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河南地下文物那麼多,將近占到全中國館藏文物的十分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1990年我國開始評選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以來,地處中原的河南省已有24項名列其中,幾乎每年都有一至兩項考古發現入選,充分顯示了河南文物大省的地位。
有著「中國歷史天然博物館」之稱的河南省,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夏商到宋金時期,河南長期處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先後有20多個王朝在這裡建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省份,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其四。
河南省文物部門不久前對全省文物資源進行的調查顯示,其地下埋藏的文物數量居中國之首,館藏文物高達140萬件,將近占到全中國館藏文物的十分之一,並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百處。
河南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是各類文物遺存最多的省份之一。
全省現存有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點30000餘處。
全省現已查明的有價值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造像等不可移動文物3萬餘處,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各類可移動文物140多萬件。
全省有1處世界文化遺產(即洛陽龍門石窟)、9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000餘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8座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20座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鎮)。
在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四座。
河南文物數量多、分布廣、品類全、價值高、歷史跨度長,奠定了全國文物大省的堅實地位。
一、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國之冠
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
自夏商以降到宋金為止,這裡長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因而河南地下埋藏文物的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河南地下文物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一是數量多,種類全。
二是時間跨度大,時代相蟬聯。
三是價值大,知名度高。
四是分布地域廣,密度大。
五是蘊藏文物特別豐富的古代大型遺址所占比例大。
(一)史前遺址
河南先後發現舊石器地點和古人類化石地點50多處。
其中靈寶營里、三門峽水磨溝和會興溝、澠池青山和任村、洛陽北窯、南召杏花山和小空山、安陽小南海、許昌靈井、舞陽大崗等,都是名滿全國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構成了中原地區舊石器時代完整的發展序列。
尤其是南召猿人化石,其時代與周口店北京猿人相當。
這裡與陝西藍田猿人、湖北鄖縣和鄖西猿人出土地點相距不遠,證明古人類在豫鄂陝三省鄰接的廣大地區長期生活著。
以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命名的裴李崗文化,距今約八千餘年,是我國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全省已發現120多處裴李崗文化遺址。
其中舞陽賈湖出土的七孔骨笛和近似文字的甲骨契刻符號,以及人工栽培稻等,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轟動。
河南是仰韶文化的故鄉,該文化即是以澠池仰韶村遺址而命名的,那裡又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軔之地。
全省已發現同類遺址800餘處,諸如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古城址、鄭州大河村和汝州洪山廟的彩陶、濮陽西水坡用蚌殼擺塑的龍虎圖案、淅川下王崗和鄧州八里崗數十間房基組成的連間長屋等,都是罕見的考古大發現。
河南發現龍山文化遺址1000多處,其中包括登封王城崗、淮陽平糧台、郾城郝家台、輝縣孟莊和新密古城寨等多處龍山文化城址,還有鑄造青銅器和原始文字的遺存發現,為探索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和尋找早期夏文化提供了無可替代的實物資料。
(二)帝王都城
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夏商部分都在河南。
夏都中的絕大多數,如陽城(今登封)、陽翟(今禹州)、帝丘(今濮陽)、斟?(今偃師)、原(今濟源)、老丘(今開封縣)等均在河南。
其中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偃師二里頭等遺址經過考古發掘,都屬於夏代王都。
商都大多也在河南,其中偃師商城、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經過多年考古發掘,均為商代王都。
近年在安陽殷墟洹北一帶發現大型城垣,更有重大學術價值。
西周雖都陝西,但在洛陽修建陪都成周,成為控制東方的重鎮。
並在河南分封了蔡(今上蔡)、管(今鄭州)、衛(今淇縣)、陳(今淮陽)、宋(今商丘)、許(今許昌)、杞(今杞縣)、應(今平頂山)、房(今遂平)、虢(今三門峽)、申(今南陽)、息(今息縣)、黃(今潢川)等一大批諸侯國。
平王東遷,洛陽遂為東周王都。
而各諸侯國都邑也日漸擴充。
到了戰國時期,宜陽(今宜陽)、陽翟(今禹州)、韓(今新鄭)均曾作過韓國都城,大梁(今開封)為魏國都城,中牟(今鶴壁)曾為趙國都城,陳(今淮陽)曾為楚國都城,如今在河南保留的周代城址尚有30多座。
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時期,歷經30多個統一的或地方割據的王朝,其中有二十餘個在河南建都。
在中國的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即洛陽、開封、安陽、鄭州。
國務院公布的102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河南有8座,即洛陽、開封、安陽、南陽、商丘、鄭州、濬縣、濮陽。
(三)考古發掘
我省文物工作者認真貫徹「既有利於文物保護,又有利於基本建設」、「重點保護,重點發掘」的兩重兩利原則,認真開展文物鑽探和考古發掘工作,揭示了許多重要的遺蹟現象,展示了河南地區古代社會的發展進程,填補了許多歷史空白,為我國的文物考古事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僅在自1990年以來國家文物局通過考古專家組和《中國文物報》評選的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我省就有殷墟160號墓、三門峽上村嶺周代虢國墓、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東闕遺址、殷墟花園莊商代甲骨窖藏、三門峽上村嶺西周虢仲墓、永城芒山漢梁王陵、丹江口水庫楚國貴族墓、洛陽北宋衙署庭院遺址、鄧州八里崗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輝縣孟莊遺址、永城漢梁孝王寢園、鄭州西山仰韶文化遺址、鄭州小雙橋商代遺址、孟津妯娌新石器時代遺址、平頂山應國墓地、偃師商城內城、新鄭鄭韓故城鄭國祭祀遺址、新安小浪底水庫東漢漕運基址、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遺址、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古城、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禹州神??鈞官窯遺址、鄭州大師故夏代城址、偃師二里頭宮殿區遺址等24項考古成果入選,數量居全國各省首位。
另外,殷墟宮殿基址和160號墓、清涼寺宋汝官窯址和蠻子營汝窯瓷器窖藏獲「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永城漢梁王陵及梁孝王寢園獲「八五」
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鹿邑隱山遺址商周青銅墓獲1998年全國重大考古新發現提名榮譽獎。
在考古研究方面,河南在全國各省同行中也位居第一。
僅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例,全所累計出版學術專著60餘部,發表考古報告和研究論文1500餘篇。
中國考古最高獎—夏鼐考古學基金獎,全國共評出16項,該所中選5項。
該所承擔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商前期年代學研究」課題和「夏早期年代學研究」專題成績顯著,受到國家科委的表彰。
若再加上洛陽、南陽、三門峽、安陽、開封、商丘和其他地市的考古科研成果,其專著、論文和考古報告的數量就更多了。
由河南博物院主辦的《中原文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華夏考古》均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為繁榮和發展文物考古科學研究做出了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河南的地下出土文物通過國家和省市博物館的陳列,通過多次在國外舉辦的文物展覽,通過廣播電視,介紹給中國和世界人民,這無疑大大提高了河南的知名度。
讓人們在看到日新月異實現現代化河南的同時,也看到了一個光輝燦爛的古代河南。
開國立都之肇造⑩:商代殷都考
商代殷都考作者:閻鐵成殷是商代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望,不僅曾為商都,而且商王朝亦因為以此為都而被人們稱為殷商王朝。但是,商代之殷究竟在何處,歷史文獻未曾交待清楚,近代的一些說法也未曾展開認真的
南水北調文物保護打開中華文明天然「地書」
新華網鄭州10月29日電(記者桂娟)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丹江口庫區和受水區地下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工作的相繼完成,從8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一直到明清時期的重要發現不斷出現,一部綿延不絕記...
火車拉來的年輕城市?考古發現鄭州是文明古都
摘要新華社鄭州5月24日電(記者桂娟 雙瑞)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日前在河南鄭州開幕。在許多人眼中,鄭州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因交通而興。而近年來的考古發掘逐漸還原了真相,鄭州是一座文明古都。「...
河南省文物院西山基地獲2017年度社區優秀單位
據河南省政府網等媒體報導:近日,鄭州市西山社區舉行2017年度轄區單位總結表彰會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山基地成績突出,被評為優秀單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山基地(含工作站),前身為...
最早的家養豬、水井都從河南「出土」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高雲實習生 程子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是鄭州的定位之一。在這方面,鄭州又有新助力。昨天,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齊聚考古大咖鄭州「...
用考古凝聚共識為鄭州在歷史中「定位」
鄭州入列中國「八大古都」已有11年歷程,曾幾何時,「鄭州作為古都,古在哪兒」的質疑聲,令鄭州這個中原腹地上致力於成為中部崛起領頭羊的省會城市,遭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難言壓力。而隨著一項項改寫中國文...
聚焦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 重溫河南考古的輝煌往事
文明小編語昨天,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鄭州開幕了,這是有史以來中國考古學界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近400位專家學者齊聚鄭州,共同探討中國考古的成果。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評出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夏商重邑——望京樓遺址
望京樓遺址(曾稱孟家溝遺址)北距鄭州商城約25千米,南距鄭韓故城約4千米。早在20世紀60年代,該遺址就出土過青銅器。據郝本性先生言,其中有一件大型青銅鉞,1972年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
《鄭州簡史》節選 考古發現——奠定鄭州歷史地位與作用
考古發現——奠定鄭州歷史地位與作用 在考古方面,1980年7月2日,在鞏縣鐵生溝發現原始社會時期的裴李崗文化遺址。1980年7月17日,在鞏縣小黃冶村發現全國首個唐三彩釉陶器生產窯遺址。1981...
《鄭州文物考古與研究(三)》
鄭州作為華夏文明歷史傳承創新區核心區,具有極其豐富和重要的文物資源。近年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學術研究方面先後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
廣元:將全面勘探發掘昭化古城擺宴壩西周古城址
中國網四川廣元9月21日訊(郭自慧)2014年8月,昭化古城擺宴壩驚人發現了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的古城址,這是繼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後四川最大的考古發現,該城址的發現,將以寶雞為核心的「...
「環保國寶」陶制下水管道
世界上最早的排水系統生活排水系統是處理和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設施系統,是城市公用設施的組成部分。排水系統的有無、好壞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方面。世界上最早的排水系統在哪?中國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統如何?目...
行走安陽--殷墟王陵遺址
到了殷墟宗廟遺址,才知道殷墟的概念,王陵區大門另在離這裡六公里遠的地方,既來之則去之,看完宗廟遺址,出門沒有計程車,只好打個三輪,要價20元,別無選擇,挨宰也得認。殷墟王陵遺址位於安陽市洹河北岸...
記者眼中的2016考古:與自己與世界對話的中國考古
原題:記者眼中的2016考古印象:與自己與世界對話的中國考古榮枯相代,彌見其新。年底,對於考古人來說,是忙碌並快樂的時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的田野匯報持續進行了兩天,全國各個省的文物考古部門也...
殷墟:90載考古發掘新起點,規範化、有效化、專業化、社會化
1928年10月13日殷墟考古正式拉開了帷幕,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在這裡出土。從此,安陽一躍成為考古文博界的焦點。從此,中國考古學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央視欄目《國家寶藏》新一集公開!河南博物院藏品驚呆網友!
轉眼間,《國家寶藏》更新到第三期啦,鏡頭也轉向了華夏之中、上古文明開源之地的河南博物院。本周亮相《國家寶藏》的三件河南文物是從河南博物院的十大鎮館之寶中選擇出來的。中國考古學首先是在河南起步的,...
偃師商城遺址上1∶1復原宮殿 再現商代「紫禁城」
在3600多年前商王曾經施政的偃師商城遺址上,通過1∶1復原的宮殿、池苑、宮牆、祭祀坑等,將讓遊客身臨其境感受商代早期的歷史文化和生活場景,一座沉睡了3000多年的商代「紫禁城」將被喚醒。去年年...
這是祖上的老宅,我們只是安居在這,請不要詆毀我們不要詆毀河南
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河南的先民們以新鄭為中心形成了裴李崗文化(新鄭的裴李崗村);6500年前,河南人在濮陽擺徹了「中華第一龍」,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5000年前,河南鄭州大河村的先民...