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聞與菩薩所修的三三摩地之差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聲聞的三三摩地在〈本地分‧三摩呬多地〉卷12:空三摩地、無願心三摩地、無相心三摩地。

空三摩地:「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有情的舊譯是眾生;命者也是代表 ... C51-06聲聞與菩薩所修的三三摩地之差別 聲聞地三三摩地 三 三 摩 地 空三摩地 略標 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

廣辨 舉種類 1.觀察空: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我所等。

2.彼果空: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

3.內 空: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

4.外 空:於五欲空無欲愛。

明方 便 思惟內空等 於內外空:由彼果空,作意思惟內外空。

於彼空性:由觀察空,作意思惟內外空。

思惟無動 應作:若不證令內外空性,便應思惟無動。

無動:無常想、苦想。

證會:如是便不為彼我慢等動。

無願心 三摩地 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 無相心 三摩地 第一義 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

第二義 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

二因 緣入 不思惟一切相:於彼諸相不厭不壞,唯不加行作意思惟-不低 正思惟無相界:於彼無相不堅執著-不昂 聲聞的三三摩地在〈本地分‧三摩呬多地〉卷12:空三摩地、無願心三摩地、無相心三摩地。

空三摩地:「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有情的舊譯是眾生;命者也是代表有情,壽命和合。

這是說明有情生存的狀態,命者其實也是有情的意思;「及養育者」,這是就因來說,現在的生命能夠長養下一生的生命,所以稱為養育者。

「遠離」是指不執著,不要執著此身體是真實的,若執著的話,會再長養另一個身體出來,而不斷輪迴生死。

  「廣辨」列舉出來有四種修空的方法: 一、觀察空: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空、無常、無樂、無我、無我所。

這是在禪定裡修無我觀,稱作觀察空。

二、彼果空:指「不動心解脫」,煩惱不能動、沒有貪、瞋、癡,稱作不動心,這要修無常觀。

三、內空:「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要觀察自身並沒有一個我,受、想、行、識也不是我所有的,離開色、受、想、行、識也沒有我。

修行時為什麼要觀察識沒有我?因為在觀察色、受、想、行是空的時候,其實還有一個能觀的心沒有空,因此還要將能觀的這一念心識空掉,才能夠斷除我慢。

四、外空:不要愛著色、聲、香、味、觸的境界。

 《法句經》欲我知汝本 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 則汝而不有。

其中提供了一個離欲的方法:欲,我知道你的根本是什麼,就是我的意識在想你,才有欲的出現;如果我不想你,你就拿我沒有辦法。

佛教裡的修行,不是斷除外在色、聲、香、味、觸的欲,而是斷想,不想欲的淨妙相,自然就離欲了。

  佛陀在世時,曾在三個月內因為居士忘記供養他,而僅食馬麥;依他的福德,他也可以到皇宮受很好的供養,但他並沒有這樣做,還是安忍於糧食不足的狀況下。

佛可穿糞掃衣,也可以穿金縷衣;可以住在茅蓬裡或樹下、塚間,也可以住在高廣的大樓;因為心裡都沒有執著,這是真正的少欲知足。

行者也應該要這樣,如果有欲境可以受用時,就隨緣受用,但不執著。

對五欲不要愛著,空無愛欲,這要修空三摩地。

  空三摩地,要修二種空: 一、觀五蘊空,有情的內身,色、受、想、行、識是空無主宰; 二、觀五欲空,五蘊所緣的是五欲,觀五欲是空。

    怎麼樣來思惟? 一、思惟內空等:行者應作意思惟內空、外空、內外空。

    內空:觀察內身五根無常、苦、無我,所以是空的。

  外空:觀色、聲、香、味、觸也是無常、苦、無我,也是空的。

內外空:五根與五塵接觸時,生出識的了別,心識也是無常、苦、空、無我,稱作內外空。

如果常常思惟五根、五塵、心識無常苦空無我,則不會為境所惑 二、思惟無動: 1. 應作念:在那裡修止觀,修了很久,還是沒有辦法控制心,心很散亂,貪、瞋、癡不能放下,則必須思惟無動。

 2. 無動:是指透過對法性無常的思惟,心不為煩惱所動,稱無動。

若想到諸法一剎那就沒有了,這些終究都是苦的,則不為世間境界所動。

 3. 證會:若思惟內外、外空,還不能作證,應思惟無常及苦。

這樣思惟下去,能不為彼我慢等煩惱所動,不會認為有一個我,因而內心高舉,我要怎麼樣…。

    以上是說明修空三摩地時,內心思惟的相貌。

    無願心三摩地:「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思惟五取蘊無常、苦,安住在這樣的所緣境裡,下一生不願再取得一個五蘊身來受苦,稱為無願心三摩地。

    無相心三摩地:第一義:「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若五取蘊都沒有了,這種境界一定是微妙寂靜的。

第二義:「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有二因緣修無相心三摩地: 一、靜坐時,不思惟一切相,不厭離諸相,也不破壞它,不作意思惟有為諸行之相,這樣的心情稱作不低;若想得太厲害,厭離心生起,心情會低下。

二、正思惟無相界,正思惟涅槃寂靜無相,對涅槃寂靜不會想得太急切、太執著,稱作不昂。

  修行禪定時,所緣境有二種:有想、無想。

有想,由這樣想而入定;無想,心裡不想什麼事入定。

從初禪到無所有處定,都算有想定;無想定有四種:1、第四禪廣果天以外無想天的無想定;2、非想非非想處定:不是想,也不是沒有想,這種想太微細,所以列在無想定裡面;3、滅盡定,前六轉識受想心所不動;4、以無相心三昧。

無想的情況有這幾種。

無相心三昧在《阿含經》以及《大毗婆沙論》有提到,因為不作意思惟一切相,正思惟無相,所以心裡沒有相。

這樣的修法因為修行的程度不同,入定的淺深不同,會有五種情況出現: 一、空三昧。

無相心三昧最後的結果與空三昧一樣。

《大毗婆沙論》說到,無相心三昧因為不思惟一切相,於一切相都不想時,最後會與空三昧相等。

空三昧是修內空、外空、內外空,身體也是空的,五欲也是空的,欲貪也是空的,修無相心三昧最後的結果之一,是與空三昧一樣。

二、無想定。

若執著什麼都不想,用這種方法來修禪定,又沒有佛法的智慧,會變成無想定。

無想定有一種現象,是不大能夠觀察思惟,心裡常常是空空的境界。

如果這樣繼續修,又有這樣的定,生到無想天,壽命可以長達五百劫,只有剛出生時有一點點想,以此修無想定,等到臨死時,才又再出現一點點想,然後可能回到人間,或其他處所。

若來到人間時,什麼都想不起來,出定時,會懷疑:我到底是有想,還是無想?我前生從哪裡來?怎麼努力都忘想不起來,因為想不起前生從哪裡來的,因此說人是無因而有的,是忽然生出來的。

用這種方法修,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知道,容易變成無因論。

〈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卷6、7說的一類外道,是因此而變成無因論。

如果修這種什麼都不想的禪定,是不理想的,是佛教所不讚許的。

三、滅盡定。

修無相心三昧程度高的人,可以成就滅盡定,比非想非非想處還高的定。

此時第六識的受、想心所都不生起,第七識我執相應的染污心心所也不現行,這是三果以上聖人的禪定。

如果菩薩的程度很高,修滅盡定,可以「不起滅定現諸威儀」,這種定只是讓行者的心休息,可是還能夠做很多利益眾生的事。

若是悲心不足,入了此定,因為像涅槃一樣很舒服,什麼煩惱都沒有了,容易墮入小乘,墮入無餘涅槃,不能再出來度化眾生。

看到很多阿羅漢臨入涅槃時,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到非想非非想定,最後入滅盡定,然後入涅槃。

滅盡定是活著時的現法涅槃,像涅槃般的境界。

  《阿含經》中佛問一位比丘尼:無想定及滅盡定有何不同?比丘尼回答:出定時,二人不一樣:出無想定時有懷疑,我到底是有想,還是無想?滅盡定的人沒有此問題,出定就出定,入定就入定,是自在的,不會懷疑:我是有想,還是無想?       一般聲聞人入滅盡定最多只能入七日,若超過七日,身體因為缺乏段食、觸食、意思食的滋潤,過度羸弱會死亡,其他的禪定可以多於七日。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

行者入此定時,不思惟一切相,作意思惟無相,心情是住在捨的狀態,這時沒有苦也沒有樂。

佛說,若比丘一直執著捨的狀態,不能稱為無相解脫,不能成為解脫門,因為不作意一切相,沒有想,可是又執著這一念心,會落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死後會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享受八萬大劫的生命,然後繼續輪迴。

所以,同樣修一個法門,若心有執著,會有過失,死後還會生到屬於禪定境界的天裡去。

佛陀說,若不執著捨的狀態,還是繼續的日常生活,要入就入,要出就出,這樣可以得到解脫。

五、無相解脫。

第五個單獨說無相心三昧是自果自功德,修無相心三昧可以斷除生死的煩惱,成就解脫的功德。

同樣修無相心三昧,有可能由三昧達到解脫,如果只是三昧是通於有漏與無漏,成為解脫門時,唯是無漏的。

同樣修一個禪定,有可能出現這幾種情況,在《阿含經》裡面有這樣的記錄,《大毗婆沙論》也有詳細的說明。

修行時,有有想、有無想,有這二種方法可以入定。

  菩薩地三三摩地 菩薩修的三三摩地,這是大乘唯識學提倡的三三摩地。

一、空三摩地:是修無我觀。

「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事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因緣所生法並不像依言說所認知的有真實的那一件事,言說只是一個代號,沒有真實的體性,但也不能說此法體是沒有的,依他因緣唯識所現的幻境還是有,不過它的實相是離言自性,空三摩地是這樣修的。

二、無願心三摩地:平等隨順觀察離言自性的一切因緣所生諸事,由於虛妄的分別,而生起很多的煩惱,以及眾生所攝受、所執取的五蘊,都有很多過失染污,所以都不希望生起虛妄分別,以免感得下一生的生死苦果。

因緣所生法的實相,其實是離言說相的,可是凡夫不知道,總是隨著名言開始執著,一句話可以傷心半天,或是高興了幾天。

現在知道這是虛妄分別所引起的煩惱,會感得下一生的苦果,為了斷除來生的苦果,不應再有虛妄分別的煩惱。

 因緣所生法的實相,其實是離言說相的,可是凡夫不知道,總是隨著名言開始執著,一句話可以傷心半天,或是高興了幾天。

現在知道這是虛妄分別所引起的煩惱,會感得下一生的苦果,為了斷除來生的苦果,不應再有虛妄分別的煩惱。

  《阿含經》說:我不見一法可取,而沒有罪過的,如果取著任何一法,都會有罪過,若取色,乃至取受、想、行、識,會有罪過;這樣觀察,於諸世間都無取著,故能自覺涅槃,心裡會清涼,達到涅槃的境界。

無願心三摩地是不願來生再有苦果,所以斷除內心邪分別所起的煩惱。

三、菩薩的無相心三摩地:是正思惟這一切的因緣所生諸事是離言說相的,這時沒有名言,相也不會現出來。

想想看,在想事情時,要先要有個名字,它才會出現,沒有名字,是想不起任何事情的。

這時「如實了知,心正安住」,菩薩的無相三摩地是這樣修的。

這是依唯識學的觀點。

若依《般若經》的觀點,《大般若經》第六分〈念住品〉裡面也有寫出它的觀法,與唯識學是不一樣的。

  菩薩地三三摩地(菩提分品十七之二)              C045-P1518 別辨相 空三摩地 觀一切事遠離一切言說自性,唯有諸法離言自性,心正安住。

無願三摩地 等隨觀離言自性所有諸事,由邪分別所起煩惱,及以眾生所攝受故,皆為無量過失染污,於當來世不願為先,心正安住。

無相三摩地 正思惟離言自性所有諸事,一切分別戲論眾相永滅寂靜,如實了知,心正安住。

總料簡 明建立 法 有 有為-無願三摩地 無為-無相三摩地 非有 我及我所-空三摩地 辨了知 於自乘 於三摩地精勤修學 於是建立,如實了知 於餘乘 (聲聞三三摩地) 安立理趣 => 如實悟入 => 精勤修學 修習理趣 => 如實了知 => 圓滿證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