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青塘鎮發現13500年前人體骨架化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廣東保存最完整的1萬多年以前的古人類化石英德市青塘鎮出土,這意味著廣東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9月26日,北京大學城市和環境學院教授、中國環境考古權威專家夏正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舊石器時代考古和古人類學專家何嘉寧等專家學者赴考古現場,詳細解讀本次考古發現的意義,並對下一步考古發掘計劃作出建言。
日前,省考古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英德市博物館等單位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在位於英德的青塘遺址黃門岩1號洞,發現了廣東乃至嶺南最早的古代墓葬,並從中發掘出保存較為完整的人體骨架。
位於粵北地區的青塘鎮屬於喀斯特岩溶地貌,發現人體骨架的黃門岩1號洞就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溶洞。
在8平方米大的探方里,墓葬(編號M1)部分僅占0.5平方米。
人骨化石被發現時,是採用「蹲踞葬」葬式,上肢蜷於胸前、屈膝下蹲。
M1出土的人骨化石較為完整,包括上肢骨、椎骨、肋骨、盆骨和下肢骨等,但墓穴中並未發現原始人的頭骨。
「廣東地區土質呈酸性,再加上氣候炎熱潮濕,古代人骨保存下來難度很大。
」何嘉寧介紹,因為青塘鎮地區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地質結構,石灰岩中含有大量的鈣,溶洞內的水中含有碳酸鈣,能讓土壤膠結得像石頭一般硬,人骨化石也與堆積地層牢牢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得以保存至今。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青塘遺址考古發掘項目領隊劉鎖強猜測,或因地質坍塌和地下河水流沖刷導致頭骨未能保存下來。
人骨化石被發現後,考古工作人員隨即對其共存碳樣進行加速器質譜(AMS)測定,結果為距今13500年左右,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
「這幾個洞下面就是河,我們看到的坑裡的位置,河流的位置比較低,人在比較高的地區居住。
」在查看了黃門岩1號洞墓坑中地質結構後,夏正楷對古人類生活狀態進行了猜想,「上面人類的東西越來越多,石器、陶器都出來了。
」
黃門岩2號洞與1號洞相隔約50米。
本次考古發掘還發現多處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古人類用火遺蹟,出土了上千件古人類生活遺留下的打制石器、早期陶器、骨角器與蚌器等文化遺物。
「古人類人丁稀少,能夠形成長期居住的聚落,說明這裡的人群已壯大到一定的規模了。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鄧宏文表示,學界過去對早期人類聚落形態的認識長期停留在空白狀態,而青塘遺址群、尤其是黃門岩2號洞地點的發現有助人們尋找更多答案。
意外發現「蹲踞葬」
最開始,考古隊並非衝著墓葬來到青塘鎮。
鄧宏文介紹,省考古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建的史前考古基地計劃展開一個綜合研究,目的是考察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文化遺存、年代與古氣候環境,以及古人類棲居形態或者叫聚落形態。
其實早在50年代就曾有考古隊在青塘鎮考察發現有古人類活動的遺蹟,並撰寫了大量材料,這些遺址也被定為縣級保護單位。
「來之前我們仔細研究過材料,確定了幾處最有可能存在古人類生活遺蹟的地方。
」考古隊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考古隊於今年6月開始對青塘遺址進行主動性發掘。
7月初,考古隊在黃門岩1號洞發現疑似古人類化石。
「當時我不在現場,看了照片也不能確定是不是人類骨骸。
」何嘉寧在接到消息後趕赴現場才最終確認這一重大發現,「等我們清理後發現,骨架蜷縮的姿勢很清晰,就是嶺南地區流行的『蹲踞葬』。
」人骨發現時呈蹲踞葬形式,這表明嶺南古人類早在這一時期就已具有明確的生死觀念和有意識的埋葬行為。
發現古人類骨架化石的山洞屬於喀斯特地貌。
將分析檢查原始農業跡象
除古人類骨架化石外,考古隊還發現了大型動物和小型動物的碎骨,其中大量骨片長度不超過2厘米,反映出古人類對肉食的加工利用程度非常高。
洞口還堆積了螺、蚌的化石殘骸,這說明古人類也開始大量食用水產品。
同時在考古現場還發現了古人類用火的遺蹟。
劉鎖強透露,考古隊將對地層中的土樣進行植物考古分析檢測,以了解青塘遺址是否已出現原始農業的跡象。
「以前河南、江西地區發現了一些早期的稻穀,是不是意味著農業起源還不一定,但應該是一種萌芽,青塘這裡能否發現農業的痕跡現在還不好說。
」夏正楷說。
骨架化石最終去處待定
「我們希望能從化石中提取到有效的DNA成分,藉此判斷出他的人種來源,並推測人群的遷徙路線。
」劉鎖強表示,人骨的身份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質特徵等相關檢測結果爭取年內初步完成,未來還將還原遺址周邊的古環境。
對於遺址今後的處置方式,鄧宏文表示,目前國內舊石器過渡階段的考古工作比較薄弱,省考古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未來還有相關的聚落考古研究計劃,最好是進行回填保護。
這次考古的最大發現——古人類骨架化石最終會「落戶」哪裡?「骨架化石到底會放在哪裡保存目前還不好說,一切有待省文物保護相關單位確定。
」鄧宏文表示,雖然出土的文物有保存在當地的可能,但文物為國家所有,出於保存條件和研究需要,也有可能會放置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也希望能夠將骨架化石留在英德。
」英德市博物館館長巫幼波表示,將會與當地政府以及清遠、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共同協商文物的最終去處。
文/圖:清遠日報記者 陶奇 譚林 特約記者 黃振生 通訊員 萬山河
清遠日報版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或用於商業用途
歡迎關注本報官微qyreport獲取更多本地活動資訊
追尋東方人類的起源——聚焦大同境內泥河灣考古與發掘
編者按: 人類起源之謎的探索從未停息,全球考古學家的眼光,曾橫掃過歐亞大陸,最後定格在了非洲的奧杜維峽谷。現在,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泥河灣盆地。200萬年前,東方人類曾在這裡破石成器,開闢鴻蒙。山西...
黔中地區人類歷史上溯到三萬年以上
「古人類至少在距今3萬年左右,便開始在今天的貴安新區境內的洞穴中繁衍生息,在洞穴中居住的歷史,至少可以一直延續到距今4000-5000年左右。」貴州省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主任張興龍說道,此洞穴...
楊官寨遺址發現大量史前墓葬 或超2000座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溫琳 記者 趙爭耀)楊官寨遺址位於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四組東側涇河左岸的一級階地上,這個相當於40 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聚落,也許是中國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城市。1月18日,記...
周公廟遺址出土周代甲骨萬餘件 新發現兩人占卜現象
記者從周公廟聯合考古隊了解到,經多年考古發掘和野外勘察,考古隊迄今為止已發現周代甲骨1萬餘件,其中可識字的有2600件,並新發現兩人占卜現象。主持今年周公廟考古發掘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雷興...
遼寧喀左土城子遺址出土青銅時代古城
中新社瀋陽3月17日電 (朱明宇)記者17日從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獲悉,該校考古隊對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的土城子遺址展開首次發掘,出土一座青銅時代古城。土城子遺址地處大凌河上游,該地有「金鼎之...
通遼哈民史前聚落遺址將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旅遊勝地
近日,記者了解到,在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人員獲得一批植物遺存,其中包括大籽蒿等可食用的野菜籽標本。據了解,在考古工作期間,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
寶墩:長江上游的文明初曙
2015年11月中旬,在寶墩遺址發現20周年之際,記者探訪了這個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上游地區的王者之城。寶墩遺址處於成都市新津縣城西北龍馬鄉寶墩村一帶,初冬的成都平原,天氣陰冷,陽光偶爾穿過雲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