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大春秋戰國墓葬群又有重大發現 船棺下發現神秘腰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去年3月,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鎮雙元村7組發現春秋戰國墓葬群的消息轟動一時。

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7日公布,被譽為「地下青銅器寶庫」的雙元村春秋戰國船棺墓群又有重要發現,編號為M154的船棺墓葬底部發現神秘腰坑,隨葬成套青銅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雙元村墓地考古項目負責人王天佑表示,船棺葬是古蜀先民特有的墓葬傳統,而腰坑則是殷商時期在中原地區流行,這一發現為2500多年前,古蜀先民與外界的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有力佐證,「這個墓地楚文化因素比較多,腰坑估計和楚文化的影響有關,所以說是從楚國傳來的,也有可能。

船棺葬 是古蜀先民特有的墓葬傳統

腰坑 流行於殷商時期中原地區

雙元村墓地

成都的「地下青銅器寶庫」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雙元村墓地考古項目負責人王天佑介紹說,經過近兩年時間的詳細考古勘探和發掘,基本釐清了墓葬的分布範圍。

整個墓葬群呈東北—西南狀分布。

最先發掘的東北部墓葬180餘座,位於整個發掘I區,墓葬多成組排列,墓葬時代大約在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

最後發掘的西南部墓葬60餘座,位於發掘II區,墓葬多成排分布,時代大約在春秋時期。

發掘I、II區之間零星分布20餘座墓葬。

I、II區墓葬在分布規律、形制、方向、年代上都有一些差別。

墓葬是現實社會的縮影。

雙元村墓地作為目前四川地區發現數量最多、揭露面積最大的一處春秋戰國墓葬群,其發掘具有重要的考古學價值。

首先,墓葬出土隨葬品豐富,年代跨度大,前後跨度四五百年,對巴蜀地區墓葬年代序列的建立、喪葬習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 「地下青銅器寶庫」已出土上千件珍貴文物,包括銅器、漆木器、陶器等,尤其有600餘件青銅器保存完整,紋飾精美。

這豐富了巴蜀青銅器和巴蜀圖語的內容,為推動巴蜀青銅器甚至蜀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第三,雙元村墓地分布範圍比較大,對墓葬分布規律、文化因素的深入分析,為研究東周時期古蜀社會結構、人口變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

青銅缶 器皿用途:盛酒

青銅鼎 器皿用途:煮肉

青銅匜 器皿用途:舀水

青銅盆 器皿用途:洗手潔面

腰坑裡還有成套青銅器

M154號墓主身份應為貴族

在墓葬群中,最受關注的是M154號墓葬。

其墓坑長8.1米,1.9米,船棺長6.4米、寬1.1米,系整根楠木製成。

這是整個墓地葬具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的一座船棺墓葬,棺內出土器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

而就在考古發掘工作進入尾聲時又有意外發現——當考古工作人員指揮大型機械將M154號墓葬的船棺整體吊起,準備運回文物保護中心時,意外發現在M154船棺底部中間,還藏有一個長約1米、寬約55厘米的腰坑,腰坑四周及頂部為木板或圓木合圍而成,內隨葬有由青銅缶、鼎、匜、盆以及鬲、甑組合而成的青銅甗。

王天佑介紹說,墓葬設置腰坑是殷商時期開始在中原地區逐漸流行。

在殷墟文化第二期即武丁、祖庚、祖甲時期,大型墓葬都設有腰坑,如武丁時期的「婦好」墓,在春秋晚期腰坑開始大量減少。

而四川地區古蜀先民的傳統是船棺葬,截至目前四川地區只發現了兩座墓葬設置了腰坑,一座是犍為金井鄉戰國晚期的5號墓;一座是新都馬家木槨墓。

而墓葬形制的複雜程度是墓主身份的標誌之一,發掘者認為新都馬家木槨墓墓主,為開明九世至十一世中之一的蜀王。

此次考古發現也讓人對M154號墓葬墓主身份產生更多好奇。

尤其是在該腰坑內還發現了成套的6件隨葬青銅器。

腰坑內出土的幾件青銅器各有用途,青銅缶是盛酒的,鼎是煮肉的,匜是舀水的,盆是洗手潔面的,鬲、甑組合而成的青銅甗是類似蒸鍋的器皿。

「腰坑的發現說明M154號墓主人身份應為貴族,也進一步證明了雙元村春秋戰國船棺墓群的重要價值,為研究東周時期古蜀社會結構、人口變化、文化交流、喪葬習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王天佑說。

不過,由於沒有發現銘文,M154號墓主身份仍是個謎。

可以參考的是,M154號船棺墓中出土的數枚青銅印章,其特徵與成都市商業街1號棺出土的印章特徵非常接近。

而商業街船棺墓葬被認為是戰國早期古蜀國開明王朝王族,甚或蜀王本人的家族墓地。

王天佑還補充說:「此次發現證明當時的古蜀先民與外界在文化上的交流融合,雖然當時中原大國的秦墓等,也有使用腰坑的情況,但這個墓地的楚文化因素比較多,腰坑估計和楚文化的影響有關,所以說是從楚國傳來的,也有可能。

青銅缶內還有部分液體,古蜀先民為後人留下「謎語」——

青銅缶內保存了2500年前的川酒?

考古發掘現場工作目前已基本結束,而研究工作仍在進行中,種種線索也是古蜀先民為我們留下的一個個「謎語」。

謎語一:

青銅缶內有川酒?

在M154號墓腰坑內發現了成套的6件隨葬青銅器。

王天佑認為,這些青銅器與三星堆、金沙發現的青銅器,共同構成了古蜀文化青銅文明序列。

而此次發現的器物種類也有所不同,三星堆、金沙遺址發現的青銅祭祀用品對應的是古蜀社會的「神權」,而此次發現的大量兵器、生活用具則表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蜀社會內部結構調整,應對戰爭是頭等大事。

其中,最讓人好奇的是,M154號大墓棺蓋打開後發現了漆木器蓋,通過紅外線檢測發現了上面有紋飾圖案,而隨葬品中四五十厘米高的青銅缶用棕繩捆綁,青銅缶內還有部分液體。

根據器物用途,考古工作者推測是古蜀先民用來盛酒的,目前正在對其殘留物進行檢測化驗。

考古工作者也很期待能發現2500多年前的川酒。

謎語二:

墓葬群周邊有城址?

古蜀先民在成都平原的生產活動,古蜀文明的發展興衰,對於今天的研究者來說還需要更多的「拼圖」。

而此次雙元村船棺墓葬群,從春秋中晚期延至戰國中晚期,橫跨四五百年,其墓葬數量之多、隨葬品之豐富,為研究給出更多答案的同時,也讓人產生新的疑問:這麼大規模的墓葬群周邊是否應該有大規模的城址、生活區域?王天佑表示,在確定墓葬群分布範圍後,考古工作者正在對墓地周邊進行詳細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

墓葬群對應的同一時期古城城址,也許還在泥土下「沉睡千年」,也有可能在一次次爆發的洪水災害中被沖毀淹沒。

千古之謎還有待進一步勘探發掘。

本報記者 衛昕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洞庭湖區發現大密集的東周墓群

記者23日從湖南省岳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東洞庭湖區發現目前分布最為密集的東周墓群。從出土的青銅兵器的情況看,仍然十分鋒利,保存狀況良好。文物考古專家稱,這一批墓葬主要以楚文化特徵為主,對於深...

羊甫頭考古新發掘 再現燦爛奪目的古滇文化

昆明市官渡區羊甫頭古墓葬考古發掘,是繼上世紀50年代我省晉寧石寨山考古發掘以及上世紀70年代江川李家山考古發掘之後,我省開展的又一次重要考古發掘。此次發掘首次發現大量古滇國漆木器和陶器,以豐富成...

少陵原上考古發現的西周人古墓

一 傳說西安東南郊外的少陵原上自古流傳著有關西周時代的傳說。相傳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曾路過少陵原。當時,紂王當道,寵信妲己,朝政混亂,民不聊生。姬昌繼承父親西伯侯之位,人稱西伯昌,舊都岐山,居於...

成都「地下青銅器寶庫」發現神秘腰坑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成都3月27日電(記者童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7日公布,被譽為「地下青銅器寶庫」的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鎮雙元村春秋戰國船棺墓群又有重要發現,編號為M154的船棺墓葬底部發現神秘...

成都雙元村墓地發現古墓葬260座

成都雙元村墓地發現古墓葬260座 為四川發現數量最多春秋戰國墓葬群中新社成都3月27日電 (岳依桐)記者27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兩年時間的詳細考古勘探和發掘,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大...

「棺王」底下藏玄機 四川新發現蜀墓「腰坑」

腰坑是一種殷商時期流行起來的墓葬形式。古人在墓葬底部挖出一坑,用於坑內殉牲或葬物,由於位置多在屍體腰部,所以稱為「腰坑」。3月2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了近期青白江雙元村墓地的考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