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加起來一萬歲的文明合作考古會挖出什麼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23日,為期3天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河南鄭州閉幕。

此次大會參會人數達到史無前例的700人,是中國考古學會1979年成立以來舉行的規模最大的考古學類會議,大會上一個亮點就是中國考古的國際合作。

這其中,中國和埃及的合作最令人矚目,畢竟, 兩個加起來一萬歲的文明一起來考古,這震撼程度不是一般般。

【兩國合作早在籌劃】

今年一月中旬,應開羅大學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率中國社科院代表團訪問埃及,先後參觀埃及國家博物館、金字塔、盧克索帝王谷等,目睹埃及古老文明的輝煌,並跟埃及文化委員會、埃及國家博物館等方面進行交流,探討了中埃在考古和文保方面開展合作的可能性。

他說,對中國參與埃及考古文保合作,「埃方很支持,也很期待」。

今年4月底,中埃考古合作事宜進入了實質性準備階段。

王巍說,「埃及共有200多個與外國合作的考古項目,但其中沒有中國,所以中埃兩國的考古合作需求非常迫切。

5月上旬,埃及駐華大使麥吉迪·阿米爾率團造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王巍與阿米爾一行就中埃考古合作事宜舉行會談,並達成共識。

【天時地利人和】

對於中埃之間在考古方面的合作,王巍認為,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考古及文保事業的技術能力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在到了中國考古在國際舞台上施展的時候了」,中埃在考古文保領域開展合作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中國、埃及同屬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埃文化的密切聯繫有跡可尋,在考古研究上,文明古國之間有很多可以比較的地方;

其次,2016年是中埃兩國建交60周年,也是中埃文化年,此前,兩國領導人已就進一步加強人文合作達成協議;

再次,埃及方面很希望、很歡迎中國考古文保界與埃及開展項目合作,中方也有合作的意願,而且中國考古的科技水平、文保經驗等在國際上都比較領先,有較強實力參與埃及考古合作研究。

【文明古國交流互鑒】

在與埃及合作之前,中國考古已經在嘗試國際合作。

作為文明古國,中國在考古方面與其他古老文明交流互鑒,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王巍說,此前,中國在烏茲別克斯坦參與考古發掘,有一定影響,在宏都拉斯參與中美洲瑪雅文明考古研究,在國際考古界引起高度關注。

中國參與埃及考古文保項目合作,則是兩大文明的「碰撞」,必將在學界引發更大震動。

除了合作考古,中埃的文保合作還將有其他動作。

埃及駐華大使阿米爾就建議,除加強政府層面的聯絡與合作外,還應重視兩國重要考古學家的交流。

他表示將促進兩國研究機構的聯絡,建立合作渠道。

此外,中埃兩國在文物考古方面還面臨著許多相似的難題,如打擊非法文物交易活動、流失文物的追索、文物保護等,在這些方面都可以建立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關係。

(記者王雅晨,編輯王豐豐,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早的家養豬、水井都從河南「出土」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高雲實習生 程子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是鄭州的定位之一。在這方面,鄭州又有新助力。昨天,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齊聚考古大咖鄭州「...

走出去的中國考古

財新網/旁觀中國 記者 卿瀅 | 文2016年下半年,中國考古學者們將會進行一次規模相當大的行動,對象是一個青銅時代的城市遺址。有點特殊的是,這個遺址不在河南陝西,而是在印度。此事引發了美國老牌...

促進文化交流與文化多樣性的考古學

為加強國際考古學界的交流,推動世界範圍內考古資源、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保護和利用,使之更好地為當今國際社會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12月13—18日,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在滬召開,主題為「...

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在鄭州舉辦

華訊網北京5月15日電 ( 應妮)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於5月21日至23日在河南鄭州舉行。 在14日的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介紹,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主題為「面...

中國考古走出去 在國際舞台上講好故事

【文明互鑒·中國考古走出去】「中國考古要有世界視野。」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和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接受採訪時不約而同地說了這句話。這種世界視野,是一種關注世界文化發展、並願意作出貢獻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