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有這麼多有名氣的古墓 你都聽說過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日照市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許多古老的歷史文明被埋藏在我們的腳底之下,對於這些,你知曉多少?日照有哪些有名氣的古墓,你都聽說過嗎?跟著我們來一探這片土地上的滄桑歷史吧!
海曲漢代墓地發掘圖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出土的漢代魚型漆衣陶食盒
日照海曲漢墓發掘出土的雙層五子漆奩
日照海曲漢墓發掘出土的銅燈
海曲漢代墓地
海曲漢代墓地位於山東省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約1.5公里處, 其西北約1公里處為漢代海曲縣故城所在地。
2002年3~6月,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墓地進行了發掘,發掘墓葬86座,該墓出土的漆器精美,多為銀鉬器,部分漆器嵌金,另外還出土有陶器、銅器、木器、竹器、玉器、石器等。
根據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竹簡上的紀年文字推斷,該墓的年代約在漢武帝末年或昭帝時期。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絕大部分墓葬葬具為一棺一槨,也有一棺重槨、一槨重棺、一槨雙棺等。
墓葬中盛行設置器物箱,一般設置頭箱、腳箱或邊箱。
木質棺槨全部採用楔卯結構扣合,製作考究,棺內外髹朱漆或黑漆。
出土文物豐富精美,陶、銅、漆、木、玉、鐵、角器等各類文物1200件。
其中500件漆木器和大量絲織品是發掘的重要收穫之一,不僅數量多,且是山東省目前保存最好的,是研究漢代漆器製造業和紡織手工業的工藝水平的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完整的棺槨結構、清晰的封填、下葬方式、隨葬品組合和形制特徵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時代和地域特點等,為研究漢代墓葬埋葬制度和埋葬習俗提供了重要資料。
2003年4月,該漢代墓地考古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張氏家族墓群
張行簡雕像
張氏家族墓群
張氏家族墓群位於日照經濟開發區奎山街道204國道西,傅疃河北側,丁家陵地西北,西河村東南。
該墓群是金代重臣張行簡家族的墓地。
張氏家族墓群原有5座封土墓,墓地原地表有石馬、石羊、石獅等石像生,有龍首龜趺墓碑。
該墓群時代較早,對研究日照市歷史文化名人及金代文化的概況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張行簡,字敬甫,莒州日照人(今東港區日照街道人),日照「魁文書院」的創辦者,是日照歷史上第一位狀元,也是金代的重臣,著名學者、歷算學家。
張氏一門自祖父起出了五位進士,世曰「五賢」。
日照曾立五賢祠以彰其門風。
張行簡一生著述頗多,有《敬甫文集》15卷,《禮例纂》120卷,還有《朝獻》、《會同》等若干部。
其中術數書《人倫大統賦》先後收入《永樂大典》、《四庫全書》。
大古城三號墓出土日光鏡
大古城漢墓一號墓出土釉陶瓿
日照大古城漢墓
1987年5月初,日照老城區西大古城村村民在建房時發現一座漢代古墓。
日照市博物館知悉後,立即組織人員對大古城漢墓進行搶救清理。
正是這次挖掘,出土了日照地區第一批漢代文物。
大古城漢墓位於現日照市東港區駐地以西6公里,距西漢海曲故城西北1公里處。
墓群坐落在大古城村東「苗姑墩」,地處平地,往北逐步升高。
已挖掘的大古城漢墓共有三座。
在二號墓中發現了一枚銅印,印面呈方形,印面用繆篆體刻有「王溥私印」。
墓地所處地在西漢時期屬琅邪郡海曲縣,三座漢墓在發掘的墓葬中規格較高,推斷墓主應為當時海曲城內的顯達之人。
由於沒有存留下史書或者碑刻記載, 雖留有私印,墓主身份仍然未知。
莒縣全境內有大小墓葬、墓葬群181處,主要分布在距莒城較近的幾處鄉鎮,形成一個龐大的墓群。
這些古代墓葬,多為西周、春秋、戰國和漢代國君、公侯的古代墓葬群。
其中,堯王墓、莒子墓、劉章墓等是見於記載和傳說的名墓。
這些古墓,是莒縣文物古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莒子墓」、「天井汪墓群」、「齊家莊漢墓群」、「城陽王墓」等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陽王劉章墓
城陽王劉章墓
城陽王劉章墓,位於莒城東南10公里,陵陽鎮接家嶺最高處,屬陵陽鎮東上莊村界內。
墓封土高60米,東西145米,南北145米,占地約21000平方米。
墓呈正方形,封土高大,如山突兀,群眾稱為"王墳",夯土層明顯,雄偉壯觀。
劉章墓前曾出土石磨、陶盆、陶罐和銅洗等一批漢代器物。
劉章,漢高祖劉邦之孫,齊王劉肥之次子。
呂后稱制,漢朝大權逐漸落在呂產、呂祿手中。
呂后崩,呂氏想篡奪漢家大權,劉章和周勃等誅諸呂,功大。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益封朱虛侯劉章二千戶,黃金千斤。
《漢書.高五王傳》:"始誅諸呂時,朱虛侯章功尤大,大臣許盡以趙地王章……。
及文帝立,聞朱虛、東牟之初欲立齊王,故黜其功"。
二年封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
章意"自以失職奪功。
歲余,章薨……"。
歷代相傳劉章死後葬於莒。
劉章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莒子墓
莒子墓
莒子墓位於莒縣城西10公里,宋家山村東南,浮來山北約1500米處。
清嘉慶《莒州志》載:「莒子墓在城西二十里浮來山。
」《重修莒志》載:「浮來山,在州之西二十里,亦曰浮邱山,山半有莒子陵,其北即絡山也。
」墓封土基本呈正方形,平地突兀,形若山狀,為層層夯土築成。
1979年所立保護碑記載墓葬封土邊長約150米,高約60米,占地面積22000餘平方米(約34畝)。
墓西北方有點將台,系當年護陵兵演練的指揮台。
墓西南方約五百米處的山腳下有燒木炭遺址,是當年下葬時,燒制圍棺木炭的窯場所在。
該墓葬年代為春秋時期,據傳是莒國第一代國君茲輿期之墓,距今約3000年。
該墓葬對研究莒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重要價值。
1979年3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2月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齊家莊墓群
齊家莊墓出土銅龜
齊家莊墓出土玉握
齊家莊墓群
齊家莊墓群位於莒城西南13公里處,齊家莊村西北方向,面積約0.45萬平方米。
墓群環繞在王墳山周圍,東北緊靠「龍抱窩山」,西北臨「大山」,東南為「石山子」。
墓群遍布在上百畝的丘陵上,原封土墓很多,有的早年被取土夷平,尚存大封土墓8座,其一高10米,直徑30米,其二高52米,東西90米,南北80米,墓上植有松槐樹木。
齊家莊墓群對研究當時社會關係,社會生產,生活風俗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該遺址於1977年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井汪出土龍紋銅鼎
天井汪墓群
天井汪墓群位於莒縣果莊鎮天井汪村西南,屬春秋時期文化遺存。
墓群原有封土,後因取土被夷為平地,但墓土的色澤仍尚易辨認。
該墓群包括五座墓,一、二、三號墓,一字擺開在村下,四號墓在大沒耳朵嶺前,五號墓在鳳凰嶺前,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
曾出土銅鼎、罍、鑒、編鐘等器物。
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遺址對研究莒地春秋時期墓葬習俗等有重要價值。
上莊古墓
上莊古墓
上莊古墓,位於陵陽鎮東上莊村北。
整個墓葬處在一片高台地上。
墓封土高約30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
時代為漢代。
該墓對研究漢代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提供了寶貴歷史資料,具有重要的價值。
(記者 鄭雲歌 圖片來源於網絡)
黃島土山屯墓群有新發現 大量公文簡牘令人興奮
原標題:黃島這個墓群獲評山東「五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過程全揭秘!在日前公布的山東省2016年度「五大考古新發現」中,青島黃島區的土山屯墓群榜上有名,它與泰安的大汶口遺址、章丘焦家遺址、臨淄齊國故...
2000年前古海上絲路盛景在黃島揭開
從去年開始,為了配合建設施工,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合黃島區博物館,對轄區內土山屯漢代墓群,進行了考古發掘,給考古人不斷帶來驚喜。尤其是今年3月開始至今,發掘70多座墓葬,共出土1000多...
你見過這麼古代人的棺材嗎?
古代海曲漢墓發掘出土陶、銅、漆、木、竹、玉、鐵、角器等隨葬品。其中發掘出的500件漆木器,是山東考古史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據介紹,海曲漢代墓地因墓葬保存完好、出土文物精美、埋封方式...
海昏侯墓首現金板 大墓再晚一天發現或被洗劫一空
12月22日,海昏侯墓首現金板,這也是漢墓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金板,或將提供墓主人的重要信息。海昏侯墓首現金板,墓主人的真實身份也將揭曉。現在諸多證據都指向了海昏侯墓主人極有可能是那位漢廢帝劉賀。...
哇吾!扒一扒那些已出土古墓女屍復原圖,看看誰最美
1、凌惠平,漢代女屍,剛看完關於她的墓地的紀錄片。昏迷後被家人以為已死亡於是匆匆下葬,最後在墓地里也活過來又被憋死了。看她的復原圖很美啊,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重慶雲陽發現漢至明代古墓50座 有個地名叫屍山包
日前,重慶時報記者從市文物局了解到,2016年雲陽消落區考古告一段落。大地坪遺址和屍山包,龍安,唐家灣墓群考古發掘項目通過驗收。整個2016年,發掘漢代至明朝時代的墓葬50餘座,房基1處,窯子1...
長沙陡嶺路古墓群發掘結束 最久遠古墓疑為漢代貴婦墓
《長沙北城再現漢墓,又一個「馬王堆」?》後續長沙陡嶺路古墓群發掘結束最久遠古墓疑為漢代貴婦墓記者 薛琳本報9月22日訊 記者今日得知,長沙市開福區陡嶺路的漢墓群遺址搶救性發掘已完成,共發掘了14...
中國出土最美千年女屍 漢代女屍凌惠平復原圖太驚人!
近幾年來,在考古學家發現的千年女屍不計其數,漢代出土的不腐女屍足以震驚世界,但是恩美還是很好奇漢代不腐女屍復活後,究竟是什麼樣的,就在近日專家們復活了漢代女屍凌惠平,當復原圖公布的時候,看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