、瑪瑙、琥珀、玳瑁等材料製作成珠、管、勝、墜、壺及辟邪、雞、鴨等形狀的小飾品連綴而成。

每件小飾品皆有極細的穿孔。

構思巧妙,製作十分精細,充分反映出漢代金玉雕刻的高超工藝水平。

遼代公主琥珀瓔珞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琥珀飾件

瓔珞為深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項飾,是其信奉佛教並將佛教思想世俗化的代表飾物。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那樣崇尚琥珀。

該瓔珞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琥珀飾件。

其外串264件,內串69件。

琥珀浮雕飾件紋樣主要為龍紋,圖案抽象而富於動感。

特長的瓔珞不適宜日常遊牧生活佩戴,多應用於神 聖、重要的場合。

6

玉琀、玉塞組合VS鎏金銀冠、雲鳳紋鎏金鏨花銀靴

西漢玉蟬琀、玉塞

寄託了古人來世再生的願望

漢代人常以九竅塞(琀)置於死者體內,以求精氣不外泄,屍身不腐。

古人九竅用玉中最重要的就是玉琀。

漢以後大量使用玉蟬為玉琀,希望死後能像蟬那樣高潔、蛻變,以求來世再生。

遼代公主鎏金銀冠

契丹貴族婦女專用冠飾

高翅冠是契丹貴族婦女專用的一種冠飾。

冠呈高筒式,圓頂,兩側有對稱的立翅高於冠頂。

冠的正面和兩側立翅鏤空並鏨刻火焰寶珠、鳳鳥和變形雲紋等花紋。

冠頂綴飾一件原始天尊像,頭頂花冠,高髻長須,寬袖長袍,盤膝坐於蓮花之上,像後背光邊緣飾9朵靈芝。

此道冠以道教人物為飾反映了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傳播。

金冠為契丹上層貴族人士所用,分為金文金冠、鎏金銀冠、鎏金銅冠。

金文金冠為皇帝專用,鎏金銀冠和鎏金銅冠為皇室和貴族大臣所用。

遼代公主雲鳳紋鎏金鏨花銀靴

顯示出契丹民族鞍馬生活的鮮明特色

此靴為仿實用靴製成明器,出土時穿於銀絲足網之外。

由靴靿、靴面、靴底三部分縫綴而成。

靴靿、靴面鏨刻展翅飛翔的鳳紋及如意雲紋,紋樣上鎏金。

以金屬靴為明器陪葬,顯示出契丹民族鞍馬生活的鮮明特色及對禮俗所產生的影響。

(本期編輯/唐曉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草原牧歌 契丹文物 匯集

契丹文化以遼代文化為主體,在中亞與歐洲均有廣泛影響。契丹文化源於創造了強大軍事王國(遼國)的古代的遊牧民族_契丹民族,契丹王朝對各種文化兼收並蓄,尊孔崇儒,漢契一體,先後創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

16歲嫁給舅舅 出土黃金面具展現契丹公主容貌

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曾有一個民族叫契丹,它在我國歷史上卻來去成謎,在遼亡後就神秘消失,只留下眾說紛紜。昨日(22日),記者在內蒙古博物院的倉庫里,卻見到了一件藏著該民族文化密碼的黃金面具。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