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中國劍的前生今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劍是中國古兵史上很熟悉、很常見的古代兵器。

劍的歷史悠久,構造極其簡單,使用靈活方便,兩面都有利刃,劍端有鋒,即可橫斬,又能直刺。

平時帶在身上能夠自衛格鬥,戰場上揮劍格鬥用以殺敵,實戰應用十分廣泛。

幾千年以來,劍一直是中國軍隊中的重要近戰短兵器之一。

▲韓國人還原的蚩尤大帝畫像,被尊為中國戰神和武器創祖。

關於劍的起源,傳說是由蚩尤創造的。

蚩尤是上古時代炎帝的後裔,原是南方一個聯合部落的首領。

他生就一副銅頭鐵額,勇猛善戰,曾經率領南方各族部落與黃帝軒轅氏大戰於涿鹿之野。

所以歷來兵家都尊奉蚩尤為中國的戰神。

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劍到底產生於什麼時代?南北朝時代有個刀劍專家叫陶弘景,他說過:刀劍之由出久矣,前王后帝莫不鑄之。

所以,現在很難確定劍到底產生於什麼年代,根據史料分析推測,大約創製於殷末周初之際,即是距離今天3千多年以前。

▲出土的西周各種青銅短劍

殷朝時代的青銅劍迄今尚未發掘出來,今天能找到的最古老的劍,只能是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的西周青銅短劍了。

50年代在陝西長安張家坡一個西周古墓中,出土了一把很短的青銅劍,全長27厘米,其形狀很像一條細條的柳葉,兩刃上端平直,下端稍寬,並呈外凸的弧線。

安裝劍柄的略微瘦一點。

上面鑿有兩個圓孔,大概是為綁捆劍柄時而留出的。

像這樣的短劍在北方各地零碎出土過,外觀能跟匕首混為一體。

早期的劍都很短小,說明使用的職能跟匕首差不多——用來扎刺。

主要是防身自衛。

所以古書上說: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西周時代以車戰為主,兩軍交戰,遠則弓矢對射,近則戈矛相交,根本用不上這種短小的兵器,只有近身肉搏廝殺時,短劍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戰國的越王者旨於睗劍屬柱脊劍,劍柄後有劍首以便推刺。

春秋時代的戰爭實踐考驗,劍逐漸受到重視,青銅劍的形制有了改進。

早期的青銅劍都是柱脊劍。

所謂柱脊劍就是圓柱形的劍莖,一直向前延伸,到劍身部分形成凸起的劍脊,莖和脊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渾然聯成一體,劍的長度一般在40厘米以下,有的劍在劍莖上裝有劍首,有的劍卻沒裝上劍首。

春秋後期,吳國和越國爭雄於南方;楚國也出兵中原與列強角逐。

由於江南地處水網縱橫、林莽叢生的水鄉澤國,不利於車戰,步兵和水軍遂成為軍隊中的主要兵種。

從此,短兵器逐漸代替長柄兵器,大量裝備軍隊之中,於是順理成章成為步兵近戰格鬥的一種常規武器了。

▲龍泉寶劍故里——歐冶子雕像

由於吳越兩國極端重視劍的生產,許多鑄劍名師都聚集在吳越之地,故這兩個國家的鑄劍技藝遠超過中原列國。

吳越兩地還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鑄劍大師鑄造名劍的傳說。

後來楚國吞併了吳、越,楚逐漸成為春秋後期的名劍產地,出現了一批聞名於世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干將、莫邪、風鬍子等,鑄造出許多「陸斬犀兕,水截蛟龍」的名劍。

越王勾踐曾請鑄劍大師歐冶子為他鑄造了五把名劍:湛盧、魚腸、巨闕、勝邪、純鈞。

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可惜這五把名劍至今早失傳了。

後來中國考古工作者經過考古發掘越王州句、勾踐和吳王夫差、吳王太子佩劍。

使今人能夠重新目睹兩千四百多年前的吳越鑄劍名師的光輝傑作,為世界冷兵器製造史增添了極其光輝的一頁。

▲越王勾踐劍身的錯金鳥篆銘文:越王鳩淺自作用鐱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出土於湖北江陵縣望山一個古墓中,劍通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

劍身上裝飾有菱形花紋,劍格兩面都用藍色琉璃鑲嵌精美的花紋,劍身靠近劍格外有八個錯金鳥篆銘文:越王鳩淺自作用鐱。

「鐱」是劍的古寫體,劍主人鳩淺就是歷史上的那個臥薪嘗膽、立志滅吳的越王勾踐。

這口古劍從鑄造至今已有兩千四百多年了,但全劍仍然鋒利如初。

據專家分析化驗,越王勾踐劍用含錫青銅鑄成,其中還含有少量的鉛和微量的鎳,在灰黑色的花紋和黑色的劍柄,劍格中都含有硫元素以防鏽蝕,這口劍是中國青銅兵器中罕見的珍品。

到了戰國時代,青銅劍已成為軍隊的必備武器裝備,其冶鑄技術達到了鼎盛時期。

為了增加劍刃的堅韌性和鋒利度,採用了先進的鑄造技術,生產出劍脊和劍刃含錫量不同的複合青銅劍。

這種青銅劍的脊部含錫量只占10%左右,呈紅色,比一般青銅質柔而堅,韌性大,格鬥時經得起重力撞擊而不致於折裂;刃部含錫量達到20%左右,質脆而硬,刃口鋒利,能夠刺穿鎧甲而鋒鍔不摧。

越王勾踐劍出土後,曾做過測試,以檢查它的鋒利程度,輕輕一揮寶劍,就把十幾層疊成一紮的白厚紙截斷,可見其劍鋒利無比。

▲秦始皇時代的青銅長劍

為了防止表面鏽蝕,有的劍還採用了鉻酸鹽表面氧化處理技術,秦始皇陵車馬坑出土的青銅劍經過化驗,其表面上有一層僅達0.01~0.15毫米厚的含鉻化合物的氧化層。

雖然深埋地下已有二千二百多年,但出土後表面仍然烏光鋥亮,其鋒刃不遜當年。

由於劍從防身自衛武器逐漸變成步兵近戰格鬥武器後,劍身隨著實戰需要越來越變長。

春秋時代的劍平均長度只有50厘米左右,到了戰國後期,劍身已加長到80~100厘米之間。

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青銅劍最短的83厘米,最長的達到93.4厘米。

戰國時代的尺子長度比現在的短,每尺長約為20厘米左右,所以當時的劍都在三尺左右,故稱劍為三尺劍。

手持三尺青銅劍的中國武士們在戰場上縱橫馳聘騁了上千年,後來「戰國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既不充給,故以鐵足之,鑄銅既難,求鐵甚易,是故銅兵轉少,鐵兵轉多,年甚一年,歲甚一歲,漸染流遷」,及至到了漢代,銅劍逐漸被鐵劍所代替。

▲春秋楚國鐵劍的劍柄上圓盤是劍首,握於手掌以便推刺,增強殺傷力。

春秋時代,鐵劍已開始出現於戰陣之中。

年代最早的鋼劍,是長沙鐵路車站建設工程從一座春秋晚期的古墓出土的,經過鑑定,這把鋼劍所用的鋼其含碳量為0.5%的中碳鋼,金相組織比較均勻,說明進行過鍛打和熱處理。

到了戰國時代,戰國七雄冶鐵煉鋼,用來鑄造兵器。

河南的陽城、宛馮、西平一帶產鐵,並有著名的龍淵水(西平境內),所以韓國的鑄劍師鍛造出的鋼劍,都很堅固鋒利。

故戰國著名的辨士蘇秦說:帶上這種利劍的韓國士卒,「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楚國的鋼劍本來舉世聞名,鋼劍的生產技藝也很精湛,楚軍中首先裝備了先進的鋼劍,故引起各國的重視、警惕。

就連虎狼之國——秦國,一聽說楚國鑄造出鋒利的鋼劍,也感到憂心仲仲。

秦昭王臨朝時喟然嘆息,他對宰相范睢說:只怕楚國要來進攻我秦國了!

▲出土的漢代鐵劍長約1.4米,其防鏽性不如青銅劍

漢代以後,隨著煉鋼技術發展,鋼劍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軍隊中普遍裝備了鋼劍。

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鋼劍以煉鐵為原料,反覆在木碳中加熱滲碳,摺疊鍛打而成,刃部經過淬火,剛硬鋒快,可是劍脊卻沒經過淬火,仍保持了韌性,漢代的鋼劍長度多在一米以上,可見當時的造劍技術非常成熟。

▲三國演義的趙雲在長坂坡搶得曹操的青虹寶劍殺出血路

三國時代,曹操、劉備、孫權都很重視煉劍,冶煉出了許多知名的寶劍。

曹操原有「倚天」、「青虹」(青虹後被趙雲搶去)雙劍,均能斷鐵如泥,十分犀利,一把賜給夏候恩,一把隨身佩帶。

曹操還對制劍很感興趣,早期他在襄邑起兵時,曾經親自與工匠共同製作卑手刀。

他監造的劍不僅鋒利無比,而且裝飾美觀,故最早的百鍊花紋鋼劍出現於三國的北魏。

蜀主劉備也很重視造劍,桃園三結義時他自身使用的武器就是雙劍。

進川成為蜀主後,曾令人採金牛山玄鐵鑄成八口寶劍,他本人留用一口,其餘七口分賜給太子劉禪、魯王劉永、梁王劉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

吳主孫權也監造成許多有名的寶劍。

曾采武昌銅鐵造出千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

他隨身經常佩帶的就有六口著名寶劍:白虹、紫電、辟邪、流星、青冥、百里。

▲陳建斌版曹操上朝無不佩劍

漢代朝儀時,上至天子,下至百官,無不佩劍,上朝後,至殿階解劍。

曹植作詩說:美玉生罄石,寶劍出龍淵。

帝王臨朝服,秉此威百蠻。

後來刀劍並重,劍在左,刀在右,作為朝廷儀仗用的佩劍都很長。

故「漢代建武二年,上賜馮異乘輿,七尺貝劍」。

赤眉軍起義後,曾繳獲更始所佩寶劍,也是七尺長。

蜀後主劉禪,為了鎮劍口山,特地鑄造了一把一丈二尺的風水鎮山大劍,埋在山下,這也許是古人最長的寶劍了。

西晉以後,重刀輕劍,在朝儀中,「始代之以木,貴者仍用玉首,賤者亦用蚌、金、銀、玳瑁為雕飾。

」這種木頭做成的劍叫象劍,即象形之劍。

隋統一天下後,「唯侍臣帶劍上殿,自王公以下非殊禮引升殿,皆就席解,而後升。

」一品官佩玉具劍,二品官佩金裝劍,三品至五品官都佩銀裝劍,六品以下不帶劍。

「侍中以下通直郎以上,陪位則象劍」。

▲唐代文人佩劍已成社會風氣

唐代的儀制與隋代大致相同,軍隊中雖然已不用劍了,但文人、道士、士大夫都喜歡隨身佩劍。

著名詩人李白、杜甫、賈島都會擊劍。

那位「文起八代之荒」的韓愈,腰中也常懸一口寒光耿耿的利劍,他認為:佩之使我無邪心!古人在送別時也往往以佩劍留贈摯友,作為永久紀念。

宋代以後,劍在軍隊中的地位日趨低落,變成軍官衛體武器,或作威儀之用,北宋的兵書《武經總要》中僅載兩種制式,都比較拙重。

元代蒙古騎兵重短刃,劍與斧是常用的應手兵器,製作精巧,鋒刃犀利。

西征時,召募印度、土耳其、阿拉伯及歐洲著名工匠製作兵器,吸收了歐亞各國兵器製作工藝之精華,鑄造出許多舉世聞名的利刃。

乾隆年間,蒙古王公曾向清廷進貢一批名貴的元朝刀劍,目前仍保存在故宮博物院中,其中有的劍襲用了中國劍制,有的劍型顯然受印度、伊朗或歐洲影響。

▲蒙古劍

上面蒙古劍的劍刃與柄,完全是歐洲中古劍式,因其劍身細長,刃部狹窄尖銳,能刺穿敵人鎖子甲衣及鐵盔的鋼絲網,故義大利名為透網劍。

▲影視作品趙文卓主演《民族英雄鄭成功》歷史上用的是刀,並非是劍。

明代軍官以劍為佩飾,臨陣交鋒多用長槍、腰刀,長短並用,很少用劍進行格鬥。

現代的歷史小說家描寫明代戰爭場面時,往往出現軍中大將,策刀揮劍,刀光劍影,東突西馳,力敵萬人的雄武場面,甚至在一些歷史戰爭影片中,也以此為藍本,把劍當成明軍的主要格鬥兵器,違背了歷史真實。

要知道,劍這種兵器,份量很輕,劍體很薄,只利直刺,斬殺無力,而且鋒刃過於鋒利,容易摧折,自從鋼鐵鎧甲問世後,劍就不再是正式對陣殺敵的兵器了,僅能用來防身自衛。

如果明代末年的闖王李自成提劍沖陣,只怕戰不上三五個回合,那口劍就會折斷了。

清代的寶劍也是武將的裝飾品,其外形和唐劍沒有多大的區別。

康熙、乾隆以後,邊疆少數民族王公向清廷進貢許多本地鑄造的寶劍,帶有濃厚的民族特點,這些劍雖然都各有特點,但從其體形上看,仍然未脫離漢劍的窠臼。

對刀劍有興趣的朋友,可加龍泉鄭師傅的私人微信:lqzjsz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正的國家寶藏在這裡|吳越青銅劍

文/張敏在火藥發明之前,人類爭鬥的沙場是冷兵器的世界。在中國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之中,劍,歷來被稱為「百兵之皇」,而年之最長者,唯青銅劍是也。從商朝時的短如匕首開始成長,到東周時期,吳越之地的鑄

青銅時代的最精美作品——越王勾踐劍

春秋時代,吳越地處江南水鄉,山地丘陵多,地理位置決定了適合短兵器使用,因此刀劍製造業相對先進。當時最有名的鑄劍師之一干將是吳國人,打造了「干將」、「莫邪」二劍;另一個最有名的鑄劍師歐冶子是越國人...

興盛於漢代的鋼鐵劍—漢劍

漢劍,顧名思義就是興盛於漢代的鋼鐵劍。由於漢代冶鐵業的發展突破了青銅劍的長度限制,漢劍劍體日益輕薄窄長且劍鋒更尖銳,東漢時期鋼鐵劍徹底取代青銅劍。作為最後的戰場使用劍,漢劍在中國刀劍歷史上占有...

春秋短兵之冠——越王劍(圖)概述

劍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近戰短兵器。它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構成。劍身修長,兩面都有利刃,頂端收聚成鋒;劍柄則較短,用於手握。由於在格鬥中其功能以推刺為主,故又稱為「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