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地區人類歷史上溯到三萬年以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人類至少在距今3萬年左右,便開始在今天的貴安新區境內的洞穴中繁衍生息,在洞穴中居住的歷史,至少可以一直延續到距今4000-5000年左右。
」貴州省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主任張興龍說道,此洞穴遺址包含了新舊石器時代的過渡時期,大概從兩三萬年前到四五千年之間,延續時間很長,文化堆積豐富。
7月25日,來參加公眾考古體驗的學生們站在一個涼爽的洞穴遺址前,圍觀一個深坑,密密麻麻的文化層位定位信息卡由底部一直貼到頂。
「以前,我只是放牛時會來洞裡躲雨歇涼,我們把這個洞叫做牛洞。
」坐在洞邊守坑,不斷提醒參觀者不要靠近鬆土邊緣,以免跌入洞內,一位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他沒想到這洞裡還是古人類頻繁活動的地方。
山洞位於貴安新區高峰鎮岩孔組,坐標N.26°32′22.83″,E.106°27′00.02″,海拔1280米,相對高度約30米,方向90°,洞口寬20米,高4米,向內延伸約25米,洞內較寬,東距麻線河200米左右。
考古隊進駐開始發掘後,命名「招果洞遺址」。
「3月開始對貴安新區高峰鎮展開洞穴遺址調查,4月初在洞中一個現代的擾坑邊,發現一個很好的斷面,對該斷面進行了地層劃分。
」張興龍說,考古隊進駐發掘時,發現這個坑裡填了很多現代垃圾,我們對現代垃圾進行清理後,發現了一個很好剖面,在對剖面進行簡單清理打掃過程中,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等遺物。
近現代擾坑直接打破文化層,且堆積鬆散,極易垮塌,我們對近現代擾坑的坑壁進行了加固,這個剖面文化堆積分明,深度達到7米左右。
隨後,考古隊員把從剖面中部取得的兩個樣本送到實驗室測定,年代大概在16000到17000年之間。
「往下層位的碳樣檢測年代可能更早,已經取樣送到實驗室,但是結果還沒出來,估計時間會超過兩三萬年。
」張興龍說。
「這個遺址是目前我們發現的堆積最好、保存最完整的遺址,以後可能會解決很多問題。
」張興龍給參觀者介紹說,考古發現逐步深入研究,將對解決黔中地區古人類農業起源的問題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省考古所的安排下,「與古人同行·貴安新區公眾考古活動」,邀請貴陽一中、貴州師大附中兩個學生考古社團的32名高中生到招果洞遺址現場,體驗植物浮選、考古測繪、建模、打制石器、航拍、考古鑽探等考古技能。
距離貴陽65公里的貴安新區高峰鎮岩孔村招果寨,森林植被鬱鬱蔥蔥,麻線河貫穿全村,村子四周稻田包圍,蓮蓬碧綠連天。
考古者在清理擾坑剖面時,發現青魚、中華倒刺䰾等魚骨,由此可見古人類是漁獵的。
「那時這個地方的河床可能更高,河流更寬闊。
」為了對青魚進行研究,考古隊還花了幾百元買了一條青魚進行標本對比。
「那時人少,古人靠採集和狩獵為生,人類發展長河裡,農業種植還只是驚鴻一瞬,一段很短的歷史。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江章華在考古隊臨時租住的基地,帶著記者看出土的部分文物。
他說,動物骨頭以鹿為多,他們將會對部分出土文物進行分析,從而探知當時的動物、植物和環境情況。
「在鏟剖面過程中,我們發現相當數量的動物骨骼,石製品和骨角器。
」張興龍推斷,山洞四周群山環繞,土壤肥沃,林木叢生,枝葉繁茂,能為食草食肉類動物提供充足的食物,附近又有河流和泉水,又能為古人類及各種動物提供便利而充足的飲水條件。
隨著貴安新區的高速發展和開發進程,為配合施工進行系列基礎建設考古,今年3月初,省考古所聯合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當地進行基建考古調查、洞穴遺址試掘和發掘,發現大量古人類活動的遺址和遺存。
「考古工作不能只是象牙塔里極少數人的專利,考古成果應是大眾文化餐盤裡的一道美食。
」張興龍說,此次公眾考古活動並非先例,此前在遵義海龍屯遺址成功地開展過幾次。
貴安新區開發建設以來,為配合貴安新區基本建設,打造貴安新區文化名片,深入挖掘貴安新區的文化底蘊,省考古所抽調多位高水平專業人員,並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組成12人的考古隊伍,對貴安新區進行了詳細的考古調查,發現大量的遺物和遺蹟,年代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其中以史前洞穴遺址和魏晉南北朝墓葬最具特點。
「貴安新區地處黔中腹地,喀斯特盆壩眾多,境內河網密布,特別是喀斯特洞穴發育,這些發育於石灰岩中的洞穴成為古人類理想居所。
」張興龍介紹,在貴安新區的馬場、高峰、湖潮、黨武四鄉鎮,共發現洞穴遺址38處。
招果洞遺址的剖面清理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考古隊希望申請更多的項目支持,並向文物主管部門申請對遺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獲取更多考古信息,更好地研究黔中地區古人類生活方式、社會組織等。
貴州貴安新區發現大量古人類洞穴遺址
新華社貴陽7月30日專電(記者李驚亞)貴州考古人員在貴安新區罕見發現大量古人類洞穴遺址,並發掘出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的大量遺物和遺蹟。貴安新區是國務院批覆設立的第八個國家級新區,地處黔...
貴安新區發現距今3萬年古人類洞穴遺址
隨著一部記錄古人類活動的「歷史書」正在貴安新區翻開,這個年輕的國家級新區擁有的悠久歷史再次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今年3月,一支由省文化考古研究所聯合四川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考...
貴安新區 考古貴州故事的「完整版」
考古專家長期調查發掘確認——貴安新區 考古貴州故事的「完整版」2014年10月28日,在牛坡洞遺址發掘現場出土了大量舊石器時代晚期以來的文物,包括人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以及繩紋陶片等,這一重要...
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發掘骨角器數量已超過牛坡洞
1月24日,記者從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2017年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招果洞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目前2017年度的考古發掘工作已全部結束。考...
貴州貴安新區發現大量古人類洞穴遺址
貴州考古人員近日在貴安新區發現大量古人類洞穴遺址,並發掘出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的大量遺物和遺蹟。貴安新區地處黔中腹地,喀斯特盆壩眾多,境內河網密布。據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調查,貴安新區...
釋讀數萬年來貴安人類活動的密碼
貴安新區考古工作要從1954年羊昌河灌溉工程談起。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農業水利灌溉的需要,羊昌河灌溉工程應運而生,工程隊正在緊張的施工,忽然,一坑文物就暴露在了大家面前,隨即,當時的貴州省博物館...
旅遊+文化:歷史探索體驗游
近日,在貴安新區招果洞古人類遺址,來自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家們在現場進行考證和發掘,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探訪。據了解,這是考古隊對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進...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過去5年考古成果 貴安新區考古成果喜人
10月10日,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貴州考古所近年考古成果:在過去的5年里,貴州省共發掘完成的考古項目達330項,貴安新區有牛坡洞、馬場中灣洞遺址、門岩洞遺址以及招果洞等多個考古遺址,其中目...
英德青塘鎮發現13500年前人體骨架化石
廣東保存最完整的1萬多年以前的古人類化石英德市青塘鎮出土,這意味著廣東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9月26日,北京大學城市和環境學院教授、中國環境考古權威專家夏正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
貴州召開的中國南方喀斯特洞穴遺址考古論壇
9月26~29日,我所研究一室李意願參加了在貴州省貴安新區召開的「文脈所系,人文貴安」考古論壇,來自國內外高校、考古研究所、博物館等研究機構的80多位研究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論壇議程包括對貴州...
追尋東方人類的起源——聚焦大同境內泥河灣考古與發掘
編者按: 人類起源之謎的探索從未停息,全球考古學家的眼光,曾橫掃過歐亞大陸,最後定格在了非洲的奧杜維峽谷。現在,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泥河灣盆地。200萬年前,東方人類曾在這裡破石成器,開闢鴻蒙。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