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日據時期結束,國民政府接手拓展咖啡種植,六十年代是臺灣咖啡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 過去缺乏的內需市場變成逐年提升的進口量, 喝咖啡已是現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 ...
Home»台灣咖啡的故事台灣咖啡的故事
921地震震央
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
一場動搖全臺的地震,震出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產業。
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帶來想像不到的慘重災情。
從南投集集到古坑華山,滿目瘡痍的災區順著中央山脈蔓延。
災後山區土石鬆弛,緊接而來的桃芝、納莉颱風更引發土石流,造成恐怖的二度災害。
各地哀鴻遍野,地方政府除搶救搶修外,面對毀滅的家園,如何重建災後地方產業,是立刻就要面對的沉重命題。
於是,「種植咖啡」的想法被提出來了。
臺灣從日據時期即為東亞最大的咖啡豆產地,擁有合適的氣候條件、廉宜勞動力與便捷的市場。
明治維新造成咖啡風靡日本,日據時期開始,日本人才終於擁有了咖啡生產基地。
在官方與產業合作下,日人在臺灣各地丈量並尋找合適的咖啡種植地點,派遣專家學者進行土質、雨量、日照、坡度量測統計,有計劃地種植咖啡。
舉凡台東關山鎮電光里、知本、古坑荷苞山、花蓮瑞穗舞鶴臺地、屏東泰武鄉等,皆為日據時期咖啡種植據點,斗六市甚至擁有全亞洲最大的咖啡處理廠,可見盛況於一班。
日據時期結束,國民政府接手拓展咖啡種植,六十年代是臺灣咖啡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當年國府以政策補助經濟農場,收購附近農戶咖啡作物,再行後製加工出口創造外匯,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裡不知造福多少農戶。
然而,不同於日據時期,臺灣本身缺乏咖啡內需市場,加上國際觀不足、工資提升等因素,如此榮景只維持了非常短暫的時間。
咖啡生產逐漸難以獲利,不久即失去重視,各產地逐步荒廢、改種其他產物,咖啡種植慢慢式微。
漫長的三十年過去了,臺灣從戰後復興,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
都市咖啡館林立,風景區舉目可見行動咖啡車;國際知名品牌大舉進駐,咖啡文化全面滲透市場。
過去缺乏的內需市場變成逐年提升的進口量,喝咖啡已是現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因此,面對九二一的災區復興,恢復咖啡種植,似乎是擺在眼前的一條明路。
以咖啡殼生態育苗
重生然而,三十年的荒廢,臺灣咖啡早就斷了根。
原本的農場消失無蹤,只有少數野生咖啡樹在荒草與叢林間結著零星的殷紅果實。
雖有成熟市場,卻無產業配套,想要立竿見影以咖啡種植振興地方產業,尚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路是人走出來的,既有市場,種植作物難不了亞洲水果王國。
從古坑咖啡打響第一砲,古坑鄉「咖啡腳」聚落農民從荒煙蔓草中找回塵封多年的咖啡樹重新種植;隨後南投國姓鄉跟進,在一片土石流的瘡痍山坡地上,種下與檳榔樹共生的陌生種子。
屏東泰武鄉排灣族人就地取材,拾起滿地掉落的紅色咖啡果實;台東關山的阿美族在沃野稻田水光的倒影中,種下過去「咖啡山」遺留老欉的新苗;舞鶴臺地再度出現咖啡集散市集、台南東山農戶回到山區,尋找當年從楠西帶回的咖啡種苗……彷彿有著默契,遺忘多年的臺灣咖啡,一夕重新生根。
雨後春筍重生的臺灣咖啡,開始向國人介紹自己,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故事。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古坑咖啡。
日據時期古坑地區種植咖啡面積約80公頃,民國七十年代時僅餘張來恩的2公頃繼續堅持。
古坑鄉鄉長謝淑亞92年大膽決定舉辦臺灣咖啡節,在產量不足、市場知名度尚未打開的情況下逆勢操作,獲得極大成功,連續兩屆咖啡節轟動全國。
古坑咖啡在強力宣傳下變成了臺灣咖啡的代名詞,帶動華山地區觀光與作物的雙重收益。
農民紛紛改種咖啡,卻仍供不應求,甚至還出現農會收購不到咖啡,必須外求其他縣市或者進口替代的窘境。
南投國姓鄉也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國姓鄉本非咖啡產區,九二一地震造成九分二山大崩坍,改變了原有的地貌。
災後農民回到家園,在縣府、鄉公所與農會輔導下開始種植咖啡。
國姓鄉的九分二山海拔從300公尺到1000公尺,日夜溫差約有10度,終年日曬、濕氣充足、排水性好,加上傳統作物檳榔樹遮蔭,形成了良好的咖啡生長條件。
十幾年的默默耕耘,國姓鄉一躍成為臺灣第一大產區。
境內種植面積達80公頃,年生豆產量亦達50噸以上,年產值約四千萬元,是國內最有規模的咖啡產地。
國姓鄉產量龐大,兩個生產班的產能不但滿足內部銷售需求,甚至可以提供其他產區支援。
近至台中、遠達屏東的各產區遇到產能不足銷售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國姓鄉。
台東關山電光里位於花東縱谷,是個恬靜安詳的阿美族聚落。
東有海岸山脈,西有中央山脈,隔卑南大溪與關山鎮相望,從日據時期開始就是著名的咖啡產區。
日人在關山鎮設有「咖啡產業株式會社」,在電光里的山坡上種植咖啡。
據電光里里民表示,幫日本人種咖啡很講究,農民可以自己種植作物,但只能種在咖啡樹下,換言之比咖啡樹高的作物如玉米就不能種,必須種植花生、番薯之類較矮的作物。
電光里舊稱「雷公火」或「日出」,日據時期極盛期整座山頭都種滿了咖啡,至今仍有一座「咖啡山」。
經過漫長的數十年,在里民陳盛華先生帶頭種植一萬株的提倡下,電光里重新開始種植咖啡。
即使關山鎮是臺灣人口最少的鄉鎮。
加上交通不便,產量相對較少,卻在原住民農戶的努力推廣下,逐漸進入都會市場,為大眾認識。
就這麼地,一個又一個產區冒出頭來。
從單一農戶到合作社、從生產班到農會,組織綿密的臺灣農戶用十幾年的時間重建了咖啡產量。
加上農會、農政單位的適時補助與宣傳,今日的臺灣咖啡,就產量而言已然超過日據時期。
困境咖啡是多年生植物,從種子種起,約五年才能進入量產收成。
臺灣的咖啡種苗多為原產於東非的小果咖啡(Coffeaarabica),即俗稱的阿拉比卡種。
十五世紀時由阿拉伯商人壟斷,故得此名。
阿拉比卡種咖啡口感精緻、漿果呈橢圓型,內有兩粒種子,合適生長於均溫20℃與海拔600公尺以上、日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的火山土壤山坡地。
此種咖啡不耐長時間陽光照射,須有遮蔭植物,最合適種植於坐西面東山坡地帶,上午照射陽光,午後即行遮蔭。
土壤通水性要好,同時要有雨季配合,以免豪雨打落咖啡花造成無法結果。
臺灣位在亞熱帶與熱帶之交界地區,多山、多水,陽光充足,無論從地形、雨季、海拔等條件都是生長優質咖啡的不二之選。
加上水電價相對廉宜、食品保存、作物改良技術進步,乃至加工包裝運銷能力皆具世界水準,先天條件並不比任何世界第一流咖啡產區來得差。
是故,經過短暫的種植期,臺灣咖啡的產量,已快速躍升到年產一百多噸的規模。
處理中的蜜處理咖啡帶殼豆然而,產量並不代表產品,生產咖啡的困難在於後製與銷售。
咖啡果實須經一系列後製過程才能變成可以進行烘焙的「咖啡生豆」。
一顆咖啡果實要變成咖啡生豆,必須進行水選、去皮、發酵、水洗、乾燥、去殼、拋光等作業,國際咖啡長年發展,近年已出現更多如日曬發酵、蜜處理、半水洗、蒸汽處理等精緻的後製處理法,這些都不是剛剛上路的生手臺灣農民熟悉的。
更大的問題在價格。
臺灣咖啡與世界多數產地不同,是「天生的公平貿易」生產環境。
世界咖啡多分布於赤道地區,工資條件相對低廉;歐美豆商挾龐大資金與市場操控力量決定收購價,產區無法分享獲利,甚至生存在飢餓邊緣。
這也是「公平貿易」得以提出的背景。
反觀臺灣,農民皆受過高等教育,果菜產銷體系完整,加上精緻農業發展有成,農民不但不受剝削,更是莊園經營者,並非單純的生產者角色。
然而,這樣的農業環境卻造成了咖啡價格上的劣勢。
臺灣工資高昂,對咖啡這種大量依賴人力生產的農產品而言極端不利。
以咖啡豆採收為例,一個原住民雇工上山一日約可採收20公斤咖啡果實,製成咖啡生豆約4公斤,經過烘焙約7磅左右。
以合理工資精算,等於每磅熟豆產品約150元採收費用。
換言之,臺灣豆光採收成本,就幾乎等於同等級國際豆市場上的賣價!如此高昂的人力成本,導致臺灣豆普遍比國際豆貴上三、四倍的結果,自然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
加上多為小農自產自銷,產品品質缺乏標準化,無法掌握都會區銷售通路等因素,使得臺灣每年產量皆有將近半數滯銷,農民生產意願低落的惡果。
森高砂精品台灣咖啡,全國第一間專營台灣各產區精品咖啡品牌精品咖啡之路如同臺灣茶,臺灣咖啡的特色是「回甘」,各產區雖然口味不同,一致的特色卻都是口感甜美、回甘性強。
面對銷售困境,堅毅的臺灣農民開始找尋出路。
一百餘噸的產量對國內咖啡市場來說只佔0.44%,如果無法降低價格,那就要以品質取勝。
大眾市場充斥各種國際豆,臺灣豆想走出一條生路,那就必須放棄大眾市場,走精品路線。
近年來國際咖啡市場已逐漸產生「第三波精品咖啡」的發展趨勢。
所謂「第三波精品咖啡」,是指有別於喝「拿鐵」或「濃縮咖啡」式的義式咖啡,轉而品飲精品性質的單品咖啡。
第三波精品咖啡對咖啡生豆要求極嚴,針對每支咖啡豆產地特色,追求其「產地滋味」,講究新鮮採收、針對化烘焙、小批量甚至微批量生產、重視產地認證、強調公平貿易與環境責任等。
反應靈敏的臺灣農戶,在困境中走上了精品咖啡之路。
各產地紛紛向外取經,延聘國際認證咖啡大師進入產地指導,從改善技術做起。
近兩三年這種趨勢非常明顯,農民開始推出各種發酵處理法技術生產的豆子,引進機器設備進行生豆分級、選別、水份控制與生豆密度分級等精密後處理。
大大強化了生產品質,普遍水準已然超越了一般市場上多數的商業國際豆。
尤有甚者,農民更以產銷班或農會名義舉辦各種競賽、評比活動,仿效頂級臺灣茶的競賽模式,將品質最優異的臺灣咖啡端上檯面與同業切磋比較以提升技術。
像是臺灣咖啡協會舉辦的「2006台南東山鄉咖啡生豆評鑑」、嘉義縣咖啡產業發展協會舉辦的「2014年N235臺灣高優質精品咖啡豆評鑑」、彰化市農會舉辦多年的「臺灣咖啡生豆評鑑」、嘉義縣梅山鄉「2008嘉義梅山精品咖啡生豆評鑑」、屏東縣政府舉辦的「屏東咖啡評鑑」、台東縣政府舉辦的「台東精品咖啡評鑑」等,加上雲林古坑鄉從2004年開始連續多年舉辦的「臺灣咖啡節咖啡豆評鑑」,皆是臺灣咖啡界的精采盛事,足證各地農戶已體認市場困境,往精品咖啡轉型。
不單如此,許多農戶、生產班更在既有基礎上繼續追求卓越。
例如彰化八卦山申請ISO認證、南投國姓鄉推動產地認證等;另有農民投資於有機耕作,越來越多的有機品牌逐漸在市場上出現。
以上都是臺灣農民自主進行的品質提昇。
然而農民距離市場依然遙遠,許多優異的農產品無法被都會區消費者認識。
於是,也出現以推廣臺灣咖啡為職志,引進世界頂級烘焙技術的森高砂咖啡,進入產區與農民合作,用靈活的行銷能力與高品質的烘焙包裝把農產品推入都會,用相對低廉、甚至比農民自售更親民的價格協助推廣,更銷售至海外,大大增進臺灣咖啡的能見度。
尚未挑選的新鮮咖啡果實健康其實,臺灣咖啡除了好喝,另外還有兩個國人都不知道的優勢。
就是健康與環保。
健康方面,咖啡生豆的保存非常困難,稍有不慎即易發霉產生黃麴毒素影響健康。
國際咖啡豆是大宗物資交易,從交貨開始經層層競標、轉售,送達臺灣市場時已經超過一年。
也就是說,在臺灣市場上喝到的國際咖啡豆,多半都是「不新鮮」的咖啡豆。
臺灣咖啡正好相反,由於臺灣是產區,年產量又不大,故喝到的臺灣咖啡都是該年度生產的新鮮咖啡。
加上咖啡豆保存於原生環境,不像國際咖啡豆容易變質,在臺灣喝臺灣咖啡,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是最健康的選擇。
環保環境方面,咖啡樹的種植有水土保持作用。
咖啡合適的種植環境與檳榔樹類似,由於檳榔產業逐漸走下坡,部分農戶開始轉種咖啡。
咖啡的根部伸展極長,能緊緊抓住檳榔樹根與土壤,加上檳榔亦可提供咖啡樹遮蔭,兩者形成完美的共生關係。
十年來咖啡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咖啡農發現只要混種咖啡的山坡就不會產生土石流。
森高砂咖啡更與農民進行「水土保持契作」,把「咖啡樹種植於檳榔樹下」視為契作條件,在增產的同時推廣水土保持,形成臺灣獨特的「公益契作」典範。
凡此種種,都是臺灣咖啡逐漸進步的過程。
雖然目前臺灣咖啡產量尚未達到國際水準,臺灣亦非國際咖啡組織(ICO:InternationalCoffeeOrganization)會員,卻已通過農民的努力走出一條少量多樣、精緻而健康的路。
短期在農民與商家的合力推廣下應可改善銷售,長期來看,則有機會以精品角度,用亞洲最有特色的精品咖啡產地行銷於世界。
時近年底,又是咖啡轉紅的季節。
九分二山上灑著溫暖的陽光,震災紀念公園在微涼的空氣中透散著安詳的氣氛。
回想十五年前那場重大災害,望著山邊農民努力採收的身影,那一籃籃、一顆顆的鮮紅果子,用艷麗的顏色與濃醇的香味,寫下了一段段臺灣在地農民不屈不撓的堅毅故事。
與檳榔樹共生的咖啡園台灣咖啡產地精選菇農與咖啡的相遇台中新社位於台中盆地東面台地大坑山區,花海爭豔的新社孕育出濃郁飄香的台灣咖啡。
海拔約500公尺,面東的方向以及上佳的土壤通水性,創造了良好的咖啡生長條件。
多次榮獲國內比賽獎項的成績,讓新社成為台灣咖啡逐漸嶄露頭角的一顆新星。
閱讀921震出的咖啡重鎮南投國姓位於台灣中心,國姓鄉從九二一地震的瘡痍中走出了咖啡之路。
十三年來的努力,讓這個以鄭成功為名的客家鄉鎮一躍成為台灣最大的咖啡產區。
產區採安全農法栽培,堅持不灑除草劑與避免化學肥料的使用,豆子碩實飽滿,口感溫潤,更有超乎一般咖啡的持久回甘,是國姓咖啡的最大特色。
閱讀台灣咖啡之都雲林古坑台灣咖啡之都,位於農業大縣雲林縣的荷苞山,是台灣最早期的咖啡種植地。
古坑咖啡馳名全國,口感滑順是其特色,近年舉辦「台灣咖啡節」已成為台灣咖啡界的最大盛事。
閱讀茶香中的咖啡園嘉義梅山位於嘉義與雲林交界處,融合阿里山與古坑華山兩大產區特色,梅山茶農走出了一條新的咖啡之路。
經過十二年的默默耕耘,以種茶聞名的龍眼村運用製茶經驗,種出與眾不同的特殊風味咖啡。
龍眼村海拔約1000公尺,咖啡田與茶園混栽,是國內咖啡農難得的「雙棲」典範。
閱讀原始森林中的有機田屏東泰武南台灣豔陽下,泰武鄉瀰漫著濃濃的咖啡香。
走出莫拉克風災的創傷,排灣族農民與客家子弟共同築起有機農業的夢。
通過對土地的敬仰,一步步走來的泰武農民,在「聖山」北大武山山麓,種出了豐厚濃醇、自然原始的「健康咖啡」。
閱讀南台灣的咖啡倉屏東三地門德文部落位於屏東三地門鄉,海拔800-1000公尺,是個莫拉克風災後重新站起來的原住民部落。
日據時代開始即種植咖啡,目前尚有20於株百年歷史的咖啡樹保留在部落內。
部落在風災後站穩腳步,用「天鵝湖」為名,以公平交易精神推廣有機咖啡,年產達三十餘噸,是南台灣咖啡生產新的重鎮。
閱讀日據時代老欉新生花蓮瑞穗舞鶴村「加納納」部落,延續日據時代輝煌的咖啡歷史,再度成為台灣咖啡生產重鎮。
運用獨特的乾式發酵技術推廣新一代舞鶴咖啡,替綿延八十餘載的台灣咖啡發祥地再創新頁。
閱讀第一道曙光滋潤的咖啡台東太麻里面對太平洋,坐落於中央山脈上,太麻里咖啡在曙光中成為台灣咖啡耀眼的新星。
華源村咖啡產量逐年增加,農戶積極參與比賽並獲得佳績。
咖啡莊園受海風吹拂,日夜溫差大,加上農戶以自然農法精心照顧,讓太麻里的咖啡擁有厚實與豐富的味譜。
閱讀雷公火的日出台東關山位於台東縱谷,關山鎮電光里早在日據時期即為台灣重要咖啡產地。
經過漫長的六十幾年,電光里重新出發,以日出之名再度展現東部咖啡的美味。
阿美族農戶胼手胝足,打造出全新的極品咖啡,淡淡酒香飄在乾淨澄澈的香醇中,電光里的咖啡,洋溢著神奇而豐富的複雜味譜。
閱讀
取得活動通知、年度新商品與優惠訊息訂閱電子報更重要的是,我們只會通過電子報發送折扣碼喔!Leavethisfieldemptyifyou'rehuman:線上服務與最新資訊追蹤我們只要按一個按鈕,就能立即與我們互動,包含產品諮詢、店面訂位服務,還有不定期的秘技分享喔!首頁關於我們台灣咖啡的故事商店秋季新品限量販售!秋季新品專區精品台灣咖啡豆1/2磅1/4磅掛耳包精品台灣咖啡豆禮盒月購方案冷凍包限量典藏產品|天要亮了|醫護掛耳包|鳴日|鳴日號限量掛耳包森高砂咖啡館大稻埕總店華山實驗室中山旗艦店森高砂尊榮黑卡啟動黑卡帳號聯繫我們農戶登錄專頁我要應徵合作提案登入/註冊購物車關閉登入關閉使用者名稱或電子郵件 *密碼 *登入忘記密碼了嗎?記得我喔!或者用社群網站帳號註冊:FacebookGoogle還沒有帳號嗎?建立新帳號本站使用cookies以提升使用體驗。
如果您繼續瀏覽本網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
隱私權政策接受Search鍵入想要找的產品吧!
延伸文章資訊
- 1台灣咖啡簡史
十八世紀,鴉片戰爭戰敗,清廷簽訂條約開放商港,英國「德記洋行」因此到台灣經商,並發現台灣的氣候、環境與南洋、中南美洲相近,洋行認為台灣很適合種植咖啡,於是在 ...
- 2與連鎖咖啡店出現。【台灣的咖啡館歷史大事紀】(中)
到了一九八〇年代初期,民生日漸富裕,吃大餐、喝咖啡、看餐廳秀蔚為風潮。可惜,錢淹腳目的台灣,人文素養提升的速度並沒有跟上經濟成長的腳步。
- 319台灣咖啡簡史
台灣的咖啡歷史大部份是承接自日本時代,雖然早期荷蘭人和英國人曾佔據過台灣,但是並沒有留下多少有關咖啡的歷史痕跡,咖啡樹的種植也是在日據時代,日本勸業局為了 ...
- 4與連鎖咖啡店出現。【台灣的咖啡館歷史大事紀】(中)
一九七八年,風靡一時的蜜蜂咖啡成立於青島東路。 到了一九八〇年代初期,民生日漸富裕,吃大餐、喝咖啡、看餐廳秀蔚為風潮。可惜 ...
- 5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 - 我們的島
但是,台灣並不是一個沒有咖啡歷史的土地,當全民暢飲黑色的咖啡汁液, ... 六○年代當時,喝咖啡是一種高級享受,許多大飯店以及咖啡名店,多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