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给惠州人带来了什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去过一个城市,总会留下一些直观印象,或清晰,或模糊。

说到惠州,你最先想到什么?问过许多人,回答出入不大。

那就是苏东坡、西湖、罗浮山……苏轼 ... × 0:00 去过一个城市,总会留下一些直观印象,或清晰,或模糊。

说到惠州,你最先想到什么?问过许多人,回答出入不大。

那就是苏东坡、西湖、罗浮山……苏轼,这位900多年前的宋代大文豪,当年因政治失意,被贬谪到惠州这个南方小城。

从此,他成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清代诗人江逢辰的这句话,概括出了惠州人的文化自信,那是苏东坡留给这座城市的千年荣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苏东坡在惠州时做了哪些事?民本情怀:逆境中的赤子心苏轼在惠州时,他只是“节度副使”,不仅官位低微,并且作为贬官,也毫无职权。

但就在这样的逆境中,他的民本情怀和赤子之心仍在闪光。

苏轼在惠州时做了哪些事?目前公认的有几个方面。

一是他帮助当地民众提高生产力。

他看到当地民众的插秧技术和工具落后,就绘制插秧船图形,命工匠制造,加以推广应用。

他在香积寺看到溪流落差较大,就设计了水碓水磨,给民众用来舂米、磨面,还研磨香粉。

二是他看到民众缺医少药,便到处搜罗药品为人治病。

三是想方设法化解当地矛盾,他向外界写信,通过自己的关系解决惠州军队抢占民房的事情。

《东坡劝农图》雕像图/陈骁鹏王锭铨还有就是对惠州西湖的民生改造。

惠州文史学者王启鹏在其著作《苏东坡寓惠传》中写到,苏轼到惠州不久,发现惠州城四面环水,民众出入不便,于是向主政官员提出了“两桥一堤”的惠民方案。

和在杭州时不同的是,那时候他有职有权,修建湖堤并不难。

但在惠州,他也只能提供建议,并多方奔走促成此事。

苏堤玩月。

苏东坡为了修建一堤两岸,不仅劳心劳力,而且慷慨解囊。

他手头拮据,无钱可捐,便将皇帝赏赐的犀带也捐赠出来。

同时,他还写信给远在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的弟弟,动员弟妇史夫人把以前进宫朝见时所得赏赐数千两黄金拿出来“助施”,终于促成了这项有益众生的壮举。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的功绩,将湖堤命名为苏公堤,简称苏堤。

于是才有了西湖八大景之一的“苏堤玩月”。

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再次遭贬,这次是更远的海南儋州。

苏轼走后,惠州人将他在白鹤峰的房屋改建成了东坡祠,这成了后世惠州的人文地标。

东坡父子团圆雕像图/陈骁鹏王锭铨千年光芒:文化的空前高度就像韩愈之于潮州一样,“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赵朴初语);苏轼之于惠州的意义和影响,也是空前绝后、无人能及的。

不过,带给惠州中原文化和影响的,不只有苏轼,最早的也并不是苏轼。

在苏轼之前,就有北宋名臣陈尧佐来过。

他于宋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常丞典惠阳郡”,他酷爱惠州溪山胜景,在府署东侧临江处筑野吏亭,并一再题诗。

后来他入宰朝廷,与宾客论天下奇胜必称惠州山水。

制图/杜卉但真正让惠州名扬天下的,还是苏轼。

在这里,他不仅留下了东新桥、西新桥、苏堤、故居和朝云墓等遗情遗物,以及合江楼、泗州塔、嘉佑寺等一批因他的吟咏而名声大震的物化遗存,还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他才华横溢,所到之处必题写诗词。

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他写下了580多首(篇)诗词、散文和序跋等。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成岭南风物千年不变的最佳广告词,至今脍炙人口!苏轼食荔枝像。

图/陈骁鹏王锭铨苏东坡还给惠州人带来了比肩中原地区的文化审美,惠州士子们从他伟岸的人格和优秀的作品中不断汲取思想能量,开阔了眼界和心界,逐渐树立起了延续千年的文化自信和进取精神。

雄视千古的大文豪。

图/陈骁鹏王锭铨在苏东坡身后,惠州山水风物也更添了灵性;他留下的敦厚待民、重教兴文的理念,也沉淀出了惠州千百年崇文厚德、包容四海的文化风气。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苏轼在惠州留下的人文精神,使得惠州人民永远纪念他。

来源:羊城晚报、惠州发布 稿件投票 × 打开APP阅读全文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登录后评论 提交 登录后评论 提交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