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原文、譯文、翻譯及賞析 - 漢語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⑸淈(gǔ):攪渾。
⑹哺:吃。
糟:酒糟。
歠(chuò):飲。
醨(lí):薄酒。
成語:哺糟歠醨⑺高舉:高出世俗的行為。
在文中與"深思"都是漁父對屈原的批評,有貶意,故譯為(在行為上) ...
名言
古詩文
句子
成語辭典
漢語詞典
漢語字典
英漢字典
全部
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漁父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同類型的詩文:
楚辭哲理散文故事
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譯文譯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邊上游蕩。
他沿著江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模樣枯瘦。
漁父見了向他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么,為什么落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 漁父說:"圣人不死板地對待事物,而能隨著世道一起變化。
世上的人都骯臟,何不攪渾泥水揚起濁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為什么想得過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讓自己落了個放逐的下場?"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一定要彈彈帽子,剛洗過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讓清白的身體去接觸世俗塵埃的污染呢?我寧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魚腹中。
怎么能讓晶瑩剔透的純潔,蒙上世俗的塵埃呢?" 漁父聽了,微微一笑,搖起船槳動身離去。
唱道:"滄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之水濁又濁啊,可以用來洗我的腳。
"便遠去了,不再同屈原說話。
注釋⑴既:已經,引申為“(在)……之后”。
⑵顏色:臉色。
形容:形體容貌。
⑶三閭(lǘ)大夫:掌管楚國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務的官。
屈原曾任此職。
⑷是以見放,是:這。
以:因為。
見:被。
⑸淈(gǔ):攪渾。
⑹哺:吃。
糟:酒糟。
歠(chuò):飲。
醨(lí):薄酒。
成語:哺糟歠醨⑺高舉:高出世俗的行為。
在文中與"深思"都是漁父對屈原的批評,有貶意,故譯為(在行為上)自命清高。
舉,舉動。
⑻沐:洗頭。
⑼浴:洗身,洗澡。
⑽察察:皎潔的樣子。
⑾汶(mén)汶:污濁。
⑿皓皓:潔白的或高潔的樣子。
⒀莞爾:微笑的樣子。
⒁鼓枻:搖擺著船槳。
.鼓:拍打。
枻(yì):船槳。
⒂滄浪:水名,漢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內。
或謂滄浪為水清澈的樣子。
"滄浪之水清兮"四句:這首《滄浪歌》也見于《孟子·離婁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⒃濯:洗。
⒄纓:系帽的帶子,在頷下打結。
⒅遂去,遂:于是。
去:離開。
⒆不復與言,復:再。
參考資料:
1、
魏建功.新華字典[G].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賞析關于《漁父》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
最早認定為屈原作的,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
《楚辭章旬》是在西漢末年劉向編的《楚辭》的基礎上作注。
在《楚辭》中,《漁父》已作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
據此,則認定屈原作《漁父》,又可上推至劉向時。
后世認同屈原作《漁父》,影響較大的有南朝梁代蕭統編的《昭明文選》和南宋朱熹的《楚辭集注》。
但此說漏洞頗多。
從外證來說,司馬遷在《史記·屈賈列傳》中引述《漁父》文字時,只是作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為屈原的原作轉引。
王逸《楚辭章句》在明確指出“《漁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又說“楚人思念屈原,因敘其辭以相傳焉”,則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
從內證來說,《漁父》中的屈原表示“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以下當是赴湘自沉的一幕,似不可能再有心緒用輕松的筆調續寫“莞爾而笑”的漁父。
何況全文采用第三人稱,亦與屈原作為此文作者的身份不合。
故近人一般都認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
郭沫若說:“《漁父》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
”(《屈原賦今譯》)按之作品的實際,這一推斷還是比較可信的。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開始露面。
文章交待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況。
時間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堅持愛國的政治主張遭到楚頃襄王的放逐之后;地點是在“江潭”、“澤畔”,從下文“寧赴湘流”四字看來,當是在接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間的某一江邊、澤畔;其時屈原的情況是正心事重重,一邊走一邊口中念念有詞。
文中以“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畫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銷骨立的外在形象。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
在這部分中,漁父上場,并開始了與屈原的問答。
對漁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寫出他心中的兩個疑問。
一問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閭大夫與?”屈原曾任楚國的三閭大夫(官名),顯然漁父認出了屈原,便用反問以認定身份。
第二問才是問話的重點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這地步,當是漁父所沒有料想到的。
由此一問,引出屈原的答話,并進而展開彼此間的思想交鋒。
屈原說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即自己與眾不同,獨來獨往,不茍合,不妥協。
由此引出漁父的進一步的議論。
針對屈原的自是、自信,漁父提出,應該學習“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的榜樣,并以三個反問句啟發屈原“淈泥揚波”、“哺糟歠釃”,走一條與世浮沉、遠害全身的自我保護的道路。
他認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舉”,從思想到行為無不高標獨立,以致為自己招來流放之禍。
漁父是一位隱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實信徒。
老子說:“和其光,同其塵。
”(《老子》)莊子說:“虛而委蛇。
”(《莊子·應帝王》,后世成語作“虛與委蛇”)漁父所取的人生哲學、處世態度,正是從老莊那里繼承過來的。
他所標舉的“圣人”,指的正是老、莊一類人物。
儒家的大圣人則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衛靈公》)堅持“蘇世獨立,橫而不流”(《九歌·橘頌》)的高尚人格的屈原,對于漁父的“忠告”當然是格格不入的。
他義正辭嚴地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主張。
他以“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的兩個淺近、形象的比喻,說明自己潔身自好、決不同流合污的態度。
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玷污的兩個反問句,表明了自己“寧赴湘流”,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堅持自己的理想。
屈原在《離騷》中就曾旗幟鮮明地表示過:“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漁父》中的屈原,正是這樣一個始終不渝地堅持理想、不惜舍生取義的生活中的強者。
司馬遷將《漁父》的文字作為史料載入屈原的傳記中,當也是有見于所寫內容的真實性,至少是符合屈原一以貫之的思想性格的。
全文的最后一部分,筆墨集中在漁父一人身上。
聽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漁父“莞爾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滄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
這部分對漁父的描寫十分傳神。
屈原不聽他的忠告,他不慍不怒,不強人所難,以隱者的超然姿態心平氣和地與屈原分道揚鑣。
他唱的歌,后人稱之為《漁父歌》(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第八十三卷將此歌作為《漁父歌》的“古辭”收入),也《滄浪歌》或《孺子歌》。
歌詞以“水清”與“水濁”比喻世道的清明與黑暗。
所謂水清可以洗帽纓、水濁可以洗腳,大意仍然是上文“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的意思,這是漁父和光同塵的處世哲學的一種較為形象化的說法。
最后這一部分,不見于《史記》屈原本傳中。
從全篇結構來說,這一部分卻是不可或缺的:它進一步渲染了漁父的形象;漁父無言而別、唱歌遠去的結尾,也使全文獲得了悠遠的情韻。
不少研究者認為《漁父》這篇作品是歌頌屈原的。
但從全文的描寫、尤其是從這一結尾中,似乎很難看出作者有專門褒美屈原、貶抑漁父的意思。
《漁父》的價值在于相當準確地寫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與此同時,還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隱者形象。
后世眾多詩賦詞曲作品中吟嘯煙霞的漁釣隱者形象,從文學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們聯想到楚辭中的這篇《漁父》。
如果一定要辨清此文對屈原與漁父的感情傾向孰輕孰重,倒不妨認為他比較傾向于作為隱者典型的漁父。
《漁父》是一篇可讀性很強的優美的散文。
開頭寫屈原,結尾寫漁父,都著墨不多而十分傳神;中間采用對話體,多用比喻、反問,生動、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
從文體的角度看,在楚辭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問答體,與后來的漢賦的寫法已比較接近。
前人說漢賦“受命于詩人,拓宇于楚辭”(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在文體演變史上,《漁父》無疑是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的。
參考資料:
1、
名作欣賞,AppreciationofFamousLiteraryWorks,2005年12期
2、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2008年04期
FB臉書Line賴
古詩推薦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九辯
望江南·閑夢遠
招魂
天問
大招
峽江寺飛泉亭記
惜誓
示秬秸
招隱士
古詩推薦
1
巫山高
2
日出入
3
上陵
4
雉子班
5
蒿里
6
臨高臺
7
天門
8
芳樹
9
青陽
10
相逢行
11
景星
12
東光
13
婦病行
14
薤露
15
朱鷺
全部朝代|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
延伸文章資訊
- 1自我的抉擇----楚辭:漁父(原文+翻譯) - 樵客
屈原既(已)放(放逐),游(通「遊」,徘徊)於江潭,行吟(發出悲嘆的聲音)澤畔,顏色(臉色)憔悴,形容(形貌)枯槁(音ㄍㄠˇ,枯乾)。 譯文:
- 2漁父-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 ...
- 3Chu Ci : 漁父-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 4漁父_原文、翻譯及賞析 - 讀古詩詞網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 5許弘國文課: B5L02:戰國楚屈原〈漁父〉
B5L02:戰國楚屈原〈漁父〉 ... R說書-屈原怎麼死的之屈原其實不姓屈(6:00) ... 20160608 故事中国端午时节话屈原(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